浙江杭州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杭州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12 20:58:19

文档简介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试场号、座位号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科学家及相关事实错误的是
A.德国维勒:第一次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瑞典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概念
C.德国李比希:提出基团理论 D.美国科里:运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反应历程
2.用钠融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氯、溴、硫、氮等元素。下列有关有机物与足量钠熔融反应,各元素的转化结果不正确的是
A.硫元素转化为硫酸钠 B.氯元素转化为氯化钠
C.溴元素转化为溴化钠 D.氮元素转化为NaCN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达错误的是
A.CO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 B.苯分子的球棍模型:
C.NaOH的电子式:Na+ D.3—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
4.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CH3(CH2)2CH3  ②CH3(CH2)3CH3 ③ (CH3)3CH   ④ (CH3)2CHCH2CH3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中,最易溶于水的是                        
A.胆固醇: B.芬必得:
C.保幼激素JH-I: D.维生素C:
6.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在化学上经常使用的是氢核磁共振谱,它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氢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种类的。下列有机物的氢核磁共振谱上只有一组特征峰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7.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相同的最简式,但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苯乙烯和乙烯         B.甲醛和甲酸甲酯
C.乙酸和甲酸甲酯     D.乙烯和丙烯
8.我国某些地区发生用石蜡油等工业用油加工大米的“毒米事件”,威胁人民健康。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油属于混合物
B.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C.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油属于无机物
D.食用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石蜡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9.英国路透社曾报道:以色列军方已经研制出一种新的刺激性非致命武器,可用来驱散抗议者,这种新武器叫臭鼬弹(skunkbomb)。已知臭鼬剂主要成分是丁硫醇(C4H9SH),人的口臭是由于分泌出臭味的甲硫醇(CH3SH),液化气中添加的报警剂是极臭的乙硫醇(CH3CH2SH)。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丁硫醇、甲硫醇与乙硫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沸点不同的丁硫醇有三种
C.丁硫醇具有可燃性 D.甲硫醇中共有4个共价键
10.绿色农药信息素的推广和使用对我国三农发展和环保有着重要意义。有一种信息素的结构简式为:CH3(CH2)5CH=CH(CH2)9CHO。下列关于检验该信息素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A.先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入溴水;后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先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再加入溴水
D.先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再另取该物质加入溴水
11.A、B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当混合物的总质量相等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的质量都相等,符合这一条件的有机物的组合是
A.CH2O  CH3COOH  B.
C.CH3OH  HOCH2CH2OH  D.CH4  C10H8O2 
12.1933年一位名叫Carlson的农民偶然发现他的一头母牛食用腐败草料后,血液不会凝固。威斯康星大学的化学家由此得到启发,从腐败草料中提取出结构简式为:
的双香豆素。关于双香豆素的下列推论中错误的是
A.有望将它发展制得一种抗凝血药
B.它无嗅并略具芳香味,因而可用来配制致命性出血型的杀鼠药
C.它极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D.分子中有酯的结构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子式为C8H13Cl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
A.只含有1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B.含2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C.含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 D.含一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
14.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指出:汽水中如果同时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C6H5COONa)与维生素C(抗氧化剂,结构式如右下图)可能会相互作用生成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是非极性溶剂
B.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D.维生素C可溶于水
15.烯烃分子中双键两侧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也可引起同分异构——顺反异构。例如:与是同分异构体。请回答分子组成为C5H10的有机物,其所有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烯烃的共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6.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18O2 + 2H2O == 4Nal8OH + O2↑
B.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8H2O
C.CH3COOH + CH3CH218OH≒CH3COOCH2CH3 + H218O
D.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3H2O
17.一些中草药中常存在下列四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七叶内酯与东莨菪内酯互为同系物
B.四种化合物含有的官能团种类完全相同
C.它们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1mol上述四种物质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最多的是亮菌甲素
18.下列实验的失败是因为缺少必需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检验淀粉己经发生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H2SO4加热一段时间,加入银氨溶液后未出现银镜
②实验室制取乙烯: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
③验证RX是碘代烷:把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加入AgNO3溶液出现褐色沉淀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在醛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做苯的溴代实验:把苯与溴水溶液混合后,加入铁屑,微热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19.常温常压下,将16mL CH4和C2H2的混合气体与足量氧气混合后,点燃使之充分燃烧,冷却到常温常压下,发现总体积比反应前减少26mL,则混合物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
A.4mL B.8 mL C.10 mL D.12 mL
20.无色的有机物I是印制防伪商标的一种原料,在紫外光辐射下I可转变成结构Ⅱ(显橙色),反应如下(R1、R2、R3是烃基):有关上述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I和II互为同分异构体 B.I、Ⅱ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II可看作醇类 D.Ⅱ能发生加成反应
21.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转化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②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以得到不同产物
③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
④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液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
⑤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能发生以下反应的正确组合是:
(a)取代 (b)加成 (c)消去 (d)酯化 (e)水解 (f)中和 (g)缩聚 (h)加聚,
A.(a)(c)(d)(f) B.(b)(e)(f)(h) C.(a)(b)(c)(d)(f) D. (a)(b)(c)(d)(f)(g)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3.(8分)下列表中括号内的物质为所含的少量杂质,请选用适当的试剂和分离装置将杂质除去,将所选的试剂及装置的编号填入表中。
试剂: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食盐 d溴水
e新制生石灰 f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g饱和碳酸钠溶液
装置:A分液装置 B过滤装置 C蒸馏装置 D洗气装置
需加入的试剂 分 离 装 置
丙烷(丙烯) ▲ ▲
乙醇(水) ▲ ▲
苯(苯酚) ▲ ▲
甲酸乙酯(乙醇) ▲ ▲
24.(6分)为定性探究乙醇的性质,某化学课外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Ⅰ:
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除去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尖嘴导管的单孔塞,点燃放出的气体,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混浊产生。
(1)请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以上实验设计因缺少必要的步骤而存在安全隐患,请你指出所缺少必要的步骤是 ▲ ;
(3)若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后发现有混浊,则燃烧产生CO2的物质最可能
是 ▲ (写名称);
方案Ⅱ:
(1)取一根铜丝,把其中一端绕成螺旋状。点燃酒精灯,把绕成螺旋状一端
的铜丝移到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如右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
(2)把螺旋状铜丝往酒精灯内焰移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现象产生的原理: ▲ 。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5.(4分)有机物A俗称水杨酸,其结构简式为:
(1)将A跟下列编号为 ▲ 的物质的溶液反应,可得到一种钠盐(该盐化学式为C7H5O3Na)
A.NaOH B.NaHCO3 C.NaCl D.Na2CO3
(2)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同时还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 ▲ 种,这种有机物1mol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 mol。
(3)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但不属于酯类或羧酸类的化合物,必定含有 ▲ 基。
26.(8分)在石油化工的加氢操作中,如果氢气中混有CO和CO2等杂质,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因此必须除去。回答下列问题:
(1)向2%的AgNO3溶液中逐滴滴加2%的氨水,直至产生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 ,继续滴加2%的氨水待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得到银氨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
(2)在常温下,可以用银氨溶液来检测微量的CO,其原理与银镜反应相似,有银析出。写出银氨溶液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工业上常采用甲烷化法除去少量碳的氧化物(CO、CO2)。其方法是:一定温度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向碳的氧化物中通入氢气,使之转化为甲烷和易于除去的水。写出CO发生甲烷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6分)已知葡萄糖在乳酸菌的催化作用下,可以生成乳酸,其分子式是C3H6O3。
无色透明的乳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够在加热、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乙酸进行酯化反应,则
(1)①乳酸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②若乳酸中还含有一个甲基(—CH3),则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
(2)写出足量的钠与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8.(8分)某羧酸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4H4O4 。实验表明有如下图转化关系:
(1)A + NaOH → B+D的反应类型是 ▲
(2)A的结构简式是 ▲
(3)E与足量银氨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C与D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六、(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9.(6分)某有机物在气态时,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38倍,若将它完全燃烧,只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且二者的体积比为(同温同压下)4 : 3;另取该有机化合物3.8g,充分燃烧后将其产物全部通过干燥的碱石灰,碱石灰增重10.2g,再取同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生成标况下的氢气1.12L。
求:(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已知该有机物的氢核磁共振谱上只有三组特征峰,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绕成螺旋状
的铜丝
NaOH溶液
稀盐酸
Cu、O2
B C
D E
A
氧化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参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Ba—137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D A B A D A B B C C A C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项 A C C B C C A B B D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3.(8分)
需加入的试剂 分 离 装 置
丙烷(丙烯) d D
乙醇(水) e C
苯(苯酚) b A
甲酸乙酯(乙醇) g A
24.(6分)
方案Ⅰ:
(1)请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
(2)步骤是 点燃放出的气体之前没有检验纯度 ;
(3)则燃烧产生CO2的物质最可能是 乙醇 ;
方案Ⅱ:
(1)实验现象: 铜丝由紫红色变成黑色 ;
(2)实验现象: 铜丝由黑色变成紫红色 ,
化学方程式表示: CH3CH2OH + CuO → CH3CHO + H2O + Cu 。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5.(4分)
(1)编号为 B (2)有 3 种,物质的量为 3 mol。(3)必定含有 醛 基。
26.(8分)
(1)离子方程式为: Ag+ + NH3·H2O = AgOH↓ + NH4+ ,
离子方程式为: AgOH + 2NH3·H2O = [Ag(NH3)2] + + OH- + 2H2O 。
(2)化学方程式 CO+2[Ag(NH3)2]OH=NH4HCO3+3NH3+2Ag↓ ;
(3)化学方程式 CO+3H2 CH4+H2O ;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6分)
(1)①名称是: 羟基、羧基 ②结构简式为
(2)化学方程式: 。
28.(8分)
(1)反应类型是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2)A的结构简式是
(3)化学方程式: CHO +4Ag(NH3)2OH → COONH4 + 4Ag↓+ 6NH3↑+2H2O
(4)结构简式为
六、(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9.(6分)
(1)C3H8O2;
(2)结构简式HO CH2CH2CH2OH

催化剂
一定温度
COOCH2
COOCH2

COONH4
CHO
— COCOOCH2CH2O—n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Ba—137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项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3.(8分)
需加入的试剂 分 离 装 置
丙烷(丙烯)
乙醇(水)
苯(苯酚)
甲酸乙酯(乙醇)
24.(6分)
方案Ⅰ:
(1)请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步骤是 ;(3)则燃烧产生CO2的物质最可能是 ;
方案Ⅱ:
(1)实验现象: ;
(2)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表示: 。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5.(4分)
(1)编号为 (2)有 种,物质的量为 mol。(3)必定含有 基。
26.(8分)
(1)离子方程式为: ,
离子方程式为: 。
(2)化学方程式 ;
(3)化学方程式 ;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6分)
(1)①名称是: ②结构简式为
(2)化学方程式: 。
28.(8分)
(1)反应类型是 (2)A的结构简式是
(3)化学方程式:
(4)结构简式为
六、(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