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年高考文数真题试卷(天津卷)
一、选择题:
1.设集合
,
,
,则
(
??)
A.????????????????????B.?
????????????????????C.????????????????????D.?
?
【答案】
C
【考点】并集及其运算,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
∴
又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
,依据元素的互异性,再求
.
2.设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
??)
A.?6????????????????????????????????B.?19????????????????????????????????C.?21????????????????????????????????D.?45
【答案】
C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解析】【解答】解:
过点A(2,3)时,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画出可行域,再求出最优解.
3.设
,则“
”是“
”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
则x>2
又
∴
即: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解
再解
,看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4.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
的值为20,则输出
的值为(
??)
A.?1??????????????????????????????????B.?2??????????????????????????????????C.?3??????????????????????????????????D.?4
【答案】
B
【考点】程序框图
【解析】【解答】解:N=20,i=2,T=0.
∴T=1,i=3,i<5
∴
∴i=4,i<5
∴
∴T=2,i=5≥5
即T=2
故答案为:B
【分析】按程序框图顺序一个个算,直到
.
5.已知
,则
的大小关系为(
??)
A.???????????????????B.???????????????????C.???????????????????D.?
【答案】
D
【考点】对数值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
又a<c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将a,b,c大致范围写出来,b最小,再用换底公式比较a,c大小.
6.将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
??)
A.?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B.?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C.?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D.?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答案】
A
【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
【解析】【解答】解:
A中,
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将函数
平移,再从选项排除.
7.已知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2,过右焦点且垂直于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
两点.设
到双曲线的同一条渐近线的距离分别为
和
,且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B.????????????C.????????????D.?
【答案】
A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解:∵
,则
∴双曲线方程为
渐进性方程为
又
,即:
,则
∴
即:
∴双曲线方程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离心率,把双曲线方程用一个字母a表示,再使通径两端点到两渐进线距离之和为6,求出a.
8.在如图的平面图形中,已知
,
则
的值为(
??)
A.??????????????????????????????B.?
??????????????????????????????C.??????????????????????????????D.?0
【答案】
C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律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将问量
为基向量,把其他向量用基向量来表示.
二、填空题:
9.i是虚数单位,复数
=________.
【答案】
4–i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解答】解:
【分析】将分式上下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再化简.
10.已知函数f(x)=exlnx
,
f?′(x)为f(x)的导函数,则f?′(1)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e
【考点】导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解:∵
∴
【分析】先对
求导,再令导函数中x=1,则
可求出.
1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四棱柱A1–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解析】【解答】解:
【分析】先算底面面积,
到底面
距离为面对角线一半.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三点(0,0),(1,1),(2,0)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考点】圆的一般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圆的方程为
∴
∴圆的方程为
【分析】设圆的一般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13.已知a
,
b∈R,且a–3b+6=0,则2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考点】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
【解析】【解答】解:∵a-3b+6=0
a-3b=-6
又
【分析】直接对
用均值不等式,得到定值.
14.已知a∈R,函数
若对任意x∈[–3,+
),f(x)≤
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
,2]
【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
【解析】【解答】解:
当
时,
又
??
∴
当
时,
又
∴
综上所述
【分析】对x讨论,去绝对值,分离变量求最值.
三、解答题:
15.已知某校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分别为240,160,160.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去某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
(Ⅰ)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多少人?
(Ⅱ)设抽出的7名同学分别用A
,
B
,
C
,
D
,
E
,
F
,
G表示,现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承担敬老院的卫生工作.
(i)试用所给字母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抽取结果;
(ii)设M为事件“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求事件M发生的概率.
【答案】
解:(Ⅰ)∵240:160::160=3:2:2
则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习志愿者抽3人,2人,2人
(Ⅱ)(i)共有如下情形
AB
AC
AD
AE
AF
AG
BC
BD
BE
BF
BG
CD
CE
CF
CG
DE
DF
DG
EF
EG
FG
(ii)
.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解析】【分析】(1)分层抽样,对应成比例;(2)(i)列举法依次列出来;(ii)古典概型.
16.在△ABC中,内角A
,
B
,
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
已知bsinA=acos(B–
).
(Ⅰ)求∠B的大小;
(Ⅱ)设a=2,c=3,求b和sin(2A–B)的值.
【答案】
解:(Ⅰ)
中,由正弦定理
又由
又
,
∴∠B=
(Ⅱ)
中,a=2.c=3,有B=
,有
由
又a<c,∴
即
【考点】正弦定理
【解析】【分析】(Ⅰ)由正弦定理构建关于B方程解出tanB;(Ⅱ)由余弦定理得到b,再由正弦定理得到
,由二倍角公式得到
,
代入得到
.
17.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BC是等边三角形,平面ABC⊥平面ABD
,
点M为棱AB的中点,AB=2,AD=
,∠BAD=90°.
(Ⅰ)求证:AD⊥BC;
(Ⅱ)求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角的余弦值;
(Ⅲ)求直线CD与平面ABD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
解:(Ⅰ)由平面ABC⊥平面ABD,平面ABC∩平面ABD=AB,AD⊥AB,可得AD⊥平面ABC,故AD⊥BC.(Ⅱ)解:取棱AC的中点N,连接MN,ND.又因为M为棱AB的中点,故MN∥BC.∴∠DMN(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的角.在Rt△DAM中,AM=1,故DM=
.∵AD⊥平面ABC,故AD⊥AC.在Rt△DAN中,AN=1,故DN=
.等腰
中,MN=1,∴
.∴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Ⅲ)连接CM∵
为等边三角形,M为边AB中点,∴CM⊥ABCM=
又面ABC⊥面ABD,而CM
面ABC,故CM⊥面ABD,∴
为直线CD与面ABD所成角
中
中,
所以CD与平面所成角正弦值为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分析】(1)由面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从而得到线面垂直最后线线垂直;(2)平移直线BC解
;(3)找到线面垂直,得到线面角.
18.设{an}是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n∈N
);{bn}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项和为Tn(n∈N
).已知b1=1,b3=b2+2,b4=a3+a5
,
b5=a4+2a6
.
(Ⅰ)求Sn和Tn;
(Ⅱ)若Sn+(T1+T2+…+Tn)=an+4bn
,
求正整数n的值.
【答案】
解:(I)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q,由b1=1,b3=b2+2,可得
.
∵
,∴
,故
.
∴
.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由
,可得
.
由
从而
,故
,
∴
.
(II)由(I),知
由
,
解得
(舍),或
.所以n的值为4.
【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解析】【分析】(I)待定系数法求q,d再求和;(II)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到方程,求出n.
19.设椭圆
?的右顶点为A
,
上顶点为B.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
,
.
(I)求椭圆的方程;
(II)设直线
与椭圆交于
两点,
与直线
交于点M
,
且点P
,
M均在第四象限.若
的面积是
面积的2倍,求k的值.
【答案】
解:(I)设椭圆的焦距为2c,由已知得
,
又
,
∴
由
,
.
∴椭圆的方程为
.
(II)设P
,
M
,则
,
点
的坐标为
的面积是
面积的2倍,可得
,
从而
,即
.
易知直线
的方程为
,由方程组
消去y,可得
.由方程组
消去
,可得
.由
,可得
,两边平方,整理得
,解得
,或
.
当
时,
,不合题意,舍去;当
时,
,
,符合题意.
∴
的值为
【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椭圆定义求出a,b;(2)联立方程组求解。
20.设函数
,其中
,且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I)若
?求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II)若
,求
的极值;
(III)若曲线
?与直线
有三个互异的公共点,求d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Ⅰ)∵
,
,∴
,
,∴
在
处切线方程为
。(Ⅱ)解:由已知可得f(x)=(x?t2+3)(
x?t2)
(x?t2?3)=(
x?t2)3?9
(
x?t2)=x3?3t2x2+(3t22?9)x?
t22+9t2.∴
=
3x3?6t2x+3t22?9.令
=0,解得x=
t2?
,或x=
t2+
.当x变化时,f‵(x),f(x)的变化如下表:
x
(?∞,t2?
)
t2?
(t2?
,t2+
)
t2+
(t2+
,+∞)
+
0
?
0
+
f(x)
↗
极大值
↘
极小值
↗
所以函数f(x)的极大值为f(t2?
)=(?
)3?9×(?
)=6
;函数小值为f(t2+
)=(
)3?9×(
)=?6
.(III)解:曲线y=f(x)与直线y=?(x?t2)?6
有三个互异的公共点等价于关于x的方程(x?t2+d)
(x?t2)
(x?t2?d)+
(x?t2)+
6
=0有三个互异的实数解,令u=
x?t2
,
可得u3+(1?d2)u+6
=0.设函数g(x)=
x3+(1?d2)x+6
,则曲线y=f(x)与直线y=?(x?t2)?6
有三个互异的公共点等价于函数y=g(x)有三个零点.
=3
x3+(1?d2).当d2≤1时,
≥0,这时
在R上单调递增,不合题意.当d2>1时,
=0,解得x1=
,x2=
.易得,g(x)在(?∞,x1)上单调递增,在[x1
,
x2]上单调递减,在(x2
,
+∞)上单调递增,g(x)的极大值g(x1)=
g(
)=
>0.g(x)的极小值g(x2)=
g(
)=?
.若g(x2)
≥0,由g(x)的单调性可知函数y=f(x)至多有两个零点,不合题意.若
即
,也就是
,此时
,
且
,从而由
的单调性,可知函数
在区间
内各有一个零点,符合题意.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数列与函数的综合
【解析】【分析】(1)切线定义,求出切线方程。(2)对函数求导,分析函数零点,得到单调性。(3)分析g(x)单调性,则对g(x)求导,分析
正负时对d讨论。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年高考文数真题试卷(天津卷)
一、选择题:
1.设集合
,
,
,则
(
??)
A.????????????????????B.?
????????????????????C.????????????????????D.?
?
2.设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
??)
A.?6????????????????????????????????B.?19????????????????????????????????C.?21????????????????????????????????D.?45
3.设
,则“
”是“
”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
的值为20,则输出
的值为(
??)
A.?1??????????????????????????????????B.?2??????????????????????????????????C.?3??????????????????????????????????D.?4
5.已知
,则
的大小关系为(
??)
A.???????????????????B.???????????????????C.???????????????????D.?
6.将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
??)
A.?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B.?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C.?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D.?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7.已知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2,过右焦点且垂直于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
两点.设
到双曲线的同一条渐近线的距离分别为
和
,且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B.????????????C.????????????D.?
8.在如图的平面图形中,已知
,
则
的值为(
??)
A.??????????????????????????????B.?
??????????????????????????????C.??????????????????????????????D.?0
二、填空题:
9.i是虚数单位,复数
=________.
10.已知函数f(x)=exlnx
,
f?′(x)为f(x)的导函数,则f?′(1)的值为________.
1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四棱柱A1–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三点(0,0),(1,1),(2,0)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
13.已知a
,
b∈R,且a–3b+6=0,则2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4.已知a∈R,函数
若对任意x∈[–3,+
),f(x)≤
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已知某校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分别为240,160,160.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去某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
(Ⅰ)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多少人?
(Ⅱ)设抽出的7名同学分别用A
,
B
,
C
,
D
,
E
,
F
,
G表示,现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承担敬老院的卫生工作.
(i)试用所给字母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抽取结果;
(ii)设M为事件“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求事件M发生的概率.
16.在△ABC中,内角A
,
B
,
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
已知bsinA=acos(B–
).
(Ⅰ)求∠B的大小;
(Ⅱ)设a=2,c=3,求b和sin(2A–B)的值.
17.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BC是等边三角形,平面ABC⊥平面ABD
,
点M为棱AB的中点,AB=2,AD=
,∠BAD=90°.
(Ⅰ)求证:AD⊥BC;
(Ⅱ)求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角的余弦值;
(Ⅲ)求直线CD与平面ABD所成角的正弦值.
18.设{an}是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n∈N
);{bn}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项和为Tn(n∈N
).已知b1=1,b3=b2+2,b4=a3+a5
,
b5=a4+2a6
.
(Ⅰ)求Sn和Tn;
(Ⅱ)若Sn+(T1+T2+…+Tn)=an+4bn
,
求正整数n的值.
19.设椭圆
?的右顶点为A
,
上顶点为B.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
,
.
(I)求椭圆的方程;
(II)设直线
与椭圆交于
两点,
与直线
交于点M
,
且点P
,
M均在第四象限.若
的面积是
面积的2倍,求k的值.
20.设函数
,其中
,且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I)若
?求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II)若
,求
的极值;
(III)若曲线
?与直线
有三个互异的公共点,求d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
C
【考点】并集及其运算,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
∴
又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
,依据元素的互异性,再求
.
2.【答案】
C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解析】【解答】解:
过点A(2,3)时,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画出可行域,再求出最优解.
3.【答案】
A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
则x>2
又
∴
即: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解
再解
,看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4.【答案】
B
【考点】程序框图
【解析】【解答】解:N=20,i=2,T=0.
∴T=1,i=3,i<5
∴
∴i=4,i<5
∴
∴T=2,i=5≥5
即T=2
故答案为:B
【分析】按程序框图顺序一个个算,直到
.
5.【答案】
D
【考点】对数值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
又a<c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将a,b,c大致范围写出来,b最小,再用换底公式比较a,c大小.
6.【答案】
A
【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
【解析】【解答】解:
A中,
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将函数
平移,再从选项排除.
7.【答案】
A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解:∵
,则
∴双曲线方程为
渐进性方程为
又
,即:
,则
∴
即:
∴双曲线方程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离心率,把双曲线方程用一个字母a表示,再使通径两端点到两渐进线距离之和为6,求出a.
8.【答案】
C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律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将问量
为基向量,把其他向量用基向量来表示.
二、填空题:
9.【答案】
4–i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解答】解:
【分析】将分式上下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再化简.
10.【答案】
e
【考点】导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解:∵
∴
【分析】先对
求导,再令导函数中x=1,则
可求出.
11.【答案】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解析】【解答】解:
【分析】先算底面面积,
到底面
距离为面对角线一半.
12.【答案】
【考点】圆的一般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圆的方程为
∴
∴圆的方程为
【分析】设圆的一般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13.【答案】
【考点】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
【解析】【解答】解:∵a-3b+6=0
a-3b=-6
又
【分析】直接对
用均值不等式,得到定值.
14.【答案】
[
,2]
【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
【解析】【解答】解:
当
时,
又
??
∴
当
时,
又
∴
综上所述
【分析】对x讨论,去绝对值,分离变量求最值.
三、解答题:
15.【答案】
解:(Ⅰ)∵240:160::160=3:2:2
则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习志愿者抽3人,2人,2人
(Ⅱ)(i)共有如下情形
AB
AC
AD
AE
AF
AG
BC
BD
BE
BF
BG
CD
CE
CF
CG
DE
DF
DG
EF
EG
FG
(ii)
.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解析】【分析】(1)分层抽样,对应成比例;(2)(i)列举法依次列出来;(ii)古典概型.
16.【答案】
解:(Ⅰ)
中,由正弦定理
又由
又
,
∴∠B=
(Ⅱ)
中,a=2.c=3,有B=
,有
由
又a<c,∴
即
【考点】正弦定理
【解析】【分析】(Ⅰ)由正弦定理构建关于B方程解出tanB;(Ⅱ)由余弦定理得到b,再由正弦定理得到
,由二倍角公式得到
,
代入得到
.
17.【答案】
解:(Ⅰ)由平面ABC⊥平面ABD,平面ABC∩平面ABD=AB,AD⊥AB,可得AD⊥平面ABC,故AD⊥BC.(Ⅱ)解:取棱AC的中点N,连接MN,ND.又因为M为棱AB的中点,故MN∥BC.∴∠DMN(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的角.在Rt△DAM中,AM=1,故DM=
.∵AD⊥平面ABC,故AD⊥AC.在Rt△DAN中,AN=1,故DN=
.等腰
中,MN=1,∴
.∴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Ⅲ)连接CM∵
为等边三角形,M为边AB中点,∴CM⊥ABCM=
又面ABC⊥面ABD,而CM
面ABC,故CM⊥面ABD,∴
为直线CD与面ABD所成角
中
中,
所以CD与平面所成角正弦值为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分析】(1)由面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从而得到线面垂直最后线线垂直;(2)平移直线BC解
;(3)找到线面垂直,得到线面角.
18.【答案】
解:(I)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q,由b1=1,b3=b2+2,可得
.
∵
,∴
,故
.
∴
.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由
,可得
.
由
从而
,故
,
∴
.
(II)由(I),知
由
,
解得
(舍),或
.所以n的值为4.
【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解析】【分析】(I)待定系数法求q,d再求和;(II)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到方程,求出n.
19.【答案】
解:(I)设椭圆的焦距为2c,由已知得
,
又
,
∴
由
,
.
∴椭圆的方程为
.
(II)设P
,
M
,则
,
点
的坐标为
的面积是
面积的2倍,可得
,
从而
,即
.
易知直线
的方程为
,由方程组
消去y,可得
.由方程组
消去
,可得
.由
,可得
,两边平方,整理得
,解得
,或
.
当
时,
,不合题意,舍去;当
时,
,
,符合题意.
∴
的值为
【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椭圆定义求出a,b;(2)联立方程组求解。
20.【答案】
解:(Ⅰ)∵
,
,∴
,
,∴
在
处切线方程为
。(Ⅱ)解:由已知可得f(x)=(x?t2+3)(
x?t2)
(x?t2?3)=(
x?t2)3?9
(
x?t2)=x3?3t2x2+(3t22?9)x?
t22+9t2.∴
=
3x3?6t2x+3t22?9.令
=0,解得x=
t2?
,或x=
t2+
.当x变化时,f‵(x),f(x)的变化如下表:
x
(?∞,t2?
)
t2?
(t2?
,t2+
)
t2+
(t2+
,+∞)
+
0
?
0
+
f(x)
↗
极大值
↘
极小值
↗
所以函数f(x)的极大值为f(t2?
)=(?
)3?9×(?
)=6
;函数小值为f(t2+
)=(
)3?9×(
)=?6
.(III)解:曲线y=f(x)与直线y=?(x?t2)?6
有三个互异的公共点等价于关于x的方程(x?t2+d)
(x?t2)
(x?t2?d)+
(x?t2)+
6
=0有三个互异的实数解,令u=
x?t2
,
可得u3+(1?d2)u+6
=0.设函数g(x)=
x3+(1?d2)x+6
,则曲线y=f(x)与直线y=?(x?t2)?6
有三个互异的公共点等价于函数y=g(x)有三个零点.
=3
x3+(1?d2).当d2≤1时,
≥0,这时
在R上单调递增,不合题意.当d2>1时,
=0,解得x1=
,x2=
.易得,g(x)在(?∞,x1)上单调递增,在[x1
,
x2]上单调递减,在(x2
,
+∞)上单调递增,g(x)的极大值g(x1)=
g(
)=
>0.g(x)的极小值g(x2)=
g(
)=?
.若g(x2)
≥0,由g(x)的单调性可知函数y=f(x)至多有两个零点,不合题意.若
即
,也就是
,此时
,
且
,从而由
的单调性,可知函数
在区间
内各有一个零点,符合题意.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数列与函数的综合
【解析】【分析】(1)切线定义,求出切线方程。(2)对函数求导,分析函数零点,得到单调性。(3)分析g(x)单调性,则对g(x)求导,分析
正负时对d讨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