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中考地理模拟卷(二)PPT
图1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0年10月26日23时1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7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1.2020年10月26日当天,地球运行在图中( )
A.①②之间的轨道上 B.③④之间的轨道上
C.②③之间的轨道上 D.④①之间的轨道上
【命题思路】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为命题背景,考查地球公转的意义。
【考查方向】不同时段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D
2.2020年10月26日当天,阳光直射在( )
A.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B.赤道
C.南回归线 D.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命题思路】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为命题背景,了解地球公转的意义。
【考查方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A
3.此时,我国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命题思路】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为命题背景,考查地球公转的意义。
【考查方向】不同时间我国所处的季节。
C
图2
2020年4月底,我国启动新一轮的珠峰高程测量工作。5月27日,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程——8848.86米,举世瞩目。读“珠峰等高线地形图”(图2),完成4、5题。
4.关于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
B.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平均坡度最大
C.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 400米
D.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西北方向
【命题思路】以“测量珠峰新高程”为命题背景,考查等高线地图的判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考查方向】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A
5.如果将上述图示区域配上比例尺,下列最合适的是( )
A.1∶30 000 000 B.1∶8 000 000
C.1∶100 000 D.1∶5 000
【命题思路】根据地图能够正确认识和选择比例尺。
【考查方向】比例尺的选择。
C
图3
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3是一幅刺绣作品,读图,完成6~8题。
6.图示作品所代表的地区有如下特点( )
①民居临水而建 ②屋顶坡度小
③船行速度快 ④河流水位季节差异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命题思路】通过阅读材料,考查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考查方向】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概况。
D
7.民居可能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命题思路】通过民居特征,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
【考查方向】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
B
8.图示地区代表性的“美食”为( )
A.花馍 B.烤馕 C.粽子 D.酥油茶
【命题思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考查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下的生产和生活习俗。
【考查方向】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
图4
读“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航线示意图”(图4),完成9~10题。
9.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优势是( )
A.沿线经过的国家更多
B.一年中通行时间更长
C.缩短了距离,节省了能源
D.沿途看到的景观更丰富
【命题思路】根据地图和材料,考查传统航线和北极航线的区域概况。
【考查方向】北极航线的特点。
C
10.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传统路线,依次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①②③④分别是( )
A.台湾海峡 马六甲海峡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B.台湾海峡 马六甲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巴拿马运河
C.朝鲜海峡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D.朝鲜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英吉利海峡
【命题思路】通过地图和所学知识,考查世界主要的海峡。
【考查方向】世界主要海峡的分布。
A
我国某地区: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高山巍峨,雪山连绵,湖水潋滟,草原辽阔,三江之源。据此完成11、12题。
11.小明暑假准备去该地区旅游,考虑到特殊的自然环境,他不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
A.氧气袋 B.羽绒服 C.游泳衣 D.防晒霜
【命题思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考查我国主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考查方向】青藏高原。
C
12.该地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 )
A.土壤肥沃 B.气温较高 C.水运发达 D.水源充足
【命题思路】考查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条件。
【考查方向】河谷农业。
B
图5 图6
读“毛里求斯位置示意图”(图5)、“普莱桑斯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6),完成13~16题。
13.关于毛里求斯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北半球 ②位于南半球
③位于东半球 ④位于西半球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命题思路】根据经纬网地图对某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行判读。
【考查方向】经纬网的判读。
B
14.从图中可判断普莱桑斯的降水特征是( )
A.全年多雨,降水均匀
B.夏半年少雨,冬半年多雨
C.夏半年多雨,冬半年相对较少
D.全年干燥少雨
【命题思路】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考查方向】气候特征。
C
15.中国游客到毛里求斯避暑,应选择的月份是( )
A.7、8 B.8、9 C.9、10 D.6、7
【命题思路】利用地图和材料判断某地区的气候特征。
【考查方向】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A
16.从图中可见,毛里求斯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南北相比南高北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西高东低
【命题思路】读图并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的特点。
【考查方向】地势特点的判断。
A
梅汕高铁开通运营一年多来,梅汕线梅州境内梅州西、畲江北、建桥、丰顺东四站共计发送旅客115万人次,到达旅客113万人次。据此完成17~19题。
17.修建梅汕高铁的意义有( )
①缓解梅汕高速公路堵车的问题
②结束潮汕地区不通高铁的历史
③使粤东地区主要城市融入快速客运网
④促进了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命题思路】结合具体实例解释交通路线的建设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查方向】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及修建的意义。
B
18.与西成(西安—成都)高铁相比,梅汕高铁的最大坡度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技术 B.气候 C.经济 D.地形
【命题思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考查交通路线修建的影响因素。
【考查方向】地形对交通干线的影响。
D
图7
?A.甲 B.乙 C.丙 D.丁
【命题思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考查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考查方向】地方特色建筑的判读。
19.“世界客都”梅州地区的特色民居是图7中的( )
A
图8
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图8),完成20~21题。
20.连接两地区的铁路干线是图中的 线。( )?
A.a B.b C.c D.d
【命题思路】根据地图和所学知识,考查我国主要的交通干线。
【考查方向】我国主要交通干线的判读。
C
21.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都有丰富的水资源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命题思路】分析某一工业区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
【考查方向】我国主要工业区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的优势条件。
D
图9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命题思路】根据图片和资料,考查不同国家的地域文化特点。
【考查方向】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22.奥运会是展示举办国文化的有利契机,以下(图9)能体现日本文化特征的是( )
A
表1
图10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0)和“黄河四个水文观测站的数据资料表”(表1),完成 23、24题。
水文观测站
兰州
河口
桃花峪
利津
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981
786
1 820
1 514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26.6
24.8
23.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加 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B.增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减少 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减少 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命题思路】通过水文数据观测,考查我国主要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考查方向】了解黄河各河段的特征。
B
24.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
A.流经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B.“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加上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
C.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
D.沿岸污染严重,可用水少
【命题思路】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查方向】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
图11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起伏大
C.以高原、山地为主 D.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命题思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和总结某一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
【考查方向】欧洲的地形。
25.图11是“欧洲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占全洲面积的比例图”,该图所反映出的欧洲地形特点是( )
D
图12
图12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26~28题。
26.图中有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是( )
A.茶马古道 B.河西走廊
C.梅岭古道 D.九省通衢
【命题思路】考查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
【考查方向】河西走廊。
B
27.该要道最主要的特色农业是( )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河谷农业 D.绿洲农业
【命题思路】考查我国不同地理、气候特征下的农业类型。
【考查方向】各类特色农业。
D
28.西北牧区居民常常食用的食品有( )
A.水果蔬菜 B.牛羊肉和乳制品
C.鱼类和猪肉 D.面食和稻米
【命题思路】考查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农业生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考查方向】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
B
表2
根据表2中的材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完成29、30题。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山东
江苏
新疆
西藏
面积(万平方千米)
16
10
166
123
人口(万人)
9 579
7 866
2 181
300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598.69
786.6
13.14
2.44
29.山东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 )
A.江 南京 B.鲁 济南
C.苏 合肥 D.豫 郑州
【命题思路】通过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考查我国不同的省级行政单位。
【考查方向】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行政中心和简称。
B
30.表中数据主要反映了我国人口哪一方面的特征?( )
A.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B.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
C.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D.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命题思路】通过数据对比,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考查方向】我国的人口。
C
二、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东南亚、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是中国基础建设项目对外重点投资区域。该地区人口规模大、基础设施薄弱,与中国文化相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
材料二:“东南亚局部图”(图13)和“南亚局部图”(图14)。
图13 图14
(1)图13为 半岛;图14中A处地形区名称是
,分布在该地形区西北部的是 (农作物种类)。(6分)?
【命题思路】依据图文材料,对区域的地理事物进行判断。
【考查方向】区域的名称、地形区和农作物的分布。
棉花
德干高原
中南
(2)图13中山脉与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纵列分布。图14北部高大山脉的形成原因:由亚欧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4分)?
【命题思路】依据图文材料,对区域的地形地势进行判断,并了解北部形成高大山脉的原因。
【考查方向】山脉特点及其成因。
印度洋
山河相间
(3)为什么东南亚、南亚是中国对外基础建设项目重点投资区域?(4分)
该地区人口规模大,但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广阔;与中国文化相近,便于投资发展经济。
【命题思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
【考查方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地理优势。
(4)印度13亿人口中有7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也比我国多,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份,粮食产量仍不及我国的一半。针对印度粮食生产的现状,请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控制人口数量;修筑水利工程;培育新品种;推广机械化生产;改进灌溉技术等。
【命题思路】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方向】印度的农业。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环渤海湾高铁圈由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和辽宁5个省市组成,后期高铁串起沿途城市,形成一条互联互通的发展“项链”。高铁全程所用时间约为3小时,比目前15个小时的运行提速12个小时,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将极大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的快速发展。环渤海高铁在2018年年底开建,于2021年通车。
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略图”(图15)。
图15
(1)该区域工业以 工业为主,该区域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优势条件有靠近 产地,原料丰富,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便利,多优良港湾。(6分)?
【命题思路】依据图文材料,考查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格局及形成条件。
【考查方向】环渤海工业基地。
交通
石油
重
(2)图示沿海地区承接 、 (城市)的产业转移。(4分)?
【命题思路】考查产业之间的联系和选址。
【考查方向】产业转移。
天津
北京
(3)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该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说说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4分)
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工农业。(至少答两点)
【命题思路】依据图文材料,分析制约某个工业基地发展的因素。
【考查方向】华北水资源短缺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4)简述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科技力量雄厚。(至少答三点)
【命题思路】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某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考查方向】环渤海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