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1 09:5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
2.熟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第一篇章
穿越冰川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左”倾错误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严重的十年.
政治上,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经济上国民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教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思想上,极端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严重毁弃.
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文革带来了严重危害
1977年3月18日 多云
我今年17岁,我的父亲是成都一所中学的老师,因写了篇关于西方文学史的文章,就被指责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被打成“反革命”、“走资派”关进了牛棚。
“文革”结束了,可我却依然是“反革命分子”的儿子,家里生活也依然非常拮据。我迷茫地走在大街上,墙上刷着刺眼的标语:“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真的是真理吗?
我的前途何在……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从中你可以发现那些历史信息?
李阳日记一
《光明日报》刊登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碰,敢于去弄清是非。
这篇文章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首先在思想和理论上让人们“耳目一新”
1.文革结束后,当时的领导人思想路线是什么?
2.提出什么方针?
3.为此,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什么讨论?
4.人们得到一个什么认识?
5.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
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
“两个凡是”方针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6.这场运动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系?

奠定了思想基础
合作探究
第二篇章
拨正航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
李阳日记二
1978年12月19日 多云转晴
几个月了,我的父母邻居们还在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11月14号,邓小平还说:“解决遗留问题,要快,干净利落,时间不要长。”
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大家的观点越来越一致了。然而,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很多遗留问题急需解决。比如:还有一部分人仍然迷信“两个凡是”;认为毛主席不容质疑;工厂中停产闹革命的运动还时常发生;不少人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真希望国家赶快解决这些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从中我们可以找出当时的中国还存在着那些问题?




如果你是一名现场报道记者(发言人),你将怎样进行现场报道(发言)?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冲破“左”倾错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随后而来的30 年的起点,它的历史意义,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就已经昭然若揭。这次会议后来被党史专家胡绳与“遵义会议”并列,意指它们通过改变共产党的命运,进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会议只进行了短短的5 天,却在随后的30 年中无数次被提及。
——汪伟《中国是个谜》
它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以及工作重点,因此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摘自《近代中国史日志》
结合材料,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意义?
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合作探究:
从思想纠错、领导核心、历史地位三个方面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异同?
纠正博古、王明等人的左的错误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
毛泽东
邓小平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第三篇章
扬帆远航
—拨乱反正
李阳日记三
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发生哪些变化?
1981年7月25日 晴
今天是我们家双喜临门的日子,爸爸冤案被平反,重新回单位上班。我则接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通知书。
当天晚上,我们全家人举杯庆祝,爸爸热泪不止,手捧通知书,要求我一定要刻苦学习,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为国家民主法制建设做出贡献。
平反冤假错案
55万名右派被改正;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得到解救。
这是一次对广大受迫害群体的大解放,是深得民心的重大举措
三、拨乱反正
1、内容
1980年5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
追悼会上致悼词
2、典型事件:为刘少奇平反
三、拨乱反正
实际上否定了文革,体现了我党有能力来改正自身的错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其起草工作从1979 年11月开始,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在欧美国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他们的制度能够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我们没有办法来阻止它,确实说明我们的制度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邓小平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1982年)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该是
是从1978年开始的”。
——法学家李步云
课堂小结
回顾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据此请回答:
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 国之梦” “建国之梦”“强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
孙中山
毛泽东东
邓小平
春天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普遍不满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思想解放运动
“两个凡是”
引起
促使
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
掀起
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保障
作出
伟大的历史转折

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