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留佳初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留佳初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25 18:01:26

文档简介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留佳初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宝坻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液氧
C.澄清石灰水 D.生铁
2.(2017·襄阳)硝酸钾(KNO3)是一种能使农作物增产的常用化肥.它属于(  )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3.(2019九上·丰台期末)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不是其俗称的是(  )
A.纯碱 B.烧碱
C.苛性钠 D.火碱
4.(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的原理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洗涤剂
5.(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锅盖盖灭已着火的油锅 D.用抹布擦干用过的菜刀防生锈
6.(2018九上·任城期中)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7.(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向装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上升,则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硝酸铵 D.生石灰
8.(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金刚石硬度大
B.浓硫酸作干燥剂-------浓硫酸有吸水性
C.铜作导线------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一氧化碳作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9.(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3O4中Fe、O元素的质量比是3∶4
B.Fe3O4中Fe、O原子的个数比是4∶3
C.Fe3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4
D.Fe3O4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2.4%
10.(2017·福建)下列四支试管中,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A. B. C. D.
11.(2018·雅安)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12.(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20℃时,甲、乙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 两杯中析出氯化钠晶体质量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不一定
13.(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4.(2018·山西)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
A.MgSO4溶液 B.KCl溶液
C.稀盐酸 D.ZnCl2溶液
15.(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向AgNO3、K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金属是(  )
A.Cu和Ag B.Cu C.Ag D.K
16.(2019·青浦模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A.生石灰和水
B.锌粒和稀盐酸(混合会产生氢气)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大理石和稀盐酸
17.(2017·玄武模拟)下列有关实验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B.向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在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把Cu丝分别插入FeSO4和AgNO3溶液中可以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8.(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25℃时,将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剂 D.减少溶质
19.(2018·石景山模拟)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  )
A.氯化钠 B.浓盐酸 C.石灰石 D.木炭
20.(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下列哪种试剂不能用来检验在空气中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无色酚酞
21.(2016九下·湘潭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
22.(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23.(2017九上·杨浦期末)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
B.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角架上取下
24.(2017·泰安)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He、NO2、SO2是有害气体
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
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
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25.(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1℃时,将a、b两种物质各60g分别加入100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得到的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将所配制的a、b两种溶液从t1℃同步降温,a析出的晶体比b多
C.t2℃时a的溶解度比b大
D.将所得的两种溶液温度升高到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液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B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生铁中含有铁和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分析解答
2.【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解:硝酸钾(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A.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3.【答案】A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和苛性钠
4.【答案】D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 油污不溶于水,故A不符合题意;
B. 酒精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 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 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时,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 用钢丝球在洗去铝锅内脏物的同时,也会破坏表面的氧化铝薄膜,故错误,符合题意;
B.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能隔绝空气而灭火,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用过的菜刀用抹布擦干防止生锈,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钢丝球会破坏表面的氧化铝薄膜。
6.【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属于强碱,不可治疗胃酸过多,故C符合题意;
D、熟石灰—价格便宜,改良酸性土壤,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7.【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上升,故不符合题意。
B.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上升,故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符合题意。
D.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进行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就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能将玻璃割断,故A说法正确;
B、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常用浓硫酸来做某些物质的干燥剂,经常用于干燥气体中的水分,故B说法正确;
C、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经常用铜做导线,例如一些电线、电缆中经常用铜,故C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作燃料是因为一氧化碳能够燃烧放出热量,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来回答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金刚石的硬度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铜可以导电,作燃料的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9.【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Fe3O4中Fe、O元素的质量比是(56×3):(16×4)=21:8,故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Fe3O4中Fe、O原子的个数比是3:4,故不符合题意;
C.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则四氧化三铁的相对分子质量=56×3+16×4=232,故不符合题意;
D.四氧化三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72.4%,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10.【答案】D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解:A.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B.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C.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发生锈蚀;
D.铁钉与水、氧气充分接触,且有氯化钠这种盐的存在,加快了铁钉的锈蚀速率.
故选D.
【分析】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盐溶液能加快金属的锈蚀速率.
11.【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其中呈酸性的是胃液。
故答案为:C。
【分析】当溶液pH>7,存在OH﹣,显碱性;pH<7,存在H+。显酸性。
12.【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同一温度下,分别将饱和的KNO3溶液100g、200g各蒸发掉5g水,由于蒸发掉水的质量相等,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 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故C不符合题意;
D. 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4.【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铜不与MgSO4溶液反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不符合题意;
B、镁、铜都不与KCl溶液反应,无法判断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C、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不符合题意;
D、镁与Zn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锌,铜不与ZnCl2溶液反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15.【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银、钾、铜、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钾>铁>铜>银,故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若硝酸银反应完全,铁过量,铁会与硝酸铜反应。由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还含有硝酸银,也就是铁没有把银完全置换出来,铁没有和硝酸铜反应。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16.【答案】A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所以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温度又恢复原状,所以气球缩小恢复至原状,符合题意;
B、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装置內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C、D选项中都会产生气体,使得气球一直是鼓起来的,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使得装置中的气体体积膨胀,气球鼓起来,所以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温度又恢复原状,压强回复,气球缩小恢复至原状。
17.【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生成的碳酸钙反应,有气泡产生。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在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碳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钡或者氯化银,说明原物质可能有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氯离子;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把Cu丝插入FeSO4溶液中,Cu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把Cu丝插入AgNO3溶液中,Cu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故可以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会形成白雾为盐酸小液滴;
B、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把氢氧化钙反应完后,剩余的稀盐酸会与生成的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碳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钡或者氯化银,说明原物质可能有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氯离子;
D、三种不同金属的鉴别方法是:使用最活泼的金属和最不活泼的金属与中间金属的盐溶液分别发生反应;
18.【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可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符合题意。
B.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 增加溶剂,溶液能继续溶解溶质,仍为不饱和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 溶液具有均一性,不能用减少溶质的方法,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接近饱和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改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19.【答案】B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A、氯化钠在空气中很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A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而使溶液变稀,需要密封保存,B符合题意;
C、石灰石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C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氯化钠性质稳定解答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解答
C石灰石性质稳定
D木炭性质稳定
20.【答案】D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有产生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B. 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有气泡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C. 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有气泡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由于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用无色酚酞试液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显碱性。
21.【答案】D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反应方程式为 2HCl+Ca(OH)2=CaCl2+2H2O,生成了水,所以A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CO2↑+H2O,有气体和水生成,所以B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反应方程式为 2AgNO3+BaCl2=Ba(NO3)2+2AgCl↓,有沉淀生成,所以C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KCl和CuSO4混合,既不能生成沉淀,也不能生成气体和水,因此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要对常见的物质状态及水溶性必须熟悉.
22.【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 碘微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A不符合题意;
B. 碘可溶于酒精,能用于清洗碘,但是速度不是最快,不是最佳选择,故B不符合题意;
C. 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快速除去碘污,且汽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快速挥发掉,故C符合题意;
D. 碘易溶于苯,但是苯有毒,不是最佳选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碘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进行分析。
23.【答案】B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 溶解前要研磨大颗粒粗盐,但不能用玻璃棒,A不符合题意
B. 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过滤失败,B符合题意
C. 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有少量水分剩余时,或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C不符合题意
D. 实验结束随即用坩埚钳将蒸发皿从三角架上取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用研钵研磨大颗粒药品解答
B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C根据蒸发时停止加热的时机解答
D根据使用坩埚钳取用蒸发皿解答
24.【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解:A.NO2、SO2是有害气体,He没有毒,故错误;
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故正确;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纤维、橡胶有天然的也有合成的,故错误;
D.钙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故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常见的有害气体考虑;
B.根据盐的概念进行分析;
C.根据三大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考虑;
D.根据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来分析.
25.【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都小于60g,在t1℃时,将a、b两种物质各60g分别加入100水中,都会有固体剩余,均为饱和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得饱和溶液质量相同,从t1℃同步降温,a物质溶解度变化大,a析出的晶体比b多,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像可知,t2℃时a的溶解度比b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t2℃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溶液恰好饱和,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60g,得到溶液不饱和,两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 / 1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留佳初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宝坻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液氧
C.澄清石灰水 D.生铁
【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液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B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生铁中含有铁和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分析解答
2.(2017·襄阳)硝酸钾(KNO3)是一种能使农作物增产的常用化肥.它属于(  )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解:硝酸钾(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A.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3.(2019九上·丰台期末)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不是其俗称的是(  )
A.纯碱 B.烧碱
C.苛性钠 D.火碱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和苛性钠
4.(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的原理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洗涤剂
【答案】D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 油污不溶于水,故A不符合题意;
B. 酒精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 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 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时,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5.(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锅盖盖灭已着火的油锅 D.用抹布擦干用过的菜刀防生锈
【答案】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 用钢丝球在洗去铝锅内脏物的同时,也会破坏表面的氧化铝薄膜,故错误,符合题意;
B.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能隔绝空气而灭火,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用过的菜刀用抹布擦干防止生锈,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钢丝球会破坏表面的氧化铝薄膜。
6.(2018九上·任城期中)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属于强碱,不可治疗胃酸过多,故C符合题意;
D、熟石灰—价格便宜,改良酸性土壤,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7.(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向装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上升,则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硝酸铵 D.生石灰
【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上升,故不符合题意。
B.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上升,故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符合题意。
D.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进行分析。
8.(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金刚石硬度大
B.浓硫酸作干燥剂-------浓硫酸有吸水性
C.铜作导线------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一氧化碳作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就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能将玻璃割断,故A说法正确;
B、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常用浓硫酸来做某些物质的干燥剂,经常用于干燥气体中的水分,故B说法正确;
C、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经常用铜做导线,例如一些电线、电缆中经常用铜,故C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作燃料是因为一氧化碳能够燃烧放出热量,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来回答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金刚石的硬度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铜可以导电,作燃料的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9.(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3O4中Fe、O元素的质量比是3∶4
B.Fe3O4中Fe、O原子的个数比是4∶3
C.Fe3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4
D.Fe3O4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2.4%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Fe3O4中Fe、O元素的质量比是(56×3):(16×4)=21:8,故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Fe3O4中Fe、O原子的个数比是3:4,故不符合题意;
C.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则四氧化三铁的相对分子质量=56×3+16×4=232,故不符合题意;
D.四氧化三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72.4%,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10.(2017·福建)下列四支试管中,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解:A.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B.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C.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发生锈蚀;
D.铁钉与水、氧气充分接触,且有氯化钠这种盐的存在,加快了铁钉的锈蚀速率.
故选D.
【分析】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盐溶液能加快金属的锈蚀速率.
11.(2018·雅安)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其中呈酸性的是胃液。
故答案为:C。
【分析】当溶液pH>7,存在OH﹣,显碱性;pH<7,存在H+。显酸性。
12.(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20℃时,甲、乙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 两杯中析出氯化钠晶体质量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不一定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同一温度下,分别将饱和的KNO3溶液100g、200g各蒸发掉5g水,由于蒸发掉水的质量相等,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
13.(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 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故C不符合题意;
D. 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4.(2018·山西)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
A.MgSO4溶液 B.KCl溶液
C.稀盐酸 D.ZnCl2溶液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铜不与MgSO4溶液反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不符合题意;
B、镁、铜都不与KCl溶液反应,无法判断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C、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不符合题意;
D、镁与Zn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锌,铜不与ZnCl2溶液反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15.(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向AgNO3、K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金属是(  )
A.Cu和Ag B.Cu C.Ag D.K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银、钾、铜、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钾>铁>铜>银,故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若硝酸银反应完全,铁过量,铁会与硝酸铜反应。由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还含有硝酸银,也就是铁没有把银完全置换出来,铁没有和硝酸铜反应。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16.(2019·青浦模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A.生石灰和水
B.锌粒和稀盐酸(混合会产生氢气)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大理石和稀盐酸
【答案】A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所以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温度又恢复原状,所以气球缩小恢复至原状,符合题意;
B、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装置內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C、D选项中都会产生气体,使得气球一直是鼓起来的,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使得装置中的气体体积膨胀,气球鼓起来,所以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温度又恢复原状,压强回复,气球缩小恢复至原状。
17.(2017·玄武模拟)下列有关实验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B.向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在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把Cu丝分别插入FeSO4和AgNO3溶液中可以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生成的碳酸钙反应,有气泡产生。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在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碳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钡或者氯化银,说明原物质可能有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氯离子;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把Cu丝插入FeSO4溶液中,Cu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把Cu丝插入AgNO3溶液中,Cu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故可以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会形成白雾为盐酸小液滴;
B、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把氢氧化钙反应完后,剩余的稀盐酸会与生成的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碳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钡或者氯化银,说明原物质可能有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氯离子;
D、三种不同金属的鉴别方法是:使用最活泼的金属和最不活泼的金属与中间金属的盐溶液分别发生反应;
18.(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25℃时,将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剂 D.减少溶质
【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可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符合题意。
B.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 增加溶剂,溶液能继续溶解溶质,仍为不饱和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 溶液具有均一性,不能用减少溶质的方法,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接近饱和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改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19.(2018·石景山模拟)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  )
A.氯化钠 B.浓盐酸 C.石灰石 D.木炭
【答案】B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A、氯化钠在空气中很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A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而使溶液变稀,需要密封保存,B符合题意;
C、石灰石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C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氯化钠性质稳定解答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解答
C石灰石性质稳定
D木炭性质稳定
20.(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下列哪种试剂不能用来检验在空气中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无色酚酞
【答案】D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有产生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B. 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有气泡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C. 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有气泡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由于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用无色酚酞试液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显碱性。
21.(2016九下·湘潭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
【答案】D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反应方程式为 2HCl+Ca(OH)2=CaCl2+2H2O,生成了水,所以A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CO2↑+H2O,有气体和水生成,所以B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反应方程式为 2AgNO3+BaCl2=Ba(NO3)2+2AgCl↓,有沉淀生成,所以C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KCl和CuSO4混合,既不能生成沉淀,也不能生成气体和水,因此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要对常见的物质状态及水溶性必须熟悉.
22.(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 碘微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A不符合题意;
B. 碘可溶于酒精,能用于清洗碘,但是速度不是最快,不是最佳选择,故B不符合题意;
C. 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快速除去碘污,且汽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快速挥发掉,故C符合题意;
D. 碘易溶于苯,但是苯有毒,不是最佳选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碘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进行分析。
23.(2017九上·杨浦期末)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
B.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角架上取下
【答案】B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 溶解前要研磨大颗粒粗盐,但不能用玻璃棒,A不符合题意
B. 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过滤失败,B符合题意
C. 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有少量水分剩余时,或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C不符合题意
D. 实验结束随即用坩埚钳将蒸发皿从三角架上取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用研钵研磨大颗粒药品解答
B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C根据蒸发时停止加热的时机解答
D根据使用坩埚钳取用蒸发皿解答
24.(2017·泰安)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He、NO2、SO2是有害气体
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
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
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解:A.NO2、SO2是有害气体,He没有毒,故错误;
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故正确;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纤维、橡胶有天然的也有合成的,故错误;
D.钙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故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常见的有害气体考虑;
B.根据盐的概念进行分析;
C.根据三大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考虑;
D.根据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来分析.
25.(2020九下·荣县开学考)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1℃时,将a、b两种物质各60g分别加入100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得到的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将所配制的a、b两种溶液从t1℃同步降温,a析出的晶体比b多
C.t2℃时a的溶解度比b大
D.将所得的两种溶液温度升高到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都小于60g,在t1℃时,将a、b两种物质各60g分别加入100水中,都会有固体剩余,均为饱和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得饱和溶液质量相同,从t1℃同步降温,a物质溶解度变化大,a析出的晶体比b多,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像可知,t2℃时a的溶解度比b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t2℃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溶液恰好饱和,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60g,得到溶液不饱和,两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