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性质研究举例教案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性质研究举例教案Word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8 12:4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函数性质研究举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轮复习之后,基本掌握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模式,对于函数研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印象和了解,在题目设问比较直接的条件下,知道如何求解切线方程、极值、最值、零点等问题。
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转化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将已知条件与已学函数性质关联,问题转化能力差,或者说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迁移能力不足。
【教学目标】
对函数的对称性的概念进一步深化,拓展其定义的代数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启发函数性质的研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图习惯,从而为代数求解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对函数性质(对称性、单调性、极值、最值)的整体考察的能力。
通过对函数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尝试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据图探究:
已知函数
环节1.
请尽量详细的勾勒出该函数的草图,并指出函数的性质.
预计:学生会通过求导得出单调性、极值(最值);
通过导数值的大小来判断函数增减的快慢,或者描点画图;
或者利用两个函数的图象的落差进行分析,渐近线;等等。
将这些结论的代数表达都写出来。
目的:复习研究函数性质的基本方法,较为准确的绘制出函数图像,为以图启数做好准备。
环节2.
如何描述函数的“非对称性”.
重点难点: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不对称性,类比奇偶性的表达方式,用代数形式表达出来,
学生可能会说出:“当时,”
“若
(),则”
目的:
在代数式的形式上,由“等式”拓展到“不等式”,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由图到数的转化,通过数形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
环节3.
请证明:若
(),则
解题思路:要证
只要证
只要证
(单调性,命题转换)
只要证
(对称性,减少变量)
只要证
(构造新函数)
落实书写: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在环节1解决)
设得

所以在
上单调递增
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在
上单调递减(易证,略)
所以,即
目的:厘清思路,落实严谨的代数表达,完成由发现到证明的完整过程过程。
迁移拓展:
已如函数,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分段函数图象如下:
?由两个函数图象及题意,可知:,不可能同时.
因为当和都时,,不满足题意,
,不可能同时.
而,





,.
构造函数,.
则.






在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此题也可以与上一题类似的方法,利用函数的对称性,进行函数的构造。构造的函数与上述方法一样。
练习:已知函数,若,且,求证.
此题的解题思路与前两道题都相关,既可以从图象的中心对称性入手,也可以通过入手。
课堂总结:
在函数的研究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研究函数的性质,从整体到局部,有宏观到微观。培养出数形结合的思维习惯,以形启数,以数表形,在以后的练习中,要认真画图,严格书写。对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能够有目的地联想与已学知识的关系,根据需要构造出新函数解决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