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2-09 16:40:46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不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A.② B.②④ C.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浓盐酸瓶口的白雾是由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结合而成的盐酸小液滴.
①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所以涂有紫色石蕊的表面皿接触到“白雾”会变红,能证明“白雾”呈酸性,从而可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②涂有硝酸银溶液的表面皿遇白雾会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可说明白雾中含有氯离子;
③pH试纸可测量白雾的pH,从而可判断白雾(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的盐酸小液滴)呈酸性,能证明氢离子的存在不能证明氯离子存在;
④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涂有氢氧化钠和酚酞的表面皿是红色的,盐酸的小液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碱性消失红色褪去,从而可证明“白雾”呈酸性,含有氢离子,不能证明含有氯离子;
观察选项可得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的鉴别,离子的鉴别主要根据离子的性质进行鉴别。
2.(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NaCl、氯化钠、食盐,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
B.CaO、氧化钙、熟石灰,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熟石灰应改为“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
D.NaOH、氢氧化钠、烧碱,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
故选B.
【分析】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钠等物质.
3.(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干燥氧气
B.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C.检验X溶液中是是否含有
D.验证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答案】D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除杂质是要遵循长进短出,所以应从长端进气,A不符合题意;
B、验满必须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B不符合题意;
C、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不能加入氯化钡,应该加入硝酸钡和稀硝酸,因为氯化钡中有氯离子,如果溶液中没有钡离子有银离子也行,C不符合题意;
D、金属与盐能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如果不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后面,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锌排在铁的前面,铜与硫酸亚铁不反应,说明铜排在了铁的后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装置洗气应该是长进短出,验满只需要放到瓶口,检验硫酸根时加入的是硝酸钡。
4.(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Mg→MgCl2②Mg(OH)2→MgCl2③MgCO3→MgCl2.则(  )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进行
C.只有②发生了中和反应
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
【答案】C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Mg→MgCl2,镁与稀盐酸或与氯化铜反应都可转化为氯化镁,属于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镁与氯化铜可反应生成氯化镁,不需加入盐酸,B不符合题意;
C、①中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②中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镁,属于酸和碱的反应,是中和反应;③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镁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符合题意;
D、镁与稀盐酸生成氢气和氯化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没有水生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应类型的判断,其中反应类型共分为四大类,可简单归纳为:化合反应:多合一;分解反应:一分多;置换反应:单化化单;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价不变。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5.(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某科学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要收集一瓶大约含1/4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集气瓶中灌的 水
B.集气瓶中灌的 水
C.导管伸入道集气瓶体积的 处
D.导管伸入道集气瓶体积的 处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要收集一瓶大约含1/4空气的氧气,所以应将集气瓶内装 体积的水,然后盖好玻璃片,倒立在水中,然后收集气体,集满后得到的氧气中有1/4空气;排空集气法收集的空气中有约20%的氧气,使氧气的含量偏高,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体的收集,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以及能否于水发生反应。
6.(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对科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清晰明了地理解科学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小聪同学在复习时用不同的形式整理了以下四方面的内容,请你指出存在明显错误的一项(  )
A.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及举例①化合反应:S+O2 SO2②分解反应:CaCO3 CaO+CO2↑③置换反应:CuO+CO Cu+CO2④复分解反应:HCl+NaOH═NaCl+H2O
B.机械能的分类
C.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
D.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对比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不同点 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无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答案】A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解答】A.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而CuO+CO Cu+CO2中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属于置换反应,A符合题意;
B.机械能分为动能和势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B不符合题意;
C.首先是道尔顿提出了实心球模型、然后汤姆森提出了面包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波尔的轨道理论以及电子云理论,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动物细胞没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应类型的判断,其中反应类型共分为四大类,可简单归纳为:化合反应:多合一;分解反应:一分多;置换反应:单化化单;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价不变。
7.(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试剂选择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过滤
C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D 氯化钠(氯化镁)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不符合题意;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铜能与氯化锌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镁能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除去杂质要遵循两个原则:1、不减少需要的物质;2、不引入新杂质。
二、填空题
8.(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微型滴管内装稀硫酸.
(1)实验时应先挤压微型滴管,还是先点燃微型酒精灯?   .
(2)写出CuO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先挤压微型滴管
(2)CuO+H2 Cu+H2O;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1)可燃性气体在加热或点燃前都不能混有氧气,所以实验时都应该先先挤压微型滴管让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排净容器内的空气而后再加热,这主要是防止发生爆炸(2)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H2O。
故答案为:先挤压微型滴管;CuO+H2 Cu+H2O。【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冶炼操作步骤,反应之前先通气体在加热,反应之后先停止加热在停止同气体。
9.(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如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关系的归纳与整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说出NaHCO3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   .
(4)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   .
【答案】(1)NaOH
(2)2Na+2HCl=2NaCl++H2↑
(3)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4)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中转化关系A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且不能和其它物质相同,因此推断A是氢氧化钠;(2)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3)碳酸氢钠显弱碱性,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4)碱与酸、盐与酸、盐与盐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所以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有水或沉淀或气体产生。
故答案为:NaOH;2Na+2HCl=2NaCl++H2↑;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利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者沉淀之一。
10.(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实验室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溶液:H2SO4溶液,Na0H溶液和KNO3溶液,要求只用无色酚酞一种试剂鉴别它们.请完成如下实验.
(1)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加入A、B、C三支试管中,各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A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则A试管中的是   溶液.
(2)任取剩下的两种溶液中的一种,滴入上述实验后的A试管中,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   ,则滴入的是   溶液.
【答案】(1)NaOH
(2)红色消失(或红色无变化);H2SO4(KNO3).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溶液显碱性,由题意可知,三瓶无色溶液中只有Na0H溶液显碱性,故A试管中的是Na0H溶液;(2)由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知,任取剩下的两种溶液中的一种,滴入上述实验后的A试管中,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红色消失,说明加入的溶液是一种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则滴入的是 H2SO4溶液;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红色无变化,说明加入的溶液不是酸,由题意可知,则滴入的是KNO3溶液。
故答案为:NaOH;红色消失(或红色无变化);H2SO4(KNO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鉴别主要是根据物质性质不同进行鉴别。
11.(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的特点是   .
(2)氢能指氢气燃烧释放的能量,试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石油、   .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之一   ,是温室效应气体,它“让地球发烧”
(4)随着“低碳”意识的不断深入,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我们初中生积极提倡并去实践的生活方式.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从点滴做起,以下做法不符合科学的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家里的白炽灯将其更换为节能灯.
B.为了节约洗涤餐具时用的水,我们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C.家中的水进行二次利用,比如洗脸水可以冲洗厕所.
D.家中的用电器不使用时应断开电源,以避免待机时消耗的电能.
【答案】(1)能量巨大,但分散、间断、不稳定,清洁等
(2)2H2+O2 2H2O
(3)天然气;二氧化碳
(4)B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太阳能具有能量巨大,但分散、间断、不稳定,清洁等特点;(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3)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之一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气体,它“让地球发烧”;(4)A、家里的白炽灯将其更换为节能灯,可以节约用电,故A正确;
B、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作用一次性用品,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错误;
C、家中的水进行二次利用,比如洗脸水可以冲洗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
D、家中的用电器不使用时应断开电源,以避免待机时消耗的电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能量巨大,但分散、间断、不稳定,清洁等;2H2+O2 2H2O;天然气;二氧化碳;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能源的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三、简答题
12.(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某地岩石以石灰岩为主,石灰石储量达50亿吨,是制造水泥、石灰、轻质碳酸钙的主要原料来源.某校科学探究小组同学把一块从山上捡来的石灰石做纯度分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准确称取30克石灰石放入甲图A装置中,同时加入足量稀盐酸;
②测量C装置中吸收到的由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据此绘成乙图中的曲线;
③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该石灰石的纯度.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忽略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盐酸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由C装置测得的二氧化碳质量与实际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并不相等.试分析原因可能是   ;请说说你的改进措施   .
【答案】(1)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6.6g
x=15g
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50%答: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50%。
(2)AB容器内还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从长颈漏斗鼓入氮气,将二氧化碳全部排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2)AB容器内可能还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故由C装置测得的二氧化碳质量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不相等。
故答案为: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6.6g
x=15g
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50%
答: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50%。
AB容器内还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从长颈漏斗鼓入氮气,将二氧化碳全部排出。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等于新生成的物质总质量,而且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
1 /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不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A.② B.②④ C.④ D.①③④
2.(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3.(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干燥氧气
B.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C.检验X溶液中是是否含有
D.验证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4.(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Mg→MgCl2②Mg(OH)2→MgCl2③MgCO3→MgCl2.则(  )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进行
C.只有②发生了中和反应
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
5.(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某科学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要收集一瓶大约含1/4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集气瓶中灌的 水
B.集气瓶中灌的 水
C.导管伸入道集气瓶体积的 处
D.导管伸入道集气瓶体积的 处
6.(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对科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清晰明了地理解科学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小聪同学在复习时用不同的形式整理了以下四方面的内容,请你指出存在明显错误的一项(  )
A.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及举例①化合反应:S+O2 SO2②分解反应:CaCO3 CaO+CO2↑③置换反应:CuO+CO Cu+CO2④复分解反应:HCl+NaOH═NaCl+H2O
B.机械能的分类
C.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
D.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对比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不同点 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无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7.(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试剂选择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过滤
C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D 氯化钠(氯化镁)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8.(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微型滴管内装稀硫酸.
(1)实验时应先挤压微型滴管,还是先点燃微型酒精灯?   .
(2)写出CuO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9.(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如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关系的归纳与整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说出NaHCO3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   .
(4)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   .
10.(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实验室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溶液:H2SO4溶液,Na0H溶液和KNO3溶液,要求只用无色酚酞一种试剂鉴别它们.请完成如下实验.
(1)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加入A、B、C三支试管中,各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A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则A试管中的是   溶液.
(2)任取剩下的两种溶液中的一种,滴入上述实验后的A试管中,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   ,则滴入的是   溶液.
11.(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的特点是   .
(2)氢能指氢气燃烧释放的能量,试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石油、   .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之一   ,是温室效应气体,它“让地球发烧”
(4)随着“低碳”意识的不断深入,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我们初中生积极提倡并去实践的生活方式.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从点滴做起,以下做法不符合科学的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家里的白炽灯将其更换为节能灯.
B.为了节约洗涤餐具时用的水,我们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C.家中的水进行二次利用,比如洗脸水可以冲洗厕所.
D.家中的用电器不使用时应断开电源,以避免待机时消耗的电能.
三、简答题
12.(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某地岩石以石灰岩为主,石灰石储量达50亿吨,是制造水泥、石灰、轻质碳酸钙的主要原料来源.某校科学探究小组同学把一块从山上捡来的石灰石做纯度分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准确称取30克石灰石放入甲图A装置中,同时加入足量稀盐酸;
②测量C装置中吸收到的由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据此绘成乙图中的曲线;
③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该石灰石的纯度.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忽略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盐酸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由C装置测得的二氧化碳质量与实际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并不相等.试分析原因可能是   ;请说说你的改进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浓盐酸瓶口的白雾是由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结合而成的盐酸小液滴.
①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所以涂有紫色石蕊的表面皿接触到“白雾”会变红,能证明“白雾”呈酸性,从而可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②涂有硝酸银溶液的表面皿遇白雾会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可说明白雾中含有氯离子;
③pH试纸可测量白雾的pH,从而可判断白雾(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的盐酸小液滴)呈酸性,能证明氢离子的存在不能证明氯离子存在;
④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涂有氢氧化钠和酚酞的表面皿是红色的,盐酸的小液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碱性消失红色褪去,从而可证明“白雾”呈酸性,含有氢离子,不能证明含有氯离子;
观察选项可得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的鉴别,离子的鉴别主要根据离子的性质进行鉴别。
2.【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NaCl、氯化钠、食盐,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
B.CaO、氧化钙、熟石灰,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熟石灰应改为“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
D.NaOH、氢氧化钠、烧碱,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
故选B.
【分析】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钠等物质.
3.【答案】D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除杂质是要遵循长进短出,所以应从长端进气,A不符合题意;
B、验满必须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B不符合题意;
C、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不能加入氯化钡,应该加入硝酸钡和稀硝酸,因为氯化钡中有氯离子,如果溶液中没有钡离子有银离子也行,C不符合题意;
D、金属与盐能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如果不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后面,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锌排在铁的前面,铜与硫酸亚铁不反应,说明铜排在了铁的后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装置洗气应该是长进短出,验满只需要放到瓶口,检验硫酸根时加入的是硝酸钡。
4.【答案】C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Mg→MgCl2,镁与稀盐酸或与氯化铜反应都可转化为氯化镁,属于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镁与氯化铜可反应生成氯化镁,不需加入盐酸,B不符合题意;
C、①中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②中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镁,属于酸和碱的反应,是中和反应;③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镁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符合题意;
D、镁与稀盐酸生成氢气和氯化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没有水生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应类型的判断,其中反应类型共分为四大类,可简单归纳为:化合反应:多合一;分解反应:一分多;置换反应:单化化单;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价不变。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5.【答案】B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要收集一瓶大约含1/4空气的氧气,所以应将集气瓶内装 体积的水,然后盖好玻璃片,倒立在水中,然后收集气体,集满后得到的氧气中有1/4空气;排空集气法收集的空气中有约20%的氧气,使氧气的含量偏高,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体的收集,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以及能否于水发生反应。
6.【答案】A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解答】A.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而CuO+CO Cu+CO2中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属于置换反应,A符合题意;
B.机械能分为动能和势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B不符合题意;
C.首先是道尔顿提出了实心球模型、然后汤姆森提出了面包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波尔的轨道理论以及电子云理论,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动物细胞没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应类型的判断,其中反应类型共分为四大类,可简单归纳为:化合反应:多合一;分解反应:一分多;置换反应:单化化单;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价不变。
7.【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不符合题意;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铜能与氯化锌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镁能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除去杂质要遵循两个原则:1、不减少需要的物质;2、不引入新杂质。
8.【答案】(1)先挤压微型滴管
(2)CuO+H2 Cu+H2O;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1)可燃性气体在加热或点燃前都不能混有氧气,所以实验时都应该先先挤压微型滴管让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排净容器内的空气而后再加热,这主要是防止发生爆炸(2)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H2O。
故答案为:先挤压微型滴管;CuO+H2 Cu+H2O。【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冶炼操作步骤,反应之前先通气体在加热,反应之后先停止加热在停止同气体。
9.【答案】(1)NaOH
(2)2Na+2HCl=2NaCl++H2↑
(3)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4)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中转化关系A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且不能和其它物质相同,因此推断A是氢氧化钠;(2)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3)碳酸氢钠显弱碱性,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4)碱与酸、盐与酸、盐与盐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所以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有水或沉淀或气体产生。
故答案为:NaOH;2Na+2HCl=2NaCl++H2↑;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利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者沉淀之一。
10.【答案】(1)NaOH
(2)红色消失(或红色无变化);H2SO4(KNO3).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溶液显碱性,由题意可知,三瓶无色溶液中只有Na0H溶液显碱性,故A试管中的是Na0H溶液;(2)由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知,任取剩下的两种溶液中的一种,滴入上述实验后的A试管中,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红色消失,说明加入的溶液是一种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则滴入的是 H2SO4溶液;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红色无变化,说明加入的溶液不是酸,由题意可知,则滴入的是KNO3溶液。
故答案为:NaOH;红色消失(或红色无变化);H2SO4(KNO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鉴别主要是根据物质性质不同进行鉴别。
11.【答案】(1)能量巨大,但分散、间断、不稳定,清洁等
(2)2H2+O2 2H2O
(3)天然气;二氧化碳
(4)B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太阳能具有能量巨大,但分散、间断、不稳定,清洁等特点;(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3)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之一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气体,它“让地球发烧”;(4)A、家里的白炽灯将其更换为节能灯,可以节约用电,故A正确;
B、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作用一次性用品,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错误;
C、家中的水进行二次利用,比如洗脸水可以冲洗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
D、家中的用电器不使用时应断开电源,以避免待机时消耗的电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能量巨大,但分散、间断、不稳定,清洁等;2H2+O2 2H2O;天然气;二氧化碳;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能源的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12.【答案】(1)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6.6g
x=15g
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50%答: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50%。
(2)AB容器内还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从长颈漏斗鼓入氮气,将二氧化碳全部排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2)AB容器内可能还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故由C装置测得的二氧化碳质量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不相等。
故答案为: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6.6g
x=15g
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50%
答: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50%。
AB容器内还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从长颈漏斗鼓入氮气,将二氧化碳全部排出。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等于新生成的物质总质量,而且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