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汉江区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汉江区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4-25 14:45:45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汉江区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2.(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通电发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食盐水的蒸发
3.(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粉末状药品
4.(2016九上·北京月考)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
A.0.5mL B.1mL~2mL C.3mL~4mL D.5mL~6mL
5.(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既能用来给固体加热又能用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6.(2015九上·青岛月考)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水冲灭 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扑盖
7.(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量取25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2016九上·菏泽月考)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
A.15g B.15.0g C.14.5g D.14.0g
二、非选择题
9.(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氧气   ;
(2)水   ;
(3)二氧化碳   ;
(4)高锰酸钾   .
10.(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需要用   ;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   ;
③给物质加热时,需要用   ;
④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   ;
⑤能加热的仪器是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加热时,应用火焰的   部分加热.
11.(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小刚、小军等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
小明同学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如图),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碳化情况.
【观察与思考】
发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反思与结论】
实验结论:    的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     .
探究二:探究石蜡的成分.
小刚同学点燃的一支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烧杯(如图),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    和碳元素.
12.(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下面是某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报告,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份报告.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
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在空气中   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    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在空气中    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    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   
取两玻璃片,对其中一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 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呼气的玻璃片上    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解:学习化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些结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质能否发生反应,都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实验.
故选C
【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所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实验.
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灯泡通电食盐水的蒸发以及湿衣服的晾干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均是物理变化,只有铁丝的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体,是化学变化.
故选B
【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利用这一特点可解决问题.
3.【答案】A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A、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时,如图所示的操作是正确的.
B、液体超过试管体积的 ,会沸腾时飞溅出来;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C、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并且最好盖两次.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D、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A.
【分析】A、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标签对着手心;细口瓶瓶口紧靠容器口.
B、液体加热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 ;并且要先均匀加热.
C、酒精灯用完后,熄灭时,绝不能用嘴去吹,防止火焰进入酒精灯,引起危险.
D、加热后的蒸发皿很热,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拿,烫手.
4.【答案】B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为了节约药品,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小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一般取1mL~2mL.故选B.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药品的取用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
5.【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解:A、烧杯一般用于配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均可使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但是不适合给固体加热.所以错误.
B、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均可使用,可直接加热,所以正确.
C、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不能加热,所以错误.
D、集气瓶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的气体,不能加热,所以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烧杯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
B、根据试管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
C、量筒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
D、根据集气瓶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
6.【答案】D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解:A、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能与水互溶,不能用水冲灭,故选项方法错误.
B、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着火面积较小,不需使用泡沫灭火器救灭,故选项方法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故选项方法错误.
D、用湿抹布盖灭,既可以隔绝氧气,又可以降低温度,故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25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
故选B.
【分析】先熟悉题目中的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用途:①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②试管少量液体或固体的反应容器;③胶头滴管滴加或取用少量液体;④酒精灯加热.
8.【答案】C
【知识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则称得食盐质量=15.0g﹣0.5g=14.5g.故选C.
【分析】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1)O2
(2)H2O
(3)CO2
(4)KMnO4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解:(1)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O2;故填:O2;(2)水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3)根据氧化物的读法与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2;(4)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故填:KMnO4.
【分析】根据单质与化合物(书写的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化学式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0.【答案】胶头滴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试管、烧杯;试管;外焰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解: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排水法收集气体要用水槽盛装水,集气瓶收集;③给物质加热最常用的仪器是酒精灯;④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接近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定容;⑤试管、烧杯是可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可直接加热,烧杯底部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引起炸裂;给物质加热要用到酒精灯,它的火焰分三层,加热时要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①胶头滴管;②水槽;集气瓶;③酒精灯;④量筒、胶头滴管;⑤试管、烧杯;试管;外焰.
【分析】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排水法收集气体要用水槽盛装水,集气瓶收集;③给物质加热最常用的仪器是酒精灯;④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接近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定容;⑤试管、烧杯是可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可直接加热,烧杯底部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引起炸裂,并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11.【答案】a;外焰;与氧气接触面积大,燃烧充分;水和二氧化碳;氢元素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解:(1)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所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变黑;(2)由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与氧气接触面积大,燃烧充分;【分析与结论】由题意可知,由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由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答案: a;外焰;与氧气接触面积大,燃烧充分;
【分析】(1)根据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分析并得出结论;(2)根据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氧气接触面积大,燃烧充分解答;【分析与结论】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分析与结论】水和二氧化碳;氢元素.
12.【答案】无明显变化;变浑浊;高;正常燃烧;燃烧不旺;低;没有明显变化;出现水雾;高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实验报告:
呼出的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更高;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瓶中燃烧的更旺,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低;
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高;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无明显变化 
变浑浊 高
正常燃烧
燃烧不旺 低
没有明显变化
出现水雾 高
【分析】实验报告:
根据二氧化碳使澄请石灰水变浑浊的特点,以及实验现象考虑结论;
根据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和实验现象考虑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而空气中的没有,判断结论.
1 / 1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汉江区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解:学习化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些结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质能否发生反应,都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实验.
故选C
【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所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实验.
2.(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通电发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食盐水的蒸发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灯泡通电食盐水的蒸发以及湿衣服的晾干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均是物理变化,只有铁丝的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体,是化学变化.
故选B
【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利用这一特点可解决问题.
3.(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粉末状药品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A、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时,如图所示的操作是正确的.
B、液体超过试管体积的 ,会沸腾时飞溅出来;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C、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并且最好盖两次.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D、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A.
【分析】A、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标签对着手心;细口瓶瓶口紧靠容器口.
B、液体加热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 ;并且要先均匀加热.
C、酒精灯用完后,熄灭时,绝不能用嘴去吹,防止火焰进入酒精灯,引起危险.
D、加热后的蒸发皿很热,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拿,烫手.
4.(2016九上·北京月考)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
A.0.5mL B.1mL~2mL C.3mL~4mL D.5mL~6mL
【答案】B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为了节约药品,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小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一般取1mL~2mL.故选B.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药品的取用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
5.(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既能用来给固体加热又能用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解:A、烧杯一般用于配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均可使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但是不适合给固体加热.所以错误.
B、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均可使用,可直接加热,所以正确.
C、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不能加热,所以错误.
D、集气瓶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的气体,不能加热,所以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烧杯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
B、根据试管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
C、量筒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
D、根据集气瓶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
6.(2015九上·青岛月考)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水冲灭 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扑盖
【答案】D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解:A、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能与水互溶,不能用水冲灭,故选项方法错误.
B、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着火面积较小,不需使用泡沫灭火器救灭,故选项方法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故选项方法错误.
D、用湿抹布盖灭,既可以隔绝氧气,又可以降低温度,故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7.(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量取25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25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
故选B.
【分析】先熟悉题目中的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用途:①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②试管少量液体或固体的反应容器;③胶头滴管滴加或取用少量液体;④酒精灯加热.
8.(2016九上·菏泽月考)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
A.15g B.15.0g C.14.5g D.14.0g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则称得食盐质量=15.0g﹣0.5g=14.5g.故选C.
【分析】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9.(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氧气   ;
(2)水   ;
(3)二氧化碳   ;
(4)高锰酸钾   .
【答案】(1)O2
(2)H2O
(3)CO2
(4)KMnO4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解:(1)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O2;故填:O2;(2)水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3)根据氧化物的读法与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2;(4)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故填:KMnO4.
【分析】根据单质与化合物(书写的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化学式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0.(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需要用   ;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   ;
③给物质加热时,需要用   ;
④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   ;
⑤能加热的仪器是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加热时,应用火焰的   部分加热.
【答案】胶头滴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试管、烧杯;试管;外焰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解: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排水法收集气体要用水槽盛装水,集气瓶收集;③给物质加热最常用的仪器是酒精灯;④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接近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定容;⑤试管、烧杯是可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可直接加热,烧杯底部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引起炸裂;给物质加热要用到酒精灯,它的火焰分三层,加热时要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①胶头滴管;②水槽;集气瓶;③酒精灯;④量筒、胶头滴管;⑤试管、烧杯;试管;外焰.
【分析】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排水法收集气体要用水槽盛装水,集气瓶收集;③给物质加热最常用的仪器是酒精灯;④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接近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定容;⑤试管、烧杯是可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可直接加热,烧杯底部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引起炸裂,并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11.(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小刚、小军等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
小明同学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如图),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碳化情况.
【观察与思考】
发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反思与结论】
实验结论:    的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     .
探究二:探究石蜡的成分.
小刚同学点燃的一支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烧杯(如图),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    和碳元素.
【答案】a;外焰;与氧气接触面积大,燃烧充分;水和二氧化碳;氢元素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解:(1)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所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变黑;(2)由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与氧气接触面积大,燃烧充分;【分析与结论】由题意可知,由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由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答案: a;外焰;与氧气接触面积大,燃烧充分;
【分析】(1)根据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分析并得出结论;(2)根据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氧气接触面积大,燃烧充分解答;【分析与结论】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分析与结论】水和二氧化碳;氢元素.
12.(2017九下·武汉开学考)下面是某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报告,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份报告.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
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在空气中   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    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在空气中    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    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   
取两玻璃片,对其中一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 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呼气的玻璃片上    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答案】无明显变化;变浑浊;高;正常燃烧;燃烧不旺;低;没有明显变化;出现水雾;高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实验报告:
呼出的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更高;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瓶中燃烧的更旺,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低;
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高;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无明显变化 
变浑浊 高
正常燃烧
燃烧不旺 低
没有明显变化
出现水雾 高
【分析】实验报告:
根据二氧化碳使澄请石灰水变浑浊的特点,以及实验现象考虑结论;
根据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和实验现象考虑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而空气中的没有,判断结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