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11 15:31:17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如图是曲阜的著名文化特产----碑贴。曲阜碑贴是研究我国文字延承、书法艺术和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珍贵资料。碑贴制作所用到的笔墨纸砚四种材料中,涉及变化与其他三种有着明显不同的是()
A.兔毛加工成毛笔 B.炭黑加工成墨块
C.芦苇加工成宣纸 D.尼山石加工成尼山砚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兔毛加工成毛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炭黑加工成墨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C、芦苇加工成宣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D、尼山石加工成尼山砚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2.(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铝合金熔点低,可用来制造航天飞机部件
B.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C.石墨质软,可用来做电池电极
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来做植物氮肥
【答案】B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盐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性强,可用来制造航天飞机部件,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显碱性,可以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所以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符合题意;
C、石墨用来做电池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因为石墨质软,选项不符合题意;
D、做氮肥是利用碳酸氢铵溶解后的铵根离子被植物吸收做氮肥,不是利用其分解的性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运动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构成小分子团水的水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小分子团水和水一样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小分子团水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它是多个水分子的集合体,小分子团水分子与普通水分子相同,只不过它们的聚集状态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总是运动的且分子间一定存在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4.(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小红用如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盐 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B.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C.溶液 碘酒、糖水、生理盐水
D.干燥剂 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食盐、纯碱、高锰酸钾从组成上看都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都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生铁都是铁的合金,焊锡一般是铅锡合金,则它们都是合金,不符合题意;
C、碘酒、糖水、生理盐水都是一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生石灰易吸水,则都可作干燥剂,而石灰石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盐、溶液、合金的定义及石灰石没有吸水性分析。
5.(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着。下面冶炼铜的方法中,利用了置换反应的是()
①2CuO+C 2Cu+CO2②CuO+CO Cu+CO2
③CuO+H2 Cu+H2O ④CuSO4+Fe Cu+FeSO4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识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②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B、①③④都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选项符合题意;
C、②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D、②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析。
6.(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进行提纯
B.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均有晶体析出
D.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应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选项不符合题意;
B、80℃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8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此时两物质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溶质质量分数无法确定,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降低温度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硫酸镁的溶解度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适用于降温结晶分析;
B、根据一定温度下溶解度相同的物质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分析;
C、根据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饱和溶液降温会有晶体析出分析;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
7.(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下列操作措施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B.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C.利用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D.利用复分解反应,用适量氢氧化钡溶液除去氢氧化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
【答案】D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目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B、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不能达到目的,需要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选项不符合题意;
C、盐酸与碳酸钙能反应和氧化钙也能反应,所以加稀盐酸虽能够除掉碳酸钙,但也会反应掉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目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溶液会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但它不与氢氧化钾反应,能达到目的,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8.(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能发生的反应有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FeCl2;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还有铁和生成的CuCl2的反应,即③Fe+CuCl2═FeCl2+Cu。
由于铜和铁都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固体,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一定含有铜;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故可能含有铁;有铜存在,则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而CuCl2可能被铁完全置换,也可能有剩余,
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和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本题中考查的是常见金属与盐溶液间的反应,因此尤其要熟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9.(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下图中,“—”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的要求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Zn FeCl2 Cu HCl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物质甲、乙分别为硫酸、硫酸钠,含有相同的硫酸根离子,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要求,选项不符合题意;
B、物质甲、乙、丙分别为氯化钾、碳酸钾、氢氧化钾,含有相同的钾离子,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要求,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甲和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甲和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丁和丙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丙和乙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丁和氧气反应生成乙一氧化碳,符合要求,选项符合题意;
D、物质丙为铜不能与乙氯化亚铁、丁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不符合要求,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反应时,可根据两种物质的类别判断所发生反应的特点,然后依据反应所应满足条件判断两物质是否可以反应。
10.(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常用于水的净化和消毒杀菌
B.胃酸过多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
C.NOx、SO2、CO2、PM2.5颗粒都会导致酸雨
D.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石油中的氮元素反应的产物.
E.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热量散失,应紧闭门窗
F.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主要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常用盐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A、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而非消毒杀菌,选项不符合题意;
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能和小苏打反应,所以胃酸过多时,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选项符合题意;
C、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所以CO2、PM2.5颗粒都不会导致酸雨,选项不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在汽车发动机气缸内高温环境下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E、冬天用煤炉取暖时,煤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关紧门窗会造成煤气中毒,选项不符合题意;F、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石油的使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明矾的净水原理、酸的化学性质、酸雨的形成原因、汽车尾气的形成原理、煤气的使用注意事项及燃烧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简答题
11.(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氯酸钾用途广泛,用于炸药、烟花、鞭炮、高级安全火柴,医药、摄影药剂、分析试剂、氧化剂及火箭、导弹推进剂等,实验室也经常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1)氯酸钾的化学式   
(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3)氯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   ;
(4)氯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   。
【答案】(1)KClO3
(2)
(3)K+
(4)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故(1)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3)氯酸钾中阳离子为钾离子,符号为:K+;(4)氯酸钾中阴离子为氯酸根离子,符号为: 。
【分析】(1)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分析,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
(4)根据氯酸钾中阴离子为氯酸根离子分析。
12.(2019九上·梁山期末)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上图从A至F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4)E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X=   。
【答案】(1)三
(2)得到
(3)A、E、F
(4)9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B、C、D四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12、16、17,共表示3种元素;(2)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3)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属于稳定结构,故上图从A至F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E、F;(4)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则X=2+8-1=9。
【分析】(1)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
(2)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电子分析
(3)根据相对稳定结构的概念分析
(4)根据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分析
三、流程题
13.(2019·濮阳模拟)海水晒盐可制得粗盐,粗盐除氯化钠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定的一套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溶性钡盐有剧毒,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破坏体内一系列生理活动。
(1)步骤①中溶解粗盐时所加水的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少会造成精盐的产率    (填“偏高”或“偏低”)。
(2)下列试剂X符合要求的是   (选填字母)。
A
氧化钙  B 氢氧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氢氧化钙溶液  E 氢氧化钾溶液
(3)某同学为了证明滤液C是否有盐酸剩余,设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取样,加入铜,若无现象,说明盐酸没有剩余
B 取样,测溶液pH,若pH<7,说明有盐酸剩余
C
取样,加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
D
取样,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
【答案】(1)偏低
(2)A.B.C.D
(3)B.C
【知识点】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溶解粗盐时所加水的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时,蒸发时浪费燃料并且耗时长,也不宜过少,过少时会导致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导致精盐的产率偏低;(2)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因此X可以是氧化钙;
B、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因此X可以是氢氧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因此X可以是氢氧化钙溶液;
E、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X是氢氧化钾溶液时会带入杂质氯化钾,因此X不能是氢氧化钾溶液。故填ABCD;(3)A、取样,加入铜,若无现象,不能说明盐酸没有剩余,这是因为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选项错误;
B、取样,测溶液pH,若pH<7,说明盐酸有剩余,选项正确;
C、取样,加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选项正确;
D、取样,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有盐酸剩余,这是因为氯化钠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选项错误。故填BC。
【分析】(1)根据溶解粗盐的水过少会导致氯化钠没有溶解完分析
(2)根据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镁离子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分析
(3)检验酸的存在可以选用紫色石蕊,pH试纸,活泼金属或碳酸盐
14.(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下: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溶剂X是   ;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填物质的化学式)   。
(3)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水(或H2O);K2CO3
(2)H2O、HCl
(3)MgCl2+2KOH=Mg(OH)2↓+2KCl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加入X的目的是溶解,故加入的溶剂X是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后,氢氧化钾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加入Y的目的是将氯化钙除去,故加入的是碳酸钾,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K2CO3。(2)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再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沉淀除去,那么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钾、氢氧化钾和碳酸钾,这些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钾、碳酸钾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通过蒸发把盐酸和水除去,故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H2O、HCl。(3)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钾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2KOH=Mg(OH)2↓+2KCl。
【分析】(1)根据水是常用溶剂及碳酸钾化学式分析;
(2)根据蒸发可除去溶液中的溶剂及盐酸分析;
(3)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可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镁沉淀分析。
四、实验题
15.(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仪器m的名称   。
②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   →   →   ,验满方法是   。
③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
(2)草木灰是一种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硫酸铵((NH4)2SO4)是一种氮肥小明对这两种肥料做了相关性质的探究。已知碳酸钾与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探究过程 K2CO3 (NH4)2SO4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①分别取碳酸钾和硫酸铵固体,加足量水搅拌,测其温度变化情况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都易溶于水,硫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②取1中溶液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变红 硫酸铵溶液显   ;
③另取1中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 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再取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硫酸铵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共享)①硫酸铵不宜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酸化而板结;草木灰的使用既实现了变废为宝,还起到了改良酸性土壤的作用。②草木灰和硫酸铵不能混合使用。
【答案】(1)试管;2H2O2 2H2O+O2↑;h;g;e;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D
(2)酸性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①仪器m的名称:试管;②B装置属于“固液混合常温型发生装置”,适合于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O2↑;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先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b→h→g→ e;由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故验满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③浓盐酸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D;[实验探究]②硫酸铵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硫酸铵溶液显酸性。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收集干燥氧气要先通过干燥装置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2)根据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五、计算题
16.(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公安部警示:新型毒品已瞄准了00后,皮肤一碰就沾毒。你能想到吗?这些看上去非常可爱的卡通贴纸。竟然是一种新型毒品!这是一张像贴画的新型毒品——“LSD致幻剂”,俗称“邮票”,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无色无味,但毒性极强。犯罪分子会将“LSD致幻剂”吸附在纸上,浸泡饮料或者直接含服。“LSD致幻剂”的化学式为C20H25N3O,请回答以下问题。
(1)“LSD致幻剂”中碳、氮两种元素质量比是   ;
(2)“LSD致幻剂”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答案】(1)40:7
(2)323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LSD致幻剂”中碳、氮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2×20):(14×3)=40:7;(2)“LSD致幻剂”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0+1×25+14×3+16=323。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17.(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实验技能训练中,小亮同学向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小亮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实验:他分别取50g废液,并向其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图像如下: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50 100 80
产生沉淀的质量/g 0.98 2.94 2.94
(1)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   。
(2)废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并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CuSO4 、H2SO4;9.6%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氧化铜是红色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和水。故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2)由于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得到0.98g沉淀,加入80g氢氧化钠溶液得到2.94g沉淀,说明30g的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2.94g-0.98g=1.96g,第一组加入50g氢氧化钠时,只生成了0.98g氢氧化铜,说明只有15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在加入3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才生成沉淀,废液中溶质为:CuSO4、H2SO4;设50g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x=4.8g
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100%=9.6%答:废液中的溶质有CuSO4 、H2SO4,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6%。
【分析】(1)根据氧化铜为黑色粉末可溶解于硫酸分析;
(2)根据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且所用硫酸的用量确定溶液的成分分析,根据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硫酸铜质量,从而计算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 / 1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如图是曲阜的著名文化特产----碑贴。曲阜碑贴是研究我国文字延承、书法艺术和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珍贵资料。碑贴制作所用到的笔墨纸砚四种材料中,涉及变化与其他三种有着明显不同的是()
A.兔毛加工成毛笔 B.炭黑加工成墨块
C.芦苇加工成宣纸 D.尼山石加工成尼山砚
2.(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铝合金熔点低,可用来制造航天飞机部件
B.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C.石墨质软,可用来做电池电极
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来做植物氮肥
3.(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运动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4.(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小红用如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盐 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B.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C.溶液 碘酒、糖水、生理盐水
D.干燥剂 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
5.(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着。下面冶炼铜的方法中,利用了置换反应的是()
①2CuO+C 2Cu+CO2②CuO+CO Cu+CO2
③CuO+H2 Cu+H2O ④CuSO4+Fe Cu+FeSO4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进行提纯
B.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均有晶体析出
D.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下列操作措施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B.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C.利用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D.利用复分解反应,用适量氢氧化钡溶液除去氢氧化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
8.(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9.(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下图中,“—”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的要求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Zn FeCl2 Cu HCl
A.A B.B C.C D.D
10.(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常用于水的净化和消毒杀菌
B.胃酸过多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
C.NOx、SO2、CO2、PM2.5颗粒都会导致酸雨
D.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石油中的氮元素反应的产物.
E.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热量散失,应紧闭门窗
F.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主要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二、简答题
11.(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氯酸钾用途广泛,用于炸药、烟花、鞭炮、高级安全火柴,医药、摄影药剂、分析试剂、氧化剂及火箭、导弹推进剂等,实验室也经常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1)氯酸钾的化学式   
(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3)氯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   ;
(4)氯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   。
12.(2019九上·梁山期末)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上图从A至F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4)E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X=   。
三、流程题
13.(2019·濮阳模拟)海水晒盐可制得粗盐,粗盐除氯化钠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定的一套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溶性钡盐有剧毒,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破坏体内一系列生理活动。
(1)步骤①中溶解粗盐时所加水的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少会造成精盐的产率    (填“偏高”或“偏低”)。
(2)下列试剂X符合要求的是   (选填字母)。
A
氧化钙  B 氢氧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氢氧化钙溶液  E 氢氧化钾溶液
(3)某同学为了证明滤液C是否有盐酸剩余,设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取样,加入铜,若无现象,说明盐酸没有剩余
B 取样,测溶液pH,若pH<7,说明有盐酸剩余
C
取样,加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
D
取样,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
14.(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下: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溶剂X是   ;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填物质的化学式)   。
(3)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题
15.(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仪器m的名称   。
②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   →   →   ,验满方法是   。
③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
(2)草木灰是一种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硫酸铵((NH4)2SO4)是一种氮肥小明对这两种肥料做了相关性质的探究。已知碳酸钾与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探究过程 K2CO3 (NH4)2SO4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①分别取碳酸钾和硫酸铵固体,加足量水搅拌,测其温度变化情况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都易溶于水,硫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②取1中溶液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变红 硫酸铵溶液显   ;
③另取1中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 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再取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硫酸铵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共享)①硫酸铵不宜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酸化而板结;草木灰的使用既实现了变废为宝,还起到了改良酸性土壤的作用。②草木灰和硫酸铵不能混合使用。
五、计算题
16.(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公安部警示:新型毒品已瞄准了00后,皮肤一碰就沾毒。你能想到吗?这些看上去非常可爱的卡通贴纸。竟然是一种新型毒品!这是一张像贴画的新型毒品——“LSD致幻剂”,俗称“邮票”,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无色无味,但毒性极强。犯罪分子会将“LSD致幻剂”吸附在纸上,浸泡饮料或者直接含服。“LSD致幻剂”的化学式为C20H25N3O,请回答以下问题。
(1)“LSD致幻剂”中碳、氮两种元素质量比是   ;
(2)“LSD致幻剂”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17.(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实验技能训练中,小亮同学向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小亮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实验:他分别取50g废液,并向其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图像如下: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50 100 80
产生沉淀的质量/g 0.98 2.94 2.94
(1)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   。
(2)废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并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兔毛加工成毛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炭黑加工成墨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C、芦苇加工成宣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D、尼山石加工成尼山砚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2.【答案】B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盐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性强,可用来制造航天飞机部件,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显碱性,可以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所以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符合题意;
C、石墨用来做电池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因为石墨质软,选项不符合题意;
D、做氮肥是利用碳酸氢铵溶解后的铵根离子被植物吸收做氮肥,不是利用其分解的性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构成小分子团水的水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小分子团水和水一样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小分子团水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它是多个水分子的集合体,小分子团水分子与普通水分子相同,只不过它们的聚集状态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总是运动的且分子间一定存在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食盐、纯碱、高锰酸钾从组成上看都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都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生铁都是铁的合金,焊锡一般是铅锡合金,则它们都是合金,不符合题意;
C、碘酒、糖水、生理盐水都是一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生石灰易吸水,则都可作干燥剂,而石灰石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盐、溶液、合金的定义及石灰石没有吸水性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②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B、①③④都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选项符合题意;
C、②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D、②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应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选项不符合题意;
B、80℃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8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此时两物质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溶质质量分数无法确定,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降低温度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硫酸镁的溶解度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适用于降温结晶分析;
B、根据一定温度下溶解度相同的物质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分析;
C、根据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饱和溶液降温会有晶体析出分析;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目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B、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不能达到目的,需要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选项不符合题意;
C、盐酸与碳酸钙能反应和氧化钙也能反应,所以加稀盐酸虽能够除掉碳酸钙,但也会反应掉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目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溶液会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但它不与氢氧化钾反应,能达到目的,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8.【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能发生的反应有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FeCl2;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还有铁和生成的CuCl2的反应,即③Fe+CuCl2═FeCl2+Cu。
由于铜和铁都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固体,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一定含有铜;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故可能含有铁;有铜存在,则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而CuCl2可能被铁完全置换,也可能有剩余,
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和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本题中考查的是常见金属与盐溶液间的反应,因此尤其要熟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9.【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物质甲、乙分别为硫酸、硫酸钠,含有相同的硫酸根离子,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要求,选项不符合题意;
B、物质甲、乙、丙分别为氯化钾、碳酸钾、氢氧化钾,含有相同的钾离子,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要求,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甲和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甲和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丁和丙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丙和乙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丁和氧气反应生成乙一氧化碳,符合要求,选项符合题意;
D、物质丙为铜不能与乙氯化亚铁、丁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不符合要求,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反应时,可根据两种物质的类别判断所发生反应的特点,然后依据反应所应满足条件判断两物质是否可以反应。
10.【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常用盐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A、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而非消毒杀菌,选项不符合题意;
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能和小苏打反应,所以胃酸过多时,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选项符合题意;
C、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所以CO2、PM2.5颗粒都不会导致酸雨,选项不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在汽车发动机气缸内高温环境下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E、冬天用煤炉取暖时,煤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关紧门窗会造成煤气中毒,选项不符合题意;F、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石油的使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明矾的净水原理、酸的化学性质、酸雨的形成原因、汽车尾气的形成原理、煤气的使用注意事项及燃烧的影响因素分析。
11.【答案】(1)KClO3
(2)
(3)K+
(4)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故(1)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3)氯酸钾中阳离子为钾离子,符号为:K+;(4)氯酸钾中阴离子为氯酸根离子,符号为: 。
【分析】(1)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分析,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
(4)根据氯酸钾中阴离子为氯酸根离子分析。
12.【答案】(1)三
(2)得到
(3)A、E、F
(4)9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B、C、D四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12、16、17,共表示3种元素;(2)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3)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属于稳定结构,故上图从A至F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E、F;(4)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则X=2+8-1=9。
【分析】(1)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
(2)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电子分析
(3)根据相对稳定结构的概念分析
(4)根据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分析
13.【答案】(1)偏低
(2)A.B.C.D
(3)B.C
【知识点】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溶解粗盐时所加水的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时,蒸发时浪费燃料并且耗时长,也不宜过少,过少时会导致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导致精盐的产率偏低;(2)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因此X可以是氧化钙;
B、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因此X可以是氢氧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因此X可以是氢氧化钙溶液;
E、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X是氢氧化钾溶液时会带入杂质氯化钾,因此X不能是氢氧化钾溶液。故填ABCD;(3)A、取样,加入铜,若无现象,不能说明盐酸没有剩余,这是因为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选项错误;
B、取样,测溶液pH,若pH<7,说明盐酸有剩余,选项正确;
C、取样,加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选项正确;
D、取样,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有盐酸剩余,这是因为氯化钠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选项错误。故填BC。
【分析】(1)根据溶解粗盐的水过少会导致氯化钠没有溶解完分析
(2)根据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镁离子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分析
(3)检验酸的存在可以选用紫色石蕊,pH试纸,活泼金属或碳酸盐
14.【答案】(1)水(或H2O);K2CO3
(2)H2O、HCl
(3)MgCl2+2KOH=Mg(OH)2↓+2KCl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加入X的目的是溶解,故加入的溶剂X是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后,氢氧化钾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加入Y的目的是将氯化钙除去,故加入的是碳酸钾,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K2CO3。(2)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再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沉淀除去,那么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钾、氢氧化钾和碳酸钾,这些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钾、碳酸钾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通过蒸发把盐酸和水除去,故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H2O、HCl。(3)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钾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2KOH=Mg(OH)2↓+2KCl。
【分析】(1)根据水是常用溶剂及碳酸钾化学式分析;
(2)根据蒸发可除去溶液中的溶剂及盐酸分析;
(3)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可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镁沉淀分析。
15.【答案】(1)试管;2H2O2 2H2O+O2↑;h;g;e;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D
(2)酸性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①仪器m的名称:试管;②B装置属于“固液混合常温型发生装置”,适合于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O2↑;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先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b→h→g→ e;由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故验满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③浓盐酸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D;[实验探究]②硫酸铵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硫酸铵溶液显酸性。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收集干燥氧气要先通过干燥装置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2)根据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16.【答案】(1)40:7
(2)323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LSD致幻剂”中碳、氮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2×20):(14×3)=40:7;(2)“LSD致幻剂”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0+1×25+14×3+16=323。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17.【答案】(1)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CuSO4 、H2SO4;9.6%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氧化铜是红色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和水。故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2)由于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得到0.98g沉淀,加入80g氢氧化钠溶液得到2.94g沉淀,说明30g的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2.94g-0.98g=1.96g,第一组加入50g氢氧化钠时,只生成了0.98g氢氧化铜,说明只有15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在加入3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才生成沉淀,废液中溶质为:CuSO4、H2SO4;设50g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x=4.8g
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100%=9.6%答:废液中的溶质有CuSO4 、H2SO4,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6%。
【分析】(1)根据氧化铜为黑色粉末可溶解于硫酸分析;
(2)根据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且所用硫酸的用量确定溶液的成分分析,根据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硫酸铜质量,从而计算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