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2021年春季期九年级开学质量监测试题
化 学
(本卷共五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1.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
2. “绿水和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
A. 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B. 枯枝落叶露天焚烧
C.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放 D. 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3.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NaOH固体 ???????? B.?读取液体体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 D.?溶解固体
4.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必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5. 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6. 有关“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D.?为使面包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7. 物质分类方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
A.?C60一化合物 B.?小苏打一盐 C.?水煤气一混合物? D.?蔗糖一有机化合物
8.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铝制炊具用完后应立即用钢丝球擦洗防止其生锈
B.?用油布直接擦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避免其生锈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D.?发现家里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
9. 抗疫期间,哈尔滨的各小区居民都领取了75%的消毒酒精,该酒精属于(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以上三种都不是
10. 对生活中的下列金属的应用判断错误的是( )
A.?水龙头表面镀铬 ????????????????????????????B.?用钨丝做灯丝
C.?用不锈钢做菜刀 ?????????????????????????????D.?用铁丝做高压线电缆
11.“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酒精检测仪”可检测司机酒驾车。当红色的CrO3试剂遇到酒精时就会生成绿色的Cr2(SO4)3? ,请判断Cr2(SO4)3 中Cr的化合价是( )
A.??+2 B.?? +3 C.?? +4 D.?? +5
12.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因它们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3. 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14. 老年人缺钙会引起的健康问题是( )
A.?齲齿 B.?骨质疏松 C.?贫血 D.?甲状腺肿大
15. 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NaNO3、NaCl、AgNO3?????????????????????? B.?CuSO4、H2SO4、BaCl2
C.?HCl、Na2SO4、NaOH?????????????????????? D.?HCl、NaHCO3、NaNO3
16. 如图,把质量与浓度都相同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混合后溶液的pH=7????????????????????????????????????????????
B.?混合前后H2O的数目不变
C.?混合后滴入紫色的石蕊溶液可变红??????????????????????
D.?混合后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17. 根据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用甲
的质量比乙的大
B.?t2℃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
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
溶质的质量相等
18. 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
“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
误的是( )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O,则Y为H2O
C
碱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D
盐
若X为BaCl2 , 则生成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19.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则y表示的是( )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20. 向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
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
液有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一定不含Al;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Al;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Mg(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完成下列问题: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 (2)2个氧分子__________
(3)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 (4)葡萄糖__________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现有A.氧气 B.活性炭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固体 E.一氧化碳 F.氢气,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②用于人工降雨的_______
③导致煤气中毒的是________;④液态呈淡蓝色的是________;
⑤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⑥能吸附异味的固体是________。
2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3号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11号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9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x为__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3)由1号元素和8号元素组成的阴离子符号为________;由1、6、7和8号元素组成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4.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新型冠状肺炎蔓延期间,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它的种类有活性炭、N95、外科医用口罩等,其中活性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2)生活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我们常用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的春蚕吐出蚕丝可被人们用来加工制成衣物,蚕丝与棉花都属于_______有机高分子材料;蚕蛹又可以加工制成美味佳肴,其富含丰富的营养素是______;蚕喜欢吃桑叶,为了使叶色浓绿,在种植桑树苗前,一般施用______肥。
25. 2020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利用火星车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是其他国
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未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火星车模型如图)。
(1)硅片太阳能电池板在日光照射下或跟空气、水分接触时都不容易发生反应,则硅必备的化
学性质________(选填“较活泼”或“稳定”)。
(2)火星车采用钛合金、铝合金、复合记忆纤维等材料制造,为保证火星车在火星上着陆并正
常工作,钛、铝合金应具有密度小、硬度________、耐腐蚀等优良性能;铝的化学性质很
活泼,但铝制品却很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
(3)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 氯碱工业以粗盐(主要成分是 NaCl,含少量泥沙、CaCl2、MgCl2)为原料,生产氯气和氢氧
化钠,模拟流程如下:
(1)加入试剂 A、B 是为了除去________(填序号)
①泥沙?? ②CaCl2?? ③MgCl2?? ④NaCl
(2)粗盐的溶解过程中需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
(4)流程中 Ca 元素必须转化成________(填化学式)才能完全除去
(5)写出电解 NaCl 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7. A-F为初中化学阶段常见的六种物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不同气体,E为人体胃液
的主要成分,A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它们之间有如图所
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
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________。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的常被用于 ________。
(3)A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a名称是________。
(2)图A是某同学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实验室用此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制取该气
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图B中操作中当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图C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充分反应后,银片和锌片均有剩余,将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倒
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29. 学习化学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如下
的探究。
(1)(探究一)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如下图所示,同学们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一中的硝酸铵溶解后,溶液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实验二所加试剂及用量如图,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全部加入试管后,立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
塞,此时观察到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由此小明得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的结
论,你是否同意小明的结论并写出你的理由________。
(3)(探究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如下图所示,同学们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①为了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所
用稀盐酸经估算确保过量)
两种物质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步骤Ⅱ
中所加试剂________。
(6)(探究三)氢氧化钠的应用
实验室中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氯化氢 d、氧气
结合化学方程式中的数据分析:若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
合,充分反应后,请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30.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取贝壳样品12g装入烧杯
中,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所加盐酸的质量与
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如下图。试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精确到0.1%)
2021年春季期九年级开学质量监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B
A
C
A
B
C
A
C
A
D
B
C
C
B
C
C
C
A
C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1)2N(2)2O2(3) 3SO42-(4)C6H12O6
22.(1)F (2)D (3)E (4)A (5)C (6)B
23.(1)Al;金属
(2)7;
(3)OH-;NH4HCO3(或(NH4)2CO3)
24.(1)吸附作用(2)肥皂水(3)天然;蛋白质;氮
25.(1)稳定
(2)大;铝和氧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氧化铝,阻止铝的进一步腐蚀
(3)2CO2 一定条件__ 一定条件 2CO+O2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1)②③ (2)搅拌,加快溶解(3)过滤(4)CaCO3
(5)2NaCl+2H2O 通电 H2↑+Cl2↑+2NaOH
27.(1)Na2CO3
(2)Fe2O3+3CO 高温 2Fe+3CO2 ;(合理均可) 工业炼铁3CO+Fe2O3高温__2Fe+3CO2
(3)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合理均可)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1)铁架台
(2)CO2(合理即可);CaCO3+2HCl=CaCl2+CO2↑+H2O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4)比较Ag、Cu、Zn的金属活动性;ZnSO4
29. (1)降低
(2)不同意(或否),加入10mL水后试管中的部分空气被排出,也会使U形管中液面左低右高,无法得到小明的结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2NaOH+CuSO4=Cu(OH)2↓+Na2SO42NaOH+CuSO4=Cu(OH)2↓+Na2SO4
(5)稀盐酸(或稀硫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酚酞试液(合理均可)
(6)a c; Na2SO4和NaOH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30(1)10(1分)
(2)解: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z。
? CaCO310010g+2HCl7373gz=CaCl2111x+H2O+CO2↑44yCaCO310010g+2HCl7373gz=CaCl2111x+H2O+CO2↑44y (1分)
100111=10gx100111=10gx ? x=11.1g;(1分)
10044=10gy10044=10gy y=4.4g;(1分)
10073=10g73gz10073=10g73gz ?z=10% (1分)
(3)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1g10g+73g-4.4g×100%≈14.1%11.1g10g+73g-4.4g×100%≈14.1% (1分)
答:略
(注:本试卷有其它合理答案或解法的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