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1)
考点1用综合法求线线角与线面角
例1.(1)如图,正三棱柱的九条棱都相等,三个侧面都是正方形,、分别是和的中点,则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取的中点,连接、,设,设,
、分别为、的中点,则且,
在正三棱柱中,且,
为的中点,所以,且,
则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或其补角,
,,
,则,,,
由余弦定理可得.
因此,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异面直线所成角,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①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②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③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④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如图,在三棱锥中,,分别为棱的中点,记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将底面补全为正方形ABCG,如下图示,
O为ABCG对角线交点且,又有,,
∴面,而面,故面面,
若H为DG的中点,连接FH,又为棱的中点,则且,
而,,有平行且相等,即为平行四边形.
∴可将平移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且中,
令,,即,
∴△中,,即,
∵,即,
∴,解得(舍去),
综上有,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常见的方法有:
①定义法:根据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结合垂线段与斜线段的长度比求得线面角的正弦值;
②向量法:分别求出斜线和它所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向量方法向量的夹角(或补角);
③法向量法: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即为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跟踪演练】1.
(1)如图在四面体中,平面,,那么直线和所成角的余弦值(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设,分别取的中点,连接
,
则,所以(或其补角)就是直线和所成的角,
又平面,平面,所以
,所以,
又,,所以在中,,
所以直线和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在正三棱锥中,底面是边长等于的等边三角形,侧棱,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如下图所示:
设点在底面的射影点为点,连接、,则为的外接圆半径,
由正弦定理可得,则,
平面,平面,,,
设该正三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则,
,因此,.故选:A.
考点2
用综合法求二面角
例2.(1)如图,在四棱锥中,已知四边形BCDE为平行四边形,平面平面BCDE,,,点O为BE的中点.
则二面角A-BC-O的正切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过O点作BC的垂线,垂足为G,连接AG,则,
因为面BCO,平面,所以,
又,所以面AGO,
平面,所以,故为二面角A-BC-O的平面角,
在直角三角形AGO中,,,所以.
.
【点睛】本题考查了综合法求二面角,常见求二面角的方法:
1.几何法:做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运用解三角形的知识求解二面角的大小;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运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求得二面角的大小,运用此方法时,注意判断二面角的范围.
(2)如图,四棱锥中,为矩形,平面平面,,是线段上的点(不含端点).设与所成的角为,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如图,取中点,连接,∵,∴,而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连接,作交于,则平面,
∵,∴为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作于,∴,
连接,则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即,显然,
∴,
作交于,则,连接,由平面得,
,∴平面,∴,∴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即,同样,,
由图可知,∴,(都是锐角),
,∴,(也是锐角),
又,,根据上面作图过程知是矩形,,∴,∴,
综上.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解题关键是根据它们的定义作出这些角(平面上的角),然后利用三角函数值比较它们的大小.
【跟踪演练】2.
(1)在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中,点,,分别为棱,,的中点,则二面角余弦值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如图,易得,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因为四面体的棱长为2,则,,,则,
(2)如图,在正四棱锥中,设直线与直线、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二面角的大小为,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连接、交于,连,取的中点,连,如图:
因为,所以,又因为四棱锥为正四棱锥,所以,
由正四棱锥的性质可知,平面,所以,
易得,,所以,
因为,,且,所以,又都是锐角,所以,因为,,且,所以,因为都是锐角,所以.故选:A
考点3
体积法求点面距离
例3.(1)如图,在正方体中,棱长为1,分别为与的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正方体棱长为1,∴,
∴
又,∴,解得
即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点到面的距离,在空间中求点到面的距离时可利用空间向量进行求解,即将距离问题转化为向量的运算问题处理.另外也可利用等积法求解,解题时可将所求的距离看作是一个三棱锥的高,求出其体积后;将此三棱锥的底面和对应的高改换,再次求出其体积.然后利用同一个三棱锥的体积相等建立关于所求高为未知数的等式,解方程求出未知数即可得到所求的高.
(2)正三棱柱的所有定点均在表面积为的球的球面上,,则到平面的距离为(
)
A.1
B.
C.
D.
【答案】B
【解析】设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由正弦定理得.
由于球的表面积为,故半径,所以侧棱长.在三角形中,,而,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
设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得,解得.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外接球有关计算,考查等体积法求点面距离.
【跟踪演练】3.
(1)如图,正四棱锥的高为,且底面边长也为,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正四棱锥的性质可知,其底面为正方形,
连接、,设交点为点,连接,则平面,且,
底面对角线的长度为,侧棱长度为,斜高,
,
,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即,解得.
故选:A.
(2)已知在正四棱柱中,,,为的中点,则点与平面的距离为(
)
A.2
B.
C.
D.1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连接交于点,
为的中点,
,又平面,平面
平面,即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为点到平面的距离,设为.
在三棱锥中,,
在三棱锥中,
,
所以,解得,故选:D.
【仿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
则,.
设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则,所以,故选:C
2.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在底面内的射影为的中心,则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B
3.直三棱柱的侧棱,底面中,,,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因为三棱柱是直三棱锥,所以平面,
所以,
又因为,所以,
因为,
所以平面,
所以,
因为,,,所以平面,
所以,,,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则,即,
所以,
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故选:D
4.已知长方体的高,则当最大时,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
则由题意得:,,,
所以,由基本不等式得:,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此时,,
所以,
取的中点,连接,,,如图,
则,,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等腰三角形中,因为,,所以,
在等腰三角形中,因为,,所以,
在长方体,求得,
故在三角形中,由余弦定理得,故选:B.
5.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地球上一点的纬度是指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且与垂直的平面.在点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处的纬度为北纬,则晷针与点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画出截面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是赤道所在平面的截线;是点处的水平面的截线,依题意可知;是晷针所在直线.是晷面的截线,依题意可知、.
由于,所以,
由于,
所以,也即晷针与点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
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为BC,CC1,BB1的中点,则(
)
A.D1D⊥AF
B.A1G∥平面AEF
C.异面直线A1G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D.点G到平面AEF的距离是点C到平面AEF的距离的2倍
【答案】BCD
【解析】
对于选项A,由,即与并不垂直,所以D1D⊥AF,故A错误.
对于选项B,如下图,延长FE、GB交于G’连接AG’、GF,有GF//BE又E,F,G分别为BC,CC1,BB1的中点,所以,而,即;又因为面
面=,且面,面,所以A1G∥平面AEF,故B正确.
对于选项C,取中点,连接,由题意知与平行且相等,所以异面直线A1G与EF所成角的平面角为,若正方体棱长为2,则有,即在中有,故C正确.
对于选项D,如下图若设G到平面AEF的距离、C到平面AEF的距离分别为、,则由且,知,故D正确.
故选:BCD
7.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E是棱CD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B.二面角的大小为
C.三棱锥体积的最小值为
D.平面
【答案】ABD
【解析】选项A,连接、,则由正方体可知,
,,,
则平面,又因为平面,
所以,选项A正确;
选项B,因为,
则二面角即为二面角,
由正方体可知,平面,
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且,
所以选项B正确;
选项C,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则,
连接、,易证平面平面,
则在棱上,点到平面的距离最短,
即点与重合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小,
由正方体知平面,
所以,
则选项C错误;
选项D,由正方体知,
平面平面,且平面,
则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平面,则选项D正确.
故选:AB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多空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共15分.
8.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连结,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从而,,得的面积,
由平面及,
得三棱锥的体积,
∵平面,平面,∴,
又,∴,
由,,得的面积,
由得,
故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
故答案为:
9.如图,多面体中,面面,面面,面,,,.则的大小为_________;若,则二面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_.
【答案】
.
【解析】取、的中点、,连接、、.
因为,为的中点,则,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同理面,故,故、、、共面.
又面,平面,面面,故.
故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
平面,平面,,
又,,,,
故;
在平面内作于,在平面作于,连接.
因为、分别为、的中点,故,又,故,
,,,,平面,
平面,,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又由(1)可得,故.
由(1)可得,
,则,故.
在中,由等面积法有,
所以,,
故,,故,
由余弦定理可得,
因此,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故答案为:
.
10.如图,已知多面体中,四边形为梯形,,,平面,,,为线段(包括端点)上的一个动点,则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答案】
【解析】如图,将多面体放到正方体中,
连接,则,
∴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即与所成的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则,
∵,∴当取得最小值时取得最小值,
连接、,则的最小值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连接,交于点,则平面,
∴的长为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最小值,且,
∴,∴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1.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分别是棱的中点.
(1)求证:四点共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证明:点分别是棱的中点,
四点共面.
(2)作,垂足为F
平面,平面,
直线直线
直线且与相交于
直线平面
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在直角中,,所以,
由面积可得,
在直角中,,,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2.如图,已知长方体,,,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30°,垂直于E.
(1)若F为棱上的动点,试确定F的位置使得平面,并说明理由;
(2)若F为棱上的中点;求点A到平面的距离;
(3)若F为棱上的动点(端点,除外),求二面角的大小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证明见解析;(2);(3).
【解析】(1)时,平面,证明如下:
延长交于.
因为平面,所以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即,所以.
由,所以,,
在上取点,使得,连接,
∵,则,,又,∴是平行四边形, ,
,是平行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平面,∴平面,即平面.
(2),,
由长方体性质可得,,,∵,∴,
∴,设到平面的距离为,则由得
,∴.
(3)作,垂足为,作于,连接,则平面,平面,∴,同理,
∵,平面,∴平面,
而平面,∴,∴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则由是矩形得,,
则,
∴,是锐角,∴.
∴二面角的范围是.第3讲
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1)
考点1用综合法求线线角与线面角
例1.(1)如图,正三棱柱的九条棱都相等,三个侧面都是正方形,、分别是和的中点,则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B.
C.
D.
(2)如图,在三棱锥中,,分别为棱的中点,记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跟踪演练】1.(1)如图在四面体中,平面,,那么直线和所成角的余弦值(
)
A.
B.
C.
D.
(2)在正三棱锥中,底面是边长等于的等边三角形,侧棱,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A.
B.
C.
D.
考点2
用综合法求二面角
例2.(1)如图,在四棱锥中,已知四边形BCDE为平行四边形,平面平面BCDE,,,点O为BE的中点.
则二面角A-BC-O的正切值为____________.
(2)如图,四棱锥中,为矩形,平面平面,,是线段上的点(不含端点).设与所成的角为,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
A.
B.
C.
D.
【跟踪演练】2.(1)在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中,点,,分别为棱,,的中点,则二面角余弦值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如图,在正四棱锥中,设直线与直线、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二面角的大小为,则(
)
A.
B.
C.
D.
考点3
体积法求点面距离
例3.(1)如图,在正方体中,棱长为1,分别为与的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2)正三棱柱的所有定点均在表面积为的球的球面上,,则到平面的距离为(
)
A.1
B.
C.
D.
【跟踪演练】3.(1)如图,正四棱锥的高为,且底面边长也为,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2)已知在正四棱柱中,,,为的中点,则点与平面的距离为(
)
A.2
B.
C.
D.1
【仿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是(
)
A.
B.
C.
D.
2.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在底面内的射影为的中心,则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3.直三棱柱的侧棱,底面中,,,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4.已知长方体的高,则当最大时,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5.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地球上一点的纬度是指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且与垂直的平面.在点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处的纬度为北纬,则晷针与点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
(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
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为BC,CC1,BB1的中点,则(
)
A.D1D⊥AF
B.A1G∥平面AEF
C.异面直线A1G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D.点G到平面AEF的距离是点C到平面AEF的距离的2倍
7.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E是棱CD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B.二面角的大小为
C.三棱锥体积的最小值为
D.平面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多空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共15分.
8.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
9.如图,多面体中,面面,面面,面,,,.则的大小为_________;若,则二面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_.
10.如图,已知多面体中,四边形为梯形,,,平面,,,为线段(包括端点)上的一个动点,则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1.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分别是棱的中点.
(1)求证:四点共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2.如图,已知长方体,,,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30°,垂直于E.
(1)若F为棱上的动点,试确定F的位置使得平面,并说明理由;
(2)若F为棱上的中点;求点A到平面的距离;
(3)若F为棱上的动点(端点,除外),求二面角的大小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