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运动创伤的急救与处理(课件) 体育与健康五至六年级 人教版(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4 运动创伤的急救与处理(课件) 体育与健康五至六年级 人教版(共3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8-14 15:4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运动创伤的急救与处理
现场救护原则
☆确保自身和病人安全
☆先救命后治伤
☆先重伤后轻伤
☆操作迅速、平稳、轻柔
☆做好自我保护
处理前应做的:
确定受伤程度
注意是新伤还是旧伤
常见的运动创伤
1.运动擦伤
2.肌肉拉伤
3.扭伤
4.肌肉痉挛(抽筋)
5.运动中产生的腹痛
6.中暑
7.虚脱
8.流鼻血
9.止血
运动擦伤
处理方法:
 伤口轻的,可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洗净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消毒,伤面涂上红药水,不必包扎,暴露伤口使之干燥,几天后就可愈合
在关节周围的伤口则将伤口清洗后,涂上磺胺软膏或青霉素软膏,以防止感染,并保持伤口润滑,有利于关节活动和伤口愈合。
如果伤口内嵌有沙石、煤碴等异物,应用消毒针头、硬毛刷将异物挑出,然后用生理盐水洗净伤口,再涂药水或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
提问时间
一、保持伤口干燥


,根据受伤情况而定。
二、多涂药水?

三、必用抗生素?

四、伤口包得紧紧的密不透风?

不知道…………
不同部位的急救措施
肌肉拉伤:
指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
当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肌肉拉伤的处理
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
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
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
1.静养
停止运动、避免负重、保暖
2.冷、热敷
(1)冷敷的效果:消肿止痛。可用冰、冰水、清水。可隔每3~4小时做一次每次5-8分)钟,根据具体情况,冷敷后伤部垫上棉花,用绑带进行包扎。24小时内不能上药,不能热敷。(适当喷云南白药)
(2)热敷
受伤24小时后内出血已完全停止时可改用热敷,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止痛、组织修复、代谢产物和淤血的吸收。热敷需在睡觉前,敷完即入睡。


扭伤手指
在运动中扭伤手指,应立即停止运动。
首先是冷敷,最
好用冰。但一般没有准备,可用水代替。将手指泡在水中冷敷
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
再用胶布把手指固定在伸指位置。
如果三天后肿痛继续,可能是发生了骨折,一定要去医院诊治
踝关节扭伤
如踝关节扭伤,首先是要静养。适当在扭伤处喷涂云南白药红色保险液,三分钟后喷涂白色气雾剂。
腰部扭伤
腰部扭伤也是要静养。应在局部作冷敷,尽量采取舒服体位,或者侧卧,或者仰平卧屈曲,膝下垫上毛毯之类的物品。
止痛后,最好是找医生来治疗,必要情况要叫救护车。
处理误区
使劲揉搓肿起来的地方,想把淤积起来的血揉开搓散——错
用热毛巾敷,想活血消肿——错
马上贴上膏药——错
理由:跌伤,扭伤时,受伤部位的组织内部会有大量毛细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渗出,形成局部淤血,此时如果用药酒按摩,或用热敷
,立即使局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增多增快,也就更增加了血液的渗出量,加重了局部的肿胀和疼痛.
冰敷
肿是因为组织液多了,冰敷可促进组织液回流.当然也有收缩毛细血管的作用

对人体来说,冰敷所导致早期的生理效应是血管收缩,紧接着出现的是缺血效应,直接影响局部组织的供氧和其它营养物资输送,进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而通常身体的保护效应会避免此种情况发生,我们的身体会察觉此处的血管重新扩张,血流增加,缺氧状况改善从而防止坏死。所以长时间的冰敷不仅是危险的,而且会使冰敷的效应降低,所以应严格地控制冰敷的时间。
正常的冰敷不可以超过10分钟。损伤较严重的,10分钟的冰敷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每半个小时一次冰敷来控制症状。
一般而言,受伤后24小时之内的急性期用冰敷,48小时以后的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用热敷。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运动中的小腿腓肠肌最容易发生痉挛现象。当身体疲劳,大量排汗,使身体盐分流失过多,破坏了水盐平衡,又受到寒冷的刺激时,比较容易发生痉挛。
抽筋的处理
1.大腿抽筋:射曲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振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
2.小腿或脚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对侧

,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伸开如此反复数次。(自救和多人救助)
3.手指抽筋: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又迅速握拳,如此反复数次,至解脱为止.
4.手臂抽筋: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曲肘,然后再用力伸开如此反复数次。
6.手掌抽筋:用另一手掌将抽筋手掌用力压向背侧并作振颤动作。
7.腹直肌抽筋:腹直肌抽筋即腹部(胃部)处抽筋,弯曲下肢靠近腹部,用手抱膝,随即向前伸直.
注意:
在处理小腿抽筋的时候可以在拉伸肌肉的同时按涌泉穴。小腿抽筋不主张用脚踢涌泉穴。因为用力不当易造成后脚跟跟腱断裂。
哦~~

~
运动中的腹痛(轻微)
1
.运动中出现腹痛不应惊慌,应当减速慢跑,加强深呼吸,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可以减轻腹肌的紧张,缓解腹痛。切忌突然停下来。
2.用手按压腹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一般腹痛可以减轻或消失。
3.热敷腹痛部位,或局部给以按摩,用揉、按压、做背伸动作,拉长腹肌。
4.若有心悸、冷汗等特征,立刻平静并喝些糖水。
5.适当饮用温开水或糖盐水
好痛啊。。。
运动中腹痛(剧烈)
.疼痛剧烈者,按上述方法不能减缓时,应停止运动,
静卧屈膝(将衣服叠起来做成低枕,垫在头下,静卧,腹部放松,
仰卧时膝下需垫一个靠枕,松开舒服身体的纽扣和腰带。
剧烈疼痛时,不要给患者食品和饮料。
若出现呕吐,面朝侧方,并用
衣服裹住伤者保温。
呕吐
让伤员能吐就吐,然后漱口。伤员吐完以后,面朝侧方静卧,
观察呼吸与全身状态。若伤员想喝水就让他喝,若伤员感到冷
,用衣服裹住身体保温。为保险起见,推荐就医。
中暑
中暑的症状: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迷、痉挛”
救护方法: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敞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风扇,以尽快散热。
3、尽快使体温降低。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
4、意识清醒的病人可以饮用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还可以服用藿香正气丸。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送校医室。
虚脱
虚脱是由于大量出汗(水分AND盐分的丢失)
OR不恰当的液体补充所引起
在浴室洗澡时出汗过多“晕堂”也是虚脱的一种.对“晕堂”者,应马上使其离开澡堂,擦干汗水,到更衣室休息(低足高位)
大量呕吐、腹泻、失血等,都会引起暂时性虚脱
[症状]
恶心、头晕、脸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意识不清等
处理方法
立即将虚脱的病人安置平卧休息(采取头低足高的体位);给予温热茶水OR糖水饮用
IF主要是水分的缺失,口渴
意识会模糊不清、出汗、轻度的发热(休息+水)
IFIF主要是盐分的缺失,虽然会出现更加昏睡、呕吐&肌肉痉挛,但理智仍清醒(休息+盐水)
IF是水&盐分慢慢丧失,病人则是逐渐感到头痛、轻度的头晕&疲倦
病人不清醒,补充水分。移到凉爽的地方则可迅速恢复
(人中穴)
流鼻血
流鼻血救治方法
头部稍前倾,用手捏住鼻翼进行按压,用嘴呼吸。
冰敷:用冰袋敷鼻梁&前额(可以引起血管收缩而止血)
捏双侧鼻翼:一般压迫3~5MIN,就会止血
出血的特点
1.(1)动脉:鲜红,喷射而出,危险性大。
(2)静脉:暗红,血液不停流出。
2.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整个伤面渗出
原来是怎样。。
止血方法
(1)直接压法
通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而达到止血。操作要点:
①伤员卧位,抬高伤肢(骨折除外);
②检查伤口有否异物;
③如无异物,用敷料覆盖伤口,敷料要超过伤口至少3cm,如果敷料已被血液浸湿,再加上另一敷料;
④用手施加压力直接压迫;
⑤用绷带、三角巾等包扎。
(2).指压止血法
特点:简单、快速、有效。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出血。
操作要点:
①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
②压迫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
③压迫10~15min,仅是短时急救止血:
④保持伤处肢体抬高上肢出血
上肢出血
手指出血:
手部出血:
前臂以下出血:
指动脉
桡、尺动脉
肱动脉
(3)包扎止血法
特点:表浅伤口出血损伤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少。
(1)粘贴创口贴止血
将粘贴的一边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然后向对侧拉紧粘贴另一侧。
(2)敷料包扎
将敷料、纱布覆盖在伤口上,敷料、纱布要有足够的厚度,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至少3cm。可选用不粘伤口、吸收性强的敷料。
(3)就地取材
选用洁净的三角巾、手帕、纸巾、清洁布料等包扎止血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