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氮气占78%,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氧气占21%,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占0.9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2.(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动物呼吸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 不符合题意.
D、动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化学变化核物理变化的标准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有就是化学变化,没有是物理变化
3.(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喝牛奶可以补钙,是因为牛奶中有含有钙元素的物质,而不是有钙这种物质,
故答案为:C
【分析】牛奶中的钙是在化合物中,根据物质的组成所得钙是元素
4.(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安全知识图标可解答
5.(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锌 B.钠 C.铁 D.铜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锌、钠、铁、铜四种金属中钠的位置最靠前,其金属活动性最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解答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6.(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的种类 D.元素的种类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错误.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选项错误.
C、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故选项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化学反应前后宏观上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
7.(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硫 C.蜡烛 D.红磷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A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白烟,B不符合题意.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C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燃烧生成物的状态判断,烟是固体,雾是液体
8.(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将木柴架空可以使其燃烧更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方便添加木柴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不是为了方便加入木柴.A不符合题意.
B.主要不是为了升高木柴的温度.B不符合题意;
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C不符合题意;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木柴的燃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燃烧更充分的条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增大氧气的浓度可解答
9.(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锰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5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0 D.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4.94%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锰,属于金属元素,A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而不是中子数为25,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5,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而不是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4.94%,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一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最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25号元素是锰,属于金属元素
10.(2017九上·滦南期中)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过滤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符合题意;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11.(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 NaCl B.氧化铝 Al2O3
C.碳酸钠NaCO3 D.氢氧化钾 KOH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Cl,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O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化合价交叉书写,能约分的要约分,原子团中的原子个数不能变
12.(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生产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素,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在水中几乎不溶,其中含有的过氧基团是抗疟作用中最重要的结构.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中含有三种元素
B.将青蒿在水中熬煮可提取青蒿素
C.可以用石油醚溶解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D.制药过程应在低温无水的环境中进行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因为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其中含有的过氧基团是抗疟作用中最重要的结构.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B符合题意;
C.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C不符合题意;
D.因为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故应在制药过程应在低温无水的环境中进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可解答
B根据题意可解答
C根据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解答
D根据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解答
13.(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满CO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振荡,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C.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D.该实验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打开K,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满CO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振荡,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A、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不符合题意;
B、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长颈漏斗的下端有气泡冒出,B符合题意;
C、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C不符合题意;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反应,二氧化碳反应后边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来分析
14.(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如表中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比较黄铜与铜的硬度 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
C 分离铁粉与铜粉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D 高温检验H2中混有的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不能被点燃,A不符合题意;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可以比较硬度,B符合题意;
C、铁会与稀硫酸反应,只能得到铜,铁转化成了硫酸亚铁,C不符合题意;
D、氢气、甲烷燃烧都会生成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分析
B根据合金的特性来分析
C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和酸反应,铜不反应
D甲烷和氢气的燃烧产物中都有水
15.(2017九上·贵阳期末)已知:C+2CuO 2Cu+CO2↑.如图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y表示( )
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D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通过分析C+2CuO 2Cu+CO2↑可知,
A、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氧化铜的质量逐渐减小到零,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不断增加,故C错误;
D、铜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所以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增加,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二、填空题
16.(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近年南京提倡无烟花除夕夜,烟花爆竹中含有大量的硫粉.
(1)点燃烟花爆竹时,硫粉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2)烟花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易形成酸雨,请写出一个形成酸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1)S+O2 SO2
(2)SO2+H2O═H2SO3(合理即可)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SO2.(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S+O2SO2;(2)SO2+H2O═H2SO3(合理即可)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可解答
17.(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春节超市好多漂亮包装的食品啊,还有各形各色的饮料.
(1)食品包装中充入的氮气可以防腐,这利用了氮气的性质是 ;还有的包装袋内有生石灰干燥剂,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其吸水原理 .
(2)雪碧属于“碳酸”饮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矿泉水瓶身标签上一般会有硬度为多少的字样和数据,众所周知,水的硬度过大饮用则对身体有害,判断硬水和软水的标准是看其含有 的量的多少,区别硬水和软水的试剂为 ,家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答案】(1)化学性质稳定;CaO+H2O=Ca(OH)2
(2)CO2+H2O═H2CO3
(3)钙、镁离子;肥皂水;煮沸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硬水与软水;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因此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以防腐;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吸收水分后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是:CaO+H2O=Ca(OH)2;CaO+H2O=Ca(OH)2;(2)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饮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生活可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故答案为:(1)化学性质稳定;CaO+H2O=Ca(OH)2;(2)CO2+H2O═H2CO3;(3)钙、镁离子;肥皂水;煮沸
【分析】(1)根究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波解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3)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得水是硬水,不含或含有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得水是软水,区分选择肥皂水,生活中用煮沸 的方法硬水软化
18.(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乘坐汽车.
(1)汽车电路中,常用铜做导线,这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 .
(2)车体的主要材料为钢(铁的一种合金),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导电性
(2)Fe2O3+3CO 2Fe+3CO2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解析】【解答】(1)汽车电路中,常用铜做导线,这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故答案为:(1)导电性;(2)Fe2O3+3CO
2Fe+3CO2
【分析】(1)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2)工业炼铁的原理是三氧化二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9.(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梅花山上花团锦簇,梅花似海,春天要来了,百花香聚.
(1)景区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花香四溢”的原因 .
(2)玫瑰花香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其中丁香油酚(C10H12O2)是由 (阿拉伯数字)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请写出最简比),相对分子质量是 .
(3)为了维护景区优美的环境,不能随便丢弃垃圾.下列垃圾应投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易拉罐 B.果皮 C.矿泉水瓶.
【答案】(1)分子不断运动
(2)三;10:1;164
(3)A;C
【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丁香油酚(C10H12O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0):(1×12)=10:1.丁香油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2+16×2=164.(3)易拉罐、矿泉水瓶都可以回收,处理后还可作为原料;
故答案为:(1)分子不断运动;(2)三;10:1;164;(3)AC
【分析】(1)分子的特性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2)根据物质的组成可解答;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作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3)根据垃圾的分类可解答
20.(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南京也有很多古溶洞景点哦..
【资料卡片】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组成的山体中,石灰岩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
(1)石灰岩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碳酸钙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可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答案】(1)混合物
(2)CaCO3 CaO+CO2↑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2)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故答案为:(1)混合物(2)CaCO3 CaO+CO2↑
【分析】(1)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石灰石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杂质,(2)碳酸钙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和水,利用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解答
21.(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
(1)火锅的材料一般用 (此处填写‘纯金属’或‘合金’)制作;
铁做为用途很广的材料,也是其中一种成分,请完成下表格中对铁性质实验的填写:
实验步骤 (1)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 . (2)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 .
实验现象 铁丝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1)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 (2)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充分加热铁,同时减少火柴消耗氧气.
实验现象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 Fe3O4.
火锅的燃料一般是酒精,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不小心造成火灾,一定要冷静处理.请写出两种灭火方法: ; .
【答案】(1)合金;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充分加热铁,同时减少火柴消耗氧气;火星四射;3Fe+2O2 Fe3O4
(2)C2H5OH+3O2 2CO2+3H2O
(3)用湿抹布盖灭;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因为合金的性质优于组成它的成分,因此火锅的材料一般用合金制作.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1)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 (2)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充分加热铁,同时减少火柴消耗氧气.
实验现象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 Fe3O4.
;(2)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3)两种灭火方法可以是:用湿抹布盖灭,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故答案为:(1)合金;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充分加热铁,同时减少火柴消耗氧气;火星四射;3Fe+2O2Fe3O4;
(2)C2H5OH+3O22CO2+3H2O(3)用湿抹布盖灭;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分析】(1)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强;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现象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2)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3)灭火的方法有:清楚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是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2.(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图中为常见实验装置,其中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何证明集气瓶已收集满二氧化碳?请写出三种方法: , ,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或E.对A装置稍做变动,还可以用 制取氧气,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在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
【答案】(1)试管
(2)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石灰水,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氢氧化钡溶液,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
(3)2KMnO4 K2MnO4+MnO2+O2↑;A;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 2KCl+3O2↑;检查装置气密性;2H2O2 2H2O+O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仪器a是试管,故填:试管;(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饱和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接近集气瓶口,如果溶液出现白色混浊物,则表明集气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CO2气体;故填: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石灰水,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氢氧化钡溶液,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为C或E,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去掉试管口的棉花团后,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在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B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氧气,也就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故答案为:(1)试管;(2)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石灰水,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氢氧化钡溶液,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3)2KMnO4 K2MnO4+MnO2+O2↑;A;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2KCl+3O2↑;检查装置气密性;2H2O2 2H2O+O2↑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解答
(2)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结合方程式的方法解答,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3)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可解答,高锰酸钾加热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
1 / 1江苏省南京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动物呼吸
3.(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4.(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5.(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锌 B.钠 C.铁 D.铜
6.(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的种类 D.元素的种类
7.(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硫 C.蜡烛 D.红磷
8.(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将木柴架空可以使其燃烧更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方便添加木柴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9.(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锰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5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0 D.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4.94%
10.(2017九上·滦南期中)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过滤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11.(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 NaCl B.氧化铝 Al2O3
C.碳酸钠NaCO3 D.氢氧化钾 KOH
12.(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生产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素,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在水中几乎不溶,其中含有的过氧基团是抗疟作用中最重要的结构.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中含有三种元素
B.将青蒿在水中熬煮可提取青蒿素
C.可以用石油醚溶解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D.制药过程应在低温无水的环境中进行
13.(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满CO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振荡,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C.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D.该实验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14.(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如表中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比较黄铜与铜的硬度 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
C 分离铁粉与铜粉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D 高温检验H2中混有的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A.A B.B C.C D.D
15.(2017九上·贵阳期末)已知:C+2CuO 2Cu+CO2↑.如图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y表示( )
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
16.(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近年南京提倡无烟花除夕夜,烟花爆竹中含有大量的硫粉.
(1)点燃烟花爆竹时,硫粉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2)烟花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易形成酸雨,请写出一个形成酸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7.(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春节超市好多漂亮包装的食品啊,还有各形各色的饮料.
(1)食品包装中充入的氮气可以防腐,这利用了氮气的性质是 ;还有的包装袋内有生石灰干燥剂,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其吸水原理 .
(2)雪碧属于“碳酸”饮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矿泉水瓶身标签上一般会有硬度为多少的字样和数据,众所周知,水的硬度过大饮用则对身体有害,判断硬水和软水的标准是看其含有 的量的多少,区别硬水和软水的试剂为 ,家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18.(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乘坐汽车.
(1)汽车电路中,常用铜做导线,这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 .
(2)车体的主要材料为钢(铁的一种合金),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梅花山上花团锦簇,梅花似海,春天要来了,百花香聚.
(1)景区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花香四溢”的原因 .
(2)玫瑰花香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其中丁香油酚(C10H12O2)是由 (阿拉伯数字)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请写出最简比),相对分子质量是 .
(3)为了维护景区优美的环境,不能随便丢弃垃圾.下列垃圾应投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易拉罐 B.果皮 C.矿泉水瓶.
20.(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南京也有很多古溶洞景点哦..
【资料卡片】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组成的山体中,石灰岩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
(1)石灰岩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碳酸钙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可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1.(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
(1)火锅的材料一般用 (此处填写‘纯金属’或‘合金’)制作;
铁做为用途很广的材料,也是其中一种成分,请完成下表格中对铁性质实验的填写:
实验步骤 (1)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 . (2)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 .
实验现象 铁丝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1)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 (2)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充分加热铁,同时减少火柴消耗氧气.
实验现象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 Fe3O4.
火锅的燃料一般是酒精,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不小心造成火灾,一定要冷静处理.请写出两种灭火方法: ; .
22.(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图中为常见实验装置,其中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何证明集气瓶已收集满二氧化碳?请写出三种方法: , ,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或E.对A装置稍做变动,还可以用 制取氧气,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在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氮气占78%,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氧气占21%,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占0.9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 不符合题意.
D、动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化学变化核物理变化的标准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有就是化学变化,没有是物理变化
3.【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喝牛奶可以补钙,是因为牛奶中有含有钙元素的物质,而不是有钙这种物质,
故答案为:C
【分析】牛奶中的钙是在化合物中,根据物质的组成所得钙是元素
4.【答案】D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安全知识图标可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锌、钠、铁、铜四种金属中钠的位置最靠前,其金属活动性最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解答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6.【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错误.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选项错误.
C、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故选项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化学反应前后宏观上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
7.【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A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白烟,B不符合题意.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C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燃烧生成物的状态判断,烟是固体,雾是液体
8.【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不是为了方便加入木柴.A不符合题意.
B.主要不是为了升高木柴的温度.B不符合题意;
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C不符合题意;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木柴的燃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燃烧更充分的条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增大氧气的浓度可解答
9.【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锰,属于金属元素,A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而不是中子数为25,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5,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而不是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4.94%,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一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最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25号元素是锰,属于金属元素
10.【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符合题意;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Cl,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O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化合价交叉书写,能约分的要约分,原子团中的原子个数不能变
12.【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因为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其中含有的过氧基团是抗疟作用中最重要的结构.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B符合题意;
C.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C不符合题意;
D.因为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故应在制药过程应在低温无水的环境中进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可解答
B根据题意可解答
C根据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解答
D根据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解答
13.【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打开K,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满CO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振荡,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A、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不符合题意;
B、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长颈漏斗的下端有气泡冒出,B符合题意;
C、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C不符合题意;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反应,二氧化碳反应后边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来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不能被点燃,A不符合题意;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可以比较硬度,B符合题意;
C、铁会与稀硫酸反应,只能得到铜,铁转化成了硫酸亚铁,C不符合题意;
D、氢气、甲烷燃烧都会生成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分析
B根据合金的特性来分析
C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和酸反应,铜不反应
D甲烷和氢气的燃烧产物中都有水
15.【答案】D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通过分析C+2CuO 2Cu+CO2↑可知,
A、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氧化铜的质量逐渐减小到零,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不断增加,故C错误;
D、铜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所以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增加,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16.【答案】(1)S+O2 SO2
(2)SO2+H2O═H2SO3(合理即可)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SO2.(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S+O2SO2;(2)SO2+H2O═H2SO3(合理即可)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可解答
17.【答案】(1)化学性质稳定;CaO+H2O=Ca(OH)2
(2)CO2+H2O═H2CO3
(3)钙、镁离子;肥皂水;煮沸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硬水与软水;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因此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以防腐;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吸收水分后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是:CaO+H2O=Ca(OH)2;CaO+H2O=Ca(OH)2;(2)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饮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生活可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故答案为:(1)化学性质稳定;CaO+H2O=Ca(OH)2;(2)CO2+H2O═H2CO3;(3)钙、镁离子;肥皂水;煮沸
【分析】(1)根究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波解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3)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得水是硬水,不含或含有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得水是软水,区分选择肥皂水,生活中用煮沸 的方法硬水软化
18.【答案】(1)导电性
(2)Fe2O3+3CO 2Fe+3CO2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解析】【解答】(1)汽车电路中,常用铜做导线,这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故答案为:(1)导电性;(2)Fe2O3+3CO
2Fe+3CO2
【分析】(1)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2)工业炼铁的原理是三氧化二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9.【答案】(1)分子不断运动
(2)三;10:1;164
(3)A;C
【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丁香油酚(C10H12O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0):(1×12)=10:1.丁香油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2+16×2=164.(3)易拉罐、矿泉水瓶都可以回收,处理后还可作为原料;
故答案为:(1)分子不断运动;(2)三;10:1;164;(3)AC
【分析】(1)分子的特性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2)根据物质的组成可解答;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作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3)根据垃圾的分类可解答
20.【答案】(1)混合物
(2)CaCO3 CaO+CO2↑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2)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故答案为:(1)混合物(2)CaCO3 CaO+CO2↑
【分析】(1)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石灰石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杂质,(2)碳酸钙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和水,利用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解答
21.【答案】(1)合金;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充分加热铁,同时减少火柴消耗氧气;火星四射;3Fe+2O2 Fe3O4
(2)C2H5OH+3O2 2CO2+3H2O
(3)用湿抹布盖灭;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因为合金的性质优于组成它的成分,因此火锅的材料一般用合金制作.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1)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 (2)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充分加热铁,同时减少火柴消耗氧气.
实验现象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 Fe3O4.
;(2)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3)两种灭火方法可以是:用湿抹布盖灭,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故答案为:(1)合金;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充分加热铁,同时减少火柴消耗氧气;火星四射;3Fe+2O2Fe3O4;
(2)C2H5OH+3O22CO2+3H2O(3)用湿抹布盖灭;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分析】(1)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强;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现象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2)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3)灭火的方法有:清楚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是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2.【答案】(1)试管
(2)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石灰水,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氢氧化钡溶液,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
(3)2KMnO4 K2MnO4+MnO2+O2↑;A;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 2KCl+3O2↑;检查装置气密性;2H2O2 2H2O+O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仪器a是试管,故填:试管;(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饱和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接近集气瓶口,如果溶液出现白色混浊物,则表明集气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CO2气体;故填: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石灰水,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氢氧化钡溶液,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为C或E,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去掉试管口的棉花团后,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在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B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氧气,也就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故答案为:(1)试管;(2)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石灰水,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的氢氧化钡溶液,接近集气瓶集气瓶口;(3)2KMnO4 K2MnO4+MnO2+O2↑;A;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2KCl+3O2↑;检查装置气密性;2H2O2 2H2O+O2↑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解答
(2)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结合方程式的方法解答,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3)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可解答,高锰酸钾加热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