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甘肃省酒泉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甘肃省酒泉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4-25 14:45:45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甘肃省酒泉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九下·德州开学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玻璃破碎 C.冰块融化 D.铁丝弯曲
2.(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不是化合物
3.(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银、氯化钾 B.白磷、冰水混合物
C.水银、洁净的空气 D.铁粉、二氧化碳
4.(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厕所用的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氢气 D.氧气
5.(2015九上·哈尔滨期中)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6.(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盐酸能与所有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C.食盐是一种盐,所以盐都能食用
D.氢氧化钾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
7.(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关于酸和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B.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
C.酸就是有酸味的物质
D.碱就是有腐蚀性的物质
8.(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糖水 C.米粥 D.豆浆
9.(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
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浓度和性质相同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10.(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称取氯化钠固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溶解氯化钠
11.(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蒸馏水 B.食盐水 C.食醋 D.石灰水
12.(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盐酸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澄清石灰水和蒸馏水
13.(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D.常温下是固体
14.(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物质与稀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
A.镁 B.银 C.铁 D.铝
15.(2017·广东模拟)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二、填空题
16.(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钠原子   ;
(2)3个氢氧根离子   ;
(3)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   ;
(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5) 表示的微粒是   .
(6)地壳中含量第一的非金属元素是   ,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是   ,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7.(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
②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⑤镁与盐酸的反应:   .
18.(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由上表可推出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形成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三、计算
19.(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有硝酸钠   克,在这种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0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铁丝弯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解: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中,都只含有一种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属于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由A中的分析可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因为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混合物中也可能含有一种元素,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一种元素﹣﹣磷元素.
3.【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解:A、银是纯净物中的单质;氯化钾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白磷是纯净物中的单质;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水银是纯净物中的单质;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铁粉是纯净物中的单质;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4.【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发出嘶嘶声.
故选B.
【分析】反应前的物质是盐酸和大理石,接触后发出“嘶嘶”声,并冒气泡说明有气体生成,由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此气体应该是二氧化碳.
5.【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解:溶质可以是固体例如:氯化钠溶于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质可以是液体例如:酒精的水溶液,溶质是酒精;溶质可以是气体例如: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并不是说溶剂都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
故选D.
【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特点和类别考虑本题.
6.【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解:A、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错误;
B、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比如铜,错误;
C、不是所有的盐都能食用,比如氯化钡,错误;
D、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碳酸呈酸性解答;
B、根据盐酸的性质解答;
C、根据盐的性质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呈碱性解答.
7.【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解:A、浓硫酸是常见的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吸水性,故正确.
B、生石灰是氧化物,不是碱,故错误.
C、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有酸味不一定是酸,故错误.
D、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有腐蚀性不一定是碱,故错误.
故选A
【分析】A、浓硫酸是常见的干燥剂.
B、生石灰是氧化物.
C、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D、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8.【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解:A、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A错;
B、糖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米粥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C错;
D、豆浆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D错;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9.【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不正确;
B、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
C、由于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一种溶液中各部分浓度和性质相同.故C正确;
D、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汽油、酒精等都可作溶剂.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
10.【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溶解
【解析】【解答】解:A、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图中用灯帽盖灭;故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称量物放在左盘;图中放反了;故错误;
C、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图中无错误;故正确;
D、溶解氯化钠时,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加速食盐的溶解;故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故答案为:B.
【分析】A、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去分析;
B、从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去分析;
C、从量筒的使用方法去分析;
D、从溶解氯化钠时,玻璃棒的作用去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水呈中性,石蕊不变色,故A错误;
B、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石蕊不变色,故B错误;
C、食醋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故C正确;
B、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因此不能使石蕊变红则是溶液不显酸性.
12.【答案】B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气体的净化;酸、碱、盐的鉴别;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待鉴别气体中,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得更旺的是氧气,可以鉴别,故能达到目的.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稀盐酸和食盐水分别显酸性、中性,滴加酚酞溶液均不变色,无法鉴别,故不能达到目的.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和氢气反应,可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故能达到目的.
D、石灰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蒸馏水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所以能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石灰水和蒸馏水,故能达到目的.
故选B.
【分析】据所给每组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行分析判断鉴别物质的方法是否正确.
13.【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一些金属的硬度很小,熔点较低,如钠、汞等,错误;
B、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正确;
C、一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例如铜是红色的,错误;
D、金属汞是液体,错误.
故选B.
【分析】可以根据金属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一些金属不能和酸反应,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一些金属较软,一些金属熔点较低,颜色不都是银白色的.
14.【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只有银排在氢的后面所以不能与酸反应,其余金属都排在氢的前面.
故选: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考虑能否与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进行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A、从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A正确;
B、在t1℃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由于在t2℃时,N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由于在t1℃时,乙的溶解度是25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乙,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而通过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①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
16.【答案】(1)2Na
(2)3OH﹣
(3)N2
(4) O2
(5)Cl
(6)O;Al;Al2O3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解:(1)2个钠原子,是在钠元素的符号前面加上2,为2Na;(2)氢氧根在化合物中一般为﹣1价,对应的一个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氢氧根离子为OH﹣.三个氢氧根离子在氢氧根离子前面加3即可,为3OH﹣;(3)氮气是有氮分子构成的,其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氮分子,为 N2;(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在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正上方写,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为 O2;(5)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17号,为氯原子,表示为 Cl.(6)地壳中含量第一的非金属元素是 O,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是 Al,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其化学式 Al2O3.
答案为:(1)2Na;(2)3OH﹣;(3)N2;(4) O2;(5)Cl.(6)O;Al; Al2O3.
【分析】(1)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对应的数字;(2)离子书写首先要确定对应的化合价,也就是确定每个离子的带电量,然后按照离子的书写规则书写;(3)书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时首先确定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保持,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保持,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离子保持;(4)化合价的标注在对应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可以省略;(5)根据结构示意图确定里外相等是原子,为17号,氯原子;(6)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结合对应的元素以及其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17.【答案】2H2O2 2H2O+O2↑;CO2+Ca(OH)2═Ca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3Fe+2O2 Fe3O4;Mg+2HCl═MgCl2+H2↑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②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③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④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⑤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故答案为:①2H2O2 2H2O+O2↑;②CO2+Ca(OH)2═CaCO3↓+H2O;③CaCO3+2HCl=CaCl2+H2O+CO2↑;④3Fe+2O2 Fe3O4;⑤Mg+2HCl═MgCl2+H2↑.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18.【答案】(1)随温度的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2)饱和;1:2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解:(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温度逐渐的升高,溶解度的数值也在逐渐的增大,故答案为:随温度的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2)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7.2g,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固体物质有剩余,故答案为:饱和,
60℃时,氯化铵溶解度为55.2g,氯化铵固体全部溶解,溶质质量为:50g,溶剂质量为100g,故答案为:1:2.
【分析】(1)根据表中的溶解度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2)根据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根据60℃时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进行分析.
19.【答案】12;12%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有硝酸钠:80g×15%=12g,在这种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0克水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2%;
故答案为:12;12%.
【分析】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1 / 12016-2017学年甘肃省酒泉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九下·德州开学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玻璃破碎 C.冰块融化 D.铁丝弯曲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铁丝弯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解: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中,都只含有一种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属于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由A中的分析可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因为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混合物中也可能含有一种元素,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一种元素﹣﹣磷元素.
3.(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银、氯化钾 B.白磷、冰水混合物
C.水银、洁净的空气 D.铁粉、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解:A、银是纯净物中的单质;氯化钾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白磷是纯净物中的单质;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水银是纯净物中的单质;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铁粉是纯净物中的单质;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4.(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厕所用的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氢气 D.氧气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发出嘶嘶声.
故选B.
【分析】反应前的物质是盐酸和大理石,接触后发出“嘶嘶”声,并冒气泡说明有气体生成,由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此气体应该是二氧化碳.
5.(2015九上·哈尔滨期中)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解:溶质可以是固体例如:氯化钠溶于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质可以是液体例如:酒精的水溶液,溶质是酒精;溶质可以是气体例如: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并不是说溶剂都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
故选D.
【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特点和类别考虑本题.
6.(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盐酸能与所有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C.食盐是一种盐,所以盐都能食用
D.氢氧化钾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解:A、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错误;
B、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比如铜,错误;
C、不是所有的盐都能食用,比如氯化钡,错误;
D、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碳酸呈酸性解答;
B、根据盐酸的性质解答;
C、根据盐的性质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呈碱性解答.
7.(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关于酸和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B.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
C.酸就是有酸味的物质
D.碱就是有腐蚀性的物质
【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解:A、浓硫酸是常见的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吸水性,故正确.
B、生石灰是氧化物,不是碱,故错误.
C、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有酸味不一定是酸,故错误.
D、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有腐蚀性不一定是碱,故错误.
故选A
【分析】A、浓硫酸是常见的干燥剂.
B、生石灰是氧化物.
C、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D、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8.(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糖水 C.米粥 D.豆浆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解:A、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A错;
B、糖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米粥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C错;
D、豆浆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D错;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9.(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
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浓度和性质相同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不正确;
B、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
C、由于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一种溶液中各部分浓度和性质相同.故C正确;
D、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汽油、酒精等都可作溶剂.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
10.(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称取氯化钠固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溶解氯化钠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溶解
【解析】【解答】解:A、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图中用灯帽盖灭;故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称量物放在左盘;图中放反了;故错误;
C、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图中无错误;故正确;
D、溶解氯化钠时,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加速食盐的溶解;故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故答案为:B.
【分析】A、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去分析;
B、从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去分析;
C、从量筒的使用方法去分析;
D、从溶解氯化钠时,玻璃棒的作用去分析.
11.(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蒸馏水 B.食盐水 C.食醋 D.石灰水
【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水呈中性,石蕊不变色,故A错误;
B、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石蕊不变色,故B错误;
C、食醋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故C正确;
B、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因此不能使石蕊变红则是溶液不显酸性.
12.(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盐酸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澄清石灰水和蒸馏水
【答案】B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气体的净化;酸、碱、盐的鉴别;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待鉴别气体中,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得更旺的是氧气,可以鉴别,故能达到目的.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稀盐酸和食盐水分别显酸性、中性,滴加酚酞溶液均不变色,无法鉴别,故不能达到目的.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和氢气反应,可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故能达到目的.
D、石灰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蒸馏水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所以能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石灰水和蒸馏水,故能达到目的.
故选B.
【分析】据所给每组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行分析判断鉴别物质的方法是否正确.
13.(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D.常温下是固体
【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一些金属的硬度很小,熔点较低,如钠、汞等,错误;
B、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正确;
C、一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例如铜是红色的,错误;
D、金属汞是液体,错误.
故选B.
【分析】可以根据金属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一些金属不能和酸反应,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一些金属较软,一些金属熔点较低,颜色不都是银白色的.
14.(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列物质与稀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
A.镁 B.银 C.铁 D.铝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只有银排在氢的后面所以不能与酸反应,其余金属都排在氢的前面.
故选: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考虑能否与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进行分析.
15.(2017·广东模拟)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A、从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A正确;
B、在t1℃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由于在t2℃时,N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由于在t1℃时,乙的溶解度是25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乙,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而通过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①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
二、填空题
16.(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钠原子   ;
(2)3个氢氧根离子   ;
(3)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   ;
(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5) 表示的微粒是   .
(6)地壳中含量第一的非金属元素是   ,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是   ,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1)2Na
(2)3OH﹣
(3)N2
(4) O2
(5)Cl
(6)O;Al;Al2O3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解:(1)2个钠原子,是在钠元素的符号前面加上2,为2Na;(2)氢氧根在化合物中一般为﹣1价,对应的一个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氢氧根离子为OH﹣.三个氢氧根离子在氢氧根离子前面加3即可,为3OH﹣;(3)氮气是有氮分子构成的,其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氮分子,为 N2;(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在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正上方写,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为 O2;(5)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17号,为氯原子,表示为 Cl.(6)地壳中含量第一的非金属元素是 O,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是 Al,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其化学式 Al2O3.
答案为:(1)2Na;(2)3OH﹣;(3)N2;(4) O2;(5)Cl.(6)O;Al; Al2O3.
【分析】(1)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对应的数字;(2)离子书写首先要确定对应的化合价,也就是确定每个离子的带电量,然后按照离子的书写规则书写;(3)书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时首先确定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保持,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保持,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离子保持;(4)化合价的标注在对应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可以省略;(5)根据结构示意图确定里外相等是原子,为17号,氯原子;(6)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结合对应的元素以及其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17.(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
②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⑤镁与盐酸的反应:   .
【答案】2H2O2 2H2O+O2↑;CO2+Ca(OH)2═Ca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3Fe+2O2 Fe3O4;Mg+2HCl═MgCl2+H2↑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②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③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④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⑤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故答案为:①2H2O2 2H2O+O2↑;②CO2+Ca(OH)2═CaCO3↓+H2O;③CaCO3+2HCl=CaCl2+H2O+CO2↑;④3Fe+2O2 Fe3O4;⑤Mg+2HCl═MgCl2+H2↑.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18.(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由上表可推出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形成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答案】(1)随温度的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2)饱和;1:2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解:(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温度逐渐的升高,溶解度的数值也在逐渐的增大,故答案为:随温度的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2)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7.2g,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固体物质有剩余,故答案为:饱和,
60℃时,氯化铵溶解度为55.2g,氯化铵固体全部溶解,溶质质量为:50g,溶剂质量为100g,故答案为:1:2.
【分析】(1)根据表中的溶解度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2)根据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根据60℃时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进行分析.
三、计算
19.(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有硝酸钠   克,在这种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0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2;12%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有硝酸钠:80g×15%=12g,在这种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0克水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2%;
故答案为:12;12%.
【分析】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