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散步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散步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4 18:5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散步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树枝上的嫩芽儿也蜜了。
B.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状的儿子。
C.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D.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2.对下列加粗词的语境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趣味,情趣)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人生的使命)
C.后来发生了分歧。(意见不一致)
D.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C.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着多重的责任。
B.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C.由于他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责任,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誉为“最美少年”。
D.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对“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
B.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我”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
C.对祖孙的分歧,处理好了,全家就高兴;处理不好,大家就别扭,就会破坏家庭的和谐。
D.母亲老了,听“我”的;妻子在外边,总是听“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我”的。
6.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一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任何时候,有整段的时间静静地坐在书斋里,读书,写作,都是不很坏的生活吧,然而,伏案手不释卷地坐久了,写久了,又特别想出门去散步或旅行,或短足,或远游,脚蹬一双旅游鞋,身穿一套亮丽、鲜明的轻便服装,满目晴空,____________,全身会感到特别的轻松与舒畅。
A.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看天、听鸟,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
B.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看天、听鸟,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
C.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看天、听鸟
D.看天、听鸟,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
7.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②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⑤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说说第②段加粗的“熬”字有何作用。
(2)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第①段画线句中的“我,我的母亲”,作者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排列?
(4)如何理解第⑤段最后一句话中加粗的“整个世界”?
8.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樱桃红了
邹龙权
①正为假期值班不能与兄妹一起回老家吃樱桃而烦恼,母亲恰好来电话了。她唤着我的乳名,说今年樱桃又大又红又甜,季节不等人,让我们赶快回家去吃。
②母亲栽的樱桃品种优,个头大,颜色鲜,口感好,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喜欢来吃,母亲总是很大方,给他们摘一大捧。吃惯了母亲栽的樱桃,觉得他乡的都不够甜。久而久之,吃樱桃的日子成了我们漂泊在外的兄妹们聚会的节日。
③兄妹忍不住回去先尝为快,等我与妻驾车回家那天已是正午,刚进门,就看见桌子中央放着一大盆红艳艳的樱桃。洗净的樱桃晶莹剔透,像珍珠,像玛瑙,煞是诱人,我忍不住抓起一把塞进嘴里,熟悉的酸甜味充灌唇齿之间,连日值班的辛劳也一扫而空,看我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心满意足地去准备午饭了。
④听父亲说,为了让我们吃上好樱桃,母亲一大早搭上梯子、架上凳子、背上小篓,爬上树顶摘最好的大果子。今年天气好,果子多。两棵樱桃树吃剩下的还卖了近千元钱,父亲脊椎骨曾跌断过,不能上树,就负责销售。还听说,今天早上摘果时一根树枝折断,母亲急中生智逃到了另一根树枝上才获救。我不知道母亲老胳膊老腿儿是如何逃离危险的。也不知道卖近千元钱需要摘多少果子、花多少精力。但她后来说起摘果时晃晃悠悠的过程,总是那么轻描淡写、若无其事;说起卖了近千元钱总是那么滔滔不绝、神采飞扬。我知道他们是从苦难时代走过来的,年轻时卖水果供孩子上学是快乐的事,老了不给孩子添负担也是快乐的事。
⑤说话工夫,母亲已把饭菜摆上了桌。仅有四人,她还是做了八菜两汤。我和妻爱吃的菜一样都没少,真把我们当贵客待了。母亲不停地给我们夹菜,我知道她特别高兴看儿女狼吞虎咽的样子,但我分明看见母亲夹菜的手微微颤动,再细看,母亲满头银发,后背也有些驼。我心一颤,母亲老了。
⑥习惯享受被母亲当客待的我,突然感到十分惭愧。
⑦是该好好孝顺母亲了。
⑧母亲的几间瓦房有点老旧,我们多次商量凑钱给她盖新房都被拒绝。母亲说:“你们在外工作不容易,只要你们生活幸福,我们就幸福了。”她还说:“你们现在有个一官半职,好好为老百姓做点事,做个好人,当个好官,有个好名声。我们不当懒人,不当废人,不给你们添麻烦,有吃有穿有住就行。”
⑨我们兄妹几次试图说服母亲,都未能如愿。两间半瓦房在母亲精心打理下,也算得上村中的一道景观。屋后是两棵大柿树,门前有几棵樱桃树。季节来临时,庭前屋后硕果累累,压弯枝头,让人赏心悦目,门头房檐下挂着一排排金色的玉米穗,总有一种五谷丰登的景象,引人注目的还有院里院外各种花朵:月季花、喇叭花、石榴花……这些花儿将老旧的房屋衬托得亮丽而脱俗。记得当年家里十分困难,吃了上顿无下顿,母亲还不忘在院内栽几株好看的花。至今,曾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母亲很美,老宅很美,故乡很美!
⑩“奶奶,我们要吃樱桃。”院门口不知何时聚来了一群小孩子。母亲忙撑着凳子站起来,乐呵呵地把樱桃分给孩子们,欢笑声在老屋上空飞扬……看着眼前的场景,我顿时明白:尊重母亲的意愿,就是对她最大的孝顺。
?《小窗幽记》中说:“在世无过百年,总要做好人,存好心,给后代留个榜样。”无论顺境逆境,留下一片美,留下一片德,是我平凡的母亲人生中最为闪光之处,最为让人敬佩之处。
(选自《十堰晚报》,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第⑧段母亲的话里有两个“幸福”,这两个词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
(3)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我”觉得他乡樱桃不够甜是水土差异导致的。
B.第④段写母亲神采飞扬地讲述樱桃卖了近千元钱,说明母亲是个爱财的人。
C.第⑦段是过渡段,强调“我”惭愧后的醒悟,表达对过去不孝顺母亲的自责。
D.文题一语双关,“樱桃红了”既指樱桃成熟,也暗含母爱深深。
(4)从全文看,第⑩段画线句中“母亲的意愿”有哪些?
(5)本文语言韵味悠长,请你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母亲一大早搭上梯子,架上凳子,背上小篓,爬上树顶摘最好的大果子。(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②母亲很美,老宅很美,故乡很美!(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6)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
9.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七年级开展以“家·国·梦”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
①听成长故事
②看新旧照片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国】强盛的国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宽对即可)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回到祖国,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8日,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请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蜜——密;B.状——壮;D.绝——决。
2.答案:D
解析:这里“委屈”是动词,是“使人受到委屈”的意思。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起提示作用的句子后应加冒号,“散步”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C项,引用的部分是句子成分时,后引号内不加标点,引用的部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句子成分,“乐”后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外。D项,并列关系的复句之间用分号,“真实再现”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不合逻辑,应在“无时无刻”后面加上“不”。C项,语序不当,应将“他”放在“由于”前面。D项,不合逻辑,应删去“切忌”或“不要”。
5.答案:B
解析:“我”并非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而是做出的决定要两全其美,这让“我”感到责任的重大。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衔接的能力。语段叙述了伏案工作时间长了之后投身到大自然的感受。仔细阅读选项和空缺处的上下文,可发现横线前有“满目晴空”,与D项开头语“看天”连接紧密,且D项按从上到下、先分后总的逻辑顺序来展开,叙述非常合理。
7.答案:(1)这一“熬”字,准确传神地写出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艰难,同时表达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2)我感受到了一种和睦、温馨、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
(3)因为“我”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顶梁柱和主心骨,排在前面;母亲被排在第二位,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孝心。
(4)“整个世界”一方面指老人,代表着已经过去的时代和世界;另一方面指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老人的“我”和背着儿子的妻子——一代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
解析:(1)要答出“熬”在句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2)结合生活体验,感受文中营造的家庭氛围。
(3)结合语境,根据中年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母亲的孝心分析即可。
(4)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内涵,需明确其对表现文章主旨所起到的作用。
8.答案:(1)母亲为回家乡的“我”摘樱桃、做饭,“我”想孝顺母亲为她盖新房而被拒绝的事。
(2)第一个“幸福”是母亲希望“我们”小家庭生活美满、工作顺利。第二个“幸福”是母亲为儿女的幸福感到满足(幸福)。两个“幸福”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理解与关爱,情深意切。
(3)D
(4)①儿女常回家看看;②儿女生活幸福,做个好人(好官);③自食其力(不给孩子找麻烦),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④不刻意追求物质生活,更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内心富足);⑤邻里关系和睦。
(5)①这一句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搭”“架”“背”“爬”等连续动词,刻画母亲上树摘樱桃的艰难,表现母亲爱子情深。
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在“我”眼里老宅和故乡因母亲的美德变得更美,突出“我”对母亲的爱与赞美。内容由浅入深,情感层层升华。
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三次强调“很美”,突出“我”对母亲(老宅、故乡)的爱与赞美。
(6)①关爱(理解)儿女,教子有方。如:为儿女摘樱桃,把儿女当贵客待,体谅儿女工作生活不易。因儿女的幸福而幸福,教育“我们”要存好心、做好官、有好名声,并言传身教。②勤劳能干。如:母亲说不愿意当懒人,母亲把庭前屋后都栽了树、种了花等。③俭朴、乐观
(知足/热爱生活)。如:母亲不愿意盖新房,生活困难时坚持种花等。④待人和善。如:母亲愿意把樱桃分给邻居孩子等。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本文叙写的主要对象是母亲,文章围绕母亲叙写了在“我”回家乡的时候,母亲为“我”摘樱桃吃并为“我”准备午饭的事;之后又叙写了“我们”多次商量给母亲盖新房,却被母亲拒绝的事。据此,采用“人+事”的方法概括。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这句话是在“我们”商量给母亲盖新房的时候母亲对我们说的话。由“你们在外工作不容易”可知,母亲所说的第一个“幸福”是希望“我们”生活美满、工作顺利;而第二个“幸福”则是母亲会因“我们”的生活美满而内心感到满足,表现了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据此理解作答。
(3)A.不是“水土差异”导致的,而是因为对家乡的爱恋。B.这说明母亲是个热爱劳动、自食其力的人。C.表达的是过去没有“好好孝顺母亲”的惭愧。
(4)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选取原文中的词句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从母亲打电话要“我们”回家吃樱桃看,母亲希望儿女们能经常回家看看;从母亲拒绝“我们”给她盖新房看,母亲希望儿女们生活美好;从第⑧段母亲所说的话“你们现在有个一官半职,……有吃有穿有住就行”来看,母亲希望“我们”能做个好官,不给孩子添麻烦;从第⑨段叙写母亲栽树、种花来看,母亲更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不刻意追求物质生活,更注重自己内心的满足;从第⑩段叙写的内容看,母亲更希望邻里关系和睦。据此概括作答。
(5)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①这句话用“搭、架、背、爬”等连续动词,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上树摘樱桃的艰难情形,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儿女的至爱之情。
②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三个相同的句式,三个“很美”,突出强调了“母亲”“老宅”“故乡”的“美”,表达了“我”对母亲、老宅、故乡的爱与赞美之情。
(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母亲打电话要儿女回家吃樱桃,把儿女当贵客对待来看,母亲是一个理解、体谅子女工作的人;从母亲对儿女所说的话“你们现在有个一官半职,……有个好名声”来看,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从母亲把庭前屋后都栽了树、种了花来看,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干、热爱生活的人;从母亲拒绝盖新房来看,母亲是一个俭朴知足的人;从母亲送邻居孩子樱桃吃来看,母亲是一个待人和善、善于与别人和睦相处的人。据此分析概括。
9.答案:(1)③送温馨祝福
④写亲情作文
(2)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深探”写传奇
(3)以国家振兴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解析:(1)要紧扣“幸福的家”这一主题,且有可行性,能达到引领同学们感受亲情的目的。另外,注意格式应与示例相同。
(2)根据对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协的要求,结合材料内容拟写即可。
(3)座右铭的语言要精练,内容具有激励、警醒、鞭策等作用。拟写时可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