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作文提分技巧之—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分析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初中语文作文提分技巧之—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分析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4 21: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让古典醇香走进你的文章
——谈谈如何引用古典诗词来提高作文的文化底蕴
文有诗书气自华文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目标】
学习和掌握古诗引用的方法,能够运用引入作文。
【学习重点】
能运用引用增加作文的文采。
文有诗书气自华文有诗书气自华
“文有诗书气自华”什么意思?
语出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有道是“文”有诗书气自华,请先读下面两段考场作文,并通过对比说说你的感受。
 
例文(一)  
  冬天过去了,迎来了春姑娘的身影。你看,那花开了,草绿了,小动物们也活跃起来了,就连沉睡了一冬的蛇,也从林间迎面向我们走来,似乎要向我们打招呼。远处传来一声尖叫,又有谁会想到,这破晓黎明时的一声吼居然出自一只鸡之口。春天带给人们以希望。
例文(二)   
  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她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盼望她的春色满园,落红如雨。
  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哪些方面可引诗入文
3、以诗句开篇,先声夺人
4、用诗句写景,境界优美
5、用诗句议论,观点鲜明
6、用诗句抒情,情感丰富
1、以诗句为标题,画龙点睛
2、以诗句作题记,导引全文
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法
1、语录式——摘录
放在文章的题记位置,单独出现,做全文的题记。
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法
再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语录式类似于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动地写在文章的开头,完后另起一行在末尾处用破折线引出句子出处,由此做成作文的题记。
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法
2、引号式——套用
用在文章内文中,就是直接引语的形式。
例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我们看见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种情愫总会油然而生。
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法
再看:
秋叶是漫无边际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满目的秋叶,五彩缤纷,给了我们铺陈在天地间的巨幅油画,也给了我们万千感叹。
(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
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法
3、变化式——化用
就是没有引号,把经典、古诗词无形地揉进自己的句子中。
例如:
有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一种豪放叫飞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种情意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一种淡然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法
再如:
雨的语言是丰富的,可以是漫卷诗书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绵绵春夜;可以是点点离人泪,倾述那个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冰湖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龄送别有人的刹那间。
前一个化用是完全的诗句的连用到自己的句子中,后一个化用是将诗句的亮点词语活用在自己的句子中。
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形式
以诗句为题, 画龙点睛
以诗句开篇, 先声夺人
以诗句为料, 别致传神
以诗句煞尾, 强化主题
以诗句为题, 画龙点睛
“题好一半文”。
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使人一见,便赢得更多的青睐。标题需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
以诗句为题, 画龙点睛
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新颖脱俗,使人有为之一震的感觉。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
以诗句为题, 画龙点睛
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
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化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
琼瑶的《庭院深深》也是化用了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
以诗句为题, 画龙点睛
如:《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独上高楼》(化用王国维词)《风雨任平生》(化用“一蓑风雨任平生” )等。
再如: “诚信”话题的作文,以《众里寻它千百度》为题,“思念”话题的作文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标题,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以诗句开篇, 先声夺人
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
你要是把古诗放在开头,利用它的结构鲜明,来引导全文,这样便起了一个“群龙之首”的作用。
以诗句开篇, 先声夺人
(1)《寻找快乐,精彩人生》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以诗句开篇, 先声夺人
(2)《那一抹忧伤的底色》
自古以来,书信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素有鸿雁传书之说。在历史长河里,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想起远方的家人,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岑参在西征的途中写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封信,弥足珍贵,满纸都是对亲人的牵挂;面对君王,诸葛孔明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也感人肺腑,一番忠义之情,令人钦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书信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何等重要!面对这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们是满心欢喜地接受!
以诗句开篇, 先声夺人
(3)《生命的色彩》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生命的颜色,灰暗、沉闷;“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是苏轼生命的颜色,雄浑、超旷。那我的生命是什么颜色呢?
以诗句为料, 别致传神
以名句开篇, 它们起到了摄人眼目、先声夺人的作用, 而作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富有象征意味的诗句, 含蓄隽永, 别致传神, 虽不是主要材料, 但对表现主旨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以诗句为料, 别致传神
(1)《今年花胜去年红》
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秾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的落英缤纷,很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人怜?”那里的花,游丝无力,楚楚动人,也很美。
以诗句为料, 别致传神
(2)《不要轻易说“不”》
当然,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潜归隐,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如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如千手观音创造的奇迹……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残酷现实,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
以诗句为料, 别致传神
(3)《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以诗句为料, 别致传神
(4)《追寻自己的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找到了一种豪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找到了一种回首;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找到了一种静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找到了一种壮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找到了一种朴素。
以诗句为料, 别致传神
(5) 《责任的呼唤》
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我领略了孟子的发奋;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里,我理解了责任的深沉。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我明白了子女对父母的拳拳之心。从鲁迅的一张小照中,我懂的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博大胸襟。
以诗句为料, 别致传神
 这几段文字,均选自高考满分作文。就是因为作者善用诗词佳句,信手拈来,使得文章语言亮丽,富有诗风雅韵,如缕缕茶香沁人心脾,让人心荡神驰。也使作者的思想渗入了一些古典情节,变的越发厚重。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也是这几篇文章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以诗句煞尾, 强化主题
结尾的方法很多,或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或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或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以名句结尾,更能达到强化主题的效果。
以诗句煞尾, 强化主题
(1)《一双童鞋》的结尾
  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幸福?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 啊,一双童鞋,超然一点,幸福多多。
以诗句煞尾, 强化主题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考生引用李白的诗和曾国藩自己的诗句作结,进一步深化了作者的观点,也留给读者无尽的反思。
以名句煞尾, 强化主题
(3)《驿路梨花》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个结尾既实写自然梨花,又虚写雷锋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意蕴丰富。
示例: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
① 以“生命”为话题,化用古诗,写一组句子。
生命就是杜甫“ , ”的无奈与感伤。生命就是柳永“ , ”的不懈追求。生命就是屈原“ , ”的执着; 生命就是苏东坡“ ”的超脱与豁达。
文有诗书气自华文有诗书气自华
① 以“生命”为话题,化用古诗,写一组句子。
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生命就是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生命就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生命就是苏东坡“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超脱与豁达;
文有诗书气自华文有诗书气自华
示例: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
②以“亲情”为话题,引用古诗,写一组句子。
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 , ”的感叹,亲情是苏轼“ ”的祝愿。
文有诗书气自华文有诗书气自华
②以“亲情”为话题,引用古诗,写一组句子。
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文有诗书气自华文有诗书气自华
修改作文(选之前作文训练中的一篇,根据所学修改某一段,使之蕴含诗的意境)。
1、以诗句为题,画龙点睛
2、以诗句开篇,先声夺人
3、以诗句为料,别致传神
4、以名句煞尾, 强化主题
5、用诗句写景,境界优美
6、用诗句议论,观点鲜明
7、用诗句抒情,情感丰富
文有诗书气自华文有诗书气自华
一、化用下列诗句:
①美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亮丽,
②美就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蓬勃,
③美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
二、请化用你熟知的古诗词,写一段与春天有关的话。
练习示例
一、
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二、
有人问“春天是什么”,丘迟说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