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4-25 14:45:41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化学知识能够使我们“趋利避害”,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倡导“低碳”生活,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B.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减缓酸雨的危害
C.废旧电池深埋地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加速开采矿物,刺激经济快速发展
2.(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天然气泄漏,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忌在室内打电话报警或开灯检查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3.(2017·广东模拟)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
4.(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某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加热会分解为CuO、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M一定是化合物 B.M一定由四种元素组成
C.M是黑色粉末 D.可以用M为原料冶炼铜
5.(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的是(  )
A.石灰水密封保存 B.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
C.暖气片表面刷“银粉”漆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6.(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i的化合价由0变为+2价 B.X的化学式为CuSO4
C.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
7.(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铝有延展性 能制成铝箔
B 碳具有还原性 常用于冶炼金属
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常用于保护气
D 石墨有滑腻感 常用作铅笔芯
A.A B.B C.C D.D
8.(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现有CO和CO2两瓶气体,欲分别通过以下实验方案鉴别开来,你认为可行的是(  )
①点燃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通入石灰水④闻气体⑤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⑥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⑦向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倾倒.
A.①②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全部
二、理解与运用
9.(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根据要求用宋雪知识填空:
(1)金刚石、石墨的组成相同,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2)工业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气态化石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0.(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来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2)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硬铝 B.铁 C.不锈钢 D.焊锡
(3)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的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由此可知,利用金属的早晚主要和   有关.
(4)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国,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燃烧蚊香能将杀虫剂缓慢释放到空气中达到驱蚊效果.
(1)用打火机点燃蚊香使其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打火机的作用是:   ;
(2)蚊子很远就能嗅到蚊香的气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   ;
(3)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熄灭蚊香的方法   
12.(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请根据该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写出一个符合如图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如图可得出的结论有(写出两点即可)   、   .
三、实验与探究
13.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装置A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仪器X中所加药品的名称是   .
(2)若用装置B收集气体,则气体所需具有的性质是   .
(3)若用装置C和D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1)【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
【设计与实验】为了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观察到只有试管乙中发生明显变化,那么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一致认为试管丙中也应该有明显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于是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把甲、丙中的铝丝打磨干净后又分别插入原试管中,结果甲、丙试管中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则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   (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除了上述实验外,还可以将铝丝、铜丝分别插入到盛有   溶液的试管中,或将   (填一种物质)分别插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判断.
四、计算题
15.(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g黄铜样品放入质量为50g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不在产生气体为止,共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称量烧杯及内容物的总质量为159.9g,请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解:A、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不是禁止,错误;
B、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减少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污染,正确;
C、废旧电池不能深埋地下,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错误;
D、不能加速开采矿物,刺激经济快速发展,错误;
故选B
【分析】掌握化学知识能够使我们“趋利避害”,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并积极进行废旧电池的处理,以此解答.
2.【答案】B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解: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正确;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错误;
C、天然气泄漏,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切忌在室内打电话报警或开灯检查,故正确;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正确;
故选:B.
【分析】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可以据此解答;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
C、根据可燃性气体泄漏的处理方法解答;
D、根据厂内具有可燃物考虑.
3.【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浓硫酸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进来的是潮湿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碳酸使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生成碳酸,根据碳酸显酸性即可作答.
4.【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解:A、物质A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是化合物,正确;
B、某纯净物A隔绝空气加热分解为CuO、H2O和CO2,CuO、H2O和CO2中含有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A由四种元素组成,正确;
C、根据分析,不能确定M的颜色,错误;
D、由于M中含有铜元素,故可以用M为原料冶炼铜,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题意,某纯净物A隔绝空气加热分解为CuO、H2O和CO2,说明A不稳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物的特征,可以确定A的组成元素、A是否是化合物.
5.【答案】A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解:A、石灰水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正确.
B、白磷易自燃,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错误.
C、暖气片表面刷“银粉”漆,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与氧气、水分反应而生锈,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错误.
D、用灯帽盖灭酒精等,是为了隔绝氧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白磷易自燃,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6.【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因为Ni→NiSO4,则Ni的化合价由0变为+2,故说法正确;
B、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为CuSO4,故说法正确;
C、生成的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镍的质量,因此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说法正确;
D、根据Ni+X═Cu+NiSO4,则可知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弱,故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
7.【答案】D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解:
A、铝有延展性,可以制成铝箔,故正确;
B、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做还原剂,常用于冶炼金属,故正确;
C、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故正确;
D、石墨质软,制铅笔芯,不是有滑腻感,故错误;
答案:D
【分析】A、根据金属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B、根据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做还原剂解答;
C、根据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解答;
D、根据石墨质软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8.【答案】B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解: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用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二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③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④CO和CO2两瓶气体均没有气味,用闻气体的方法不能鉴别.⑤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⑥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少,会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⑦向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倾倒,出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
故①②③⑤⑥⑦可以鉴别.
故选:B.
【分析】鉴别CO和CO2两瓶气体,要求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瓶气体的目的.
9.【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Fe2O3+3CO 2Fe+3CO2
(3)CH4+2O2 CO2+2H2O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文字表达式;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1)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Fe2O3+3CO 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 2Fe+3CO2.(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 CO2+2H2O.
【分析】(1)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去分析;(2)生铁冶炼的反应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 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10.【答案】(1)单质;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2)B
(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或冶炼的难易程度)
(4)Cu;Fe+2AgNO3=Fe(NO3)2+2Ag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1)元素的存在形式由其化学性质决定,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与土壤中的水及氧气等物质不反应,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故填:单质;金的化学性质稳定;(2)A.硬铝属于铝的合金;
B.铁是一种金属单质,不属于合金;
C.不锈钢是铁的合金;
D.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
故选B;(3)金属的开发和大规模利用的时间早晚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金属越活泼,冶炼难度越大,开发和利用的时间越晚;故填: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或冶炼的难易程度);(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则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完全被置换后,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铁,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亚铁;故填:Cu;Fe+2AgNO3=Fe(NO3)2+2Ag.
【分析】(1)从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其化学性质间的联系角度回答;(2)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必有金属,一种金属不能形成合金,依据合金的定义作答;(3)根据金属的开发和大规模利用的时间早晚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金属越活泼,冶炼难度越大,开发和利用的时间越晚进行解答;(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所以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则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铁,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亚铁进行分析.
11.【答案】(1)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2)在不停地运动
(3)剪断或滴水熄灭等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解:(1)根据燃烧的条件,点燃蚊香时,要加热使蚊香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蚊香才能燃烧.(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点燃蚊香能闻到气味,这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密切的联系.(3)根据灭火的方法和节约的原则,熄灭蚊香可以采用剪断或滴水熄灭等方法.
故答案为:(1)使温度达到着火点.(2)在不停地运动;(3)剪断或滴水熄灭等.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2)根据分子运动解答;(3)结合生活实际和灭火的方法解答.
12.【答案】(1)化合
(2)2CO+O2 2CO2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等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文字表达式;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1)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2)由微粒的构成及及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可知,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合此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3)由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等.
故答为:(1)化合反应;(2)2CO+O2 2CO2;(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等.
【分析】(1)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2)根据微粒的构成及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分析符合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分析回答.
13.【答案】(1)过氧化氢溶液
(2)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3)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CaCO3+2HCl=CaCl2+H2O+CO2↑;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2)若用装置B收集气体,则气体所需具有的性质是: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3)若用装置C和D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那么制取的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那么制取的是氧气,F中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CO2+Ca(OH)2=CaCO3↓+H2O;
【分析】若用装置B收集气体,则气体所需具有的性质是: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若用装置C和D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那么制取的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那么制取的是氧气,F中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14.【答案】(1)M>Al>Cu;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铝丝表面有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反应的进行;2Al+3CuSO4=Al2(SO4)3+3Cu
(2)丙;MSO4;M丝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小敏、小强同学的猜想可知,我的猜想是M>Al>Cu;故填:M>Al>Cu;【设计与实验】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所以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故填: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交流与表达】试管丙中使用的是铝丝,没有明显变化可能是因为铝丝表面有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反应的进行,故填:铝丝表面有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反应的进行.(2)丙试管中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2Al+3CuSO4=Al2(SO4)3+3Cu.【评价与反思】可以去掉试管丙中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故填:丙.要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三取其中的方法,故除了上述实验外,还可以将铝丝、铜丝分别插入到盛有MSO4溶液的试管中,或将M丝分别插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故填:MSO4;M丝.
【分析】【提出问题】根据其余两种猜想推断第三种猜想;
【设计与实验一】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分析;
【交流与表达】根据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
【设计与实验二】(1)根据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进行分析;(2)根据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进行分析;
【交流与表达】根据甲、乙、丙三个实验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评价与反思】根据金属会与酸、盐、氧气等物质反应进行分析.
15.【答案】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0g+50g+100g﹣159.9g=0.1g
设反应消耗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 H2↑
65 2
X 0.1g
解得:x=3.2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100%=67.5%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产生的气体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1 / 1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化学知识能够使我们“趋利避害”,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倡导“低碳”生活,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B.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减缓酸雨的危害
C.废旧电池深埋地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加速开采矿物,刺激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解:A、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不是禁止,错误;
B、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减少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污染,正确;
C、废旧电池不能深埋地下,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错误;
D、不能加速开采矿物,刺激经济快速发展,错误;
故选B
【分析】掌握化学知识能够使我们“趋利避害”,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并积极进行废旧电池的处理,以此解答.
2.(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天然气泄漏,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忌在室内打电话报警或开灯检查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答案】B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解: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正确;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错误;
C、天然气泄漏,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切忌在室内打电话报警或开灯检查,故正确;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正确;
故选:B.
【分析】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可以据此解答;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
C、根据可燃性气体泄漏的处理方法解答;
D、根据厂内具有可燃物考虑.
3.(2017·广东模拟)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浓硫酸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进来的是潮湿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碳酸使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生成碳酸,根据碳酸显酸性即可作答.
4.(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某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加热会分解为CuO、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M一定是化合物 B.M一定由四种元素组成
C.M是黑色粉末 D.可以用M为原料冶炼铜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解:A、物质A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是化合物,正确;
B、某纯净物A隔绝空气加热分解为CuO、H2O和CO2,CuO、H2O和CO2中含有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A由四种元素组成,正确;
C、根据分析,不能确定M的颜色,错误;
D、由于M中含有铜元素,故可以用M为原料冶炼铜,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题意,某纯净物A隔绝空气加热分解为CuO、H2O和CO2,说明A不稳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物的特征,可以确定A的组成元素、A是否是化合物.
5.(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的是(  )
A.石灰水密封保存 B.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
C.暖气片表面刷“银粉”漆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答案】A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解:A、石灰水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正确.
B、白磷易自燃,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错误.
C、暖气片表面刷“银粉”漆,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与氧气、水分反应而生锈,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错误.
D、用灯帽盖灭酒精等,是为了隔绝氧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白磷易自燃,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6.(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i的化合价由0变为+2价 B.X的化学式为CuSO4
C.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因为Ni→NiSO4,则Ni的化合价由0变为+2,故说法正确;
B、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为CuSO4,故说法正确;
C、生成的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镍的质量,因此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说法正确;
D、根据Ni+X═Cu+NiSO4,则可知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弱,故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
7.(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铝有延展性 能制成铝箔
B 碳具有还原性 常用于冶炼金属
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常用于保护气
D 石墨有滑腻感 常用作铅笔芯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解:
A、铝有延展性,可以制成铝箔,故正确;
B、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做还原剂,常用于冶炼金属,故正确;
C、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故正确;
D、石墨质软,制铅笔芯,不是有滑腻感,故错误;
答案:D
【分析】A、根据金属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B、根据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做还原剂解答;
C、根据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解答;
D、根据石墨质软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8.(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现有CO和CO2两瓶气体,欲分别通过以下实验方案鉴别开来,你认为可行的是(  )
①点燃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通入石灰水④闻气体⑤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⑥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⑦向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倾倒.
A.①②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全部
【答案】B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解: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用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二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③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④CO和CO2两瓶气体均没有气味,用闻气体的方法不能鉴别.⑤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⑥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少,会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⑦向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倾倒,出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
故①②③⑤⑥⑦可以鉴别.
故选:B.
【分析】鉴别CO和CO2两瓶气体,要求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瓶气体的目的.
二、理解与运用
9.(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根据要求用宋雪知识填空:
(1)金刚石、石墨的组成相同,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2)工业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气态化石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Fe2O3+3CO 2Fe+3CO2
(3)CH4+2O2 CO2+2H2O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文字表达式;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1)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Fe2O3+3CO 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 2Fe+3CO2.(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 CO2+2H2O.
【分析】(1)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去分析;(2)生铁冶炼的反应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 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10.(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来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2)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硬铝 B.铁 C.不锈钢 D.焊锡
(3)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的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由此可知,利用金属的早晚主要和   有关.
(4)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国,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单质;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2)B
(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或冶炼的难易程度)
(4)Cu;Fe+2AgNO3=Fe(NO3)2+2Ag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1)元素的存在形式由其化学性质决定,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与土壤中的水及氧气等物质不反应,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故填:单质;金的化学性质稳定;(2)A.硬铝属于铝的合金;
B.铁是一种金属单质,不属于合金;
C.不锈钢是铁的合金;
D.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
故选B;(3)金属的开发和大规模利用的时间早晚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金属越活泼,冶炼难度越大,开发和利用的时间越晚;故填: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或冶炼的难易程度);(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则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完全被置换后,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铁,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亚铁;故填:Cu;Fe+2AgNO3=Fe(NO3)2+2Ag.
【分析】(1)从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其化学性质间的联系角度回答;(2)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必有金属,一种金属不能形成合金,依据合金的定义作答;(3)根据金属的开发和大规模利用的时间早晚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金属越活泼,冶炼难度越大,开发和利用的时间越晚进行解答;(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所以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则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铁,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亚铁进行分析.
11.(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燃烧蚊香能将杀虫剂缓慢释放到空气中达到驱蚊效果.
(1)用打火机点燃蚊香使其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打火机的作用是:   ;
(2)蚊子很远就能嗅到蚊香的气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   ;
(3)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熄灭蚊香的方法   
【答案】(1)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2)在不停地运动
(3)剪断或滴水熄灭等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解:(1)根据燃烧的条件,点燃蚊香时,要加热使蚊香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蚊香才能燃烧.(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点燃蚊香能闻到气味,这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密切的联系.(3)根据灭火的方法和节约的原则,熄灭蚊香可以采用剪断或滴水熄灭等方法.
故答案为:(1)使温度达到着火点.(2)在不停地运动;(3)剪断或滴水熄灭等.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2)根据分子运动解答;(3)结合生活实际和灭火的方法解答.
12.(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请根据该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写出一个符合如图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如图可得出的结论有(写出两点即可)   、   .
【答案】(1)化合
(2)2CO+O2 2CO2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等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文字表达式;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1)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2)由微粒的构成及及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可知,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合此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3)由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等.
故答为:(1)化合反应;(2)2CO+O2 2CO2;(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等.
【分析】(1)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2)根据微粒的构成及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分析符合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分析回答.
三、实验与探究
13.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装置A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仪器X中所加药品的名称是   .
(2)若用装置B收集气体,则气体所需具有的性质是   .
(3)若用装置C和D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过氧化氢溶液
(2)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3)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CaCO3+2HCl=CaCl2+H2O+CO2↑;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2)若用装置B收集气体,则气体所需具有的性质是: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3)若用装置C和D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那么制取的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那么制取的是氧气,F中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CO2+Ca(OH)2=CaCO3↓+H2O;
【分析】若用装置B收集气体,则气体所需具有的性质是: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若用装置C和D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那么制取的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那么制取的是氧气,F中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14.(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1)【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
【设计与实验】为了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观察到只有试管乙中发生明显变化,那么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一致认为试管丙中也应该有明显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于是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把甲、丙中的铝丝打磨干净后又分别插入原试管中,结果甲、丙试管中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则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   (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除了上述实验外,还可以将铝丝、铜丝分别插入到盛有   溶液的试管中,或将   (填一种物质)分别插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判断.
【答案】(1)M>Al>Cu;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铝丝表面有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反应的进行;2Al+3CuSO4=Al2(SO4)3+3Cu
(2)丙;MSO4;M丝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小敏、小强同学的猜想可知,我的猜想是M>Al>Cu;故填:M>Al>Cu;【设计与实验】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所以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故填: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交流与表达】试管丙中使用的是铝丝,没有明显变化可能是因为铝丝表面有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反应的进行,故填:铝丝表面有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反应的进行.(2)丙试管中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2Al+3CuSO4=Al2(SO4)3+3Cu.【评价与反思】可以去掉试管丙中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故填:丙.要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三取其中的方法,故除了上述实验外,还可以将铝丝、铜丝分别插入到盛有MSO4溶液的试管中,或将M丝分别插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故填:MSO4;M丝.
【分析】【提出问题】根据其余两种猜想推断第三种猜想;
【设计与实验一】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分析;
【交流与表达】根据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
【设计与实验二】(1)根据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进行分析;(2)根据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进行分析;
【交流与表达】根据甲、乙、丙三个实验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评价与反思】根据金属会与酸、盐、氧气等物质反应进行分析.
四、计算题
15.(2017九下·庆云开学考)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g黄铜样品放入质量为50g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不在产生气体为止,共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称量烧杯及内容物的总质量为159.9g,请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0g+50g+100g﹣159.9g=0.1g
设反应消耗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 H2↑
65 2
X 0.1g
解得:x=3.2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100%=67.5%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产生的气体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