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空间线面平行与垂直(1)
考点1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
例1.(1)(多选)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D
【解析】对于选项A,若,则与平行、相交或异面,故A错误;
对于选项B,若,则或,故B错误,
对于选项C,若,则或,故C错误,
对于选项D,若,则,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对这种的组合判断题,主要是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以及空间线面垂直、平行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利用正方体、长方体、棱锥等几何模型辅助判断,同时要注意平面几何中的结论不能完全移植到立体几何中.
(2)(多选)如图所示,在长方体,若,、分别是、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A.与垂直
B.平面
C.与所成的角为
D.平面
【答案】ABD
【解析】连接、、,则为的中点,
对于选项A,平面,平面,,
、分别为、的中点,则,,故A正确;
对于选项B,四边形为正方形,则,
又,,平面,
,平面,故B正确;
对于选项C,易知为等边三角形,则,
,则与所成的角为,故C错误;
对于选项D,,平面,平面,平面,故D正确.故选:ABD.
【点睛】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面平行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判断.
【跟踪演练】1.
(1)已知是两个平面,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命题:
①如果,那么;
②如果,那么;
③如果,那么;
④如果,那么.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答案】②③
【解析】①如果,那么或,故①不正确;
②如果,那么,这就是线面平行推得线线平行的性质定理,故②正确;
③如果,那么,这就是利用面面平行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故③正确;
④缺少这个条件,故④不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
(2)已知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且直线,则“”是“”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当时,因为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当时,因为,所以,综上,“”是“”的充要条件.故选:A.
考点2
运用相关定理解决平行、垂直的证明问题
例2.(1)《九章算术》中,称底面为矩形且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为阳马.设是正八棱柱的一条侧棱,如图,若阳马以该正八棱柱的顶点为顶点,以为底面矩形的一边,则这样的阳马的个数是(
)
A.8
B.16
C.24
D.28
【答案】C
【解析】根据正八边形的性质可得,底面边长都相等,底面每个内角都为,
,,所以
,,,因为平面,
且,则平面,因为,所以共有4个阳马;同理,平面,共4个;平面,共4个;
平面,共4个;平面,共4个;
平面,共4个;故有24个阳马.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立体几何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
(2)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平面平面,,,,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
(2)求证:平面平面;
(3)求证:平面.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1),且为的中点,,
底面为矩形,,.
(2)底面为矩形,,平面平面,平面,
.又,,平面,平面平面.
(3)如图,取中点,连接,.
,分别为和的中点,,且,
四边形为矩形,且为的中点,,,
,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平面,平面.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立体几何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判定定理,面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
【跟踪演练】2.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点E,F分别为棱PC,PD的中点.已知PA⊥AB,PA⊥AD.
求证:(1)
直线PB∥平面OEF;(2)
平面OEF⊥平面ABCD.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证明:(1)
在△PBD中,O为BD的中点,F为PD的中点.所以OF∥PB,
因为PB?平面OEF,OF?平面OEF,所以直线PB∥平面OEF
(2)解法1 连结AC,因为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O为BD的中点,所以O为AC的中点.在△PAC中,O为AC的中点,E为PC的中点,
所以OE∥PA,因为PA⊥AB,PA⊥AD,所以OE⊥AB,OE⊥AD,
又因为AB∩AD=A,AB,AD在平面ABCD内,所以OE⊥平面ABCD.
因为OE?平面OEF,所以平面OEF⊥平面ABCD.
(2)在平行六面体中,.
求证:(1);(2).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1)在平行六面体中,.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2)在平行六面体中,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
所以四边形为菱形,因此.又因为,,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考点3
图形翻折问题中所涉及的平行、垂直问题
例3.(1)在等腰梯形中,为的中点,将与分别沿向上折起,使重合于点
(1)在折后的三棱锥中,证明;
(2)若,且折后的三棱锥的表面积是,求三棱锥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折后的三棱锥P一DCE如图所示.取线段的中点,
连接在中,是的中点,所以
在中,是的中点,所以而,
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
(2)当时,三棱锥是正四面体,设其棱长为.
由解得.则
故三棱锥的体积为
(2)如图,是正方形,点在以为直径的半圆弧上(不与,重合),为线段的中点,现将正方形沿折起,使得平面平面.
(1)证明:平面.
(2)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求到平面的距离.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证明:因为平面平面是正方形,
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因为点在以为直径的半圆弧上,所以.
又,所以平面.
(2)当点位于的中点时,的面积最大,三棱锥的体积也最大.
因为,所以,所以的面积为,
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
因为平面,所以,
,的面积为.
设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得,
即到平面的距离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①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是搞清翻折前后哪些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改变,哪些不变,抓住翻折前后不变的量,充分利用原平面图形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②把平面图形翻折后,经过恰当连线就能得到三棱锥、四棱锥,从而把问题转化到我们熟悉的几何体中解决.
【跟踪演练】3.
(1)如图(1)所示,平面四边形由等边与直角拼接而成,其中,,为线段的中点,的面积为.现将沿进行翻折,使得平面平面,得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
(1)求证:;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为等边三角形,且为的中点,∴.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面,
∴平面,∵平面,∴.
又,,,平面.
∴平面,
∵平面,∴;
(2)∵等边的面积为,故,即边长,
∵,,,∴面.
∵,,,∴.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为的中点,
∴,,
∴的面积.
由(1)知,平面,∴平面,∴,
由知,,
∴的面积为.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即,
解得,即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2)在矩形中,,为的中点,如图1,将沿折起,使得点到达点的位置(如图2),且平面平面
(1)证明:平面;
(2)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求三棱锥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证明:由题意,易得,
∴即,
又∵平面平面,交线为∴平面,∴
又∵∴平面
(2)取中点,连接
∵∴,
又∵平面平面,交线为∴平面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
【仿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两条不同的直线和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且,有下面四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因为两条不同的直线和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且,
对于①,由,可得,故①正确;
对于②,若,可得,故②正确;
对于③,若,则有可能,故③错误;
对于④,当时,则有可能,故④错误.
综上,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②.故选:A.
2.已知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则与所成的角和与所成的角相等
【答案】A
【解析】选项A:若,则或,
又,并不能得到这一结论,故选项A错误;
选项B:若,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平行的
性质定理可得,故选项B正确;
选项C:若,则有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
故选项C正确;
选项D:若,则由线面角的定义和等角定理知,与
所成的角和与所成的角相等,故选项D正确.故选:A
3.,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个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异面直线,满足:,,且,,则
A.
B.
C.
D.
【答案】C
【解析】对于①,由面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可知缺了相交的条件,故①错;
对于②,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知缺了垂直于两个平面的交线的条件,故②错;
对于③,过作一个平面,使得,则,故,而,故,故③正确.
对于④,过作一个平面,使得,则,因为直线,异面,故必相交,又,,故,结合可得,故④正确.故选:C.
4.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该正方体中不成立的选项有(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正方体如图,
由图形可知,,故A错误;
由,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故B正确;
因为,,所以平面,所以,故C正确;因为,而,所以,故D正确.
故选:A.
5.在直三棱柱中,.以下能使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直三棱柱所以,
又因为,所以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所以,
那么,要证,
故只需要证明平面,即证,
因为直三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当增加条件时,则可以得到,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
所以.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
6.已知a,b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
,则
B.若,,,
,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ABC
【解析】A.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可知A正确;
B.记,因为且,所以且异面或且相交,
又因为,且,所以,故B正确;
C.根据“平行直线中若有一条直线垂直于某个平面,则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该平面”,可知C正确;
D.因为,,所以平行或异面,故D错误,故选:ABC.
7.如图,矩形ABCD中,AB=2AD,E为边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折成△A1DE.若M为线段A1C的中点,则在△ADE翻折过程中,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BM|是定值
B.点M在某个球面上运动
C.存在某个位置,使DE⊥A1C
D.存在某个位置,使MB∥平面A1DE
【答案】ABD
【解析】取CD中点N,连接MN,BN,则MN∥DA1,BN∥DE,所以平面MBN∥平面A1DE,所以MB∥平面A1DE,故D正确;由∠A1DE=∠MNB,MN=A1D=定值,NB=DE=定值,由余弦定理可得MB2=MN2+NB2-2MN·NB·cos∠MNB,所以MB是定值,故A正确.因为B是定点,所以M是在以B为圆心,MB为半径的球上,故B正确,A1C在平面ABCD中的射影为AC,AC与DE不垂直,可得C不正确.因此,故选:AB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多空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共15分.
8.如图,在长方体中,,,M、N分别为棱,的中点,则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直线与平面ADM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
【答案】垂直
不平行
【解析】由题意平面,平面,故平面平面,对平面,显然BN与平面ADM不平行,故答案为:垂直
不平行.
9.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直线且,则“”是“”的______.条件(参考选项: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充分不必要
【解析】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因为直线且
所以由判断定理得.
所以直线,且
若,直线则直线,或直线,或直线l与平面相交,或直线l在平面内.
所以“”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充分不必要.
10.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把△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BD⊥AC;
②△BAC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棱锥D-ABC是正三棱锥;
④平面ADC⊥平面ABC.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③
【解析】
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腰为a,则斜边BC=a,
D为BC的中点,∴AD⊥BC,
又平面ABD⊥平面ACD,平面ABD∩平面ACD=AD,BD⊥AD,BD?平面ABD,
∴BD⊥平面ADC,又AC?平面ADC,
∴BD⊥AC,故①正确;
②由A知,BD⊥平面ADC,CD?平面ADC,
∴BD⊥CD,又∴由勾股定理得:,又AB=AC=a,
∴△ABC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
③∵△ABC是等边三角形,DA=DB=DC,
∴三棱锥D-ABC是正三棱锥,故③正确.
④∵△A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取斜边AC的中点F,则DF⊥AC,又△ABC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F,则BF⊥AC,
∴∠BFD为平面ADC与平面ABC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BD⊥平面ADC可知,∠BDF为直角,∠BFD不是直角,故平面ADC与平面ABC不垂直,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BC,E,F分别是A1C1,BC的中点.
(1)
求证:平面ABE⊥平面B1BCC1;
(2)
求证:C1F∥平面ABE.
【解析】(1)
证明: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B1⊥底面ABC,
因为AB?平面ABC,所以BB1⊥AB.
又因为AB⊥BC,BB1∩BC=B,BB1,BC?平面B1BCC1,
所以AB⊥平面B1BCC1.
又AB?平面ABE,所以平面ABE⊥平面B1BCC1.
(2)证明:取AB中点G,连结EG,FG.
因为E,F分别是A1C1,BC的中点,
所以FG∥AC,且FG=AC.
因为AC∥A1C1,且AC=A1C1,
所以FG∥EC1,且FG=EC1.
所以四边形FGEC1为平面四边形,
所以C1F⊥EG.
又因为EG?平面ABE,C1F?平面ABE,
所以C1F∥平面ABE.
12.如图,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
(1)求证:BD∥平面FGH;
(2)若CF⊥BC,AB⊥BC,
求证:平面BCD⊥平面EGH.
[解析] (1)证法一:连接DG,CD,设CD∩GF=M,连接MH.
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G为AC的中点,可得DF∥GC,DF=GC,
所以四边形DFCG为平行四边形,
则M为CD的中点,又H为BC的中点,
所以HM∥BD.
又HM?平面FGH,BD?平面FGH,所以BD∥平面FGH.
证法二:在三棱台DEF-ABC中,
由BC=2EF,H为BC的中点,可得BH∥EF,BH=EF,
所以四边形HBEF为平行四边形,
可得BE∥HF.
在△ABC中,G为AC的中点,H为BC的中点,所以GH∥AB.
又GH∩HF=H,所以平面FGH∥平面ABED.
因为BD?平面ABED,所以BD∥平面FGH.
(2)连接HE,GE.
因为G,H分别为AC,BC的中点,所以GH∥AB,
由AB⊥BC,得GH⊥BC.
又H为BC的中点,所以EF∥HC,EF=HC,
因此四边形EFCH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F∥HE.
又CF⊥BC,所以HE⊥BC.
又HE,GH?平面EGH,HE∩GH=H,所以BC⊥平面EGH.
又BC?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EGH.第1讲
空间线面平行与垂直(1)
考点1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
例1.(1)(多选)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2)(多选)如图所示,在长方体,若,、分别是、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A.与垂直
B.平面
C.与所成的角为
D.平面
【跟踪演练】1.
(1)已知是两个平面,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命题:
①如果,那么;
②如果,那么;
③如果,那么;
④如果,那么.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2)已知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且直线,则“”是“”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2
运用相关定理解决平行、垂直的证明问题
例2.(1)《九章算术》中,称底面为矩形且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为阳马.设是正八棱柱的一条侧棱,如图,若阳马以该正八棱柱的顶点为顶点,以为底面矩形的一边,则这样的阳马的个数是(
)
A.8
B.16
C.24
D.28
(2)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平面平面,,,,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
(2)求证:平面平面;
(3)求证:平面.
【跟踪演练】2.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点E,F分别为棱PC,PD的中点.已知PA⊥AB,PA⊥AD.
求证:(1)
直线PB∥平面OEF;(2)
平面OEF⊥平面ABCD.
(2)在平行六面体中,.
求证:(1);(2).
考点3
图形翻折问题中所涉及的平行、垂直问题
例3.(1)在等腰梯形中,为的中点,将与分别沿向上折起,使重合于点
(1)在折后的三棱锥中,证明;
(2)若,且折后的三棱锥的表面积是,求三棱锥的体积.
(2)如图,是正方形,点在以为直径的半圆弧上(不与,重合),为线段的中点,现将正方形沿折起,使得平面平面.
(1)证明:平面.
(2)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求到平面的距离.
【跟踪演练】3.
(1)如图(1)所示,平面四边形由等边与直角拼接而成,其中,,为线段的中点,的面积为.现将沿进行翻折,使得平面平面,得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
(1)求证:;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在矩形中,,为的中点,如图1,将沿折起,使得点到达点的位置(如图2),且平面平面
(1)证明:平面;
(2)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求三棱锥的体积.
【仿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两条不同的直线和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且,有下面四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已知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则与所成的角和与所成的角相等
3.,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个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异面直线,满足:,,且,,则
A.
B.
C.
D.
4.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该正方体中不成立的选项有(
)
A.
B.
C.
D.
5.在直三棱柱中,.以下能使的是(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
6.已知a,b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
,则
B.若,,,
,则
C.若,,则
D.若,,则
7.如图,矩形ABCD中,AB=2AD,E为边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折成△A1DE.若M为线段A1C的中点,则在△ADE翻折过程中,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BM|是定值
B.点M在某个球面上运动
C.存在某个位置,使DE⊥A1C
D.存在某个位置,使MB∥平面A1DE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多空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共15分.
8.如图,在长方体中,,,M、N分别为棱,的中点,则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直线与平面ADM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
9.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直线且,则“”是“”的______.条件(参考选项: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10.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把△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BD⊥AC;
②△BAC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棱锥D-ABC是正三棱锥;
④平面ADC⊥平面ABC.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BC,E,F分别是A1C1,BC的中点.
(1)
求证:平面ABE⊥平面B1BCC1;
(2)
求证:C1F∥平面ABE.
12.如图,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
(1)求证:BD∥平面FGH;
(2)若CF⊥BC,AB⊥BC,求证:平面BCD⊥平面E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