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筐苹果质量约为35( )。
A.克 B.千克 C.吨
2.下列( )现象不是平移。
A.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 B.人站在运动的电梯上 C.光盘在电脑里的运动
3.笔算913÷8时,图中箭头所指的11,表示( )。
A.余下11个十 B.余下110个一 C.余下1个百和十位上的1个十合为11个十
4.下面是A、B、C三位同学跑完60米计时器显示的时间,( )跑的最慢。
A. B. C.
5.下面( )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表示。
A. B. C.
6.如果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它们的边长( )。
A.相等 B.不相等 C.不确定
7.8时5分可以简写成( )。
A.8·05 B.8:5 C.8:05
8.一袋水泥重50千克,( )袋水泥重1吨。
A.10 B.20 C.40
9.下列( )算式与其它算式结果不相等。
A.432-75-25 B.432-(75-25) C.432-(75+25)
10.星期天,游乐园的熊猫馆一共卖出193张门票,每张门票9元钱,熊猫馆大约收入( )元。
A.18000 B.2000 C.1737
11.下列各分数中最大的是( )。
A. B. C.
12.一箱桃子有38个,售价36元,食堂买了9箱,应付多少元?列式为( )。
A.38+36+9 B.38×9 C.36×9
二、判断题
13.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______)
14.家用洗脸毛巾的周长约为2米。(________)
15.从明明家去超市有4条路,从超市去图书馆有3条路。明明从家经过超市去图书馆,一共有7种不同的走法。(________)
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的运动既是旋转现象又是平移现象。(________)
17.小狗6秒能跑72米,狮子9秒能跑117米。狮子的速度更快一些。(________)
18.把一个苹果分成3分,每份占这个苹果的.(_____)
三、填空题
19.学校买来670米布给教室做窗帘,每幅窗帘用布6米,这些布最多可以做(________)幅窗帘。
20.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辆集装箱货车的载重量约是45(________)。
2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读一遍《望天门山》大约需要12(________)。
22.填“>”“<”或“=”。
3分(________)180秒
23.按规律填数:400,600,800,(________)。
24.用2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________)厘米。
25.已知:○+△=150,○=△+△+△+△+△,那么△=(________),○=(________)。
26.要使243×□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________),要使243×□的积是四位数,□中最小填(________)。
27.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分布图。
(1)唐山在天津的东北方向,北京在天津的西北方向,潍坊在天津的东南方向,石家庄在天津的西南方向。请在( )里填上相应城市的名称。
(2)济南在郑州的( )方向。
四、口算和估算
28.直接写得数。
4×500= 480÷6= 24×5= 960÷3= 560÷7×9=
240+760= 830-290= += -= -=
五、竖式计算
2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08×5= 86÷6= ★861÷7=
六、脱式计算
30.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25+875÷5 7×(635-157) 184÷4×8
七、作图题
31.在方格纸中分别涂出和这两个分数。
八、解答题
32.手工课上,小红用一张红纸的做△,用这张红纸的做☆。
(1)做什么图形用的红纸多?多用了这张红纸的几分之几?
(2)做☆和做△一共用了这张红纸的几分之几?
33.风筝加工车间要将960个风筝装箱,每6个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一共要装多少箱?
34.希望小学三年级学生有28人,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数比希望小学三年级人数的5倍少18人,实验小学三年级有多少人?(先画图整理出信息和问题再计算)
35.实验小学的王校长周日要带领8名老师乘坐高铁去淄博参加研讨会,王校长从网上查到了如下高铁信息:
(1)这列高铁从潍坊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到达淄博?
(2)他们全坐二等座比全坐商务舱少花多少钱?
36.用16根1厘米长的小木棒,能围成几种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请按顺序列举在下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长(厘米)
宽(厘米)
周长(厘米)
我的发现: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筐苹果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详解】
一筐苹果质量约为35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C
【分析】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详解】
A.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这种现象是平移;
B.人站在运动的电梯上,这种现象是平移;
C.光盘在电脑里的运动,这种现象是旋转;
故答案为:C。
【点睛】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3.C
【分析】
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可知,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9除以8,应商1,余1,表示1个百。这1个百与被除数十位上的1个十合起来,即为11个十。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箭头所指的11表示余下1个百和十位上的1个十合为11个十。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需熟练掌握。
4.C
【分析】
要求谁跑的最慢,只需要比较三位同学的比赛用时即可。同样跑完60米,用时最长的那个同学跑的最慢。
【详解】
15>13>11
则C同学跑的最慢。
故答案为:C。
【点睛】
相同路程,用时长的那个人速度最小,即跑的最慢。因为这三位同学的所用时间的单位均为秒,则无需进行单位的换算,只需要比较11、13和15的大小即可。
5.C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判断: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再看应该取几份即可。
【详解】
A.平均分成5份,取2份,用表示;
B.没有平均分成4份,取2份,不能用表示;
C.平均分成4份,取2份,用表示;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另外要注意:必须是平均分。
6.A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可知,当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它们的边长也一定相等。例如周长均为12厘米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均为12÷4=3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如果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它们的边长相等。
故答案为:A。
【点睛】
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可知,正方形的周长大小只和正方形的边长有关。当正方形的周长确定时,边长也就确定了。
7.C
【分析】
将一个时间简写,先写时,再写分,时和分之间用“:”连接。不足10分,在分的前面要添个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8时5分可以简写成8:05。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时间简写方法,需熟练掌握。
8.B
【分析】
先把1吨化成1000千克,用1000千克除以50千克就是水泥的袋数。
【详解】
1吨=1000千克
1000÷50=20(袋)
故答案为:B
【点睛】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
9.B
【分析】
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算式的计算结果,再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A.432-75-25=357-25=332;
B.432-(75-25)=432-50=382;
C.432-(75+25)=432-100=332;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10.B
【分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知,用卖出门票的数量乘每张门票的价钱,即可求出熊猫馆的总收入。将193估成200,9估成10,再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193×9
≈200×10
=2000(元)
则熊猫馆大约收入200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
通过“大约”这个关键词可知,本题应运用估算方法解答。整数乘法估算时,将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11.B
【分析】
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分子大的分数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
则>>。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多个分数比较大小时,先将分数按分子相同和分母相同分类比较,再借助中间量进行排序。
12.C
【分析】
总价=单价×数量,要求9箱桃子的价钱,用一箱桃子的价钱乘箱子的数量即可。
【详解】
要求应付多少元,列式为36×9。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决本题时应从问题出发,找出需要的条件,根据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解答即可。
13.√
【详解】
略
14.√
【分析】
根据生活常识可知,毛巾的形状通常是长方形的,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求出毛巾的周长。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将毛巾周长换算成米。
【详解】
(60+40)×2
=100×2
=200(厘米)
=2(米)
则家用洗脸毛巾的周长约为2米。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15.×
【分析】
从明明家去超市有4条路,从超市去图书馆有3条路。根据乘法原理可知,明明从家经过超市去图书馆,一共有4×3种不同的路线。
【详解】
4×3=12(种)
则一共有12种不同的走法。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需要用乘法原理去考虑问题。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16.√
【分析】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的运动既是旋转现象又是平移现象。
故答案为:√。
【点睛】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17.√
【分析】
路程÷时间=速度,据此分别求出小狗和狮子的速度,再比较大小。
【详解】
72÷6=12(米)
117÷9=13(米)
12<13
则狮子的速度更快一些。
故答案为:√。
【点睛】
熟记公式路程÷时间=速度,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解决本题时应分别求出两只动物的速度,而不能直接比较两者跑的路程大小。
18.×
【详解】
略
19.111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布的总长度除以每幅窗帘用布的长度,求得的商即为可以做窗帘的数量,求得的余数即为剩余布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670÷6=111(幅)……4(米)
则这些布最多可以做111幅窗帘。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应明确求得的商和余数表示的意义。解决本题时应注意剩余的4米布不够做一幅窗帘,应舍去。
20.吨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辆集装箱货车的载重量用“吨”作单位。
【详解】
一辆集装箱货车的载重量约是45吨。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1.秒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明读一遍《望天门山》大约需要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详解】
小明读一遍《望天门山》大约需要12秒。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2.=
【分析】
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是60,据此将3分换算成秒,再和180秒比较大小。
【详解】
3分=180秒
【点睛】
本题考查时间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
23.1000
【分析】
观察这组数字,600-400=200,800-600=200,则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2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800+200=1000
则这组数字为:400,600,800,1000。
【点睛】
根据已知的数字得出前后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和规律,然后利用这个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4.22或26
【分析】
如图所示,用2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共有两种拼法。当两个长方形的长边相接时,得到的长方形的长为3+3=6厘米,宽为5厘米。当两个长方形的宽边相接时,得到的长方形的长为5+5=10厘米,宽为3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即可。
【详解】
(3+3+5)×2
=11×2
=22(厘米)
(5+5+3)×2
=13×2
=26(厘米)
则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22或26厘米。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将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的长方形有两种情况,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解决问题。
25.25 125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是5个△的和,即○是△的5倍。○+△=150,则△的6倍是150,△为150÷6。用150减去△即可求出○。
【详解】
150÷(1+5)
=150÷6
=25
150-25=125
则△=25,○=125。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的6倍是150,用除法求出△,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26.4 5
【分析】
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要使243×□的积是三位数,则三位数百位上的2与一位数相乘,再加上十位向百位进的数,应小于10。2×4+1=9,则要使243×□的积是三位数,□里的数应小于等于4。当□里的数大于4时,243×□的积是四位数。
【详解】
要使243×□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4,要使243×□的积是四位数,□中最小填5。
【点睛】
要使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积是三位数,则三位数最高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时,不向前进位。
27.(1)见详解;(2)东北
【分析】
(1)把天津当作观测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进行判断。
(2)把郑州当作观测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进行判断。
【详解】
(1)
(2)济南在郑州的东北方向。
【点睛】
本题考查方向的辨别,先找到观测点,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进行判断。
28.2000;80;120;320;720;
1000;540;;;
【详解】
略
29.3040;14……2;123
【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
608×5=3040 86÷6=14……2
★861÷7=123 验算:123×7=861
30.300;3346;368
【分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
125+875÷5
=125+175
=300
7×(635-157)
=7×478
=3346
184÷4×8
=46×8
=368
31.见详解
【分析】
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可知,这个方格纸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一份是一个小方格。将其中3个小方格涂成红色,表示。将其中4个小方格涂成蓝色,表示。
【详解】
红色表示,蓝色表示,如下图所示: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32.(1)☆;
(2)
【分析】
(1)因为做△和☆用的是同一张红纸,则要求做哪种图形用的红纸多,只需要比较和的大小即可。用做☆使用这张红纸的减去做△使用这张红纸的解答即可。
(2)用做☆使用这张红纸的加上做△使用这张红纸的解答即可。
【详解】
(1)<
=
答:做☆图形用的红纸多,多用了这张红纸的。
(2)+=
答:做☆和做△一共用了这张红纸的。
【点睛】
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母分数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33.20箱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风筝总个数除以每盒装风筝个数,求出这些风筝可以装的盒数。再用装的盒数除以每箱装风筝的盒数,即可求出这些风筝装的箱数。
【详解】
960÷6÷8
=160÷8
=20(箱)
答:一共要装20箱。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解决本题时先求出装的盒数,再求装的箱数。
34.122人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希望小学三年级学生人数乘5,再减去少的18人,即可求出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人数。
【详解】
28×5-18
=140-18
=122(人)
答:实验小学三年级有122人。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通过画图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35.(1)35分
(2)585元
【分析】
(1)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商务舱的票价是94元,二等座的票价是29元,则一张二等座票比一张商务舱票便宜94-29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乘坐高铁的总人数乘一张二等座票比一张商务舱票便宜的钱数,即可求出全坐二等座比全坐商务舱少花的钱数。
【详解】
(1)9时54分-9时19分=35(分)
答:这列高铁从潍坊出发经过35分到达淄博。
(2)(8+1)×(94-29)
=9×65
=585(元)
答:他们全坐二等座比全坐商务舱少花585元。
【点睛】
熟记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第二小问中,关键是明确乘坐高铁的共9人而不是8人,再根据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解答即可。
36.见详解
【分析】
用16根1厘米长的小木棒围成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即为1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则周长为16厘米的长方形的长宽和为16÷2=8厘米。1+7=8,2+6=8,3+5=8,则周长为16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是长7厘米宽1厘米,也可以是长6厘米宽2厘米,还可以是长5厘米宽3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长(厘米)
7
6
5
宽(厘米)
1
2
3
周长(厘米)
16
16
16
我的发现: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宽和均为8厘米。
【点睛】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当长方形的周长确定时,长方形的长宽和也就确定了。然后从宽为1厘米开始,分别求出相应的长,即可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