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4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4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6 21:0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分析认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
2.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内容,包括: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3.认识到拨乱反正各项工作的开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真理标准讨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思考:
你赞成“两个凡是”方针吗?为什么?
“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什么历史意义?
真理标准讨论


实质: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地点
1978年12月,北京
01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基本内容
0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两个“凡是”
“阶级斗争为纲”
“左”的思想指导下中央领导人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对比会议前后
伟大转折
历史巨变
这次全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正式开端。
——日本《共同社》
这次会议作出的一系列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产生的影响比1949年建国以来的任何事件的影响都要大。
——《美联社》
外媒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在
三大路线上的根本性转折。
二、标志着我国进入

的历史新时期。
三、标志着我国
从此开辟。


历史意义
0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政治、组织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地位
思想纠错
领导集体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平反冤假错案
国力提升国防坚实
经济发展
城市繁荣
【1】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A
当堂达标
【2】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属于全新内容的是(

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D.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
当堂达标
【3】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平反冤假错案
B、“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C
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