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高考专区
二轮专题
2021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解 析 几 何 课件(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解 析 几 何 课件(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1 08:25:22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专题五 解
析
几
何
必备知识·整合回顾
【核心知识】建体系
【常用结论】精归纳
1.椭圆
=1(a>b>0)
(1)切线方程:
过椭圆上点P(x0,y0)处的切线方程是
=1.
(2)椭圆中,长轴是最长的弦,过焦点的所有弦长中,通径最短,通径长l=
.
距焦点最短的点是相应的对称轴同侧顶点.
(3)中点弦的斜率:AB是椭圆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x0,y0)为AB的中点,则
kAB=-
,如果焦点在y轴上,则有kAB=-
.且kOM·kAB=-
.(其中M为椭圆上
一点,不与长轴端点重合)
2.双曲线
=1(a>0,b>0)
(1)过双曲线上一点P(x0,y0)处的切线方程是
=1.
(2)双曲线上距焦点最近的点是相应的对称轴同侧顶点.
(3)渐近线是双曲线的特定直线,由焦点向渐近线引垂线,焦点到相应渐近线的
距离等于双曲线的虚半轴长b.
(4)AB是双曲线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x0,y0)为AB的中点,
则kOM·kAB=
,
即kAB=
.
如果焦点在y轴上,则有
kAB=
.
(5)过双曲线的焦点作实轴所在直线的垂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
则|AB|=
.
3.抛物线y2=2px(p>0)
(1)过抛物线上一点P(x0,y0)处的切线方程是y0y=p(x+x0).
(2)过抛物线y2=2px外一点P(x0,y0)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y0y=p(x+x0).
(3)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倾斜角为θ,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则:
;
焦点弦长公式:AB=p+x1+x2;
AB=
.
(4)抛物线的焦点弦端点坐标乘积公式:
①过抛物线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交于A
,B
,则y1·y2=-p2
;
x1·x2=
.
②一般地,一条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O为坐标原点,当OA与OB
垂直时,
x1·x2=4p2;y1·y2=-4p2;直线AB过定点(2p,0).
(5)设AB是抛物线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x0,y0)为AB的中点,则直线AB的斜率k=
.
【易错警示】防误区
1.忽略圆锥曲线性质问题
(1)椭圆、双曲线中的a,b,c的关系混淆致误;
(2)混淆圆锥曲线的焦点在x轴、y轴的讨论,以及焦点位置对方程中参数范围的限制;
(3)忽略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的范围致误;
(4)抛物线中忽视一次项的系数与焦点、准线坐标的4倍关系致误;
(5)对于范围问题忽略圆锥曲线自身的封闭性对变量x,y范围的限制.
2.求轨迹方程中的问题
(1)忽略轨迹与轨迹方程的区别致误;
(2)求出轨迹方程后忽略变量范围致误.(共80张PPT)
2课时突破
解析几何高考小题
第1课时 直
线
与
圆
关键能力·应用实践
考向一
直线与圆
【多维题组】速通关
1.已知两条直线l1:(m-2)x+3y+1=0,l2:x+my+1=0平行,则m=
( )
A.3
B.-1
C.1或-1
D.3或-1
【解析】选B.当m=0时,l1与l2相交;当m≠0时,已知两条直线
l1:(m-2)x+3y+1=0,l2:x+my+1=0平行,
所以
,求得m=-1.
【变式拓展】
本题直线不变,若l1⊥l2,试求m的取值.
【解析】因为l1⊥l2,所以m-2+3m=0,解得m=
.
2.已知直线l的斜率与直线3x-2y=6的斜率相等,且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比在y轴
上的截距大1,则直线l的方程为
( )
A.15x-10y-6=0
B.15x-10y+6=0
C.6x-4y-3=0
D.6x-4y+3=0
【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k=
,
设直线l的方程为y=
x+b,令x=0可得y=b,
令y=0可得x=-
,则-
=b+1,所以b=-
,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
x-
,即15x-10y-6=0.
3.若a,b为正实数,直线2x+(2a-3)y+2=0与直线bx+2y-1=0互相垂直,则ab的最
大值为
( )
【解析】选B.由直线2x+(2a-3)y+2=0与直线bx+2y-1=0互相垂直,
所以2b+2(2a-3)=0,即2a+b=3;
又a,b为正实数,所以2a+b≥
,
即2ab≤
,
当且仅当a=
,b=
时取“=”;
所以ab的最大值为
.
4.已知点O(0,0),A(4,0),B(0,4).若从点P(1,0)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反射
后过点Q(-2,0),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若从点M(m,0),
m∈(0,4)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反射,再经直线OB反射后回到点M,则光线所经
过的路程是_______(结果用m表示).?
【解析】根据题意,设点P1(a,b)与点P(1,0)关于直线AB对称,则P1在反射光
线所在直线上,
又由A(4,0),B(0,4),则直线AB的方程为x+y=4,
则有
,解得
,即P1(4,3),
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k=
,
则其方程为y-0=
(x+2),即x-2y+2=0;
设点M1(a0,b0)与点M关于直线AB对称,
点M2与M关于y轴对称,易得M2(-m,0);
线段M1M2的长度就是光线所经过的路程,
则有
解得
,
即M1(4,4-m),又由M2(-m,0),
则|M1M2|=
.
答案:x-2y+2=0
【技法点拨】提素养
关于直线的方程及应用
(1)设直线的方程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如设点斜式时,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设截距式时要注意截距为零的情况.
(2)已知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求参数值时,可以直接利用其系数的等价关系式求值,也要注意验证与x,y轴垂直的特殊情况.
考向二 圆的方程
【多维题组】速通关
1.过三点A(1,3),B(6,-2),C(1,-7)的圆交x轴于M,N两点,则|MN|=
( )
A.2
B.2
C.4
D.4
【解析】选B.设过三点A(1,3),B(6,-2),C(1,-7)的圆的方程为
x2+y2+Dx+Ey+F=0.
则
解得D=-2,E=4,
F=-20.所以圆的方程为x2+y2-2x+4y-20=0,
取y=0,得x2-2x-20=0,
所以|MN|=|x1-x2|=
=
.
【变式拓展】
本题的条件不变,若圆与y轴的两个交点分别是P,Q,则|PQ|=________.?
【解析】由解析可知,圆的方程为x2+y2-2x+4y-20=0,
令x=0,得y2+4y-20=0,
则|PQ|=
.
答案:4
2.(2020·全国Ⅱ卷)
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2x-
y-3=0的距离为
( )
【解析】选B.因为已知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所以可设圆心坐标为
(a>0),
则半径为a,由此圆过点(2,1)得,
=a2,解得a=1或5,所以圆心
坐标为(1,1)或(5,5),圆心到直线2x-y-3=0的距离都是
.
3.已知圆C与x轴的正半轴相切于点A,圆心在直线y=2x上,若点A在直线x-y-4=0
的左上方且到该直线的距离等于
,则圆C的标准方程为
( )
A.(x-2)2+(y+4)2=4
B.(x+2)2+(y+4)2=16
C.(x-2)2+(y-4)2=4
D.(x-2)2+(y-4)2=16
【解析】选D.由题意设圆心为(a,2a)(0
则A(a,0),由题意可得
,
解得a=6(舍)或a=2.
则圆的圆心坐标为(2,4),半径为4.
所以圆C的标准方程为(x-2)2+(y-4)2=16.
4.已知圆E的圆心在y轴上,且与圆C:x2+y2-2x=0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x-
y=0,则圆E的方程为( )
A.x2+(y-
)2=2
B.x2+(y+
)2=2
C.x2+(y-
)2=3
D.x2+(y+
)2=3
【解析】选C.因为圆E的圆心在y轴上,
所以设圆心E的坐标为(0,b),设半径为r,
则圆E的方程为:x2+(y-b)2=r2,
即x2+y2-2by+b2-r2=0,
又因为圆C的方程为:x2+y2-2x=0,
两圆方程相减得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by+
=0,
又因为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y=0,
所以
,解得
所以圆E的方程为:x2+(y-
)2=3.
5.已知圆C的圆心在第一象限,且在直线y=2x上,圆C与抛物线y2=4x的准线和x轴
都相切,则圆C的方程为_______.?
【解析】因为圆C的圆心在第一象限,且在直线y=2x上,故可设圆心为
C(a,2a),a>0,
因为圆C与抛物线y2=4x的准线x=-1和x轴都相切,故圆的半径|a+1|=|2a|,解得
a=1,或a=-
(舍去),故半径为2,
则圆C的方程为(x-1)2+(y-2)2=4.
答案:(x-1)2+(y-2)2=4
【技法点拨】提素养
圆的方程的求法
(1)设圆的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利用条件确定方程中的系数,即待定系数法;
(2)利用与圆相关的定理、性质确定圆的圆心和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提醒:要根据条件灵活选取圆的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考向三 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重难突破)
【多维题组】速通关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d为点P(cos
θ,sin
θ)到直线x-my-2=0的距离.当θ,m变化时,d的最大值为( )
A.1
B.2
C.3
D.4
解题方法
数形结合
性质应用
(1)求轨迹:点P的轨迹为单位圆
(2)化归转化:转化为原点到直线距离加1
(3)单调性:通过函数式的单调性求最值
素养考查
直观想象、逻辑推理
【考场思维】
【解析】选C.设P(x,y),则
x2+y2=1.即点P在单位圆上,点P到直线
x-my-2=0的距离可转化为圆心(0,0)到直线x-my-2=0的距离加上(或减去)半
径,所以距离最大为d=
.
当m=0时,dmax=3.
2.(2020·海淀一模)如图,半径为1的圆M与直线l相切于点A,圆M沿着直线l滚动.当圆M滚动到圆M′时,圆M′与直线l相切于点B,点A运动到点A′,线段AB的长度为
,则点M′到直线BA′的距离为
( )
【考场思维】
解题方法
直接法
解题流程
线段AB的长度→弧长→圆心角→距离
素养考查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解析】选C.根据条件可知圆周长=2π,
因为|BA|=
π=
×2π,故可得A′位置如图:
∠A′M′B=90°,则△A′M′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M′到BA′的距离d=
r=
.
【技法点拨】提素养
关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熟练掌握与切线、弦长等问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2)综合运用化归思想,将问题进行转化,再利用圆的性质解题;
(3)注意圆与其他圆锥曲线、三角等知识结合应用解题.
【变式训练】
1.两圆C1:x2+y2=1与C2:(x+3)2+y2=4的公切线条数为
( )
A.1
B.2
C.3
D.4
【解析】选C.圆C1:x2+y2=1的圆心为C1(0,0),半径为r1=1,
圆C2:(x+3)2+y2=4的圆心为C2(-3,0),
半径为r2=2;
且|C1C2|=3,r1+r2=3,所以|C1C2|=r1+r2,
所以两圆外切,公切线有3条.
2.
(2020·全国Ⅰ卷)已知☉M:x2+y2-2x-2y-2=0,直线l:2x+y+2=0,P为l上的动点,过点P作☉M的切线PA,PB,切点为A,B,当|PM|·|AB|最小时,直线AB的方程为
( )
A.2x-y-1=0
B.2x+y-1=0
C.2x-y+1=0
D.2x+y+1=0
【解析】选D.圆的方程可化为
,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为
d=
>2,所以直线l与圆相离.
依圆的知识可知,四点A,P,B,M共圆,且AB⊥MP,
所以
=2S△PAM=
,
而
,
当MP⊥l时,
,
此时
最小.
所以MP:y-1=
即y=
x+
,
由
,解得
.得P(-1,0)
所以以MP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2+y2-y-1=0,
两圆的方程相减可得:2x+y+1=0,即为直线AB的方程.
3.已知直线y=x+m和圆x2+y2=1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
=0,
则实数m=
( )
【解析】选A.由题可得圆心即为原点O(0,0),
联立
可得2x2+2mx+m2-1=0,
Δ=4m2-8m2+8=-4m2+8>0,
解得-
,
设A(x1,y1),B(x2,y2),
则x1+x2=-m,x1x2=
,
y1y2=(x1+m)(x2+m)=x1x2+m(x1+x2)+m2,
则
=(x1,y1)·(x2,y2)=x1x2+y1y2
=2x1x2+m(x1+x2)+m2
=m2-1-m2+m2=0,解得m=±1,
【加练备选】
(2020·茂名一模)已知圆C的圆心坐标是(0,m),若直线x-y+1=0与圆C相切于点
A(-2,-1),则m=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圆心C(0,m)到直线x-y+1=0的距离d=r=
,①
又直线x-y+1=0与圆C相切于点A(-2,-1),
所以r=
②,
联立①②可得,m=-3.
答案:-3
题组训练·素养提升
【新题速递】
1.在平面内,A,B是两个定点,C是动点.若
=1,则点C的轨迹为
( )
A.圆
B.椭圆
C.抛物线
D.直线
【解析】选A.设AB=2a
,以AB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
坐标系,
则:A
,B
,
设C
,
可得:
,
,
从而:
=
+y2,
结合题意可得:
+y2=1,
整理可得:x2+y2=a2+1,即点C的轨迹是以AB中点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2.圆C的半径为5,圆心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被直线3x+4y+4=0截得的弦长为6,
则圆C的方程为
( )
A.x2+y2-2x-3=0
B.x2+16x+y2+39=0
C.x2-16x+y2-39=0
D.x2+y2-4x=0
【解析】选B.设圆心为(a,0)(a<0),由题意知圆心到直线3x+4y+4=0的距离为
d=
=4,解得a=-8,
则圆C的方程为(x+8)2+y2=25,
即为x2+16x+y2+39=0.
3.已知倾斜角为α的直线l上两点P(a,m-2),Q(b,m+3),α∈
,
sin
2α=
,则|PQ|=
( )
【解析】选D.根据题意,直线l的倾斜角为α,则k=tan
α,
若sin
2α=
,即2sin
αcos
α=
,
则有
,
解得tan
α=3或
,
又由α∈
,则tan
α<1,则tan
α=
,
又由直线l上两点P(a,m-2),Q(b,m+3),
则有k=tan
α=
,
则b-a=15,
故|PQ|=
.
4.若直线l:y=x+a将圆C:x2+y2=1的圆周分成长度之比为1∶3的两段弧,则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是________.?
【解析】圆的标准方程为x2+y2=1,圆心为(0,0),半径R=1,设直线y=x+a和圆相交于A,B,
若较短弧长与较长弧长之比为1∶3,则∠AOB=90°,
则圆心到直线-x+y-a=0的距离d=
,
即d=
,即|a|=1,解得a=±1.
答案:±1
【创新迁移】
1.掷铁饼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如图是一位掷铁饼运动员在准备掷出铁饼的瞬
间,张开的双臂及肩部近似看成一张拉满弦的“弓”.经测量此时两手掌心之间
的弧长是
,“弓”所在圆的半径为1.25米,估算这位掷铁饼运动员两手掌
心之间的距离约为
( )
(参考数据:
≈1.414,
≈1.732)
A.1.012米
B.1.768米
C.2.043米
D.2.945米
【解析】选B.根据题意作出下图,弧AD的长为
,∠AOC=
,
所以AB=2AC=2×1.25·sin
≈1.768.
2.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har·Euler)1765年在其所著的《三角形的几何学》一
书中提出:任意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后人称这条直线
为欧拉线.若已知△ABC的顶点A(-4,0),B(0,4),其欧拉线方程为x-y+2=0,
则顶点C的坐标可以是
( )
A.(1,3)
B.(3,1)
C.(-2,0)
D.(0,-2)
【解析】选D.因为A(-4,0),B(0,4),
所以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x+y=0,
又外心在欧拉线x-y+2=0上,
联立
,解得△ABC的外心G(-1,1),
又r=|GA|=
,
所以△ABC外接圆的方程为(x+1)2+(y-1)2=10.
设C(x,y),则△ABC的重心
在欧拉线上,即
.
整理得x-y-2=0.
联立
解得
或
所以顶点C的坐标可以是(0,-2).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六 直
线
与
圆
(40分钟
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直线l1:3x-2y+1=0,l2:x+my+1=0,若l1⊥l2,则m=
( )
【解析】选C.因为直线l1:3x-2y+1=0,l2:x+my+1=0,l1⊥l2,所以3-2m=0,解
得m=
.
2.点(5,2)到动直线(m-1)x+(2m-1)y=m-5的距离中最大的值是
( )
【解析】选B.化直线(m-1)x+(2m-1)y=m-5,为m(x+2y-1)-x-y+5=0,
联立
,解得
.
所以直线(m-1)x+(2m-1)y=m-5过定点(9,-4),
所以点(5,2)到直线(m-1)x+(2m-1)y=m-5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3.从点A(1,-2)射出的光线经直线l:x+y-3=0反射后到达点B(-1,1),则光线所
经过的路程是
( )
【解析】选D.由x+y-3=0,
得
,
所以点A(1,-2)关于直线l:x+y-3=0的对称的点坐标为C(5,2),则光线所经过
的路程
4.已知直线l过圆x2+y2-6x-2y+6=0的圆心且与直线x+y+1=0垂直,则l的方程是
( )
A.x+y-2=0
B.x+y-3=0
C.x-y-2=0
D.x-y-3=0
【解析】选C.由圆x2+y2-6x-2y+6=0,得其圆心坐标为(3,1),又所求直线与直线x+y+1=0垂直,
则所求直线的斜率为k=1.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1=1×(x-3),即x-y-2=0.
5.已知圆C:x2+(y+2)2=2,则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相等且与圆C相切的直线有几
条
( )
A.3条
B.2条
C.1条
D.4条
【解析】选A.若直线不过原点,其斜率=-1,
设其方程为y=-x+m,
则
,解得m=0或-4,
当m=0时,直线过原点;
若过原点,把(0,0)代入02+(0+2)2=4>2,
即原点在圆外,所以过原点有2条切线,
综上,一共有3条.
【误区警示】本题容易忽视m=0的情况,出现漏解的错误.
6.(2020·赣州三模)圆x2+y2-4y-4=0上恰有两点到直线x-y+a=0(a>0)的距离
为
,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A.(4,8)
B.[4,8)
C.(0,4)
D.(0,4]
【解析】选A.根据题意,圆x2+y2-4y-4=0即圆x2+(y-2)2=8,其圆心为(0,2),
半径r=2
,圆心到直线x-y+a=0的距离
,若圆x2+y2-4y-4=0上
恰有两点到直线x-y+a=0的距离为
,则有
,即
,变形可得:2<|a-2|<6,
解可得:-4
0,则4
7.(2020·南京二模)过点P(-3,4)向圆x2+y2=1引圆的两条切线PA,PB,则弦AB
的长为
( )
【解析】选B.根据题意,P(-3,4),
圆x2+y2=1的圆心为O(0,0),
则
,又由圆的半径OA=1,
所以
由面积法可知,
8.(2020·西城一模)若圆x2+y2-4x+2y+a=0与x轴,y轴均有公共点,则实数a的取
值范围是
( )
A.(-∞,1]
B.(-∞,0]
C.[0,+∞)
D.[5,+∞)
【解析】选A.圆x2+y2-4x+2y+a=0?(x-2)2+(y+1)2=5-a;圆心(2,-1),
因为圆与x,y轴都有公共点,
所以
9.若圆C1:(x-1)2+y2=1与圆C2:x2+y2-8x+8y+m=0相切,则m的值是( )
A.16
B.7
C.-4
D.-4或16
【解析】选D.圆C2可化简为(x-4)2+(y+4)2
=32-m(m<32).由两圆相切,可得
解得m=16或-4.
10.(2020·潍坊二模)已知圆C:x2+y2-2x=0,点A是直线y=kx-3上任意一点,若
以点A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A与圆C没有公共点,则整数k的值不能取( )
A.-2
B.-1
C.0
D.1
【解析】选D.圆C的方程为x2+y2-2x=0,
即
(x-1)2+y2=1,半径为1,由题意可得,圆心(1,0)到直线y=kx-3(k∈Z)的距
离大于2,即
所以k=-2或-1或0.
11.(2019·宜昌一模)已知圆C1:(x-2)2+(y-3)2=1,圆C2:(x-3)2+(y-4)2=9,
M,N分别是圆C1,C2上的动点,P为x轴上的动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
( )
【解析】选A.如图所示,
作圆C1关于x轴的对称圆C1′:(x-2)2+(y+3)2=1,则
|PM|+|PN|=|PM′|+|PN|.由图可知,当点C2,N,P,M′,C1′在同一直线上
时,|PM|+|PN|=|PM′|+|PN|取得最小值,即为|C1′C2|-1-3=
-4.
12.设m,n∈R,若直线(m+1)x+(n+1)y-2=0与圆(x-1)2+(y-1)2=1相切,则m+n的
取值范围是
( )
【解析】选D.因为直线(m+1)x+(n+1)y-2=0与圆(x-1)2+(y-1)2=1相切,所以圆心
(1,1)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
设t=m+n,则
t2≥t+1,
解得t∈(-∞,2-2
]∪[2+2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直线l1:4x+2y-7=0和l2:2x+y-1=0,直线m分别与l1,l2交于A,B两点,
则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题知,l2:4x+2y-2=0,
两直线间的距离
答案:
14.已知P是直线l:kx+4y-10=0(k>0)上的动点,PA,PB是圆C:x2+y2-2x+4y+4=0
的两条切线,A,B是切点,C是圆心,若四边形PACB的面积的最小值为2
,则
k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2)2=1,则圆心为C(1,-2),半径为1,
则直线与圆相离,如图,
而
=
|PA|·|CA|=
|PA|,
=
|PB|·|CB|=
|PB|,
又|PA|=|PB|=
所以当|PC|取最小值时,|PA|=|PB|取最小值,
即
取最小值,此时,CP⊥l,
四边形PACB面积的最小值为2
,
,所以|PA|=2
,则|CP|=3,得
.因为k>0,所以k=3.
答案:3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x2-2ax+y2-2ay+2a2-1=0上存在点P到点(0,1)的距离为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C:x2-2ax+y2-2ay+2a2-1=0,
即(x-a)2+(y-a)2=1,其圆心C(a,a),半径r=1,以点(0,1)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的方程为x2+(y-1)2=4,
若圆C:x2-2ax+y2-2ay+2a2-1=0上存在点P到点(0,1)的距离为2,则圆C与圆x2+(y-1)2=4有交点,
则有
,变形可得:0≤a2-a≤4,解
得
,即a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
【加练备选】
(2020·朝阳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1),B(1,1),P为直线AB上的动点,A关于直线OP的对称点记为Q,则线段BQ的长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点A(0,1),B(1,1),
如图,A,Q关于直线OP对称,则|OA|=|OQ|=1,则Q的轨迹为以(0,0)为圆心,
半径r=|OA|=1的圆,连接OQ,QB,分析可得:当O,Q,B三点共线时,|BQ|最
大,此时|BQ|=1+
.
答案:
+1
16.(2020·青岛一模)2020年是中国传统的农历“鼠年”,有人用3个圆构成“卡通鼠”的形象,如图:Q(0,-3)是圆Q的圆心,圆Q过坐标原点O;点L,S均在x轴上,圆L与圆S的半径都等于2,圆S,圆L均与圆Q外切.已知直线l过点O.
(1)若直线l与圆L,圆S均相切,则l截圆Q所得弦长为________;?
(2)若直线l截圆L,圆S,圆Q所得弦长均等于d,则d=________.?
【解析】(1)根据条件得到两圆的圆心坐标分别为(-4,0),(4,0),设公切线
方程为y=kx(k≠0)且k存在,
则
解得
故公切线方程为y=
x,则Q到直线l的距离
故l截圆Q的弦长=
(2)设直线l方程为y=kx(k≠0)且k存在,则三个圆心到该直线的距离分别为:
则
即有(共50张PPT)
第3课时 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与证明问题
考向一
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
【典例】(2020·银川二模)已知椭圆C:
=1(a>b>0)的离心率与双曲线x2-
=1的离心率互为倒数,A,B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且|AB|=4.
(1)求椭圆C的方程;
(2)已知过左顶点A的直线l与椭圆C另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在平面内是否存
在一定点P,使得
=0恒成立?若存在,求出该点的坐标,并求△ADP面
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1)双曲线x2-
=1的离心率为
=2,由题意可得椭圆的离心率为e=
,|AB|=4,即2a=4,即a=2,b=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1;
(2)过左顶点A的直线l的斜率显然存在,设为k,方程设为y=k(x+2),由题意知
k≠0,
可得E(0,2k),且A(-2,0),B(2,0),
设P(m,n),由
可得(3+4k2)x2+16k2x+16k2-12=0,
则-2xD=
,即xD=
,即有
D
,在平面内假设存在一定点P,使得
=0恒成立.
可得
=(-m,2k-n)·
由于上式恒成立,可得k(4m+6)-3n=0,即有4m+6=0,且-3n=0,可得m=-
,
n=0,则存在P
,使得
=0恒成立.此时S△ADP=
|AP|·|yD|=
,因为k≠0,所以S△ADP=
当且仅当
|k|2=
,即k=±
时取得等号.
综上可得,点P的坐标为
,S△ADP的最大值为
.
【探究延伸】
本例中,若直线l过点F(-1,0)且与椭圆C交于M,N两点,以OM,ON为邻边作平
行四边形OMQN.是否存在直线l,使点Q落在椭圆C上?若存在,求出点Q坐标;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当直线MN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时,设直线MN的方程为y=k(x+1),
由
得(3+4k2)x2+8k2x+4k2-12=0,
设Q(x0,y0),M(x1,y1),N(x2,y2),
则x1+x2=
,x1·x2=
,由于OMQN为平行四边形,得
故
若点Q在椭圆C上,则
=1,
代入得
=1,无解;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易知存在点Q(-2,0)在椭圆C上.
故存在直线l,使点Q(-2,0)落在椭圆C上.
【素养提升】
关于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1)直接求解,求出要探究的参数值、点、直线等,即可说明存在性,若无解,则不存在.
(2)假设存在,并作为条件使用,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导,探究是否有矛盾,没有矛盾符合题意则存在,否则不存在.
【变式训练】
已知焦点为F的抛物线C:y2=2px(p>0)与圆O:x2+y2=p2+1交于点P(1,y0).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在第一象限内,圆O上是否存在点A,过点A作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点B(B为第四象限的点),与x轴交于点D,且以点D为圆心的圆过点O,A,B?若存在,求出点A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1)将点P(1,y0)代入得
解得p=2,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
y2=4x.
(2)假设在第一象限内,圆O上存在点A,且以点D为圆心的圆过点O,A,B,则
OA⊥OB,D为AB的中点,由题意可得直线OA的斜率存在且大于0,设OA的方程为
y=kx(k>0),则OB的方程为y=-
x,
联立
解得x=
,
所以A
联立
,解得x=4k2,所以B(4k2,-4k),由D为AB的中点,可得
-
4k=0,整理得16k2+11=0,方程无实数解,则符合条件的k不存在,所以满足条件
的点A不存在.
考向二
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规范解答)
【典例】(12分)(2020·运城一模)已知椭圆C:
=1(a>b>0)的离心率为
,右焦点为F,以原点O为圆心,椭圆C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y+
=0相切.
(1)求椭圆C的方程;
(2)如图,过定点P(2,0)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连接AF并延长交椭圆C于M,求证:∠PFM=∠PFB.
【思维流程图】(1)离心率、相切→求出a,b;
(2)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根与系数的关系→kFB+kFA=0→∠PFM=∠PFB.
【规范解答】(1)依题意可设圆O方程为x2+y2=b2,………………1分
因为圆O与直线x-y+
=0相切,
所以b=
=1,
……………2分
所以a2-c2=1,又
,解得a=
,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y2=1.
……………4分
(2)依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
……………5分
代入
+y2=1,
整理得(1+2k2)x2-8k2x+8k2-2=0,
……………6分
因为l与椭圆有两个交点,所以Δ>0,即2k2-1<0.
……………7分
设A(x1,y1),B(x2,y2),
直线AF,BF的斜率分别为k1,k2,
则x1+x2=
,x1x2=
.
……………8分
因为F(1,0),所以k1+k2=
………………………………………10分
=2k-k
=0,………11分
即∠PFM=∠PFB.
………………12分
考查要求
综合性
学科素养
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评分细则
表示出圆O的方程给1分;
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给1分;
求出椭圆方程给2分;
设出直线l的方程给1分;
联立消元得出方程给1分;
列出Δ>0给1分;
列出根与系数的关系给1分;
表示出斜率和及代入根与系数的关系给2分;
整理出斜率和为0给1分;
判断角相等给1分
【答题模板】
【素养提升】
(1)求值(方程)证明:对于定值、定点等类型的证明问题,可以利用定点、定值类的方法,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的值、方程即可证明.
(2)转化证明:将要证明的命题转化为斜率、弦长、中点、位置关系等.利用方程联立、消元,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
【变式训练】
已知椭圆C:x2+2y2=36.
(1)求椭圆C的短轴长和离心率;
(2)过点(2,0)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两点M,N,设MN的中点为T,点P(4,0),判断|TP|与|TM|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椭圆C:x2+2y2=36可变形为C:
=1,所以a=6,b=3
,
c=3
,故短轴长为
(2)当l为x=2时,代入C:x2+2y2=36可得y=±4,此时T(2,0),所以|TM|=4,
|TP|=2,
所以|TM|>|TP|,当l的斜率k存在时,设l:y=k(x-2),代入到C:x2+2y2=36,得
x2+2k2(x-2)2=36,所以(2k2+1)x2-8k2x+8k2-36=0,令M(x1,y1),N(x2,y2),
则x1+x2=
,x1x2=
,
此时
=(x1-4,y1),
=(x2-4,y2),
所以
=(x1-4)(x2-4)+y1y2
=(x1-4)(x2-4)+k2(x1-2)(x2-2)
=(k2+1)x1x2-(4+2k2)(x1+x2)+16+4k2
=
+16+4k2
所以∠MPN>90°,点P在以MN为直径的圆内部.
所以|TM|>|TP|,综上所述,|TM|>|TP|.
【加练备选】
已知O为坐标原点,过点M(1,0)的直线l与抛物线C:y2=2px(p>0)交于A,B两
点,且
=-3.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过点M作直线l′⊥l交抛物线C于P,Q两点,记△OAB,△OPQ的面积分别为
S1,S2,证明:
为定值.
【解析】(1)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与抛物线C:y2=2px(p>0)联立,消去x得:y2-2pmy-2p=0;设A(x1,y1),B(x2,y2),
则y1+y2=2pm,y1y2=-2p;
由
=-3,得x1x2+y1y2=(my1+1)(my2+1)+y1y2=(1+m2)y1y2+(y1+y2)m+1
=(1+m2)·(-2p)+2pm2+1=-2p+1=-3,解得p=2,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2)由(1)知,点M(1,0)是抛物线C的焦点,
所以|AB|=x1+x2+p=my1+my2+2+p=4m2+4,又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d=
,
所以△OAB的面积为S1=
×4(m2+1)=2
,又直线l′过点M,且
l′⊥l,
所以△OPQ的面积为S2=
所以
即
为定值.
专题能力提升练
二十 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与证明问题
(40分钟 80分)
1.已知抛物线C:x2=2py(p>0)与圆O:x2+y2=12相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
为2
.F是抛物线C的焦点,过焦点的直线l与抛物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过点M,N作抛物线C的切线l1,l2,P(x0,y0)是l1,l2的交点,求证:点P在
定直线上.
【解析】(1)点A的横坐标为2
,所以点A的坐标为(2
,2),代入x2=2py,
解得p=2,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x2=4y.
(2)抛物线C:y=
,则y′=
,设M(x1,y1),N(x2,y2),所以切线PM的方程
为y-y1=
(x-x1),即y=
x-
,同理切线PN的方程为y=
,联立解得
点P
,设直线MN的方程为y=kx+1,代入x2=4y,得x2-4kx-4=0,
所以x1x2=-4,所以点P在y=-1上,结论得证.
2.(2020·广东一模)已知椭圆C:
=1,A,B分别为椭圆长轴的左右端
点,M为直线x=2上异于点B的任意一点,连接AM交椭圆于P点.
(1)求证:
为定值;
(2)是否存在x轴上的定点Q,使得以MP为直径的圆恒通过MQ与BP的交点.
【解析】(1)由椭圆的方程可得:
A(-2,0),B(2,0),
设M(2,m),
P(x0,y0),(m≠0,x0≠±2),则
=1,得
,又kAP=
=kAM=
,
kBP=
,所以kAP·kBP=
,所以
,整理可得
2x0+my0=4,所以
=2x0+my0=4为定值.
(2)假设存在定点Q(n,0)满足要求,设M(2,m),P(x0,y0),(m≠0,x0≠±2),由以MP为直径的圆恒通过MQ与BP的交点可得
=0,所以
(n-2,-m)·(x0-2,y0)=nx0-2n-2x0+4-my0=0,①
由(1)得2x0+my0=4,②
由①②可得n(x0-2)=0,因为x0≠2,解得n=0,所以存在x轴上的定点Q(0,0),使得以MP为直径的圆恒通过MQ与BP的交点.
3.已知A(1,2)为抛物线y2=2px(p>0)上的一点,E,F为抛物线上异于点A的两
点,且直线AE的斜率与直线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1)求直线EF的斜率;
(2)设直线l过点M(m,0)并交抛物线于P,Q两点,且
(λ>0),直线
x=-m与x轴交于点N,试探究
与
的夹角是否为定值,若是,则求出
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解析】(1)设E(x1,y1),F(x2,y2),因为点A(1,2)为抛物线y2=2px(p>0)上的
一点,所以y2=4x,同时有
=4x1,
=4x2,kAE=
,kAF=
,因为直线AE的斜率与直线AF的
斜率互为相反数,即
,即y1+y2=-4,故kEF=
=-1.
(2)设直线l的方程为:x=ty+m,P(x3,y3),Q(x4,y4),
N(-m,0),联立x=ty+m与y2=4x得y2-4ty-4m=0,
所以y3+y4=4t,y3y4=-4m,
因为
=(m-x3,-y3),
=(x4-m,y4),
且
=λ
(λ>0),
所以-y3=λy4,λ=-
,
由题可知,
-λ
=(x3+m,y3)-λ(x4+m,y4)
=(x3+m-λ(x4+m),y3-λy4)
=
,
又因为
+m-λ
=
=
=
=0,
所以
=(0,y3-λy4),
又
=(2m,0),所以
=0,
所以
.
即
与
的夹角为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2,0),动点P(x,y)满足直线AP
与BP的斜率之积为-
.记点P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的方程,并说明C是什么曲线;
(2)若M,N是曲线C上的动点,且直线MN过点D
,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定点
Q,使得∠MQO=∠NQO?若存在,请求出定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由题知kAP·kBP=
,y≠0,整理可得
=1,
y≠0,
故C的方程为
=1,y≠0,
说明C是不包含y=0的椭圆;
(2)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定点Q,设Q(0,m),设直线MN的方程为y=kx+
,
M(x1,y1),N(x2,y2).由
消去y,
得(3+4k2)x2+4kx-11=0.由直线MN过椭圆内一点
,故Δ>0,由根与系数的关
系得:x1+x2=
,x1x2=
,由∠MQO=∠NQO,得直线MQ与NQ的斜率和为
零.
故
=
,所以m=6,存在定点(0,6),
当斜率不存在时定点(0,6)也符合题意.
5.已知O为坐标原点,直线y=-
上一点Q,动点P满足:OP⊥OQ,
=1.
(1)求动点P的轨迹W的标准方程;
(2)直线l:y=k(x+1)(k>0)与轨迹W相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E,
射线OE交轨迹W于点G,交直线x=-3于点D.证明:|OG|2=|OD|·|OE|.
【解析】(1)设P(x,y),Q
,
由题知:
=1,
所以
=1,又因为OP⊥OQ,
所以xxQ-
=0,xQ=
(x≠0),
所以
=1,整理得
+y2=1,
所以轨迹W的方程为
+y2=1(x≠0);
(2)由题意:设A(x1,y1),B(x2,y2),AB的中点为E(x0,y0),
D(-3,m),由
消去y整理得:(1+3k2)x2+6k2x+3k2-3=0,由根与系数
的关系得x1+x2=
,
所以x0=-
,y0=kx0+k=
,
即点E
,
因为kOE=-
,所以射线OE:y=-
,
由
得
,
由
,得yD=
,即D
,
又因为yD·yE=
,
所以
=yD·yE,即|OG|2=|OD|·|OE|.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C:x2=2py(p>0),过抛物线焦点F且与y
轴垂直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且△OAB的周长为2+
.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直线l过焦点F且与抛物线C相交于M,N两点,过点M,N分别作抛物线C的切
线l1,l2,切线l1与l2相交于点P,求|PF|2-|MF|·|NF|的值.
【解析】(1)由题意知焦点F的坐标为
,将y=
代入抛物线C的方程可求得点A,B的坐标分别为
,
有|AB|=2p,|OA|=|OB|=
p,可得△OAB的周长为2p+
p,
有2p+
p=2+
,解得p=1;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x2=2y.
(2)由(1)知抛物线C的方程可化为y=
x2,求导可得y′=x.
设点M,N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
(直线l的斜率显然存在),
联立方程
,
消去y整理为x2-2kx-1=0,
可得
.故y1+y2=k(x1+x2)+1=2k2+1,y1y2=
.
可得直线l1的方程为y-
=x1(x-x1),
整理为y=x1x-
;
同理直线l2的方程为y=x2x-
;
联立方程
解得(共60张PPT)
3课时突破
解析几何解答题
第1课时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考向一 圆锥曲线中的求值(方程)问题
【典例】(2020·全国Ⅱ卷)已知椭圆C1:
=1(a>b>0)的右焦点F与抛物线C2的焦点重合,C1的中心与C2的顶点重合.过F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C1于A,B两点,交C2于C,D两点,且|CD|=
|AB|.
(1)求C1的离心率;
(2)设M是C1与C2的公共点,若|MF|=5,求C1与C2的标准方程.
【解析】(1)因为F是椭圆C1的右焦点,且AB⊥x轴,
所以F(c,0),直线AB的方程为x=c,
联立
,得
=1-
=
,又因为
a2=b2+c2,所以y2=
,解得y=±
,
则|AB|=
,
因为点F(c,0)是抛物线C2的焦点,所以抛物线C2的方程为y2=4cx,
联立
,解得
,
所以|CD|=4c,因为|CD|=
|AB|,即4c=
,2b2=3ac,即2c2+3ac-2a2=0,
即2e2+3e-2=0,
因为0
,
因此,椭圆C1的离心率为
.
(2)由(1)知a=2c,b=
c,椭圆C1的方程为
=1,
联立
,消去y并整理得3x2+16cx-12c2=0,
解得x=
c或x=-6c(舍去),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MF|=
c+c=
=5,解得c=3.
因此,曲线C1的标准方程为
=1,曲线C2的标准方程为y2=12x.
【探究延伸】
若本例中,斜率为
的直线(不过原点)与C2交于两点M,N,以MN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试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设直线l的方程为:y=
x+t,M(x1,y1),N(x2,y2),由
得y2-8y+8t=0,
由题意Δ=64-32t>0,所以t<2,且t≠0,
所以y1y2=8t,x1x2=
,
因为以MN为直径的圆过原点,所以x1x2+y1y2=0,
所以
t2+8t=0,解得:t=-18或t=0(舍去),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
x-18,即3x-2y-36=0.
【素养提升】
关于圆锥曲线中的求值(方程)问题
(1)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求值问题往往涉及求直线斜率及方程、圆的方程、弦长、面积等问题.
(2)解决求值(方程)问题时要注意基本方法的应用.如联立消元、根与系数的关系、向量向坐标的转化、弦长公式、中点弦中的点差法等.
提醒:设直线方程时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利用点差法时要注意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前提.
【变式训练】
(2018·全国Ⅱ卷)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AB|=8.
(1)求l的方程;
(2)求过点A,B且与C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解析】(1)由题意得F(1,0),l的方程为y=k(x-1)(k>0).
设A(x1,y1),B(x2,y2),由
得k2x2-(2k2+4)x+k2=0.
Δ=16k2+16>0,故x1+x2=
.
所以|AB|=|AF|+|BF|=(x1+1)+(x2+1)=
.
由题设知
=8,解得k=-1(舍去),k=1.
因此l的方程为y=x-1.
(2)由(1)得AB的中点坐标为(3,2),
所以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2=-(x-3),
即y=-x+5.
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x0,y0),
则
解得
或
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2)2=16或(x-11)2+(y+6)2=144.
【加练备选】
(2017·全国卷Ⅰ)设A,B为曲线C:y=
上两点,A与B的横坐标之和为4.
(1)求直线AB的斜率.
(2)设M为曲线C上一点,C在M处的切线与直线AB平行,且AM⊥BM,求直线AB的方
程.
【解析】(1)设A
,B
,
则kAB
=
=1.
(2)设M
,则C在M处的切线斜率k=kAB=y′
=
x0=1,所以x0=2,
则M(2,1),又AM⊥BM,
kAM
·
kBM
=
=
=-1
,
即x1x2+2
+20=0,
又设AB:y=x+m代入x2=4y,
得x2-4x-4m=0,
所以x1+x2=4,x1x2=-4m,
-4m+8+20=0,所以m=7,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x+7.
考向二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典例】已知椭圆C: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是椭圆C上
一点,以PF1为直径的圆E:x2+
过点F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点P且斜率大于0的直线l1与C的另一个交点为A,与直线x=4的交点为B,
过点(3,
)且与l1垂直的直线l2与直线x=4交于点D,求△ABD面积的最小值.
【解析】(1)在圆E的方程中,点E为圆心,令y=0,得到:x2=4.
所以F1(-2,0),F2(2,0),
又因为OE?
F2P,所以P点坐标为(2,
),
所以2a=|PF1|+|PF2|=4
,
则a=2
,b=2,因此椭圆的方程为
=1;
(2)设直线l1:y-
=k(x-2)(k>0),
所以点B的坐标为(4,
+2k),
设A(xA,yA),D(xD,yD),
将直线l1代入椭圆方程得:
(1+2k2)x2+(4
k-8k2)x+8k2-8
k-4=0,
所以xPxA=
,
所以xA=
,
直线l2的方程为y-
=-
(x-3),
所以点D坐标为(4,
),
所以
=
(4-xA)|yB-yD|
=
=2k+
+2
≥2
+2
,
当且仅当2k=
,即k=
时取等号,
综上,△ABD面积的最小值为2
+2
.
【素养提升】
提醒: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时,可以借助导数判断单调性;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一元二次函数配方求最值是常见的最值求法.
几何法
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平面几何中的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再通过计算求最值
代数法
把要求最值的几何量或代数表达式表示成某一个参数的函数(解析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不等式知识求最值.
【变式训练】
(2020·威海二模)已知椭圆C:
=1(a>b>0)的右顶点为M(2,0),离心率
为
.
(1)求椭圆C的方程;
(2)点Q为左顶点,过点N(1,0)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当
取得最
大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1)由题意可得:a=2,e=
,得c=
,则
b2=a2-c2=2,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1;
(2)当直线l与x轴重合时,不妨取A(-2,0),B(2,0),此时
=0;
当直线l与x轴不重合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x=ty+1,A(x1,y1),B(x2,y2),
联立
得(t2+2)y2+2ty-3=0,
显然Δ>0,y1+y2=
,y1·y2=
;
所以
=(x1+2)(x2+2)+y1y2
=(ty1+3)(ty2+3)+y1y2
=(t2+1)y1y2+3t(y1+y2)+9
=(t2+1)
=
,
当t=0时,
取最大值
.
此时直线l方程为x=1.
【加练备选】
(2020·铜川二模)已知椭圆C: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F2,点
是椭圆C上的点,离心率e=
.
(1)求椭圆C的方程;
(2)点A(x0,y0)(y0≠0)在椭圆C上,若点N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连接AF2并延长与
椭圆C的另一个交点为M,连接MN,求△AMN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由题意可知:离心率e=
,
则a=
c,b2=a2-c2=c2,
将
代入椭圆方程:
=1,
解得c=1,则a=
,b=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y2=1;
(2)椭圆的右焦点F2(1,0),设直线AM的方程是x=my+1,与
+y2=1联立,
可得(m2+2)y2+2my-1=0,又A(x0,y0),
设M(x2,y2),则x0=my0+1,x2=my2+1,
于是|AM|=
|y0-y2|=
,原点O(0,0)到直线AM的距离
d=
.
于是△AMN的面积
S=2S△OAM=|AM|d=
=2
.
因为m2+1+
≥2(当m=0时,取=),
所以△AMN的面积S≤2×
.
当且仅当m=0时取到最大值
.
考向三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规范解答)
【典例】(12分)(2019·全国Ⅱ卷)已知F1,F2是椭圆C:
=1(a>b>0)的两
个焦点,P为C上一点,O为坐标原点.
(1)若△POF2为等边三角形,求C的离心率;
(2)如果存在点P,使得PF1⊥PF2,且△F1PF2的面积等于16,求b的值和a的取值
范围.
【思维流程图】(1)△POF2为等边三角形→∠F1PF2=90°→表示出边、利用定义
得出a,c的关系;
(2)PF1⊥PF2,且△F1PF2的面积等于16→列出满足的式子→结合椭圆的方程消
元,得出b→消元得到x,利用x的范围得出b,c的关系→利用a2=b2+c2求a的范围.
【规范解答】(1)连接PF1,由△POF2为等边三角形可知在△F1PF2中,
∠F1PF2=90°,|PF2|=c,|PF1|=
c,
……………………1分
于是2a=|PF1|+|PF2|=(
+1)c,
……………………3分
故C的离心率是e=
-1.
………………………………4分
(2)由题意可知,满足条件的点P(x,y)存在.
当且仅当
|y|·2c=16,
=-1,
即c|y|=16,①
x2+y2=c2,②
=1,③
……………………7分
由②③及a2=b2+c2得y2=
,又由①知y2=
,故b=4.
………………9分
由②③得x2=
,所以c2≥b2,
…………………………10分
从而a2=b2+c2≥2b2=32,故a≥4
.
………………11分
当b=4,a≥4
时,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所以b=4,a的取值范围为[4
,+∞).
……………………12分
考查要求
综合性
学科素养
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评分细则
得出∠F1PF2与|PF1|,|PF2|的值给1分;
列出定义式2a=|PF1|+|PF2|给2分;求出离心率给1分;
列出点P坐标满足的关系式各给1分;
求出b的值给2分;推出c,b关系给1分;求出a的取值范围给1分;最后给出结论给1分
【答题模板】
【素养提升】
求解范围的常用方法
判别
式法
构造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求范围
函数
法
将要求的量用已知参数表示出来,转化为关于这个参数的值域问题,利用函数性质、配方法、基本不等式法等求值域
不等
式法
构造关于要求的参数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范围
【变式训练】
已知椭圆
=1(a>b>0)的右焦点F(1,0),离心率为
,过F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CD,设AB,CD中点分别为M,N.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求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意:c=1,
,
得a=
,b=c=1,
因此椭圆的方程为
+y2=1;
(2)①当两直线一条斜率不存在且一条斜率为0时,
S=
|AB|·|CD|=
=2.
②当两直线斜率存在且都不为0时,
设直线AB方程为y=k(x-1),
设A(x1,y1),B(x2,y2),
将其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1+2k2)x2-4k2x+2k2-2=0,
所以x1+x2=
,x1x2=
,
所以|AB|=
|x1-x2|=
,
同理|CD|=
,
则S=
|AB|·|CD|
=
=
=2-
,
当k=±1时,S=
,
综上所述,四边形面积范围是
.
十八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40分钟
80分)
1.(2020·威海一模)已知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
是椭圆上一点,|F1F2|是|PF1|和|PF2|的等差中项.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A为椭圆的右顶点,直线AP与y轴交于点H,过点H的另一直线与椭圆交于
M,N两点,且
,求直线MN的方程.
专题能力提升练
【解析】(1)因为|F1F2|是|PF1|和|PF2|的等差中项,所以a=2c,得a2=4c2.
由b2=a2-c2,得b2=3c2.
又
在椭圆上,所以
所以c=1,a2=4,b2=a2-c2=3,
可得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因为
,由(1)计算可知A(2,0),H(0,1),当直线MN与x轴垂直时,不
合题意.当直线MN与x轴不垂直时,
设直线MN的方程为y=kx+1,
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
可得(4k2+3)x2+8kx-8=0,
设M(x1,y1),N(x2,y2),
则
,……①
由
可得|AH||MH|=6|NH||PH|,
又|AH|=2|PH|,
所以|MH|=3|NH|,得x1=-3x2,
代入①,可得
,
所以
所以直线MN的方程为
2.(2020·天津一模)已知抛物线C:y2=
x的焦点为椭圆E:
(a>b>0)的
右焦点,C的准线与E交于P,Q两点,且|PQ|=2.
(1)求E的方程;
(2)过E的左顶点A作直线l交E于另一点B,且BO(O为坐标原点)的延长线交E于点
M,若直线AM的斜率为1,求l的方程.
【解析】(1)由抛物线方程得,抛物线C的焦点F的坐标为(
,0),准线方程为
x=-
,
所以椭圆E的右焦点F(
,0),左焦点F′(-
,0).设椭圆E的半焦距为c,
依题意得
解得a=2,b=
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2)由题意,得E的左顶点A(-2,0).
又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为k(k≠0),点B(xB,yB),
则直线AB的方程为y=k(x+2).
联立
消去y并整理,
得(2k2+1)x2+8k2x+8k2-4=0,(※)
得Δ=(8k2)2-4(2k2+1)(8k2-4)=16>0,
所以-2,xB为方程(※)的两根,
从而
,所以
所以yB=k(xB+2)=
由题意,点B,M均在椭圆E上,且B,M关于原点O对称,所以点M(-xB,-yB),
即
因为kAM=1,所以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
,即x+2y+2=0.
3.(2020·株洲一模)已知F为抛物线C:y=
x2的焦点,A为抛物线C上的一动点,
抛物线C在A处的切线交y轴于点B,以FA,F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FAMB.
(1)证明:点M在一条定直线上;
(2)记点M所在定直线为l,l与y轴交于点N,MF与抛物线C交于P,Q两点,求△NPQ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析】(1)设
所以在A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令x=0可得:y=
,
所以
,由FA,F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FAMB可得
,又F(0,1),
设M(x,y),则
所以x=x0,
,即y=-1,
所以点M在一条定直线上.
(2)由(1)可得M在定直线y=-1上,
即M在抛物线的准线上,
可得N(0,-1),设M(a,-1),a≠0,P(x1,y1),Q(x2,y2),
则直线MF为
,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
x1x2=-4,
所以△NPQ的面积的取值范围为(4,+∞).
4.(2020·长春三模)已知点A(0,1),点B在y轴负半轴上,以AB为边作菱形ABCD,且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在x轴上,设点D的轨迹为曲线E.
(1)求曲线E的方程;
(2)过点M(m,0),其中1
【解析】(1)设B(0,-t)(t>0),菱形ABCD的中心在x轴上,设为Q点.
由题意可知,|OQ|2=|OA||OB|,则Q(
,0)或(-
,0),
当Q在x轴正半轴时,Q为BD的中点,
因此点D(2
,t),
即点D的轨迹为
(t为参数且t≠0),
化为标准方程为x2=4y(x>0).
同理可知Q在x轴负半轴时,x2=4y(x<0).
综上,E的方程为x2=4y(x≠0).
(2)设点
,过点N的切线方程为:
,点M(m,0)在该切线上,所
以
,即
,由1
又kMN=
,kAM=
,则kMNkAM=-1,
即NM⊥AM,
所以S=
|MN||AM|=
可知当2
5.设抛物线C:x2=2py(p>0)的准线被圆O:x2+y2=4所截得的弦长为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设点F是抛物线C的焦点,M为抛物线C上的一动点,过M作抛物线C的切线交圆
O于A,B两点,求△FAB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因为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为
,且直线
被圆O:x2+y2=4所截
得的弦长为
,所以
,解得p=2(p>0),因此抛物线C的方程为
x2=4y;
(2)设
,由
知直线AB的方程为:
即2tx-4y-t2=0.
因为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为
所以
设点F(0,1)到直线AB的距离为d,
则
所以△FAB的面积
当且仅当t=±2
时等号成立,经检验此时直线AB与圆O相交,满足题意.
综上可知,△FAB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
.
6.设点P(s,t)为抛物线C:y2=2px(p>0)上的动点,F是抛物线的焦点,当s=1
时,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过点P作圆M:(x-2)2+y2=1的切线l1,l2,分别交抛物线C于点A,B.当t>1时,
求△PAB面积的最小值.
【解析】(1)当s=1时,
得p=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x;
(2)点P(s,t)为抛物线C:y2=x上的动点,
则t2=s,
设过点P(t2,t)的切线为x=m(y-t)+t2,
则
得(t2-1)m2+2t(2-t2)m+(2-t2)2-1=0(
).
设m1,m2是方程(
)的两个根,
所以m1+m2=
,m1m2=t2-3.
设
因为直线l1:x=m1(y-t)+t2与抛物线C:y2=x交于点A,则
得y2-m1y+m1t-t2=0,
所以ty1=m1t-t2(根与系数的关系),即y1=m1-t,同理y2=m2-t.
可得直线AB:x=(y1+y2)y-y1y2,
则
又y1+y2=m1+m2-2t=
y1y2=(m1-t)(m2-t)=
所以S△PAB=
|AB|·d(共83张PPT)
第2课时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关键能力·应用实践
考向一
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多维题组】速通关
1.(2020·泉州二模)已知椭圆E:
+y2=1与抛物线C:y2=ax(a>0)有公共焦点
F,给出A(5,3)及C上任意一点P,当|PA|+|PF|最小时,P到原点O的距离
|PO|=
( )
【解析】选A.椭圆E:
+y2=1的右焦点为(1,0),抛物线C:y2=ax(a>0)的焦点
为
,由题意可得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PA|+|PF|=|PA|+|PP1|≥|AP1|,当且仅当A,P,P1三点共线时,|PA|+|PF|最
小,此时P的坐标
,此时|OP|=
.
2.已知椭圆C:
=1(a>b>0)经过点
,且C的离心率为
,
则C的方程是
( )
【解析】选A.由题可知,
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3.(2018·天津高考)已知双曲线
(a>0,b>0)的离心率为2,过右焦点
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设A,B到双曲线的同一条渐近线的
距离分别为d1和d2,且d1+d2=6,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
【解析】选C.因为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所以
=2,c=2a,b=
a,不妨令
A(2a,3a),B(2a,-3a),双曲线其中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x,所以
d1=
,
d2=
;依题意得:
,
解得:a=
,b=3,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1.
【变式拓展】
本例中若|AB|=6
,试求双曲线的方程.
【解析】由题意c=2a,
=6
,解得a=
,b=3.故双曲线的方程为
.
4.(2020·全国Ⅰ卷)已知A为抛物线C:y2=2px(p>0)上一点,点A到C的焦点的距
离为12,到y轴的距离为9,则p=
( )
A.2
B.3
C.6
D.9
【解析】选C.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由抛物线的定义知|AF|=xA+
=12,即
12=9+
,解得p=6.
【技法点拨
】提素养
1.关于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
对于椭圆、双曲线如果涉及曲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一般要利用定义进行转化.对应抛物线涉及曲线上点到焦点的距离、到准线的距离时需要相互转化.
2.关于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定型
确定曲线类型
计算
利用待定系数法,根据条件求出系数a,b,c,p
考向二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多维题组】速通关
1.(2019·全国Ⅰ卷)双曲线C:
(a>0,b>0)的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
130°,则C的离心率为
( )
A.2sin
40°
B.2cos
40°
【解析】选D.由已知可得-
=tan
130°,所以
=tan
50°,
所以e=
=
,故选D.
2.已知F1,F2为椭圆C:
+y2=1(m>0)的两个焦点,若C上存在点M满足MF1⊥MF2,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
【解析】选C.分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和y轴上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焦点在x轴上,即m>1,当M为短轴的端点时,∠F1MF2取最大值,要使
MF1⊥MF2,则∠F1MF2≥90°,即∠F1MO≥45°,
所以tan∠F1MO=
≥tan
45°=1,解得m≥2,
②若焦点在y轴上,即0
同理可得tan∠F1MO=
≥tan
45°=1,
解得0
,
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2,+∞).
3.(2019·天津高考)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为l.若l与双曲线
(a>0,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A和点B,且|AB|=4|OF|
(O为原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B.
C.2
D.
【解析】选D.l的方程为x=-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x,
可设A
,B
,
所以|AB|=
,则
=4,b=2a,
所以e=
.
4.(2020·全国Ⅰ卷)设F1,F2是双曲线C:
的两个焦点,O为坐标原点,
点P在C上且|OP|=2,则△PF1F2的面积为
( )
【解析】选B.由已知,不妨设F1(-2,0),F2(2,0),
则a=1,c=2,因为|OP|=2=
|F1F2|,
所以点P在以F1F2为直径的圆上,
即△F1F2P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故|PF1|2+|PF2|2=|F1F2|2,
即|PF1|2+|PF2|2=16,又||PF1|-|PF2||=2a=2,
所以4=||PF1|-|PF2||2=|PF1|2+|PF2|2-2|PF1||PF2|=16-2|PF1||PF2|,解得|PF1||PF2|=6,
所以
=
|PF1||PF2|=3.
5.(2020·临沂二模)已知F是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过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AB的中点为C,过C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交准线于C1,若CC1的中点为M(1,4),则p=
( )
A.4
B.8
C.4
D.8
【解析】选B.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A,yA),(xB,yB).由题意CC1的中点坐
标为(1,4),所以可得yA+yB=8,则点C的横坐标xC满足xC-
=2×1,所以xC=2+
,xA+xB=4+p,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
,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
y2-2pmy-p2=0,
所以yA+yB=2pm,xA+xB=m(yA+yB)+p=8m+p
所以可得
解得:p=8,m=
.
【技法点拨】提素养
性质
应用指南
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
理清圆锥曲线中a,b,c,e,p的关系是关键
离心率
根据条件建立关于a,b,c之间的方程,结合其自身的关系消元,构造方程求离心率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利用公式
,建立离心率与渐近线斜率的关
系,知道一个可以求另一个
提醒: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时,一是要结合圆锥曲线的定义;二是要与三角形中的定理,如勾股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等相结合解题.
考向三 圆锥曲线的综合交汇问题
(重点突破)
【多维题组】速通关
1.(2020·和平区二模)已知双曲线C:
(a>0)的右焦点为F,圆
x2+y2=c2(c为双曲线的半焦距)与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交于A,B两点,且线段AF
的中点M落在另一条渐近线上,则双曲线C的方程是
( )
【考场思维】
解题方法
数形结合
解题流程
图形性质、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素养考查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解析】选D.双曲线C:
(a>0)的渐近线方程为y=±
x,
由
,解得
或
,
由图可知A在第二象限,即A(-a,
),
因为F(c,0),所以M
,所以
=
,
所以c=2a,所以a2+3=4a2,解得a=1.
2.如图,F1,F2是双曲线
(a>0,b>0)的左、右焦点,过F1的直线与双
曲线左、右两支分别交于点P,Q,若
,M为PQ的中点,且
,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考场思维】
解题方法
化归转化
解题流程
向量关系→图形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素养考查
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解析】选B.设|PF2|=m,|PF1|=n,
因为
,且M为PQ的中点,所以M为QF1的三等分点,|QF1|=3|PF1|=3n,
因为M为PQ的中点,且
,
所以△F2PQ为等腰三角形,|QF2|=|PF2|=m,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
,
即
,解得
.
在Rt△MPF2中,|MF2|2=|PF2|2-|PM|2=m2-n2,
在Rt△MF1F2中,
|MF2|2=|F1F2|2-|MF1|2=(2c)2-(2n)2=4c2-4n2,
所以m2-n2=4c2-4n2,即16a2+3×4a2=4c2,
所以
=7,所以离心率
.
【技法点拨】提素养
1.圆锥曲线及圆之间的综合问题
解决圆锥曲线之间、圆锥曲线与圆之间的综合问题时,关键是抓住两种曲线之间的联系,再结合其自身的几何性质解题.
2.圆锥曲线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交汇问题
圆锥曲线与向量、三角函数、基本不等式等交汇,综合考查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应用,一般是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转化条件,再利用其他的知识点解题,或者是其他的知识点转化为条件,再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解题.
【变式训练】
1.已知双曲线
(a>0,b>0)的一条渐近线过点(-
,2),且双曲线的
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2=4
x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
【解析】选C.由题意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x,双曲线
(a>0,b>0)的一条渐近线过点(-
,2),可得
,
因为抛物线y2=4
x的准线方程为x=-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2=4
x
的准线上,
所以c=
,所以a2+b2=c2=7,所以a=
,b=2,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
2.已知抛物线C:y=
x2的焦点是F,点M是其准线l上一点,线段MF交抛物线C于
点N.当
时,△NOF的面积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8y,所以焦点F(0,2),准线方程为
y=-2,
设NN′垂直于准线且交准线于N′,
由抛物线的性质可得|NN′|=|NF|,
因为
,可得N在M,F之间,
所以|MN|=2|NF|=2|NN′|,所以sin
∠FMN′=
,所以
tan∠FMN′=
,即直线MF的斜率为
,所以直线MF的方程为y=
x+2,
将直线MF的方程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x2-
x-16=0,解得x=-
或x=4
(舍),所以
|OF|·|xN|=
×2×
=
答案:
【加练备选】
已知点F是抛物线y2=16x的焦点,直线l经过点F与抛物线交于A,D两点,与圆
(x-4)2+y2=16交于B,C两点(如图所示),则|AB|·|CD|=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设A(x1,y1),D(x2,y2),抛物线方程为y2=16x的焦点为
F(4,0),
圆M:(x-4)2+y2=16的圆心为(4,0),圆心与焦点重合,
|AB|=|AF|-|BF|=|AF|-4=x1,|CD|=|DF|-|CF|=|DF|-4=x2,
所以|AB|·|CD|=x1·x2,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不为0,所以设直线方程为:
x=ty+4,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可得:y2-16ty-64=0,即y1y2=-64,x1x2=
=16,
所以|AB|·|CD|=16.
答案:16
题组训练·素养提升
【新题速递】
1.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与双曲线C′:
(b>0)的离心率互
为倒数关系,则b=
A.2
B.2
C.4
D.6
【解析】选B.椭圆C:
的离心率与双曲线C′:
(b>0)
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关系,椭圆C:
的离心率为
;
所以双曲线C′:
(b>0)的离心率:
,解得b=2
.
2.双曲线C:x2-
=1的渐近线与直线x=1交于A,B两点,且|AB|=4,那么双曲线
C的离心率为
( )
【解析】选D.由双曲线的方程可得a=1,且渐近线的方程为:y=±bx,与x=1联
立可得y=±b,所以|AB|=|2b|,由题意可得4=2|b|,解得|b|=2,c2=a2+b2,所
以双曲线的离心率e=
.
3.已知椭圆
(a>0,b>0)的离心率为
,直线y=kx与该椭圆交于A,B
两点,分别过A,B向x轴作垂线,若垂足恰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则k等于
( )
【解析】选A.由题可知,不妨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c,-kc),(c,kc),
因为A,B均在椭圆上,所以
,又椭圆的离心率为
,所以
,
所以
,
所以
,解得k=±
.
4.直线l过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F,交抛物线C于点A(点A在x轴上方),过
点A作直线x=-
的垂线,垂足为M,若垂足M恰好在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上,则
直线l的斜率为________.?
【解析】由抛物线的性质可得|AF|=|AM|,又M恰好在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上,
所以|MF|=|AM|,
所以可得△AMF为等边三角形,所以∠MAF=60°,又因为AM∥OF,所以
∠AFx=60°,
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k=tan60°=
.
答案:
【创新迁移】
1.“蒙日圆”涉及几何学中的一个著名定理,该定理的内容为:椭圆上两条互
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必在一个与椭圆同心的圆上,该圆称为原椭圆的蒙日圆.若
椭圆C:
(a>0)的离心率为
,则椭圆C的蒙日圆方程为( )
A.x2+y2=9
B.x2+y2=7
C.x2+y2=5
D.x2+y2=4
【解析】选B.因为椭圆的离心率为
,所以
,解得a=3.因为椭圆
上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必在一个与椭圆同心的圆上,
所以找两个特殊点,分别为(
,0),(0,
),所以对应的两条切线分别
是x=
,y=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为P
,因为点P在蒙日圆上,
所以(
)2+(
)2=r2=7,
所以椭圆C的蒙日圆方程为x2+y2=7.
2.1618年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在《宇宙谐和论》上提出: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
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长(单位:米)的立方(a3)与它的
公转周期(单位:秒)的平方(T2)之比是一个常量,即
,k=
(其中k为开
普勒常数,M为中心天体质量,G为引力常量).已知地球轨道的半长轴长约为
1.5亿千米,地球的运行周期约为1年,距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轨道的半长轴长
约为60亿千米,则冥王星的运行周期约为
( )
A.150年
B.200年
C.250年
D.300年
【解析】选C.设地球的运行周期为T1,半长轴长为a1,冥王星的运行周期为T2,
冥王星轨道的半长轴长为a2,由题意可得
=k,
所以
,由题意可得
×12,
所以T2=80
≈250年.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七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40分钟
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圆x2+y2-2x+4y=0关于双曲线C:
(m>0)的一条渐近线对称,则m=
( )
【解析】选D.圆x2+y2-2x+4y=0关于双曲线C:
(m>0)的一条渐近线对
称,则圆心(1,-2)在渐近线
上,
所以
2.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点P在l上,线段PF与抛物线C交于
点A,若
,点A到y轴的距离为1,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
( )
【解析】选C.由题可知,点
,因为点A到y轴的距离为1,且A在
抛物线上,
所以点
,因为
,
所以
,解得p=
或-
(舍负).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x2=2
y.
3.若椭圆
和双曲线
的共同焦点为F1,F2,P是两曲线的一个交
点,则cos
∠F1PF2的值为
( )
【解析】选A.由题可知,焦距|F1F2|=6,不妨设点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
由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可知,
解得
,
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可知,
4.(2018·全国Ⅱ卷)已知F1,F2是椭圆C的两个焦点,P是C上的一点,若
PF1⊥PF2,且∠PF2F1=60°,则C的离心率为
( )
【解析】选D.在直角三角形PF1F2中,|F1F2|=2c,∠PF2F1=60°,
所以|PF1|=
c,|PF2|=c,
又|PF1|+|PF2|=2a,所以
c+c=2a,
解得
5.(2020·包头二模)已知椭圆C: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
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其中A为椭圆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若|AF1|=2|F1B|,
则C的离心率为
( )
【解析】选D.椭圆C: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的直线与C
交于A,B两点,其中A为椭圆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可知A(0,b),F1(-c,0).若
|AF1|=2|F1B|,
则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
,e∈(0,1).解得
6.(2020·全国Ⅱ卷)设O为坐标原点,直线x=a与双曲线C:
(a>0,b>
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E两点.若△ODE的面积为8,则C的焦距的最小值为
( )
A.4
B.8
C.16
D.32
【解析】选B.
双曲线C:
(a>0,b>0)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
将x=a与双曲线渐近线方程联立,令D和E坐标分别为D(a,b),E(a,-b),
所以△ODE的面积为ab=8,所以c2=a2+b2≥2ab=16,
当且仅当a=b=2
时,等号成立,
所以c≥4,则焦距2c的最小值为8.
7.(2020·南昌二模)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A(xA,yA)是抛物线上一
点,过A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为B,若|AF|=
|BF|,则|yA|=
( )
A.3
B.3
C.4
D.4
【解析】选D.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1,0),A(xA,yA)是抛物线上一点,过
A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为B(-1,yA),若|AF|=
|BF|,可得
所以
,解得xA=-1(舍去),xA=8,此时
=32,所以|yA|=
8.(2018·全国Ⅲ卷)设F1,F2是双曲线C:
(a>0,b>0)的左,右焦点,O
是坐标原点.过F2作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若
,则C的离心
率为
( )
【解析】选C.方法一:设渐近线的方程为bx-ay=0,则直线PF2的方程为ax+by-
ac=0,由
可得
,由F1(-c,0)及
,
得
化简可得3a2=c2,即
方法二:因为|PF2|=b,|OF2|=c,
所以|PO|=a,在Rt△POF2中,设∠PF2O=θ,则有
因为在△PF1F2中,
所以
?b2+4c2-6a2=4b2?4c2-6a2=3c2-3a2?c2=3a2?
9.已知点F是双曲线C:
(a>0,b>0)的左焦点,点P是该双曲线渐近线上
一点,若△POF是等边三角形(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 )
【解析】选B.设点P是该双曲线渐近线
上一点,且△POF是等边三角形,
可得
可得双曲线的离心率
10.(2018·全国Ⅱ卷)已知F1,F2是椭圆C:
(a>b>0)的左,右焦点,A是C
的左顶点,点P在过A且斜率为
的直线上,△PF1F2为等腰三角形,
∠F1F2P=120°,则C的离心率为
( )
【解析】选D.由题意直线AP的方程为y=
(x+a),△PF1F2为等腰三角形,
∠F1F2P=120°,所以PF2=2c,∠PF2x=60°,故P(2c,
c),代入y=
(x+a)
得,
(2c+a)=
c,解得
11.(2020·上饶三模)已知双曲线C:
(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过F1作斜率为
的直线l与双曲线C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B两点,若
|AF2|=|BF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解析】选D.如图,取AB中点M,连接F2M,
因为|AF2|=|BF2|,
所以F2M⊥AB,
设|AF2|=|BF2|=x,因为|AF2|-|AF1|=2a,所以|AF1|=x-2a,
又|BF1|-|BF2|=2a,所以|BF1|=x+2a,
所以|AB|=|BF1|-|AF1|=4a,
所以|AM|=|BM|=2a,
所以|F1M|=|BF1|-|BM|=x,由勾股定理,
知
即
解得x2=2a2+2c2,
所以
所以
即
,化简得c2=3a2,
所以离心率
12.已知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点A在椭圆C上,且AF与x轴垂直,点B与点A
关于原点O对称,直线BF与椭圆C的另一个交点为P,若PA⊥AB,则C的方程为
( )
【解析】选A.设椭圆方程为
(a>b>0),
A(x1,y1),P(x0,y0),
则由题意可得B(-x1,-y1),可得
,所以可得
所以
由题意且AF与x轴垂直,可得
,所以
所以
,因为kAB=kOA=
,又因为PA⊥AB,所以kPA·kAB=-1,
所以
所以a2=2b2,而c=1,所以a2=b2+c2=2,b2=1,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加练备选】
已知椭圆
(a>b>0)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若椭圆上一点
P满足PF2⊥x轴,且PF1与圆x2+y2=
相切,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解析】选A.
设PF1与圆x2+y2=
相切于点Q,则|OQ|=
,
△OF1Q∽△PF1F2,所以
,即
所以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PF1|+|PF2|=2a,所以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F2是椭圆
的右焦点,P是椭圆上的动点,A(1,
)为定点,则
|PA|+|PF1|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题可知,a2=16,b2=12,c2=a2-b2=16-12=4,即c=2,
所以椭圆右焦点F2的坐标为(2,0),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PF1|+|PF2|=2a=8,
所以|PA|+|PF1|=|PA|+8-|PF2|,
由图形知,
当P在直线AF2上时,
||PA|-|PF2||=|AF2|=
当P不在直线AF2上时,
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
||PA|-|PF2||<|AF2|=2;
所以当P在F2A的延长线上时,|PA|-|PF2|取得最小值,所以|PA|+|PF1|的最小值
为8-2=6.
答案:6
14.(2020·南京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
(a>0,b>0)
的右焦点为F.若以F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交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于A,B两
点,且AB=2b,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解析】由题可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x,不妨设与圆F相交的渐近
线是y=
x,因为AB=2b,所以点F到直线y=
x的距离为
,化简
得a4-b4=b2c2,
因为b2=c2-a2,
所以a4-(c2-a2)2=(c2-a2)c2,
整理得3a2=2c2.所以离心率
答案:
【加练备选】
(2020·太原二模)已知双曲线
(a>0,b>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点P
是双曲线上一点,若△PAB为等腰三角形,∠PAB=12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________.?
【解析】设P(m,n)在第二象限,由△PAB为等腰三角形,∠PAB=120°,可得
|PA|=|AB|=2a,可得m=2acos
120°-a=-2a,n=2asin
60°=
a,即
P(-2a,
a),由P在双曲线上,可得
即有
,即a=b,可得
答案:
15.(2020·深圳二模)已知双曲线C:
(a>0,b>0)的焦点分别为F1(-5,
0),F2(5,0),P为C上一点,PF1⊥PF2,tan∠PF1F2=
,则C的方程为______.?
【解析】因为F1(-5,0),F2(5,0),所以c=5,|F1F2|=10,因为PF1⊥PF2,
tan∠PF1F2=
,所以
,所以|PF1|=8,|PF2|=6,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PF1|-|PF2|=2=2a,所以a=1,所以b2=c2-a2=25-1=24.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答案:
16.(2020·广州二模)过抛物线y2=4x焦点F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A,B两点,且|AB|=4,若原点O是△ABC的垂心,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显然直线AB的斜率不为0,由题意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1,设
A(x1,y1),B(x2,y2),
联立直线AB与抛物线的方程
,
整理可得y2-4my-4=0,y1+y2=4m,
所以x1+x2=4m2+2,由抛物线的性质可得|AB|=x1+x2+2=4m2+4,由题意可得
4m2+4=4,所以m=0,即直线AB垂直于x轴,所以可得A(1,2),B(1,-2),
因为原点O是△ABC的垂心,所以C在x轴上,
设C(a,0),可得AO⊥BC,即
即(-1,-2)·(a-1,2)=0,整理可得:1-a-4=0,解得a=-3,所以C的坐标为:
(-3,0).
答案:(-3,0)(共59张PPT)
第2课时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考向一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
【典例】已知椭圆C:
=1(a>b>0),四点P1(1,1),P2(0,1),
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
(1)求C的方程;
(2)设直线l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
为-1,证明:l过定点.
【解析】(1)由于P3,P4两点关于y轴对称,故由题设知C经过P3,P4两点.又由
知,C不经过点P1,所以点P2在C上.因此
解得
故C的方程为
+y2=1.
(2)设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分别为k1,k2,
如果l与x轴垂直,设l:x=t,
由题设知t≠0,且|t|<2,可得A,B的坐标分别为
则k1+k2=
=-1,得t=2,不符合题设.从而可设l:y=kx+m(m≠1).
将y=kx+m代入
+y2=1得(4k2+1)x2+8kmx+4m2-4=0.
由题设可知Δ=16(4k2-m2+1)>0.
设A(x1,y1),B(x2,y2),
则
而k1+k2=
由题设知k1+k2=-1,
故(2k+1)x1x2+(m-1)(x1+x2)=0.
即(2k+1)·
+(m-1)·
=0.
解得k=-
.
代入Δ得当且仅当m>-1时,Δ>0,
于是l:y=-
x+m,
即y+1=-
(x-2),所以l过定点(2,-1).
【素养提升】
直线过定点问题的常见解法
(1)用参数表示出直线的方程,根据直线方程的特征确定定点的位置.
(2)从特殊点入手,先确定定点,再证明该定点符合题目条件.
提醒:求出直线方程是判断直线是否过定点的前提和关键.
【变式训练】
(2020·德州二模)已知椭圆C:
=1(a>b>0)与圆x2+y2=
b2相交于M,N,P,
Q四点,四边形MNPQ为正方形,△PF1F2的周长为2(
+1),其中F1,F2分别为椭
圆C的左、右焦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D(0,-1),若直线AD与直线BD的斜率之积
为
,证明:直线l恒过定点.
【解析】(1)因为四边形MNPQ为正方形,
可得椭圆与圆的交点坐标满足x2=y2=
b2,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
①
又2a+2c=2(
+1),②
a2=b2+c2,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a2=2,b2=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y2=1;
(2)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
设l:x=m,A(m,yA),B(m,-yA),
kAD·kBD=
不满足题意;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l:y=kx+b(b≠-1).
A(x1,y1),B(x2,y2),联立
得(1+2k2)x2+4kbx+2b2-2=0.
x1+x2=
,x1x2=
.
则kAD·kBD=
即b2+3b+2=0.
又b≠-1,解得b=-2.所以直线l恒过定点(0,-2).
【加练备选】
已知曲线C上的任意一点M到点F(0,1)的距离比到直线l:y=-2的距离少1,动点P在直线s:y=-1上,过点P作曲线C的两条切线PA,PB,其中A,B为切点.
(1)求曲线C的方程;
(2)判断直线AB是否能恒过定点?若能,求定点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解析】(1)由已知得动点M到点F(0,1)的距离与到直线s:y=-1的距离相等,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曲线C为抛物线,焦点F(0,1),准线s:y=-1.
所以曲线C的方程为x2=4y;
(2)设A(x1,y1),B(x2,y2),P(t,-1),
由x2=4y,即y=
x2,得y′=
x.
所以抛物线C在点A处的切线方程为
y-y1=
(x-x1),
因为y1=
,所以y=
x-y1,
又点P(t,-1)在切线PA上,
所以-1=
t-y1,①
同理-1=
t-y2,②
综合①②得,A(x1,y1),B(x2,y2)的坐标都满足-1=
t-y.所以直线AB:
y=
x+1,
所以直线AB恒过抛物线的焦点F(0,1).
考向二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规范解答)
【典例】(12分)(2020·上饶一模)已知椭圆C:
=1(a>b>0)的离心率为
,其右顶点为A,下顶点为B,定点C(0,2),△ABC的面积为3,过点C作与y
轴不重合的直线l交椭圆C于P,Q两点,直线BP,BQ分别与x轴交于M,N两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试探究M,N的横坐标的乘积是否为定值,说明理由.
【思维流程图】(1)离心率、面积→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方程、点P,Q的坐标→表示出点M,N的横坐标及乘积→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根与系数关系代入横坐标乘积式中→化简运算得定值.
【规范解答】(1)由题意可知:点A(a,0),B(0,-b),因为△ABC的面积为3,
所以
×(2+b)×a=3,
…………1分
又因为e=
,所以a=2b,
所以
×(2+b)×2b=3,…………
2分
解得b=1,所以a=2,…………3分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y2=1;
………………4分
(2)由题意可知,直线PQ的斜率存在,故设直线PQ的方程为y=kx+2,点P(x1,y1),Q(x2,y2),
则直线BP的方程为y=
x-1,令y=0,
得点M的横坐标xM=
,
…………5分
直线BQ的方程为y=
x-1,令y=0,
得点N的横坐标xN=
,…………
6分
所以xM·xN=
…………7分
把直线y=kx+2代入椭圆
+y2=1,
得:(1+4k2)x2+16kx+12=0,
…………
8分
所以x1+x2=-
,x1x2=
,
…………
9分
所以xM·xN=
…………
10分
故M,N的横坐标的乘积是定值
.
…………
12分
考查要求
综合性
学科素养
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评分细则
列出面积和离心率条件各给1分;
求出a,b的值给1分;求出椭圆的方程给1分;分别表示出点M,N的横坐标各给1分;
表示出横坐标的乘积给1分;
联立直线、椭圆方程,消元得一元二次方程给1分;
列出根与系数的关系式给1分;
将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代入横坐标乘积给1分;
化简、整理得出定值给2分
【答题模板】
【素养提升】
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
(1)从特殊值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变式训练】
(2020·德州一模)已知抛物线E:x2=2py(p>0)的焦点为F,圆M的方程为:x2+y2-
py=0,若直线x=4与x轴交于点R,与抛物线交于点Q,且|QF|=
|RQ|.
(1)求出抛物线E和圆M的方程;
(2)过焦点F的直线l与抛物线E交于A,B两点,与圆M交于C,D两点(A,C在y轴同
侧),求证:|AC|·|DB|是定值.
【解析】(1)设Q(4,y0),由|QF|=
|RQ|,
得y0+
y0,即y0=2p.
将点(4,2p)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p=2.
所以抛物线E的方程为x2=4y,
圆M的方程为x2+y2-2y=0;
(2)抛物线E:x2=4y的焦点F(0,1),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A(x1,y1),B(x2,y2).
联立
,得x2-4kx-4=0.
则Δ=16(k2+1)>0,且x1+x2=4k,x1x2=-4.
由圆的方程可得圆M的圆心坐标为(0,1),半径为1,圆心就是焦点F.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F|=y1+1,|BF|=y2+1.
则|AC|=|AF|-1=y1,|BD|=|BF|-1=y2,
|AC|·|BD|=y1y2=(kx1+1)(kx2+1)
=k2x1x2+k(x1+x2)+1=-4k2+4k2+1=1.
即|AC|·|DB|是定值1.
【加练备选】
(2020·石嘴山一模)已知椭圆C:
=1(a>b>0)的焦点为F1,F2,离心率
为
,点P为椭圆C上一动点,且△PF1F2的面积最大值为
,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点M(x1,y1),N(x2,y2)为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当x1x2+y1y2为多少时,
点O到直线MN的距离为定值.
【解析】(1)根据题意,因为P在椭圆上,
当P是短轴端点时,P到x轴距离最大,
此时△PF1F2面积最大,
所以
×2c×b=bc=
,由
解得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1.
(2)根据题意,在x1≠x2时,
设直线MN方程为y=kx+m,
原点到此直线的距离为d=
,
即d2=
,由
得(3+4k2)x2+8kmx+4m2-12=0,
Δ=64k2m2-4(3+4k2)(4m2-12)>0,m2<4k2+3,
所以x1+x2=-
,x1x2=
,
x1x2+y1y2=x1x2+(kx1+m)(kx2+m)
=(1+k2)x1x2+km(x1+x2)+m2
=(1+k2)·
+m2
所以当x1x2+y1y2=0时,m2=
(1+k2),
为常数.
若x1=x2,则y1=-y2,
x1x2+y1y2=
=0,
d=|x|=
,
综上所述,当x1x2+y1y2=0时,点O到直线MN的距离为定值
.
十九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40分钟 80分)
1.(2020·全国Ⅰ卷)已知A,B分别为椭圆E:
+y2=1(a>1)的左、右顶点,G为E
的上顶点,
=8,P为直线x=6上的动点,PA与E的另一交点为C,PB与E的
另一交点为D.
(1)求E的方程;
(2)证明:直线CD过定点.
专题能力提升练
【解析】(1)依据题意作图如图所示:
由题设得A(-a,0),B(a,0),G(0,1).
则
=(a,1),
=(a,-1).
由
=8得a2-1=8,即a=3.
所以E的方程为
+y2=1.
(2)设P
,则直线AP的方程为:
y=
,即:y=
,
联立直线AP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可得:
整理得:
x2+6
x+9
-81=0,
解得:x=-3或x=
,
将x=
代入直线y=
可得:
y=
,
所以点C的坐标为
.
同理可得:点D的坐标为
,
所以直线CD的方程为:y-
=
,
整理可得:
,
整理得:y=
=
故直线CD过定点
.
2.已知抛物线E:y2=4x,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l分别交抛物线E和圆F:
(x-1)2+y2=1于点A,C,D,B(自上而下).
(1)求证:|AC|·|BD|为定值;
(2)若|AC|,|CD|,|DB|成等差数列,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1)由题意,F(1,0),圆F的半径为1,
①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l:x=1,交点A(1,2),B(1,-2),C(1,1),D(1,-1),
此时|AC|·|BD|=1×1=1;
②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y=k(x-1),A(x1,y1),B(x2,y2),
联立
,得k2x2-(2k2+4)x+k2=0.
Δ=16(k2+1)>0.则x1+x2=2+
,x1x2=1,
由抛物线的定义,|AC|=|AF|-|CF|=x1+1-1=x1,
同理|BD|=x2.所以|AC|·|BD|=x1x2=1;
综上所述,|AC|·|BD|为定值.
(2)由|AC|,|CD|,|DB|成等差数列,
得|AC|+|BD|=2|CD|=4.
所以弦长|AB|=|AC|+|CD|+|DB|=6.
由(1)知,显然斜率存在,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B|=x1+x2+2=6.
故4+
=6,解得k=±
.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
(x-1).
3.已知椭圆C:
=1,过Q(-4,0)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且与y轴相交于P点.
(1)若
,求直线l的方程;
(2)设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C,证明:直线BC过x轴上的定点.
【解析】(1)由题意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4),联立椭圆方程
=1,
可得(1+3k2)x2+24k2x+48k2-6=0,(
)
设A(x1,y1),B(x2,y2),
由Q(-4,0),P(0,4k),
,
可得x1-0=
(-4-x1),
解得x1=-
,代入方程(
)可得
(1+3k2)-
k2+48k2-6=0,
解得k=±
,则直线l的方程为y=±
(x+4);
(2)由题设及(1)可得C(x1,-y1),
由(1)可得x1+x2=-
,x1x2=
,
再由(1)可得直线BC的方程为
y+y1=
(x-x1),
令y=0,可得x=
=
=
,
故直线BC过x轴上的定点
.
4.已知抛物线Γ:y2=2px(p>0)的焦点为F,P是抛物线Γ上一点,且在第一象
限,满足
=(2,2
).
(1)求抛物线Γ的方程;
(2)已知经过点A(3,-2)的直线交抛物线Γ于M,N两点,经过定点B(3,-6)和M
的直线与抛物线Γ交于另一点L,问直线NL是否恒过定点,如果过定点,求出该
定点,否则说明理由.
【解析】(1)由抛物线的方程可得焦点F
,满足
=(2,2
)的P的坐标
为(2+
,2
),P在抛物线上,所以(2
)2=2p
,
即p2+4p-12=0,p>0,
解得p=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
(2)设M(x0,y0),N(x1,y1),L(x2,y2),
则
=4x1,
=4x2,
直线MN的斜率kMN=
,
则直线MN的方程为:y-y0=
,
即y=
①,
同理可得直线ML的方程为y=
②,
将A(3,-2),B(3,-6)分别代入①,②的方程可得
,
消去y0可得y1y2=12,
易知直线kNL=
,
则直线NL的方程为y-y1=
,
即y=
,故y=
,
所以y=
(x+3),
因此直线NL恒过定点(-3,0).
5.已知圆E:
+y2=16,P为E上任意一点,F(-
,0),PF的垂直平分线
交PE于点G,记点G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
(2)已知点S(2,0),过Q(2,-4)的直线l交C于M,N两点,证明:直线SM的斜率
与直线SN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解析】(1)因为G在PF的中垂线上,
所以GP=GF,而GP+GE=PE,
所以GF+GE=PE=4>2
,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G的轨迹为焦点在x轴上,长轴长为4,焦点坐标为(±
,0)
的椭圆,
即c=
,a=2,所以b2=a2-c2=2,
所以曲线C的方程为
=1;
(2)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l的方程为y=kx+m,M(x1,y1),N(x2,y2),
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
,
整理可得(1+2k2)x2+4kmx+2m2-4=0,
Δ=16k2m2-4(1+2k2)(2m2-4)>0,
即m2<2+4k2,
x1+x2=
,x1x2=
,
kSM+kSN=
=
=
,
代入可得kSM+kSN=
,
因为直线过Q点,所以-4=2k+m,
所以kSM+kSN=
,即直线SM的斜率与直线SN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
6.设O为坐标原点,动点M在圆C:x2+y2=4上,过M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点E满足
.
(1)求点E的轨迹Γ的方程;
(2)直线x=4上的点P满足OM⊥MP.过点M作直线l垂直于线段OP交C于点N.
(ⅰ)证明:l恒过定点;
(ⅱ)设线段OP交Γ于点Q,求四边形OMQN的面积.
【解析】(1)设E(x,y),M(a,b),则D(a,0),
因为
,又
=(a-x,-y),
=(0,-b),所以
又a2+b2=4,所以x2+
=4,
化简得点E的轨迹Γ的方程为
=1.
(2)(i)设P(4,p),M(a,b).
因为OM⊥MP,所以
=4a-a2+pb-b2=0,
又a2+b2=4,所以4a+pb=4①.
又直线l过点M且垂直于线段OP,
故设直线l的方程为y-b=-
(x-a),
化简得4x+py-bp-4a=0,又由①式可得4x+py=4.所以l恒过定点(1,0).
(ii)方法一:直线l为4x+py=4,交圆C于M,N两点,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d=
,
所以弦长|MN|=2
=
.
又直线OP为y=
x.由题意得
,
故|OQ|=
·|xQ|
=
,
所以SO
M
QN=
|OQ|·|MN|=2
.
即四边形OMQN的面积为2
.
方法二:由(i)可知直线l恒过定点(1,0),
故设直线l:x=ty+1交圆C于M,N两点,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
所以弦长|MN|=2
.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