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复数、算法、推理与证明
高考模拟测试
一、填充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复数(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 .
2.[2011·湖北卷] i为虚数单位,则2011= .
3.[2011·重庆卷]复数= .
4.类比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若直角三角形ABC中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三角形三边长之间满足关系:.若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两两互相垂直,则三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之间满足的关系为 .
5.在十进制中,那么在5进制中数码2004折合成十进制为 .
6.(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在右图的算法中,最后输出的a,b的值依次是 .
7. [2009·江苏卷]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最后输出的 .
8.[2011·安徽卷]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
9.设面积为S的平面四边形的第i条边的边长记为ai(i=1,2,3,4),P是该四边形内任意一点,P点到第i条边的距离记为hi,若, 则.类比上述结论,体积为V的三棱锥的第i个面的面积记为Si(i=1,2,3,4),Q是该三棱锥内的任意一点,Q点到第i个面的距离记为Hi,则相应的正确命题是:若,则
二、解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0. 已知复数 , ( )
若,求的取值范围.
11..
12.若a,b,c均为实数,且
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13.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N是椭圆C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时,那么与之积是与点P的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参考答案:
1.【答案】-1
2.【答案】-i
【解析】 因为==i,所以2011=i502×4+3=i3=-i.
3.【答案】 -i
【解析】 ==-=-=-=-i.
4.
5. 254
6.【答案】2,1
7.【答案】22
【解析】 考查读懂算法的流程图的能力.
8.【答案】 15
【解析】 第一次进入循环体有T=0+0,第二次有:T=0+1,第三次有T=0+1+2,…,第k+1次有T=0+1+2+…+k=,若T=105,解得k=14,继续执行循环,这时k=15,T>105,所以输出的k的值是15.
9.【答案】
10.【解】由,得 ,∴
∴ 由二次函数性质
11.证明:要证明成立
12.证明:假设a,b,c都不大于0,即a≤0,b≤0,c≤0,
则 a+b+c≤0,
而
=(x-1)2+(y-1)2+(z-1)2+π-3,
∵(x-1)2≥0,(y-1)2≥0,(z-1)2≥0且x-3>0
∴a+b+c>0
这与a+b+c≤0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
故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13. 类似的性质为:若M、N是双曲线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时,那么与之积是与点P的位置无关的定值.
证明:设点M、P的坐标为()、(),则N().
因为点M()在已知双曲线上,所以,同理.
则(定值).
专题九 复数、算法、推理与证明
第一课时 复数、算法
一、复习要求:
(1)了解引入复数的意义,理解复数的概念,掌握复数的运算;
(2)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二、考点整合
(一)复数
1.复数的概念
(1).虚数单位:
①它的平方等于-1,即 ;
②实数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
(2).复数的定义:形如的数叫复数,叫复数的实部,叫复数的虚部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用字母C表示.
(3). 复数的分类: 对于复数,当且仅当b=0时,复数a+bi(a、b∈R)是实数a;当b≠0时,复数z=a+bi叫做虚数;当a=0且b≠0时,z=bi叫做纯虚数;当且仅当a=b=0时,z就是实数0.
2.复数集与其它数集之间的关系:.
3. 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复数相等的定义是求复数值和在复数集中解方程的重要依据 一般地,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如3+5i与4+3i不能比较大小.
现有一个命题:“任何两个复数都不能比较大小”对吗?不对 如果两个复数都是实数,就可以比较大小 只有当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时才不能比较大小
4. 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平面、实轴、虚轴
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关系,即
复数复平面内的点
这是因为,每一个复数有复平面内惟一的一个点和它对应;反过来,复平面内的每一个点,有惟一的一个复数和它对应.
由于复数在整个高中数学所处的地位的改变,今后高考时复数不会有太多太高的要求,试题数量稳定在一道试题,难度不会太大,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是复数应用的基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复数的运算是复数的中心内容,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而复数的乘、除更是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基本运算能力,另外复数的有关概念众多,涉及知识面广,易与三角、几何、向量知识、不等式等结合起来考查.
(二) 算法
1.算法的特征
(1)确定性;(2)有穷性(3)可行性
2、程序框图
基本的程序框有起始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其中起始框是任何流程都不可缺少的,而输入、输出框可以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程序框图中的图框表示各种操作,图框内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带箭头的流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1)顺序结构(2)选择结构(3)循环结构
3、基本算法语句
(1)赋值语句 (2)输入语句 (3)输出语句(4)条件语句 (5)循环语句
考纲对算法的含义和算法的思想的要求是“了解”,而对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的要求是“理解”.由此可见,复习中应把重点放在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上,要对这两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多加练习.表达算法的方法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三种.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只是学习算法的一个过渡,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才是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尤其是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在复习中是重中之重.
三、题型解析
1.(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若复数z满足(是虚数单位),则z?=? .
【解析】1?+?2i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和除法运算。
2. [2011·江苏卷].设复数i满足(i是虚数单位),则的实部是_________
【解析】 z=1+3i 的实部是1
【点评】主要 考查复数的概念和运算
3.[2010·江苏卷]设复数z满足z(2-3i)=6+4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的模为__
【解】z=2i |z|=2
【点评】同样也是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和运算
4. [2011.山东理2]复数z=(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第 象限
【解析】z= = 第四象限
【点评】主要 考查复数的运算和几何意义
5. [2011.上海理19]已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复数的虚部为,是实数,求 。
【解析】
设,则,
∵ ,∴
【点评】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和运算
6. 已知复数()试求实数a分别取什么值时,z分别为:⑴实数. ⑵虚数. ⑶纯虚数.
【解析】 (1)a=6时,z为实数,
(2)a∈(-∞,-1)∪(-1,1)∪(1,6) ∪(6,∞)时,z为虚数
(3)不存在实数a使z为纯虚数
【点评】根据复数z为实数,虚数及纯虚数的概念,利用它们的充要条件可分别求出相应的a的值.
7.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若,
则输出的 .
【解析】:循环的第一步:S=,n=2,
循环的第二步:S=+,n=3,
循环的第三步:S=,n=4,
因此输出
【点评】:这是一个当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
解法还是一样,从第一步开始写,直到循环的
条件不成立时,结束循环,输出结果.
8. [2010·江苏卷] 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S的值是____________
【解析】63;
【点评】用流程图可以表示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关键是要注意循环的次数
9.某算法的伪代码如下:
S←0
i←1
While i≤100
S←
i←i+2
End While
Print S
则输出的结果是
【解析】由算法的伪代码知功能为:
.
【点评】:用“While...End While”或“For...End For”描述循环结构时,要注意循环的次数及循环体中S←与i←i+2的顺序
10. [2011·北京卷] 执行如图1-2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A的值为2,则输出的P值为
图1-2
【解析】 第一步,P=1+1=2,S=1+=;
第二步,P=2+1=3,S=+=;
第三步,P=3+1=4,S=+=>2,输出P=4,故P值为4
四、达标测试
1. [2011.安徽理1]设 是虚数单位,复数为纯虚数,则实数为 .
2.[2011·北京卷] 复数= .
3.满足方程x2-2x-3+(9y2-6y+1)i=0的实数对(x,y)表示的点的个数是______.
4.设复数z=log2(m2-3m-3)+ilog2(3-m)(m∈R),如果z是纯虚数,求m的值.
5.已知m∈R,复数z=+(m2+2m-3)i,当m为何值时,
(1)z∈R; (2)z是虚数;(3)z是纯虚数;(4)z=+4i.
6.(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若输出的, 则自然数 .
7.阅读图中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 , (注:框图中的赋值符号“”也可以写成“”或“”)
8.右边是根据所输入的值计算值的一个算法程序, 若依次取数列中的前200项,则所得值中的最小值为 .
(注:程序中的赋值符号“”也可以写成“”或“”)
9.(2010南通模拟)在可行域内任取一点,规则如流程图所示,则能输出数对(,)的概率是
五、参考答案:
1.【答案】a=2
【解】 法一:==为纯虚数,
所以
解得a=2.
法二:=为纯虚数,所以a=2.
2.【答案】 i
【解】 ===i
3.【答案】2
【解】由题意知∴
∴点对有(3,),(-1,)共有2个.
4.【答案】m=-1
【解】(由题意知∴
∴∴,∴m=-1.
5.【解】(1)m须满足解之得:m=-3.
(2)m须满足m2+2m-3≠0且m-1≠0,解之得:m≠1且m≠-3.
(3)m须满足解之得:m=0或m=-2.
(4)m须满足解之得:m∈
6.【答案】4
【解】10=1+2+3+4,当时应退出循环,所以自然数.
7.【答案】12,3
【解】要结束程序的运算,就必须通过整除的条件运算,而同时也整除,那么的最小值应为和的最小公倍数12,即此时有.
8.【解】1≤n≤200,所以-≤-1≤ 1,
当x>0,即0<x≤1时,由y=1+x,得1<y≤2,
当x≤0,即-≤x≤0时,由y=1-x,得1≤y≤1+,
所以,y值中的最小值为1.
9.【解】由流程图知本题是几何概型问题,D区域为,
d区域为4, 则输出数对(,)的概率是.
专题九 复数、算法、推理与证明
第二课时 推理与证明
一、复习要求:
会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理解(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了解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二、考点整合
1.推理:,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推理.推理一般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合情推理:前提为真时,结论可能为真的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数学中常用的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的推理过程为: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由这两种推理方式即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未必正确,因此只能作为猜想,其正确与否需要通过演绎推理加以证明.
(2).演绎推理:根据一般性的真命题(或逻辑规则)导出特殊性命题为真的推理,叫做演绎推理.“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在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你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
2.证明 数学常用的证明方法有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
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
三、题型解析
1.[2011陕西理卷13]观察下列等式
1=1
2+3+4=9
3+4+5+6+7=25
4+5+6+7+8+9+10=49
……
照此规律,第个等式为
【答案】
【解析】第个等式是首项为,公差1,项数为的等差数列,即
【点评】要善于观察第个等式左右两边规律,归纳推理
2.[2011·江西理卷]观察下列各式:=3125,=15625,=78125,…,则的末四位数字为
【答案】 8125
【解析】再算出几项的后四位, 找出规律 ()末四位数字为8125
所以的末四位数字为8125。
3.[2011·山东理卷15]设函数,观察:
根据以上事实,由归纳推理可得:
当且时, .
【答案】
【点评】关键看前几项, 归纳分母系数的变化规律
4. 平面内的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有多个,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类似地,写出空间中的一个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的两个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要条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两个充要条件)
【解析】类比: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得出:两组相对侧面分别平行的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
→类比: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得出:一组相对侧面平行且全等的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
【点评】我们可以将长方形的许多性质类比到长方体中,得到长方体的边、角关系的“好”性质;我们可以将圆中的许多性质类比到球中,得到球的弧长、面积、体积的“好”性质.
5. [2010海安中学模拟]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中,是的前项和,则数列也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类比上述结论,相应地在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中,若是数列的前项积,则有 .
【解析】
【点评】一般地,等差数列中, 减 -, 在等比数列中 对应除; 等差数列中加+在等比数列中 对应 乘
6[2010年重庆模拟] 已知命题:“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数列也是等比数列”.类比这一性质,你能得到关于等差数列的一个什么性质?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类比等比数列的性质,可以得到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是:若数列是等差数
列,则数列也是等差数列.
证明如下: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则,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点评】在中学数学中有很多地方用到类比推理去研究问题如等差与等比、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利用类比思想比较两相似事物时,一定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引起两事物联系与差异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而不是仅仅从表面上进行类比.
7.[盐城2010一调]现有一个关于平面图形的命题:如图,同一个平面内有两个边长都是
的正方形,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
部分的面积恒为.类比到空间,有两个棱长均为的正方体,其中
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体重叠部分的体积恒
为 .
【解析】
8.已知,且,求证:.
证明:因为,且,
所以,,要证明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明r,
即证,从而只需证明,
即,
因为,,
所以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点评】本题是一道与不等式有关的证明问题,当题设条件较弱,通常从结论出发采用分析法加以证明.证明时要注意要证、只需证明、即证明等字眼.
9.已知、、、R,且=2(+)
求证:方程++=0和++=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
证明:假设这两个一元二次方程都没有实根,那么他们的判别式都小于0,即:
∴ ∵=2(+)代入上式得
,即.这与“任何实数的平方为非负数”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故这两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
【点评】本题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至少有一个”是指“大于或等于一个”,它的反面是“一个都没有”.
四、达标测试
1.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序号是 (1)(2)(4)
(1)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
(2)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3)某次考试张军成绩是100分,由此推出全班同学成绩都是100分;
(4)三角形内角和是,四边形内角和是,五边形内角和是,由此得凸多边形内角和是
2.由图(1)有面积关系:,则由图(2)有体积关系:= .
3.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S(r)=r2,周长C(r)=2r,若将r看作(0,+∞)上的变量,则
=2r ,
①式可以用语言叙述为:圆的面积函数的导数等于圆的周长函数.对于半径为R的球,若将R看作(0,+∞)上的变量,请你写出类似于的式子: .
②式可以用语言叙述为: .
4.在等差数列中,若,则有等式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中,若,则有等式 成立.
5.求证:+>2+
6. 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增函数,且对任意的a,b∈R,都有f(a)+f(b)≥f(-a)+f(-b).
求证:a+b≥0.
分析:谈到函数的单调性,我们常想到:回归定义,而根据单调性的定义,我们很难由f(a)+f(b)与f(-a)+f(-b)的大小关系,加工出a,b,-a,-b间的关系条件,而我们更希望通过自变量的大小关系,利用函数单调性,加工出其函数值的大小关系,于是我们想到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7.已知是整数,是偶数,求证:也是偶数.
8.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
(Ⅰ)求数列{an}的通项an和前n项和Sn;
(Ⅱ)设,求证: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分析:首先为了确定等差数列{an},我们只需回归a1,d,进而得到其通项公式;其次我们想证明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然而我们却无法穷举出所有的包含不同的三项的情况,因此我们想到用反证法来解决这一证明问题.
五、参考答案
1.【解】(1)(2)(4)
2.【解】
3.=4R2,球的体积函数的导数等于球的表面积函数;
4. 等差数列 用减法定义 性质用加法表述(若且
则);
等比数列 用除法定义 性质用乘法表述(若且
则).
由此,猜测本题的答案为:
事实上,对等差数列,如果,则
. 所以有:
)().从而对等比数列,如果,则有等式:成立.
5.证明: 要证原不等式成立,
只需证(+)>(2+),
即证。
∵上式显然成立,
∴原不等式成立.
6.证明:假设a+b<0,
则有a<-b,b<-a,
又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
∴f(a)<f(-b),f(b)<f(-a)
∴f(a)+f(b)<f(-a)+f(-b)
这与已知f(a)+f(b)≥f(-a)+f(-b)矛盾,
故假设a+b<0不成立,由此得证a+b≥0.
7.证明:假设不是偶数,即是奇数.
设,则.
是偶数,是奇数,这与已知是偶数矛盾.
由上述矛盾可知,一定是偶数.
8.解:(Ⅰ)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即
则Sn=(1+3+5+…+2n-1) 即
(Ⅱ)证明:∵,
假设数列{bn}中存在三项bp,bq,br成等比数列(其中p,q,r互不相等),则=bq·br,
即
整理得
∵p,q,r∈N*,
即(p-r)2=0,
∴p=r,
这与p≠r矛盾,
数列{bn}中任意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