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103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103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27 17:31:20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103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生活中发生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粮食酿酒 C.汽油挥发 D.陶瓷烧制
2.(2015九上·新乡月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浓度 B.氮气浓度
C.二氧化氮浓度 D.PM2.5浓度
3.(2019·如皋模拟)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称固体质量
C. 读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4.(2019·柳城模拟)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OH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C.食盐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稀盐酸溶液用于清除铁锈
5.(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NO3 B.NaNO2 C.K2SO4 D.KNO3
6.(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能够反映元素原子结构的许多信息,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和物质的组成有关。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身份证”(见图),得不到的信息是(  )
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B.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硒是非金属元素
7.(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属于纯净物
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C.正常的雨水显酸性,pH≈5. 6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8.(2019九上·邓州期末)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埚钳夹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并在通风厨内进行
9.(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 P、Hg B.混合物:食醋、钢
C.化合物:水、石灰石 D.合金:生铁和金刚石
10.(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二甲醚(C2H6O)以其无污染、易于制造的特征,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替代能源而普及.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甲醚由9个原子构成
B.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
C.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D.二甲醚和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11.(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取样品灼烧,闻气味
C.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观察划痕的深浅
D.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12.(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B.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散热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
D.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13.(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们发生的相同变化是(  )
A.溶质的质量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都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D.溶剂的质量都变大
14.(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 H2O和a 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1.4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 CO2+H2O+CO
C.X的化学式为CO
D.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二、填空题
15.(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用物质名称填写下列空白:
(1)食品包装袋内填充的是   以防腐。
(2)人体所需热量的60%
~70%来自   。
(3)紫色石蕊试液遇到氢氧化钠溶液变   色。
16.(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什么    。
(2)钢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作用的结果。
(3)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17.(2019·南阳模拟)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③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③标识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
18.(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括号内为杂质)。
(1)FeSO4(CuSO4)   。
(2)CaO(CaCO3)   。
19.(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类似于   (填“甲”或“乙”)曲线。
(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   。
(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或“=”)
20.(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稀硫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
(2)乙醇完全燃烧   。
(3)氢氧化钠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
21.(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已知甲和乙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下图是四种分子的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该反应中反应物甲和乙的质量比   。
三、简答题
22.(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组成和结构的不同,是物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    
四、实验题
23.(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则制取乙炔的最适合发生装置是   ;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乙炔,请简述操作步骤   。
五、推断题
24.(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乙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
(2)若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
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甲和乙均有还原性。写出乙的化学式   。
六、综合应用题
25.(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在金属的性质复习课上,老师取下自己的黄金项链,请同学们帮忙鉴定,同学们提出了多种鉴别方案,进行了一节有意义的实验探究课。
(1)老师的金项链放入稀硫酸中看不到任何现象,小明把自己带来的“黄金戒指”放入稀硫酸中后发现有气泡产生。
①请你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②如果把小明的“黄金戒指”放入AgNO3溶液中片刻后拿出来,现象是   。
(2)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然后过滤,并对滤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①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   
(3)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 D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②B装置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4)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汽油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陶瓷烧制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解: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硫的浓度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基本监控项,故选项正确;
C、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氮的浓度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
D、PM2.5是固体颗粒,属于污染物,因此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3.【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闻气味时不能将鼻子直接凑在瓶口,应该用手煽动气体闻气味,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有两处不符合题意,1是物体和砝码放反了,2是烧碱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符合题意;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正确闻气体气味要用扇闻法分析;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
C、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分析;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液体体积偏小,若仰视读数,则实际液体体积偏大;
D、根据浓硫酸的正确稀释方法分析,稀释时要注意酸入水中。
4.【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A、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NaOH显碱性,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C、食盐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稀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解答】A、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B、熟石灰显碱性,且比较便宜,故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正确;
C、医疗上还用氯化钠来制生理盐水(0.9% 氯化钠溶液),正确;
D、稀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可用稀盐酸清除铁锈,正确;
故选A.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了解物质的性质,才能正确分析物质的用途,另外,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物质的腐蚀性、资源、价格等因素.
5.【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硝酸铵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中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中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中钾元素,属于钾肥,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中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选项D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复合肥是指含有钾、氮、磷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据此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不符合题意;
B、不知道硒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因此无法确定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还是易得到电子,符合题意;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不符合题意;
D、硒偏旁是石字旁,是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是原子序数,右上角的符号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最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据此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净化处理后,还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选项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正常的雨水因溶解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而显弱酸性,pH≈5.6,选项C说法符合题意;
D、水沸腾可以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的大小不会改变,选项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分析
B、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分析
C、根据正常雨水的pH值分析
D、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除掉表面的氧化物,用坩埚钳夹持,因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缓慢放入集气瓶底部,使氧气和碳充分反应,不符合题意;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气体,不需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但二氧化硫是污染物,需在通风厨内进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的发红;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缓慢放入集气瓶底部,保证木炭能和氧气充分分接触;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 留少量的水,以便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并且在通风橱中进行;
9.【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汞俗称水银,属于金属,选项A分类不符合题意;
B、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钢是铁的合金,含有铁、碳等元素,因此食醋和钢属于混合物,选项B分类符合题意;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选项C分类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碳的单质,不是合金,选项D分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的分类方法分析
B、根据混合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分析
C、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D、根据合金的概念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1个二甲醚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6×1+16=46,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二甲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所以二甲醚不属于氧化物;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根据二甲醚与甲烷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故D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甲醚是由分子构成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硝酸铵和氯化铵都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都产生刺激性气味,故无法鉴别,故符合题意。
B、取样品,分别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没有此气味产生的是合成纤维,可以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故相互刻画,观察痕迹的深浅,可以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鉴别物质时,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鉴别的方法或试剂,只要出现不同的现象就能鉴别,据此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实验步骤:计算溶质质量、取药称量固体氯化钠药品质量,量取水的体积、溶解、装瓶、贴签;不符合题意;
B、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固体氯化钠的溶解;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溶质质量为50g×6%=3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需要水的体积为47mL,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符合题意;
D、俯视量筒读数,则量取实际水的体积偏小,会使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变大,溶液偏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
B、根据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分析
C、根据量筒的选择分析
D 、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
13.【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剂的质量会增加,溶质的质量不变;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挥发氯化氢气体,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变小,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溶液的质量变大;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溶液的质量变小,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溶剂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符合题意;
D、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溶剂的质量变大;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溶剂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和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质量为:2.6+7.2-6.6-1.8=1.4,故A不符合题意;
B、设反应方程式为aC2H2+bO2 cCO2+dH2O+eCO,a:b:c:d:e= : : : : =0.1:0.225:0.15:0.1:0.05=4:9:6:4:2,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2+9O2 6CO2+4H2O+2CO,故符B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可能为一氧化碳,故C不符合题意;
D、CO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15.【答案】(1)氮气
(2)糖类
(3)蓝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作保护气,食品中充氮气以防腐,故填:氮气。(2)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故填:糖类。(3)氢氧化钠是碱,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显蓝色,故填:蓝。
【分析】(1)根据氮气的性质稳定分析
(2)根据人体的供能物质分析
(3)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性物质变蓝色分析
16.【答案】(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氧气和水蒸气
(3)隔绝氧气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2)铁与空气中氧气、水等反应生成铁锈。故填:氧气和水蒸气。(3)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隔绝了氧气,破坏燃烧条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隔绝氧气。
【分析】(1)根据铝和氧气的反应分析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3)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
17.【答案】12;三;Ar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于③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可知,微粒的质子数要比核外电子数多两个,故x=12;③为镁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所属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由最外层的电子数可知,④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④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该微粒是氩原子,元素符号是Ar。
【分析】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为镁元素。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就排在第几周期,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为8;
18.【答案】(1)
(2)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1)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达到除杂的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直接煅烧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物质除杂时,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除杂剂和主要成分不能反应,其二是除杂剂和杂质反应时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
19.【答案】(1)乙
(2)175g
(3)>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1)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有压强和温度,压强一定,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因此曲线乙表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故填:乙。(2)由曲线图知,物质甲t2℃时,溶解度是50g,则150g甲的饱和溶液里含有溶质50g,则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25g,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溶质不变仍然是25g,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可列式: ,可得x=175g。故填:175g。(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因物质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因此甲的饱和溶液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因物质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乙的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根据溶解度曲线,降温至t1℃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仍然比乙多,因此降温后所得溶液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故填:>。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比较溶解度大小,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写,从而确定物质的提纯方法,据此分析
20.【答案】(1)
(2)
(3)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醇完全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氢氧化钠敞口放置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反应的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分析
21.【答案】(1)
(2)1:4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该反应是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系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该反应中反应物甲和乙的质量比: 。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进行分析
22.【答案】(1)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分子构成不同(分子种类不同)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分子不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分子种类不同)。
【分析】(1)根据碳单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23.【答案】(1)
(2)B;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乙炔从c端通入,将水从b端排出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用A装置(试管口有棉花)加热高锰酸钾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 K2MnO4+MnO2+O2↑;(2)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则制取乙炔的最适合固液发生装置B,分液漏斗可知控制加入水的量,从而控制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速率;乙炔不溶于水,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乙炔,应“短管进、长管出”,操作步骤为: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乙炔从c端通入,将水从b端排出。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分析
24.【答案】(1)
(2)CO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初中阶段学过的有水和过氧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铁的氧化物,又因为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甲可以生成乙,因此甲是过氧化氢,丙是水;乙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且能与水之间相互转化,则乙是氧气。乙生成丙发生的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初中阶段学过的有水和过氧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铁的氧化物,又因为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乙和丙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乙具有还原性,则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具有还原性,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甲是碳。乙是一氧化碳,化学式:CO。
【分析】(1)根据常温下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时过氧化氢和水分析
(2)根据常温下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
25.【答案】(1);有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变为无色或蓝色
(2) 和 ;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少,与硝酸铜反应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3);;ADBC
(4)10.8kg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解析】【解答】(1)①金的活动性较弱,不与酸反应,小明的“黄金戒指”是假黄金,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一般假黄金是铜锌合金,其中的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把小明的“黄金戒指”放入AgNO3溶液中,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则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同时生成硝酸锌溶液,现象是有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为无色,若锌反应完后,硝酸银溶液有剩余,则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同时生成蓝色的硝酸铜溶液,现象是由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变为蓝色。(2)向一定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镁>锌>铜>银,则锌不与硝酸镁反应,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同时生成硝酸锌溶液。①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锌过量,滤渣是银、铜、锌,锌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锌过量把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完全,滤液是生成的硝酸锌和未反应的硝酸镁。②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使溶液质量减少,与硝酸铜反应,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减少,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3)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B装置中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二氧化碳,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会混合在一氧化碳中,因此先将A装置中制取的一氧化碳通入D装置氢氧化钠的洗气瓶中除掉其中的二氧化碳,再通入B装置还原氧化铁,最后通过C装置澄清石灰水中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故顺序是ADBC。(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解:设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x;
x=10.8kg
答:理论上需要消耗10.8kg铝。
【分析】(1)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分析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两种金属相距越远,优先反应分析
(3)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铁的质量结合铝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方程式进行计算分析
1 / 1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103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生活中发生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粮食酿酒 C.汽油挥发 D.陶瓷烧制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汽油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陶瓷烧制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2.(2015九上·新乡月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浓度 B.氮气浓度
C.二氧化氮浓度 D.PM2.5浓度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解: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硫的浓度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基本监控项,故选项正确;
C、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氮的浓度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
D、PM2.5是固体颗粒,属于污染物,因此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3.(2019·如皋模拟)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称固体质量
C. 读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闻气味时不能将鼻子直接凑在瓶口,应该用手煽动气体闻气味,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有两处不符合题意,1是物体和砝码放反了,2是烧碱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符合题意;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正确闻气体气味要用扇闻法分析;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
C、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分析;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液体体积偏小,若仰视读数,则实际液体体积偏大;
D、根据浓硫酸的正确稀释方法分析,稀释时要注意酸入水中。
4.(2019·柳城模拟)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OH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C.食盐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稀盐酸溶液用于清除铁锈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A、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NaOH显碱性,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C、食盐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稀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解答】A、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B、熟石灰显碱性,且比较便宜,故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正确;
C、医疗上还用氯化钠来制生理盐水(0.9% 氯化钠溶液),正确;
D、稀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可用稀盐酸清除铁锈,正确;
故选A.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了解物质的性质,才能正确分析物质的用途,另外,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物质的腐蚀性、资源、价格等因素.
5.(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NO3 B.NaNO2 C.K2SO4 D.KNO3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硝酸铵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中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中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中钾元素,属于钾肥,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中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选项D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复合肥是指含有钾、氮、磷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据此分析
6.(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能够反映元素原子结构的许多信息,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和物质的组成有关。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身份证”(见图),得不到的信息是(  )
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B.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硒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不符合题意;
B、不知道硒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因此无法确定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还是易得到电子,符合题意;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不符合题意;
D、硒偏旁是石字旁,是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是原子序数,右上角的符号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最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据此分析
7.(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属于纯净物
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C.正常的雨水显酸性,pH≈5. 6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净化处理后,还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选项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正常的雨水因溶解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而显弱酸性,pH≈5.6,选项C说法符合题意;
D、水沸腾可以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的大小不会改变,选项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分析
B、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分析
C、根据正常雨水的pH值分析
D、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
8.(2019九上·邓州期末)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埚钳夹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并在通风厨内进行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除掉表面的氧化物,用坩埚钳夹持,因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缓慢放入集气瓶底部,使氧气和碳充分反应,不符合题意;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气体,不需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但二氧化硫是污染物,需在通风厨内进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的发红;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缓慢放入集气瓶底部,保证木炭能和氧气充分分接触;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 留少量的水,以便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并且在通风橱中进行;
9.(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 P、Hg B.混合物:食醋、钢
C.化合物:水、石灰石 D.合金:生铁和金刚石
【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汞俗称水银,属于金属,选项A分类不符合题意;
B、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钢是铁的合金,含有铁、碳等元素,因此食醋和钢属于混合物,选项B分类符合题意;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选项C分类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碳的单质,不是合金,选项D分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的分类方法分析
B、根据混合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分析
C、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D、根据合金的概念分析
10.(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二甲醚(C2H6O)以其无污染、易于制造的特征,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替代能源而普及.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甲醚由9个原子构成
B.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
C.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D.二甲醚和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1个二甲醚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6×1+16=46,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二甲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所以二甲醚不属于氧化物;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根据二甲醚与甲烷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故D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甲醚是由分子构成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1.(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取样品灼烧,闻气味
C.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观察划痕的深浅
D.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硝酸铵和氯化铵都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都产生刺激性气味,故无法鉴别,故符合题意。
B、取样品,分别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没有此气味产生的是合成纤维,可以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故相互刻画,观察痕迹的深浅,可以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鉴别物质时,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鉴别的方法或试剂,只要出现不同的现象就能鉴别,据此分析
12.(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B.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散热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
D.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答案】C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实验步骤:计算溶质质量、取药称量固体氯化钠药品质量,量取水的体积、溶解、装瓶、贴签;不符合题意;
B、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固体氯化钠的溶解;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溶质质量为50g×6%=3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需要水的体积为47mL,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符合题意;
D、俯视量筒读数,则量取实际水的体积偏小,会使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变大,溶液偏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
B、根据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分析
C、根据量筒的选择分析
D 、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
13.(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们发生的相同变化是(  )
A.溶质的质量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都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D.溶剂的质量都变大
【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剂的质量会增加,溶质的质量不变;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挥发氯化氢气体,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变小,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溶液的质量变大;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溶液的质量变小,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溶剂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符合题意;
D、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溶剂的质量变大;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溶剂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和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14.(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 H2O和a 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1.4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 CO2+H2O+CO
C.X的化学式为CO
D.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质量为:2.6+7.2-6.6-1.8=1.4,故A不符合题意;
B、设反应方程式为aC2H2+bO2 cCO2+dH2O+eCO,a:b:c:d:e= : : : : =0.1:0.225:0.15:0.1:0.05=4:9:6:4:2,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2+9O2 6CO2+4H2O+2CO,故符B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可能为一氧化碳,故C不符合题意;
D、CO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5.(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用物质名称填写下列空白:
(1)食品包装袋内填充的是   以防腐。
(2)人体所需热量的60%
~70%来自   。
(3)紫色石蕊试液遇到氢氧化钠溶液变   色。
【答案】(1)氮气
(2)糖类
(3)蓝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作保护气,食品中充氮气以防腐,故填:氮气。(2)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故填:糖类。(3)氢氧化钠是碱,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显蓝色,故填:蓝。
【分析】(1)根据氮气的性质稳定分析
(2)根据人体的供能物质分析
(3)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性物质变蓝色分析
16.(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什么    。
(2)钢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作用的结果。
(3)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答案】(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氧气和水蒸气
(3)隔绝氧气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2)铁与空气中氧气、水等反应生成铁锈。故填:氧气和水蒸气。(3)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隔绝了氧气,破坏燃烧条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隔绝氧气。
【分析】(1)根据铝和氧气的反应分析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3)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
17.(2019·南阳模拟)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③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③标识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
【答案】12;三;Ar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于③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可知,微粒的质子数要比核外电子数多两个,故x=12;③为镁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所属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由最外层的电子数可知,④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④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该微粒是氩原子,元素符号是Ar。
【分析】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为镁元素。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就排在第几周期,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为8;
18.(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括号内为杂质)。
(1)FeSO4(CuSO4)   。
(2)CaO(CaCO3)   。
【答案】(1)
(2)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1)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达到除杂的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直接煅烧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物质除杂时,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除杂剂和主要成分不能反应,其二是除杂剂和杂质反应时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
19.(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类似于   (填“甲”或“乙”)曲线。
(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   。
(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或“=”)
【答案】(1)乙
(2)175g
(3)>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1)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有压强和温度,压强一定,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因此曲线乙表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故填:乙。(2)由曲线图知,物质甲t2℃时,溶解度是50g,则150g甲的饱和溶液里含有溶质50g,则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25g,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溶质不变仍然是25g,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可列式: ,可得x=175g。故填:175g。(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因物质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因此甲的饱和溶液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因物质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乙的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根据溶解度曲线,降温至t1℃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仍然比乙多,因此降温后所得溶液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故填:>。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比较溶解度大小,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写,从而确定物质的提纯方法,据此分析
20.(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稀硫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
(2)乙醇完全燃烧   。
(3)氢氧化钠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
【答案】(1)
(2)
(3)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醇完全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氢氧化钠敞口放置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反应的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分析
21.(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已知甲和乙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下图是四种分子的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该反应中反应物甲和乙的质量比   。
【答案】(1)
(2)1:4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该反应是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系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该反应中反应物甲和乙的质量比: 。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进行分析
三、简答题
22.(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组成和结构的不同,是物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    
【答案】(1)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分子构成不同(分子种类不同)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分子不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分子种类不同)。
【分析】(1)根据碳单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四、实验题
23.(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则制取乙炔的最适合发生装置是   ;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乙炔,请简述操作步骤   。
【答案】(1)
(2)B;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乙炔从c端通入,将水从b端排出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用A装置(试管口有棉花)加热高锰酸钾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 K2MnO4+MnO2+O2↑;(2)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则制取乙炔的最适合固液发生装置B,分液漏斗可知控制加入水的量,从而控制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速率;乙炔不溶于水,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乙炔,应“短管进、长管出”,操作步骤为: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乙炔从c端通入,将水从b端排出。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分析
五、推断题
24.(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乙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
(2)若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
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甲和乙均有还原性。写出乙的化学式   。
【答案】(1)
(2)CO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初中阶段学过的有水和过氧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铁的氧化物,又因为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甲可以生成乙,因此甲是过氧化氢,丙是水;乙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且能与水之间相互转化,则乙是氧气。乙生成丙发生的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初中阶段学过的有水和过氧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铁的氧化物,又因为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乙和丙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乙具有还原性,则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具有还原性,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甲是碳。乙是一氧化碳,化学式:CO。
【分析】(1)根据常温下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时过氧化氢和水分析
(2)根据常温下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
六、综合应用题
25.(2020九下·金水开学考)在金属的性质复习课上,老师取下自己的黄金项链,请同学们帮忙鉴定,同学们提出了多种鉴别方案,进行了一节有意义的实验探究课。
(1)老师的金项链放入稀硫酸中看不到任何现象,小明把自己带来的“黄金戒指”放入稀硫酸中后发现有气泡产生。
①请你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②如果把小明的“黄金戒指”放入AgNO3溶液中片刻后拿出来,现象是   。
(2)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然后过滤,并对滤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①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   
(3)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 D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②B装置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4)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有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变为无色或蓝色
(2) 和 ;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少,与硝酸铜反应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3);;ADBC
(4)10.8kg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解析】【解答】(1)①金的活动性较弱,不与酸反应,小明的“黄金戒指”是假黄金,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一般假黄金是铜锌合金,其中的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把小明的“黄金戒指”放入AgNO3溶液中,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则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同时生成硝酸锌溶液,现象是有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为无色,若锌反应完后,硝酸银溶液有剩余,则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同时生成蓝色的硝酸铜溶液,现象是由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变为蓝色。(2)向一定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镁>锌>铜>银,则锌不与硝酸镁反应,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同时生成硝酸锌溶液。①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锌过量,滤渣是银、铜、锌,锌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锌过量把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完全,滤液是生成的硝酸锌和未反应的硝酸镁。②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使溶液质量减少,与硝酸铜反应,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减少,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3)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B装置中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二氧化碳,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会混合在一氧化碳中,因此先将A装置中制取的一氧化碳通入D装置氢氧化钠的洗气瓶中除掉其中的二氧化碳,再通入B装置还原氧化铁,最后通过C装置澄清石灰水中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故顺序是ADBC。(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解:设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x;
x=10.8kg
答:理论上需要消耗10.8kg铝。
【分析】(1)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分析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两种金属相距越远,优先反应分析
(3)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铁的质量结合铝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方程式进行计算分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