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中语文人教版解密如何写好作文
解密:
初一“备材”——观察积累、贯通写法
初二“熔钢”——融通材料、训练能力
初三“出鞘”——厚积薄发、剑拔出鞘
症状:
主次颠倒——详略失当
漫无节制——详写无度
堆砌材料——笔墨平均
病文诊断
他是一道风景线
①人们所说的风景线,不是美丽山峦,就是夕阳夜景;不是深蓝星空,就是碧绿大海;不是初生太阳,就是清新森林。而我说出来的不是这种风景线,而是一种更美,更让人记忆深刻的风景线。
②一切从我一次旅游开始。
③记得在原来的一个暑假,爸爸答应带我和妈妈一起去海边玩。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每一秒都在叫爸爸妈妈赶紧收拾东西。我们的目的地是大连,等上了火车,我却怎么也安静不下来。脑子中一直在想:我一定要下水多游一会儿,欣赏欣赏大连海边的美丽风景。一路上我几乎都是在亢奋的状态下,直到下火车前的两个小时,我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儿。
④“起来了!到了!”随着这个消息我惊醒了,马上下了火车,赶到了海边。真是人山人海啊,全沙滩挤满了人,我换上泳衣直奔海边,一跃,我便跳下水。游了一会,我累了,回到了岸上。
⑤我坐下来。忽然一道景观跃入眼帘:一个小孩和一个年轻人正在一起捡沙滩上废弃塑料袋、瓶子等垃圾。他们是那样的投入。一会儿,那个年轻人直起身来走开了,但那个小孩却还在专心致志地捡着。我回过神来,放眼望去,地上全是垃圾。是那些不守规矩的游人扔的。他一个个捡着,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我想:一个比我小的孩子都这样,我不但不可以乱扔,还要帮他捡呢!于是,我一下子不累了,马上站起来,加入了这个队伍。从我脚下的东西捡起。几分钟过去了,我脚下的东西捡干净了,抬头一看,他还在。我越发觉得他和身后的大海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⑥最后,那个孩子不知什么时间离开了,我却发觉地上干净多了。我猜那个孩子一定是捡干净沙滩,快乐地走了。我又下水游泳了,真希望游客不再乱扔东西。
⑦游玩回来后,我并不为没玩多长时间伤心,因为我看见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探讨分析
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没有任何材料和提示语。只给了《他是一道风景线》的命题,那么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从审题切入,来看:小作者选取了在大连海滩上看见一个孩子捡垃圾的事件,就事件本身看,在游人如织的海边,人们热衷于冲浪、游泳、晒太阳等活动,而一个小孩子在捡拾废弃物的情景,的确能成为与众不同的风景,的确很容易进入他人的视野,尤其是捡拾垃圾的行为和当时放眼望去尽是垃圾的背景形成反差,很契合“一道风景线”的标题。
那么,我们首先认同小作者是想用“小孩子捡垃圾”的事件来突出“风景线”中心,然后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吧。
但是我们再来看文章,在文章中“捡垃圾的小孩子”是从第5段开始进入读者视线的,在第6段的时候,已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对于全文的700字来说,作者写“风景线”只有近300字,从比例上占了文章少部分,而大量笔墨都用来写了自己前往大连时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这与“风景线”的中心和主题是无关的。所以说,这篇文章犯了详略安排失当的毛病——这也是作文得高分的一大障碍。
要点强调
——详略安排对作文而言真的这么重要么?
在一个深夜里,著名的雕塑家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忽略了罗丹雕塑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所以,尽管次要部分再精彩,也要毫不吝惜地砍去,以突出一件艺术品所要表现的重要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
学法点拨
——对一篇文章而言,如何确定文章的详略呢?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第一次:开篇“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站离别时的背影
第四次:文章的末尾,是思念中的背影
文中,作者选择了四次背影来写,本文的中心是通过父亲的背影来体现父亲对儿子厚重而深沉的父爱。因此,父亲买橘子爬上爬下的背影是写得最详细的,因为这一环节最能体现深沉无言的父爱这一中心。
《背影》中,选择了四次背影来写,本文的中心是通过父亲的背影来体现父亲对儿子厚重而深沉的父爱。因此,父亲买橘子爬上爬下的背影是写得最详细的,因为这一环节最能体现深沉无言的父爱这一中心。
详写:突出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主要的材料。
再如: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虽不是文章的中心,但却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同表现中心有关联,因此采取略写。
略写:与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关联的材料---次要的材料。
实战练兵
作文题:《心中的阳光》
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请以“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下面是某位同学《心中的阳光》的写作提纲:
哪些段应该详写,哪些段应该略写?为什么?
第一段:因为学习的紧张,又担任着多种工作,早上向老师递交了班干部辞职书。
第二段:写自己矛盾得不知如何抉择的心情。
第三段:老师约我去办公室谈心,老师的神态和话语给了我温暖的感受。
第四段:我想到平日老师和同学对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使我的心中充满阳光。
第五段:总结全文:成长的道路不平坦,但阳光伴我左右。
〖病文诊断〗
心中的阳光
①渐入冬季,天越来越冷,寒风呼啸,刺人肌骨,我经常在很冷的天气中瑟瑟发抖,而冬季的阳光,却给了我温暖的感受。我心中留存的那种美好的友谊,就像这冬日温暖的阳光一样,不时在寒风中温暖着我的心。友谊,你就是我心中永恒的阳光。
②那天早上,我到了学校,看了看柜子上的课表,数学、语文、英语、物理,下午的课程还有四门,心里不由得叫苦连天:今天这么多书,这可怎么往教室里面搬啊!说实话,每天从储物柜往教室里运送书本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天这个过程都叫我头痛不已。有一天,因为我忘带了数学练习册,还遭到了老师的批评。还有一次,因为我往返于储物柜和教室之间三次,老师就点名说我的动作慢。哎,加上现在衣服厚了,这就更难了。
③我认命般地叹了口气,脱下外套,把衣服放进柜子里。刚想合上柜门,发现书包还在地上,弯下腰捡了半天也没捡起来。
④这时,明豫走了出来,看到我这个姿势,便帮我拿了书,并催我快进班,因为要收作业了。我赶忙把书包放进柜子里,不料柜里的书却掉了出来。我从明豫的手里接过我的书,但她却走在我前面闪身进了班。
⑤我走进班,才发现桌上的椅子已被放在地上,原来又是明豫帮了我。后来,我又发现自己忘带钱了,明豫又一次帮助了我。
⑥我感动于发生在我身上的任何一件小事。这一件件小事,它虽微不足道,却让我倍感温暖。生活中,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有的是老师对我的关爱,有的是父母对我的叮咛,有的是朋友对我的帮助。许许多多的往事,都如电影画面似的一幕幕地从我的眼前放过,有些事我都已经忘却,但每一件往事带给我的感动与温暖,却如冬日的阳光,暖融融的。
⑦进入冬季,天很冷,不是大风就是下雪,很难有暖和的天气。可这同学间的关爱,这珍贵的友谊,却如春日暖阳,照耀着我的心田,让我在寒冷的风中奋然前行,没有任何的畏惧,没有丝毫的胆怯。
〖诊断处方〗
1. 写作的详略由文章的中心决定,那么,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通过朋友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我温暖的帮助一事,表达“友谊,是我心中的阳光”的中心。
2. 你认为哪些段应该详写,哪些段应该略写?为什么?
一段二段应该略写,三段四段五段详写,详写的部分是表现文章中心的具体事件。六七段略写。
③我认命般地叹了口气,脱下外套,把衣服放进柜子里。刚想合上柜门,发现书包还在地上,弯下腰捡了半天也没捡起来。
④这时,明豫走了出来,看到我这个姿势,便帮我拿了书,并催我快进班,因为要收作业了。我赶忙把书包放进柜子里,不料柜里的书却掉了出来。我从明豫的手里接过我的书,但她却走在我前面闪身进了班。
⑤我走进班,才发现桌上的椅子已被放在地上,原来又是明豫帮了我。后来,我又发现自己忘带钱了,明豫又一次帮助了我。
3. 本文的病症是什么?
〖对症下药〗
心中的阳光
①渐入冬季,天越来越冷,而我却因为友谊在心间射下的那一缕阳光而倍感温暖。
②那天早上,我到了学校,看了看柜子上的课表,心里一阵叫苦连天:今天这么多书,这可怎么往里面搬啊!每天这个运输过程都叫我头痛不已,加上现在衣服厚了,这就更难了。
③我认命般地叹了口气,脱下外套,把衣服放进柜子里。慢慢地把书一本一本拿出来,书一多,手就拿不住了。我用膝盖顶住柜子,把书放在大腿上,来了个“金鸡独立”,这才解放了我的右手。拿出最后两本书,刚想合上柜门,发现书包还在地上,弯下腰捡了半天也没捡起来,腿却有点酸了,真是进退两难。
④这时,明豫走了出来,看到我这个姿势心里便了然。她走到我面前,把我大腿上支着的一厚摞书拿了起来,我顿时感到腿上一轻。我充满感激地对她一笑,她看着我道:“快点吧,要收作业了。”我赶忙把书包拎起来,半抡似的把它丢进柜子里,不料柜里剩得不多的书却掉了出来。我草草地把书一捡,合上柜门,转身便看到明豫正帮我把折了的书角弄平。我心头一热,赶忙从她手里接过我的书,呵,还挺沉。明豫看了我一眼,向她的柜子走去,刚走了一步,又飞速地折了回来,闪在我前面进了班。
⑤这人这么急干什么?我心里不解。摇了摇头,大步走进班里。走到我的位子前面,心里又是惊喜又是感动——我的椅子已经放了下来,原来又是明豫帮的忙!琦从后面一推我,说道:“哎,大早上的愣什么神!收作业了!对了,你把18的零……”“啊呀!”我没等她那“钱”字出口便是一声惊叫——我又忘了!琦瞥了我一眼,一副我就知道的样子,指了指我的位子,说:“你哦!人家明豫就知道你又忘记了,这不,早给你准备了这18的零钱,明儿别忘了还她!”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我看了一眼正在交各项作业的明豫,在心里郑重地说了声——谢谢!
⑥我感动于这一件小事,它虽微不足道,却让我倍感温暖。生活中,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也许有些小事我都已经忘却,但每每那时带给我的感动与温暖,却清晰如昨。
⑦冬季的天气依旧寒冷,可这同学间的关爱,这珍贵的友谊,如春日暖阳,温暖着我的心间。
对比赏析
例文一:
注重细节就会成功
①成功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认真对待每个细节。那节记忆犹新的体育课,让我明白了注重细节就会成功的真谛。
②那是一节不平常的体育课,在课堂上老师要教我们武术。老师先示范动作,并且提醒我们要注意细节。老师的动作招式颇为矫健。我们看得很是羡慕,也不亦乐乎地练习起来。
③第一次检测开始了,老师站在我的面前,我按照刚才练习的样子,照猫画虎地比划了起来。可是,我的动作在老师眼里始终是不合格。这时,老师要给我打个不合格的分数,听了老师的话,我着急了起来。
④我想:都是做同样的动作,为何有的同学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我却挨了批评?我苦苦思索着,于是,我在心中想着老师的动作,我极力地模仿着,下一次一定要通过。
⑤第二次开始了,我听到老师的口令,我开始努力地完成着动作,并且在我的脑海中始终是老师的示范动作。冲拳、踢腿、马步,我使劲将腿踢到很高的地方,并且保持着。我都累得快不行了,要是平时,我肯定放弃了。但现在,我强立着身子,我努力把每个动作的细节做到位。
⑥“100分!”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欢快的叫喊声弥漫在操场的空气中。因为注重细节,能从细微入手,我终于在这场考试中获得了成功!
例文二:
注重细节就会成功
①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
④都是做同样的动作,为何有的同学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我却挨了批评?“问题出在哪里了?”我苦苦思索着,“对,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于是,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想着一招一式的细微变化,全身心地投入练习,从细微之处慢慢揣摩,必定能领悟这高深莫测的武术招式。
⑤“好!抱拳,预备!……”听到老师的号令,我的两只拳头变得坚硬有力。冲拳、踢腿、马步,全身的肌肉因紧张和用力而酸疼。我只是使劲将腿踢到很高的地方,然后用手掌拍住。因为刚刚的上步横打太用力,感到有火辣辣的麻痛感,马步的时候为了大腿和小腿的夹角有90度,我的小腿传来紧张的紧绷感,要是平时,我肯定放弃了。但现在,我强立着身子,不顾刺眼的阳光,不顾阴冷的寒风,我绝对把每个动作的细节做到位。在将每一个细节发挥到尽善尽美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学习武术的精髓——它需要你的耐力,它需要你的心神 合一,它更需要你珍视细节,刻画细节。
……
⑦因为有了细节,生活之美展现在我们的眼中;因为注重细节,成功的意义才将永恒。
讨论分析
对比这两篇文章,我们不难看出,文章中心是一致的,都是要表达“注重细节才会成功”的主题。我们看:在切题上简洁明快、在语言上流畅通顺、在选材上都是校园生活、有真情实感、开头结尾能扣住主题,两篇文章在以上这些地方都是值得肯定的。
那么如果把两篇文章横向比较的话,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
最大的不同点在中间的段落上,具体来看:
第二篇文章是在思索之后重新上场练习的时候,将自己注意细节的地方很细致地描摹了出来。比如:我的两只拳头变得坚硬有力。冲拳、踢腿、马步,全身的肌肉因紧张和用力而酸疼。我只是使劲将腿踢到很高的地方,然后用手掌拍住,因为刚刚的上步横打太用力,感到有火辣辣的麻痛感,马步的时候为了大腿和小腿的夹角有90度,我的小腿传来紧张的紧绷感,要是平时,我肯定放弃了。但现在,我强立着身子,不顾刺眼的阳光,不顾阴冷的寒风,我绝对把每个动作的细节做到位,在将每一个细节发挥到尽善尽美……
在后一篇文章中,小作者先写自己在武术训练中经历了挫折,然后在反思中悟出了“应该注意细节”,所以在这一段中详细地描写了自己对细节之处的仔细处理,借以很好地突出了“细节——成功”这一中心。
这其实是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合理、充分运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我们常用到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合理使用无疑会使文章增色添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就是说描写关乎一篇文章——生动与不生动、精彩与不精彩。
方法点拨
人物描写方法:
常用的方法: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作用: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
一、心理描写
1、例文分析
心中暗下决心:一个月之后的古文学习大赛我一定要夺得头筹。……
……心想,终于可以驻足稍作歇息了。
……我决心再向前迈一步,真正学习古籍中的思想与精华。
——《向前,向前,向前!》
2、心理描写的方法
(1)直接描写心理
a.内心独白,把心里话说出来。
b.借用梦幻,巧妙展示内心世界。
(2)间接描写心理
a.用神态语言动作反映内心的变化。
b.用景物自然地折射内心的感受。
3.心理描写的原则
(1)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2)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现”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
(3)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语言描写
1、例文分析
“要一份双吉套餐,快!”一个粗嗓门打断了我的话。我一看,一个民工模样的人一下子挤到了我的前面,直视着售货员,用两个手指捏着一叠零票,在售货员面前极不礼貌地晃来晃去。那售货员先是一愣,然后说道:“对不起,请您去后面排……”“不用了!让我先买,我急!”他又甩了甩那令人厌恶的两根手指,售货员无奈地看了我一眼,接过了那叠零票。而那个民工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快点,你快点……”那口气,好像他这一秒吃不上东西,下一秒就会饿死街头一般。
——《恐怖并没有结束》
2、语言描写的四原则
(1)注意说话人的身份、职业特点(人物语言要有鲜明的特点)
(2)注意说话人的体态语言
(3)注意说话人的神态
(4)注意说话人音色、音量的变化
三、肖像描写
1、例文分析
太阳晒得他满头大汗,他索性把衣服脱得只剩条短裤衩,赤膊光脚,在院子里钻来钻去,奔东奔西,头发上沾满了蜘蛛丝和碎叶片,脸蛋上黑一缕白一缕的……
2、肖像描写的误区:面面俱到,没有特征
3、肖像描写的原则
(1)要抓住人物最鲜明的外部特征
(2)要能充分展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
(3)要体现人物的生活状况或职业特征
四、行动描写
1、例文分析
原句:他把一个小钱丢到乞丐的手里。
改后:面对乞丐伸过来瑟瑟发抖的手,他翻动一下松懒的眼皮, 了一眼,手 进衣袋,
出一把银元, 了一个小钱向乞丐 去。
2、行动描写的方法
(1)进行分解动作的描写
(2)抓住最感人的动作进行特写
(3)动词前加修饰语,细致地表现动作
“他一咬牙,猛地跳了下去”和“他摆动两手像一阵急风似的住前一跳……”
(4)运用修辞手法来表现动作
3、行动描写的原则
(1)要抓住特征性动作描写
(2)人物动作要符合人物身份
(3)尽量选择最恰当的动词
(4)使用动词不能单一
(5)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内在情态
小结
人物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人物的语言、行动应该符合他的身份或性格;忌讳假、大、空的描写。
2、让人物自己在文中去说话或者做动作,不要由我们来替代他说或者做。
3、如果文章主题需要,可以在一些细节之处做必要的扩充。
经典赏析
——对一篇文章而言,如何确定文章的详略呢?
妙笔可以生花,当生花之笔定格在一个个镜头时,就有了文学史上那些经典的人物形象,他们经久不衰,每每想起都会历历在目,让我们一同走进文学世界,找寻他们的身影。
片段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他是谁?
哪几笔摄人心魄?
这个人你或许不知道,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从乡里叫了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只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儒林外史》
还记得他么?他是个什么人? 寥寥数句语言、一个小小的动作,把一个势力小人物勾划得淋漓尽致。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
“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儒林外史》
平常笔墨,却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就是功底。经典形象出自大家之手,历久弥新,但是一个个的不起眼的小角色在我们的笔下依然可以熠熠生辉,就看我们如何去塑造了。
对比赏析
例文一:
注重细节就会成功
①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要想获得成功,只要认真对待每个细节,成功就会不期而至。那节记忆犹新的体育课,让我明白了注重细节就会成功的真谛。
②“下节什么课?”“体育!老师说要学武术。”
③“今天我们学习武术,我先给大家示范几个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细节啊!”郑老师一边严肃地说,一边给我们示范。但见老师一个马步、一次冲拳、一回踢腿,一招一式,颇为矫健。我们看得很是羡慕,也不亦乐乎地比划起来。
④“你是怎么做的?马步直晃悠,胳膊没伸直,也没有蹬踹的动作,不合格啊!”听了老师的话,我着急了。都是做同样的动作,为何有的同学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我却挨了批评?还得了个不及格!我不明白,看来我得好好想一想。于是,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老师做的每一个示范动作,全身心地投入练习,慢慢揣摩,必定能领悟这高深莫测的武术招式。
⑤第二次考试开始了,“好!抱拳,预备!……”听到老师的号令,我的两只拳头变得坚硬有力。马步、冲拳、踢腿,全身的肌肉因紧张和用力而酸疼,这回我可得听老师的要求。我先马步冲拳,再踢腿。我使劲将腿踢到很高的地方,马步的时候为了大腿和小腿的夹角有90度,我的小腿传来紧张的紧绷感,上步横打时太用力,手感到有火辣辣的麻痛感,这都是注意细节带来的“后果”,要是平时,我肯定放弃了。但现在,我不敢再马虎了事,我要把每个动作做到位。
⑥“100分!”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我欢快的叫喊声弥漫在操场的空气中。因为注重细节,能从细微入手,我终于在这场考试中获得了成功!
⑦因为有了细节,生活之美展现在我们的眼中;因为注重细节,成功的意义才将永恒。把握生活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风景”;重视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可以铸造成功。
例文二:
注重细节就会成功
①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要想获得成功,只要认真对待每个细节,成功就会不期而至。那节记忆犹新的体育课,让我明白了注重细节就会成功的真谛。
②“下节什么课?”“体育!老师说要学武术。”
③“今天我们学习武术,我先给大家示范几个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细节!”郑老师一边严肃地说,一边给我们示范。但见老师一个马步、一次冲拳、一回踢腿,一招一式,颇为矫健。我们看得很是羡慕,也不亦乐乎地比划起来。
④“你是怎么做的?马步直晃悠,胳膊没伸直,也没有蹬踹的动作,不合格啊!”听了老师的话,我着急了。都是做同样的动作,为何有的同学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我却挨了批评?“问题出在哪里了?”我苦苦思索着,“对,就是细节的问题,刚才老师还在强调要注意动作细节,我肯定是细节出了问题,看来要注意细节才能成功。”于是,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老师做的每一个示范动作,全身心地投入练习,慢慢揣摩,必定能领悟这高深莫测的武术招式。
⑤第二次考试开始了。“好!抱拳,预备!……”听到老师的号令,我的两只拳头变得坚硬有力。马步、冲拳、踢腿,全身的肌肉因紧张和用力而酸疼,这回我可要注意细节的变化:马步时我脚尖里扣,两腿下蹲成马步;冲拳时我右拳向前冲出,并且注意目视右拳。踢腿时我把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猛力向前弹出伸直,高与腰平。马步的时候为了大腿和小腿的夹角有90度,我的小腿传来紧张的紧绷感,上步横打时太用力,手感到有火辣辣的麻痛感,这都是注意细节带来的“后果”,要是平时,我肯定放弃了。但是这次我绝对把每个动作的细节做到位。在将每一个细节发挥到尽善尽美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学习武术的精髓——它需要你的耐力,它需要你的心神合一,它更需要你珍视细节,刻画细节。
⑥“100分!”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我欢快的叫喊声弥漫在操场的空气中。因为注重细节,能从细微入手,我终于在这场考试中获得了成功!
⑦因为有了细节,生活之美展现在我们的眼中;因为注重细节,成功的意义才将永恒。把握生活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风景”;重视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可以铸造成功。
讨论分析:
1、这两篇文章的题目都是——注重细节就会成功。
从审题来看——文章中心的关键词都是:注重细节。
2、这两篇文章的选材是什么?
——写体育课学武术的事?
——学习武术注重细节而最终成功的事情?
3、第一篇文章选材符合题意,语言流畅,详略得当,但却被评为二类文,为什么呢?我们试着从例文二的变化入手,看看这些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处:
第四段——“问题出在哪里了?”我苦苦思索着,“对,就是细节的问题,刚才老师还在强调要注意动作细节,我肯定是细节出了问题,看来要注意细节才能成功。”
解读:通过心理描写,交代自己对细节认识发生转变的过程,由开始的不在意细节到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并从实际行动上开始注重一招一式的细节练习,使得中心更加突出。这种心理描写起到了拓展材料的作用。
第二处:
第五段——这回我可要注意细节的变化:马步时我脚尖里扣,两腿下蹲成马步;冲拳时我右拳向前冲出,并且注意目视右拳。踢腿时我把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猛力向前弹出伸直,高与腰平。
解读:通过动作描写,把细节精雕细刻,使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之感。和例文一相比较,把材料拓展得更具画面感。
第三处:
第五段——但是这次我绝对把每个动作的细节做到位。在将每一个细节发挥到尽善尽美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学习武术的精髓——它需要你的耐力,它需要你的心神合一,它更需要你珍视细节,刻画细节。
解读: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写自己对练习武术的感悟——注意细节,刻画细节,才会成功。抒情议论句如一座桥梁,将选材——学武术的事和中心——注重细节就会成功巧妙地结合起来,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方法探究
1、第一处变化和第二处变化,是增加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使得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也就是把原有的材料进行拓展扩充来扣题,尽可能将与中心相关的材料用最细腻的文字刻画出来。
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可以用很多方法拓展写作的材料,除了这篇文章中用到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拓展材料? ——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场景描写等
2、第三处变化,是在叙述、描写之后加入了议论,也就是通过抒情议论句建立材料与中心的联系来扣题。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扣题的方法,这样,我们能将扣题贯穿在我们的行文中。
学以致用
例文三:
温暖就在身边
①冬天带着凛冽的寒风,送走了金色的树叶,甚至也无情地将我们仅存的一丝温暖的气息吹得无影无踪。走在路上,我总是四处张望,却怎么也找不到温暖的踪迹……
②带着冰冷的身体,我们到达了爬山比赛的地点。天空没有一丝生气,淡淡的灰色将整座山峰笼罩。在冬日的气息里面对这登顶的考验,不禁让我们连打了好几个寒颤。我用力搓了搓手,想要使身体暖和起来,却依旧冰冷,我急切地寻找这温暖的踪迹,想让它为我驱散寒冷!
③不知道过了多久,麻木冰冷的双腿已不听了使唤,我拖着身躯一步一步向上挪动。这时,第一个上山的队伍已经成功登顶,凯旋归来了。“加油,快到了!”凯旋归来的队伍向我们传来了加油声。虽不是同班同学,更不是认识的朋友,可他们却用真诚的心为我们鼓劲加油,如雪中送炭般,使我全身暖意融融。
④你瞧,在那崎岖的山道上,我看见了温暖留下的踪迹……
⑤终于接近了山顶,只见班里为大家拍照留念的同学早已在离山顶不远处等我们许久了。“你们终于到了!快合影留念吧!”他握着相机的双手被风吹得通红,可他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微笑。“一二三,茄子!”他欣喜地为我们按下快门。不等片刻休息,他又转过身向山下走去,我疑惑的问他:“你不和我们一起下山吗?”他笑了笑说:“不了,还有好几个队没到呢,我还要继续帮他们拍照呢!” 。
⑥我惊喜地发现,在高耸的山顶上,温暖留下了踪迹!
⑦一路上,密布的乌云被温暖的阳光拨开,身体的冰冷早已被心中的暖意驱散,僵硬的脸颊也被温暖的笑容取代。我奋力地向爬不动的同学伸出了手臂;我大声地为冲到山顶的同学喝彩;我细心地向每一位冻得发冷的同学递去了一杯热水……我也要将温暖传向四面八方。
⑧冬天带来一阵阵风,可我却不觉得寒冷,冬天送走了树叶,可我觉得城市依旧美丽。因为处处都有温暖的踪迹。
1、这篇文章的关键词?
——中心关键词是“温暖”
2、作者选用什么材料体现温暖的?
“爬不动时听到陌生人的加油声感到温暖”
“看到为大家照相同学的默默奉献精神感到温暖”。
3、请大家思考,在横线上添加描写的句子或抒情议论句来使文章更加扣题。
整理小结:
作文升格方法之一:行文扣题、突出中心
拓展材料,紧扣中心——描写
勾连材料,突出中心——抒情、议论
对比阅读
例文一:
坚持就会成功
①获得成功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坚持就会成功,只要你能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②为了通过即将到来的舞蹈过级考试,我正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手握着发烫的把杆,我开始了基本动作的练习,不一会儿,我的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我觉得自己如同囚禁在蒸笼中,浑身酸痛,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起来了。
③恰在这时,我无意中看到了正在旁边看书的妈妈,妈妈正在为她的考试努力着。我和妈妈一样,都在为考试准备着。天气是那么的热,可是,妈妈似乎一点也没有感到炎热和疲劳,她依然在那里专注地读着,手中的笔还在不停地写着画着。看到妈妈这样的用心,在炎热的环境中依然坚持着,我心中顿时有了无穷的力量。
④看着不远处的妈妈,我又重新回到了训练场上,我决定用我全部力量去完成这次练习。音乐声响起,我又开始了新的一次练习。我努力地把手抬到高处,把脚尖尽量的绷紧,手握把干,挺胸抬头。每一次我都在坚持着,虽然我的手臂已经很酸了,我的脚也已经快要抬不起来了,但是,我决定坚持,坚持,再坚持!
⑤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通过考级的成绩单,我很高兴。正是因为坚持,让我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就会成功。
例文二:
坚持就会成功
①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柳条无精打采地低着头,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令人烦躁的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②为了通过即将到来的舞蹈过级考试,我正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手握着发烫的把杆,我开始了基本动作的练习,不一会儿,我的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我觉得自己如同囚禁在蒸笼中,浑身酸痛,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起来了。
③“放弃吗?”我悄悄地问自己。抬起头,我无意中看到了正在旁边看书的妈妈。她为了通过业务考试,连续几个月苦读。就连陪我练舞蹈的空儿,都变成了她读书的时间。此时,刺眼的阳光穿透玻璃,照在妈妈的后背上,妈妈坐在坚硬矮小的椅子上,她的头发因汗水的浸润变得微湿,但她仍然坐在那里专注地读着,手中的笔还在不停地画着,时而双眉紧锁,时而微微点头……妈妈这么大年龄,为了获得成功,都还在不懈坚持,难道我就这么轻言放弃?不!我要和妈妈比一比!
④我的心又重新回到了训练场上,手握把杆,将自己的腰板挺直到最完美的极限。一踢腿,一抬臂,一转身,一收腹,认真地做着每个动作。一遍,两遍,重复,再重复,任晶莹的汗珠缓缓从额上滑落,流过眉骨,有的站在睫毛上,有的顺着脸颊淌入嘴中,咸咸的涩涩的……一分钟,十分钟……时钟的每一次滴答声都清脆而响亮地敲在我的心上。虽然身体的疼痛不间断地侵袭着我,但我始终如一地努力向上伸展着,伸展着……旋转……再旋转……再踢腿,再抬臂,再转身,再收腹,绷直的脚尖和地板摩擦出好听的声音,手臂努力向上,身体在空中旋转划出美丽的弧度,我好象穿上了带有魔力的红舞鞋,与音乐完全的融合在一起。我忘情地跳着,任凭汗水滴落在地板上……
⑤一个月后,我收到了考级通过的成绩单,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明白了坚持的意义:因为坚持,我给了自己成功的机会;因为坚持,我发现了艺术之美;因为坚持,我领悟到坚毅的品格是不可或缺的人生财富。
探讨分析
相比来看,第一篇文章虽简洁流畅,但是中心不够突出。第二篇文章经过修改后,明显能让我们感觉到中心的明确、突出、集中。那么现在我们来寻找第二篇文章是通过哪些方法使文章中心更突出?
1、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柳条无精打采地低着头,知了在枝头不住地发出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环境描写——为下文铺垫——关照中心
2、此时,刺眼的阳光穿透玻璃,照在妈妈的后背上,妈妈坐在坚硬矮小的椅子上,她的头发因汗水的浸润变得微湿,但她仍然坐在那里专注地读着,手中的笔还在不停地画着,时而双眉紧锁,时而微微点头……
——有画面感的情境
再找找,具有画面感的几个情境,思考讨论其作用。
我的心又重新回到了训练场上,手握把杆,将自己的腰板挺直到最完美的极限,一踢腿,一抬臂,一转身,一收腹,认真地做着每个动作,一遍,两遍,重复,再重复,任晶莹的汗珠缓缓从额上滑落,流过眉骨,有的站在眼睫毛上,有的顺着脸颊淌入嘴中,咸咸的涩涩的……
我始终如一地努力向上伸展着,伸展着……旋转……再旋转……再踢腿,再抬臂,再转身,再收腹,绷直的脚尖和地板摩擦出好听的声音,手臂努力向上,身体在空中旋转中划出美丽的弧度。
——情境再现——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中心
3、妈妈这么大年龄,为了获得成功,都在不懈坚持,难道我就这么轻言放弃?不,我要和妈妈比一比!
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明白了坚持的意义:因为坚持,我给了自己成功的机会;因为坚持,我发现了艺术之美;因为坚持,我领悟到坚毅的品格是不可或缺的人生财富。
——心理感受——抒发作者情感,点明中心
第 - 4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