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镇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镇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19 19:01:42

文档简介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镇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海南)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
A. 徐光宪 B. 侯德榜
C. 张青莲 D. 屠呦呦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徐光宪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不符合题意。
B、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符合题意。
C、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不符合题意。
D、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史上相关人物与历史贡献进行解答。
2.(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每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酸碱性环境。下表为四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作物 水稻 茶树 玉米 马铃薯
pH 6.0~7.0 5.0~5.5 7.0~8.0 4.8~5.5
某土壤浸出液pH>7,该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水稻 B.茶树 C.马铃薯 D.玉米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土壤浸出液显碱性,水稻、茶树、马铃薯等适合在显酸性的土壤中生长,玉米适合在显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该土壤最适宜种植的作物是玉米。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pH大于7,是碱性的,溶液pH小于7,是酸性的,据此分析
3.(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2SO4+Ca(OH)2=CaSO4 +2H2O B.H2SO4+BaCl2=BaSO4↓+2HCl
C.2HCl+Fe=FeCl2+H2↑ D.2HCl+CaCO3=CaCl2+CO2↑+H2O
【答案】C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H2SO4+Ca(OH)2=Ca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且有水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H2SO4+BaCl2=BaSO4↓+2HCl,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且有沉淀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Fe+2HCl=Fe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2HCl+CaCO3=CaCl2+H2O+CO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且有水和气体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分析
4.(2017·兰州)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尼龙绳索 B.钛合金 C.白瓷盘子 D.玻璃
【答案】A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A、尼龙绳索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白瓷盘子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5.(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CaCO3可用作建筑材料
C.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属于中和反应
D.NaOH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是一种复合肥,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CaCO3可用作建筑材料,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Al(OH)3是难溶于水的弱碱,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的是酸碱中和的原理,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含有钾、氮、磷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是复合肥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钙的用途分析
C、根据利用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的方法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分析
6.(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
D.铵态氮肥与烧碱共热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故A符合题意;
B、镁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故B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故C不符合题意;
D、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紫色石蕊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分析
B、根据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分析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和碱的混合分析
7.(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氧化钙、熟石灰、CaO B.碳酸氢钠、苏打、NaHCO3
C.碳酸钙、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A、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俗称生石灰,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NaHCO3,俗称小苏打,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OH,俗称烧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进行分析
8.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是碱,易潮解可做干燥剂,可以干燥中性气体或碱性气体;不能干燥酸性气体;一氧化碳、氢气和氧气都是中性气体,都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但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能与它反应,故不可以,故选C
【分析】氢氧化钠是碱,可做干燥剂,可以干燥中性气体或碱性气体;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9.(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的是(  )
A.铁 B.稀盐酸 C.碳酸钙 D.氢氧化钠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四种物质中只有稀盐酸可以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其他物质均不具备能跟其他三种物质反应的特点。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分析
10.(2018·长沙)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稀硫酸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混合后无明显变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产生气泡,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稀硫酸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能产生三种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B、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氯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铁片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铁片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对于物质鉴别题,首先要掌握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物质,再利用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分,鉴别题时各物质的现象必须不能相同,否则无法区分。
11.(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正确的是(  )
A.CaO (CaCO3):高温煅烧
B.CO2 (CO):通过NaOH溶液
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
【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小,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符合题意;
B、把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不反应,不能达到除杂质的目的,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C、CaCl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D、锌粉和铁粉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除杂时,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除杂剂和主要成分不反应,其二是除杂剂和杂质反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
12.(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各组物质在稀盐酸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Na2CO3 KCl Na2SO4 B.KNO3 Na2SO4 NaCl
C.(NH4)2SO4 FeCl3 KOH D.CuSO4 BaCl2 NaNO3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碳酸钠会与溶液中的氢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B、三种物质在氢离子大量存在时也不会反应而可以共存,故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会与溶液中的氢离子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一组两种物质两两混合,只要产生沉淀、气体和水就能反应,不能共存,据此分析
二、填空题
13.(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用化学式表示:
(1)用作食品调味剂的盐是   ;
(2)消毒酒精的主要成分   ;
(3)用来造纸和制洗涤剂的碱是   ;
(4)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答案】(1)NaCl
(2)C2H5OH
(3)NaOH
(4)HCl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用作食品调味剂的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乙醇可以用来配制医用消毒酒精,化学式为C2H5OH;(3)用来造纸和制洗涤剂的碱是烧碱,化学式为NaOH; (4)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分析】根据题目要求,确定需要填写的物质名称,结合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14.(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稀释浓酸硫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   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否则会造成   。
【答案】玻璃棒;酸液飞溅
【知识点】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上面,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
【分析】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水和浓硫酸的顺序不能加反,据此分析
15.(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化学是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某校食堂午餐食谱是:米饭、大豆油炒白菜、凉拌黄瓜和苹果,其中米饭能为学生提供的营养素是   。考虑到学生身体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需要,食堂应再补充一种富含   的食物。
(2)区别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方法是:   。
【答案】(1)糖类;蛋白质
(2)抽丝、灼烧、闻气味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1)米饭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大豆油炒白菜、凉拌黄瓜和苹果中含有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还缺少蛋白质,所以应该再补充了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2)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分析】(1)根据六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2)根据羊毛和合成纤维的性质进行分析
16.(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   (填离子符号);
(2)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   等;
(3)生活中常用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无色变成    色;
(4)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为   (填名称)。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不宜使用   (填字母)。
A 酚酞试液 B pH试纸 C NH4Cl D NaCl
【答案】(1)OH-
(2)沉淀或气体或水
(3)黄
(4)氢氧化钠;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2)酸碱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产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3)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三价铁离子在溶液中显黄色)和水,该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无色变为黄色;(4)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由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故硫酸铜反应完全,可能含有溶质是NaOH;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pH大于7,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因此可以用酚酞试液、pH试纸、氯化铵检验氢氧化钠,不能用氯化钠检验。
【分析】(1)根据碱的概念进行分析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3)根据含有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的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分析
17.(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
(2)稀盐酸除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   ;
(3)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4)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
(5)天然气可以作燃料   。
【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2)2HCl+CaCO3=CaCl2+CO2↑+H2O
(3)Al(OH)3+3HCl =AlCl3+3H2O
(4)CaO + H2O=Ca(OH)2
(5)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CO2↑+H2O;(3)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4)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Ca(OH)2;(5)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分析
18.(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向KCl、K2SO4、KOH和K2CO3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一种不同的试剂,反应后生成物中都有一种相同的化合物,这种相同的化合物是   (填写化学式)。
【答案】KNO3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的原理可知,和四种物质反应的物质不同,生成物又相同,那么该物质组成中必须含有这四种物质中一种离子;从KCl、K2SO4、KOH和K2CO3四种溶液中可以看出,它们都含有钾离子,所以生成物中必须都含有钾离子,因此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氯化银,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钾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水,碳酸钾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这种化合物为硝酸钾,化学式为:KNO3。
【分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只要生成物中出现沉淀、气体和水就能反应,据此分析
三、推断题
19.(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C、D、E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B、C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的化学式是   ,D的一种用途   ;
(2)A-B的反应属于   反应;
(3)反应A→D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反应D→C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CaCl2;改良酸性土壤等
(2)复分解
(3)放热
(4)CO2+ Ca(OH)2 = CaCO3 ↓ +H2O或Ca(OH) 2+Na2CO3=CaCO3↓+2NaOH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1)E的化学式是CaCl2,D是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等;(2)A-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反应A→D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反应放出热量;(4)反应D→C可以是二氧化碳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 = CaCO3 ↓ +H2O或Ca(OH) 2+Na2CO3=CaCO3↓+2NaOH。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只要抓住题中的锌信息结合图中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四、流程题
20.(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某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可溶性杂质。
(1)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
(3)步骤③中加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
A CaCl2B
MgCl2 C NaOH D Na2CO3
【答案】(1)2NaOH+MgCl2=2NaCl+Mg(OH)2↓
(2)CaCO3
(3)CD
【知识点】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步骤①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2NaCl+Mg(OH)2↓。(2)步骤②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3) 加适量盐酸,与①中过量NaOH溶液和②中过量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蒸发、结晶,得到精盐,步骤③中加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答案为:CD。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2)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分析
(3)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五、科学探究题
21.(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现象是   ;
(2)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同学把反应后C、D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只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甲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NaCl;
猜想Ⅱ:NaCl和CaCl2;
猜想Ⅲ:NaCl 和Na2CO3;
猜想Ⅳ:NaCl、CaCl2 和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Ⅳ一定不成立,原因是   。
(4)(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成立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有气泡产生
【答案】(1)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2)Fe2O3+6HCl=2FeCl3+3H2O
(3)CaCl2 和Na2CO3能反应,不能共存
(4)Ⅲ;稀盐酸(HCl)
【知识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试管A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现象是溶液变浑浊;(2)试管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提出问题]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钙不能共存,两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进行实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氯化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试剂,有气泡产生,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试剂是稀盐酸,说明无色滤液中含有碳酸钠,则猜想Ⅲ成立。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2)根据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3)根据C和D两只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分析
(4)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现象分析
六、计算题
22.(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将148g CaCl2溶液与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20g白色沉淀和234g滤液。
求:
(1)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前所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解:设生成20g碳酸钙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21.2g,
y=23.4g,
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解:碳酸钠溶液的质量=234g+20g-148g=10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钙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碳酸钠和氯化钠,进而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1 / 1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镇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海南)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
A. 徐光宪 B. 侯德榜
C. 张青莲 D. 屠呦呦
2.(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每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酸碱性环境。下表为四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作物 水稻 茶树 玉米 马铃薯
pH 6.0~7.0 5.0~5.5 7.0~8.0 4.8~5.5
某土壤浸出液pH>7,该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水稻 B.茶树 C.马铃薯 D.玉米
3.(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2SO4+Ca(OH)2=CaSO4 +2H2O B.H2SO4+BaCl2=BaSO4↓+2HCl
C.2HCl+Fe=FeCl2+H2↑ D.2HCl+CaCO3=CaCl2+CO2↑+H2O
4.(2017·兰州)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尼龙绳索 B.钛合金 C.白瓷盘子 D.玻璃
5.(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CaCO3可用作建筑材料
C.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属于中和反应
D.NaOH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6.(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
D.铵态氮肥与烧碱共热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氧化钙、熟石灰、CaO B.碳酸氢钠、苏打、NaHCO3
C.碳酸钙、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8.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9.(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的是(  )
A.铁 B.稀盐酸 C.碳酸钙 D.氢氧化钠
10.(2018·长沙)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
11.(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正确的是(  )
A.CaO (CaCO3):高温煅烧
B.CO2 (CO):通过NaOH溶液
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
12.(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下列各组物质在稀盐酸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Na2CO3 KCl Na2SO4 B.KNO3 Na2SO4 NaCl
C.(NH4)2SO4 FeCl3 KOH D.CuSO4 BaCl2 NaNO3
二、填空题
13.(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用化学式表示:
(1)用作食品调味剂的盐是   ;
(2)消毒酒精的主要成分   ;
(3)用来造纸和制洗涤剂的碱是   ;
(4)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14.(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稀释浓酸硫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   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否则会造成   。
15.(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化学是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某校食堂午餐食谱是:米饭、大豆油炒白菜、凉拌黄瓜和苹果,其中米饭能为学生提供的营养素是   。考虑到学生身体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需要,食堂应再补充一种富含   的食物。
(2)区别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方法是:   。
16.(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   (填离子符号);
(2)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   等;
(3)生活中常用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无色变成    色;
(4)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为   (填名称)。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不宜使用   (填字母)。
A 酚酞试液 B pH试纸 C NH4Cl D NaCl
17.(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
(2)稀盐酸除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   ;
(3)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4)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
(5)天然气可以作燃料   。
18.(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向KCl、K2SO4、KOH和K2CO3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一种不同的试剂,反应后生成物中都有一种相同的化合物,这种相同的化合物是   (填写化学式)。
三、推断题
19.(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C、D、E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B、C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的化学式是   ,D的一种用途   ;
(2)A-B的反应属于   反应;
(3)反应A→D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反应D→C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流程题
20.(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某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可溶性杂质。
(1)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
(3)步骤③中加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
A CaCl2B
MgCl2 C NaOH D Na2CO3
五、科学探究题
21.(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现象是   ;
(2)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同学把反应后C、D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只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甲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NaCl;
猜想Ⅱ:NaCl和CaCl2;
猜想Ⅲ:NaCl 和Na2CO3;
猜想Ⅳ:NaCl、CaCl2 和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Ⅳ一定不成立,原因是   。
(4)(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成立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有气泡产生
六、计算题
22.(2020九下·凌海开学考)将148g CaCl2溶液与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20g白色沉淀和234g滤液。
求:
(1)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前所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徐光宪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不符合题意。
B、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符合题意。
C、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不符合题意。
D、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史上相关人物与历史贡献进行解答。
2.【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土壤浸出液显碱性,水稻、茶树、马铃薯等适合在显酸性的土壤中生长,玉米适合在显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该土壤最适宜种植的作物是玉米。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pH大于7,是碱性的,溶液pH小于7,是酸性的,据此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H2SO4+Ca(OH)2=Ca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且有水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H2SO4+BaCl2=BaSO4↓+2HCl,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且有沉淀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Fe+2HCl=Fe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2HCl+CaCO3=CaCl2+H2O+CO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且有水和气体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A、尼龙绳索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白瓷盘子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D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是一种复合肥,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CaCO3可用作建筑材料,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Al(OH)3是难溶于水的弱碱,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的是酸碱中和的原理,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含有钾、氮、磷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是复合肥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钙的用途分析
C、根据利用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的方法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故A符合题意;
B、镁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故B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故C不符合题意;
D、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紫色石蕊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分析
B、根据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分析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和碱的混合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A、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俗称生石灰,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NaHCO3,俗称小苏打,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OH,俗称烧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进行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是碱,易潮解可做干燥剂,可以干燥中性气体或碱性气体;不能干燥酸性气体;一氧化碳、氢气和氧气都是中性气体,都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但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能与它反应,故不可以,故选C
【分析】氢氧化钠是碱,可做干燥剂,可以干燥中性气体或碱性气体;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9.【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四种物质中只有稀盐酸可以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其他物质均不具备能跟其他三种物质反应的特点。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稀硫酸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混合后无明显变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产生气泡,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稀硫酸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能产生三种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B、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氯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铁片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铁片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对于物质鉴别题,首先要掌握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物质,再利用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分,鉴别题时各物质的现象必须不能相同,否则无法区分。
11.【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小,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符合题意;
B、把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不反应,不能达到除杂质的目的,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C、CaCl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D、锌粉和铁粉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除杂时,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除杂剂和主要成分不反应,其二是除杂剂和杂质反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碳酸钠会与溶液中的氢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B、三种物质在氢离子大量存在时也不会反应而可以共存,故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会与溶液中的氢离子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一组两种物质两两混合,只要产生沉淀、气体和水就能反应,不能共存,据此分析
13.【答案】(1)NaCl
(2)C2H5OH
(3)NaOH
(4)HCl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用作食品调味剂的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乙醇可以用来配制医用消毒酒精,化学式为C2H5OH;(3)用来造纸和制洗涤剂的碱是烧碱,化学式为NaOH; (4)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分析】根据题目要求,确定需要填写的物质名称,结合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14.【答案】玻璃棒;酸液飞溅
【知识点】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上面,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
【分析】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水和浓硫酸的顺序不能加反,据此分析
15.【答案】(1)糖类;蛋白质
(2)抽丝、灼烧、闻气味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1)米饭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大豆油炒白菜、凉拌黄瓜和苹果中含有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还缺少蛋白质,所以应该再补充了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2)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分析】(1)根据六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2)根据羊毛和合成纤维的性质进行分析
16.【答案】(1)OH-
(2)沉淀或气体或水
(3)黄
(4)氢氧化钠;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2)酸碱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产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3)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三价铁离子在溶液中显黄色)和水,该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无色变为黄色;(4)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由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故硫酸铜反应完全,可能含有溶质是NaOH;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pH大于7,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因此可以用酚酞试液、pH试纸、氯化铵检验氢氧化钠,不能用氯化钠检验。
【分析】(1)根据碱的概念进行分析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3)根据含有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的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分析
17.【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2)2HCl+CaCO3=CaCl2+CO2↑+H2O
(3)Al(OH)3+3HCl =AlCl3+3H2O
(4)CaO + H2O=Ca(OH)2
(5)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CO2↑+H2O;(3)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4)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Ca(OH)2;(5)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分析
18.【答案】KNO3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的原理可知,和四种物质反应的物质不同,生成物又相同,那么该物质组成中必须含有这四种物质中一种离子;从KCl、K2SO4、KOH和K2CO3四种溶液中可以看出,它们都含有钾离子,所以生成物中必须都含有钾离子,因此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氯化银,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钾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水,碳酸钾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这种化合物为硝酸钾,化学式为:KNO3。
【分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只要生成物中出现沉淀、气体和水就能反应,据此分析
19.【答案】(1)CaCl2;改良酸性土壤等
(2)复分解
(3)放热
(4)CO2+ Ca(OH)2 = CaCO3 ↓ +H2O或Ca(OH) 2+Na2CO3=CaCO3↓+2NaOH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1)E的化学式是CaCl2,D是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等;(2)A-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反应A→D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反应放出热量;(4)反应D→C可以是二氧化碳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 = CaCO3 ↓ +H2O或Ca(OH) 2+Na2CO3=CaCO3↓+2NaOH。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只要抓住题中的锌信息结合图中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20.【答案】(1)2NaOH+MgCl2=2NaCl+Mg(OH)2↓
(2)CaCO3
(3)CD
【知识点】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步骤①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2NaCl+Mg(OH)2↓。(2)步骤②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3) 加适量盐酸,与①中过量NaOH溶液和②中过量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蒸发、结晶,得到精盐,步骤③中加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答案为:CD。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2)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分析
(3)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21.【答案】(1)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2)Fe2O3+6HCl=2FeCl3+3H2O
(3)CaCl2 和Na2CO3能反应,不能共存
(4)Ⅲ;稀盐酸(HCl)
【知识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试管A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现象是溶液变浑浊;(2)试管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提出问题]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钙不能共存,两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进行实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氯化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试剂,有气泡产生,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试剂是稀盐酸,说明无色滤液中含有碳酸钠,则猜想Ⅲ成立。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2)根据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3)根据C和D两只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分析
(4)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现象分析
22.【答案】(1)解:设生成20g碳酸钙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21.2g,
y=23.4g,
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解:碳酸钠溶液的质量=234g+20g-148g=10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钙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碳酸钠和氯化钠,进而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