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木兰诗》课件及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课件及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02 15:08:49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木 兰 诗
木 兰 诗
要读准字音噢——
jī zhù tiě kèhán ānjiān pèi jiān yān róng shuò tuò zhuāng zhuó tiē bàng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鸣溅溅 燕山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著我旧时裳 帖花黄 傍地走
读出民歌之“味”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一道道地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心口啊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句中的“哟” 、“啊”、“呀”、 “那个”等都是衬词,它起到了丰富语气,增强节奏感、音乐感的作用。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唧唧(那个)复唧唧,木兰(呀)当户织。不闻(那个)机杼声(哟),唯闻(那个)女叹息(啊)。
读出民歌之“味”
注意:
要选择恰当的衬词( 哟 、啊、呀、啦、 那个)加在合适的位置,要有利于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
读出民歌之“味”
畅谈木兰之“美”
畅谈木兰之“美”
请以这样的形式表述:我根据文中 ,设计木兰 形象,我的设计意图是表现木兰 。
示例:我根据文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几句,设计木兰坐在机杼前无心织布低头哀叹的形象,我的设计意图是表现木兰的勤劳、体贴、孝顺。因为“惟闻女叹息”为的是点兵的军贴“卷卷有爷名”,“不闻”和“惟闻”两个词语强烈对比更表现了木兰的体贴与善解人意。
畅谈木兰之“美”
畅谈木兰之“美”
张志公先生说,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应在文本中走个来回。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走进文本,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应该走近作者,明白创作者意图;还应该回到现实生活,读出自己的真切感悟。(共28张PPT)
《水浒传》:
顾大嫂
孙二娘
扈三娘
一诗歌简介
二字音
三朗读
四字词句义
五故事情节
六人物形象
七详略分析
八课外廷伸
本课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能背诵本文。
2、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3、你对木兰有何认识及感想。
安徽亳州木兰像
选自南朝 编的《乐
府诗集》, 时北方的一
首 ,属于叙事诗,叙
述了 的传奇故事。
返回
河南虞城花木兰祠
唧唧 机杼 军帖可汗 鞍鞯
鸣溅溅 燕山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著 帖花黄 傍
请读准字音噢——
返回
辔头
返回
背诵比赛:
1,小组为单位,一人一句,顺时针。
2,时间计算,看哪个小组背完的时间最短,
改组每人加十分
质疑点拨 -----------小组对照注解翻译理解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将军壮士百战死,
将军壮士十年归” (互文)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
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当窗对镜理云鬓,
当窗对镜帖花黄。”
返回
朗读
请概括本诗
主要情节
代父从军,
踏上征途
奔赴前线,
十年征战
还朝辞官,
亲人团聚
比喻赞美,
讴歌英雄
一、
二、
三、
四、
返回
你能从哪些语句中
概括木兰的性格。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愿”——
勇敢坚毅
忠孝两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征途之遥
生活之苦
战斗之多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
—勇敢坚强的
英雄气慨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
里足,送儿还故乡。
——不慕荣华富贵
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机智、谨慎
既有女儿情怀
更具英雄气慨
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形象
返回
深明大义 果敢坚强
英勇善战 不慕名利
热爱生活 谨慎机智
课文除了塑造花木兰的形象,你能说说其他句子的作用或含义吗?
例如:
1,“东市……北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关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朔气……”、“寒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 “将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策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东市……北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是为了渲染了准备工作的繁忙、紧张的气氛,同时写出了准备工作的有条不紊。
“关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兼夸张。说明行军的神速,有利于突出木兰的英雄气概。
“朔气”、“寒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偶。极写战场生活的阴冷寒苦,以环境的艰苦反衬木兰不畏艰险,坚毅顽强的性格。
“将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百战”指战斗的频繁、激烈。“十年”不是确数,极言战争时间之长久。对偶。突出了木兰身经百战,英勇善战的战斗历程的品质。
“策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极写木兰战功之多,赏赐之优,反衬木兰不慕荣华的高贵品质。
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军缘由
出征前的准备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凯旋辞官
家人迎接
木兰改装
——详写
——略写
——详写
——略写
——详写
——详写
——详写
1(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
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详写女儿情态
略写英雄气慨
畅谈你学了本文的收获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情紧急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黄河流水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女儿情怀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渲染归家的欢乐气氛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渲染归家及回复女儿身的喜悦,突出女儿情怀。
A
C
B
A
A
C
B
B“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教案
课 题 《木兰诗》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学习重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重要文言词语 ( http: / / action. / c / c.php r=http%3A / / www.xj- / Article / yuwenjiaoanNo7 / 073423281_2.html&aid=5784&sid=6235007045035828&click=1&url=http%3A / / www. / flow2.php&v=0&k=%u8BCD%u8BED&s=http%3A / / www.xj- / Article / yuwenjiaoanNo7 / 073423281.html&rn=287993" \o "3月好礼 @" \t "_blank )的积累。
预习学案(自学)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
一.我会读会写1、读出下面加横线的字,注意个别生字的笔画。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燕山(  )鸣溅溅 ( ) 鸣啾啾( )胡骑( ) 戎机(  ) 金柝( )著( ) 傍地走(  )2、写出初读这首诗歌的感受:二.美读悟情:相信自己,超越自我!第一步:听读课文,注意语速、节奏、重读、停顿。第二步: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情感,概述文章的故事情节。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三步:个人展示、小组比读或创意朗读,互评互读。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也可以进行特色阅读。译读明义:我主动,我快乐,我合作,我幸福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要求:首先自己先结合课文注释边读边译,然后把翻译中的疑问标注出来,再集中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四.我的积累 :重点字词、句。(通假字、成语) 吟读知法:本篇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明。五.品读质疑:动动脑,让思路更清晰!说一说,让语言更准确!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2、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要求:采用“我从 句子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来说。 六.拓展体验:1、试想你就是木兰,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选择其中一项完成,写一写。
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你能说出从古至今那些为国家、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女子的故事吗?看谁知道的多 我的收获: 七.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可以自己查阅资料。)
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 http: / / www.xkb1.com )④木兰为什么不当官?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 ( http: / / action. / c / c.php r=http%3A / / www.xj- / Article / yuwenjiaoanNo7 / 073423281_2.html&aid=5660&sid=6235007045035828&click=1&url=http%3A / / / &v=0&k=%u4F60%u4EEC&s=http%3A / / www.xj- / Article / yuwenjiaoanNo7 / 073423281.html&rn=626530" \o "哈尔滨人和健身俱乐部 @" \t "_blank )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一、预习展示1、诗歌诵读: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2、整体感悟: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 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 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 结尾附文二、质疑点拔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2、品读探究(合作交流):① 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 http: / / www.xkb1.com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 ( http: / / action. / c / c.php r=http%3A / / www.xj- / Article / yuwenjiaoanNo7 / 073423281.html&aid=5801&sid=6235007045035828&click=1&url=http%3A / / user.qzone. / 629069666 / blog / 3&v=0&k=%u548C%u5E73&s=http%3A / / www.xj- / Article / yuwenjiaoanNo7 / 073423281_2.html&rn=641512" \o "在我心中只有一个. @" \t "_blank )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 http: / / action. / c / c.php r=http%3A / / www.xj- / Article / yuwenjiaoanNo7 / 073423281.html&aid=5438&sid=6235007045035828&click=1&url=http%3A / / www.&v=0&k=%u5FC3%u60C5&s=http%3A / / www.xj- / Article / yuwenjiaoanNo7 / 073423281_2.html&rn=258342" \o "我心依旧心情驿站 @" \t "_blank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三、拓展训练(任选一题)⑴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⑵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⑶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四、一课一得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停机叹息 深明大义毅然从军 勇敢坚强匆忙购置 准备出征思亲情切 征途艰苦长期征战 胜利归来功成身退 不慕荣华回到家乡 换回女装 双兔为喻 谨慎机警——巾帼英雄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