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35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35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6 10: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历史 八年级下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你知道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都是什么历史事件吗?
1911年辛亥革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978年改革开放。
温故知新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温故知新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推翻了三座大山。
第三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背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有人赴京上访。他们在文革中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上访高峰期,在北京守候者达数十万人,接待站无法应付,一些上访者只好露宿街头,在街头的餐馆里捡剩饭吃。
上访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背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②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声。
阶级斗争为纲
“两个凡是”实质:
“左”倾错误的继续
影响:束缚人们思想
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我们党出现了哪些失误?
《光明日报》刊登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碰,敢于去弄清是非。
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背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③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思想理论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引发了席卷中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影响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
导言
猜猜
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伟人
四川人
被《时代》周刊誉为:“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三起三落”
“中国改革之父”
“中国人民的儿子”
中国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
1977年7月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恢复邓小平党政军领导职务的决议。邓小平在会上讲话,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有哪些重要意义?
解放思想;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地点:
1978年底(12月18~22日)
北京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冲破“左”倾错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工作重点:现代化建设
健全民主,加强法制
平反昭雪
个人崇拜
冤假错案
工作重点:
阶级斗争
“两个凡是”

伟大的历史转折
1、思想
路线
2、政治
路线
3、组织
路线
内容

(前提)
(核心)
(保障)
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会议
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否定(“拨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确立(“反正”)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两个凡是”的左倾思想
“以阶级斗争为纲”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重新确立
彻底否定
停止使用
重心转移
核心领导
自学反馈
2.27
个人崇拜,权力高度集中
是__以来党的历史上深远意义的转折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彻底纠正了“ ”的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纠正了 等人
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
确立了 的领导地位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博古
毛泽东

邓小平
建国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想一想:
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一次伟大转折?
想一想: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 料 研 读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①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②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拉开序幕的。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
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40年的征程,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
四十年的沧桑巨变,四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新的百年梦想。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40年;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和谐稳定的40年;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40年;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的40年;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们人民迎来巨变的40年;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深化改革开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平反冤假错案
二、拨乱反正
1980年5月1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刘少奇追悼大会。
春满神州奔复兴
—— 拨乱反正
启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55万名右派被改正。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被解救。
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二、拨乱反正
3、恢复高考制度
本课小结
背景
推进
纠正“文革”错误
人心所向
“两个凡是”的提出
阻挡纠错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解放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内容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意义
平反冤假错案
1949
1956
1966
1978
新中国成立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新时期
艰辛探索
伟大的转 折
回眸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据此请回答:
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 国之梦” “建国之梦”“强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温故知新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推翻了三座大山。
第三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
堂堂清——知识点训练
2.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C
4.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两个凡是”的提出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
春天的故事一直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