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项小练习(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化学专项小练习(一)(含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16 09: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专项小练习(一)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Na—23
C1—35.5
Cu—64
第I卷(
选择题

42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梦溪笔谈》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备,久之亦化为铜”。
上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蒸发
2.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共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烧碱溶液中滴加少量明矾溶液:Al3+
+3OH-
==
Al(OH)3↓
B.向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2AgCl+S2-
==
AgS
+2Cl-
C.Fe(NO3)3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Al3+、Na+、I-、SO42
-
D.加
KHCO3产生气泡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SO42-、SiO32-、Cl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其一氯代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某链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该链烃中必定含有碳碳双键
C.在加热条件下,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鉴别乙醇和葡萄糖
D.淀粉、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
4.由于+6
价铬的化合物有强氧化性,其毒性是+3价铬的化合物的100倍,因此必须对含铬的废水进行处理。利用微生物电池可将污水中的Cr2O72-催化还原,最终转化为Cr(OH)3沉淀,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子由a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b电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r2O72-
+6e—
+14H+
==
2Cr3+
+7H2O
C.电池工作过程中
a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标准状况下,a电极每生成33.6LCO2,b电极可处理1mo1Cr2O72-
5.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现象和结论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烧杯中
钠块沉入烧杯底部,表面有气泡缓缓逸出
钠可与乙醇发生置换反应
B
向Ba(ClO)2溶液中通入SO2
有白色沉淀
酸性:H2SO3
>HClO
C
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油,充分振荡,静置
上层为橙色
裂化汽油可萃取溴
D
向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中分别通入H2S气体
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有黑色沉淀析出
Ksp
(ZnS)
(CuS)
6.短周期主族元素
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R和X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在常温常压下是红棕色气体;在短周期元素中,Y的金属性最强;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在水中都完全电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Z>R>X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R
C.X和Y能组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D.RZ3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7.常温下,浓度均为0.10mo1·L-1、体积均为V0的HA和M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1g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电离常数K(HA)的数量级为10
-3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d
>e
C.MA溶液中c(M+)
=c(A—
)
>c(H+)
=c(OH—
)
D.b、e两点对应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种数相同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28分。
8.(15
分)
N2O俗称“笑气”,无色有甜味气体,沸点-88.46°C,可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室可用干燥的硝酸铵在170°C熔融、220
-240°C分解制备一氧化二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取无水硝酸铵约2g,实验时硝酸铵的量要少且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其主要原因是

②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还可用盐酸羟胺(化学式为NH2OH·
HC1,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H2OH·
HC1==
NH3OH+
+C1-)
溶液与亚硝酸钠(
NaNO2)
溶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
实验装置如图:
①两溶液混合后,用磁力搅拌装置搅拌,与传统的玻璃搅拌器相比,磁力搅拌装置的优点是

②开始时反应速率较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设计实验证明N2O具有助燃性:
(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9.(14分)“84消毒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氯化钠等;“洁厕灵”是生活中常见的除垢剂,主要成分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及微量表面活性剂等。
回答下列问题:
(1)
工业上制备次氯酸钠溶液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电解时的阳极反应式为

(2)
已知:
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
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3×10
-8
Ka1=4.3
x×10
-7
Ka2
=5.6×10
-11
取用少许蒸馏水稀释后的“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先变蓝后又褪色,说明“84
消毒液”具有的性质是
;“84消毒液”与空气接触后消毒杀菌能力增强,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取用少许蒸馏水稀释后的“洁厕灵”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
说明其中含有的阴离子为
;写出“洁厕灵”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

(4)“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能同时使用,否则会产生大量氯气,造成人体中毒或居室污染,两者混合时产生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测定“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含量的主要步骤:
a.取5.00mL“84消毒液”经稀释等步骤最后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b.取稀释后的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硫酸酸化的KI溶液,在阴凉处静置5分钟;
C.加入5~10滴0.5%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再用cmo1?L-1Na2S2O3溶液滴定,当消耗的Na2S2O3溶液为
VmL时,溶液的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蓝色不再恢复。则“84消毒液”中NaC1O的浓度为
g?L-1
(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2KI+H2SO4
+NaC1O==
I2+K2SO4
+NaC1+H2O;I2
+2Na2S2O3==
2NaI+Na2
S4O6)。
答案
1.D
2.B
3.C
4.C
5.A
6.A
7.B
8.
(1)①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硝酸铵爆炸或产生其他更为复杂的分解产物;
②NH4NO3N2O+2H2O
(2)①装置的气密性更好,搅拌更均匀,节省人力;
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③NH3OH++NO2-==N2O+2H2O
(3)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N2O气体的小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N2O具有助燃性。
9.(1)Cl-+2OH--2e-==ClO-+H2O
(2)碱性、氧化性(漂白性)
NaClO+CO2+H2O==HClO+NaHCO3
(3)Cl-
CaCO3+2H+==Ca2++H2O+CO2↑
(4)2H++Cl-+ClO-==Cl2↑+H2O
(5)74.5cV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