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百色市中考地理分册测评卷(3) 8年级上册(原卷版+答案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百色市中考地理分册测评卷(3) 8年级上册(原卷版+答案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5-17 09:27: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百色市中考地理分册测评卷(3)8年级上册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随着西安至成都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正式通车,两地间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6小时左右缩短至4小时左右,千年蜀道进入高铁新时代。如图为西成高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西成高铁沟通的省级行政区简称分别是
B
A.陕、宁
B.陕、川
C.晋、渝
D.甘、渝
2.从西安到成都,西成高铁穿过B
①内蒙古高原 ②祁连山 ③秦岭 ④四川盆地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D
A.宁夏
B.新疆
C.内蒙古
D.广西
4.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②a是太行山脉,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③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区 ④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目前已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B.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C.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是A
A.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
B.维吾尔族——长鼓舞,信仰伊斯兰教
C.朝鲜族——泼水节,孔雀舞
D.傣族——居住干栏式木楼,民族乐器为冬不拉
7.“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四大工程中的“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B
A.煤炭和水资源
B.煤炭和天然气
C.水资源和电力
D.天然气和电力
8.中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是A
A.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B.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小
C.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大
D.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小
9.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小兴安岭、内蒙古高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C
A.草地、林地、耕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耕地、林地、草地
D.林地、草地、耕地
2020年初武汉市发生新冠疫情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读中国省级行政区简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0~11题。
10.疫情爆发后,各省迅速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人民日报暖心地为各省医疗队设计了“专属名片”。其中“蜀你最好”和“国泰闽安”的医疗队分别来自图中的D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1.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援助。一批急救药品从南宁运往武汉,最适宜选择的运输方式是A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水路运输
12.下列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B
A.东北林区伐木种粮
B.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C.云贵高原陡坡开荒
D.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
13.下列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高新技术农业的是
B
A.多媒体
B.细胞克隆技术
C.电子元器件
D.网络
2017年7月4日下午5时,中国第一封AR录取通知书从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发出。通知书的主人是来自山东的魏某某同学。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学校在每一份录取通知书中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录取通知书的发出省区是C
A  
B   C   D
15.实现虚拟校园平台的关键因素是D
A.市场与交通
B.气候与地形
C.资源与土地
D.技术与人才
二、读图综合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根据下图中的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分析图中数据,我国城市化水平呈上升趋势,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2)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3)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口的增长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1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唐古拉山脉(山脉),B小浪底(水电站),C武汉(城市)。
(2)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通航能力强,被誉为“黄金水道”。
(3)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最合理的是B
A.黄河中游陡坡垦殖
B.长江上游发展水电
C.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航运
18.读“长江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甲) ,乙)
(1)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五带中的
__北温__
带,该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水稻__。
(2)A是
__杭州__
(省会城市);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的工业基地是__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__。
(3)B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__鄱阳__
湖;
D是
__京广__
线(铁路干线)。
(4)C是长江干流上最大的
__(长江)三峡__
水利枢纽工程。
(5)甲、乙两景观图中,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
__甲__
,理由是
__地势低平,江面(或河流)宽阔__

19.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乙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水田__(选填“水田”或“旱地”)为主,甲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小麦__。
(2)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的旅行时间缩短至8小时左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属于京广线的是__①__(填序号)。
(3)京广高铁连接了我国沿海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__珠江三角洲__工业基地。
(4)右上角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农业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一项是C
A.A地发展水果种植,满足市场需求
B.B地种植花卉蔬菜,方便供应城区
C.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D地发展海水养殖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1个小题,共6分)
20.结合“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和交通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我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
据左图,我国铁路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这样分布的原因是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开发历史早、地形平坦、经济发达等;而西部地区地面崎岖、人口稀疏、开发历史较晚等。
(2)交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某山区水果种类多、产量较大,且分布比较分散,需要收集并运往附近的城区销售,请你帮助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选择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是路途较近、公路运输机动灵活等。
②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交通条件:交通设施发达,形成了以黄金水道、机场、铁路、公路、海港相衔接的海陆空交通网,海陆空交通便利。既联系了广大的内陆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重要港口。
(3)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是①②④。
①缓解了珠江口东西两侧交通压力    ②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③解决香港地狭人稠的状况     
④实现了三地陆路连接,缩短了时间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百色市中考地理分册测评卷(3)8年级上册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随着西安至成都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正式通车,两地间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6小时左右缩短至4小时左右,千年蜀道进入高铁新时代。如图为西成高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西成高铁沟通的省级行政区简称分别是
B
A.陕、宁
B.陕、川
C.晋、渝
D.甘、渝
2.从西安到成都,西成高铁穿过B
①内蒙古高原 ②祁连山 ③秦岭 ④四川盆地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D
A.宁夏
B.新疆
C.内蒙古
D.广西
4.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②a是太行山脉,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③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区 ④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目前已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B.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C.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是A
A.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
B.维吾尔族——长鼓舞,信仰伊斯兰教
C.朝鲜族——泼水节,孔雀舞
D.傣族——居住干栏式木楼,民族乐器为冬不拉
7.“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四大工程中的“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B
A.煤炭和水资源
B.煤炭和天然气
C.水资源和电力
D.天然气和电力
8.中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是A
A.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B.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小
C.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大
D.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小
9.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小兴安岭、内蒙古高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C
A.草地、林地、耕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耕地、林地、草地
D.林地、草地、耕地
2020年初武汉市发生新冠疫情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读中国省级行政区简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0~11题。
10.疫情爆发后,各省迅速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人民日报暖心地为各省医疗队设计了“专属名片”。其中“蜀你最好”和“国泰闽安”的医疗队分别来自图中的D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1.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援助。一批急救药品从南宁运往武汉,最适宜选择的运输方式是A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水路运输
12.下列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B
A.东北林区伐木种粮
B.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C.云贵高原陡坡开荒
D.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
13.下列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高新技术农业的是
B
A.多媒体
B.细胞克隆技术
C.电子元器件
D.网络
2017年7月4日下午5时,中国第一封AR录取通知书从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发出。通知书的主人是来自山东的魏某某同学。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学校在每一份录取通知书中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录取通知书的发出省区是C
A  
B   C   D
15.实现虚拟校园平台的关键因素是D
A.市场与交通
B.气候与地形
C.资源与土地
D.技术与人才
二、读图综合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根据下图中的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分析图中数据,我国城市化水平呈上升趋势,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2)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3)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口的增长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1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唐古拉山脉(山脉),B小浪底(水电站),C武汉(城市)。
(2)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通航能力强,被誉为“黄金水道”。
(3)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最合理的是B
A.黄河中游陡坡垦殖
B.长江上游发展水电
C.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航运
18.读“长江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甲) ,乙)
(1)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五带中的
__北温__
带,该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水稻__。
(2)A是
__杭州__
(省会城市);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的工业基地是__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__。
(3)B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__鄱阳__
湖;
D是
__京广__
线(铁路干线)。
(4)C是长江干流上最大的
__(长江)三峡__
水利枢纽工程。
(5)甲、乙两景观图中,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
__甲__
,理由是
__地势低平,江面(或河流)宽阔__

19.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乙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水田__(选填“水田”或“旱地”)为主,甲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小麦__。
(2)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的旅行时间缩短至8小时左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属于京广线的是__①__(填序号)。
(3)京广高铁连接了我国沿海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__珠江三角洲__工业基地。
(4)右上角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农业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一项是C
A.A地发展水果种植,满足市场需求
B.B地种植花卉蔬菜,方便供应城区
C.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D地发展海水养殖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1个小题,共6分)
20.结合“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和交通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我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
据左图,我国铁路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这样分布的原因是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开发历史早、地形平坦、经济发达等;而西部地区地面崎岖、人口稀疏、开发历史较晚等。
(2)交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某山区水果种类多、产量较大,且分布比较分散,需要收集并运往附近的城区销售,请你帮助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选择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是路途较近、公路运输机动灵活等。
②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交通条件:交通设施发达,形成了以黄金水道、机场、铁路、公路、海港相衔接的海陆空交通网,海陆空交通便利。既联系了广大的内陆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重要港口。
(3)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是①②④。
①缓解了珠江口东西两侧交通压力    ②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③解决香港地狭人稠的状况     
④实现了三地陆路连接,缩短了时间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2021中考地理(人教)总复习
模拟适应测试
(3)
8年级上册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已7世纪兹育
UU.已7cDy,c
已7世纪兹育
elanCO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2
囚9
A
已7世就言
(2ICnCOI
八年级
地理
虚脆测减
2021年百色市中考地理分册测评卷

2021年百色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演练卷(三)
百色
八年级上册
专版
(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
不得分。(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随着西安至成都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正式通车,两地间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6小时左右缩短至4小
时左右,千年蜀道进入高铁新时代。如图为西成高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西安
成都
1.西成高铁沟通的省级行政区简称分别是
(B)
A.陕、宁
B.陕、川
C.晋、渝
D.甘、渝
2.从西安到成都,西成高铁穿过
(B)
①内蒙古高原②祁连山③秦岭④四川盆地
A.①④
B.③④
C.①3
3.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D)
A.宁夏
B.新疆
C.内蒙古
D.广西
4.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N个

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②a是太行山脉,其东侧是华北平原③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
润区④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目前已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B.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C.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A.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
B.维吾尔族——长鼓舞,信仰伊斯兰教
C.朝鲜族——泼水节,孔雀舞
D.傣族——居住干栏式木楼,民族乐器为冬不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