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课件(共26张PPT+视频2个)

文档属性

名称 【推荐】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课件(共26张PPT+视频2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3 17:29:44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鲁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
1、什么是自然灾害?(自主阅读课本56页总结)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讨论: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讨论
1.一场突然起来的冰雹,
把田地里的很多西瓜砸烂了。
2.楼上一块广告牌被瞬时大风刮
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3.小明在家做饭没注意关煤气,
火势将整栋楼烧着了。
5.连绵不断的细雨引发了山洪,
将高速路给冲垮了。
7.工厂的瓦斯泄漏,引发了爆炸,
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
有刺鼻的臭味。
6.泥石流经过农民的果园,
无数果树被毁,农民损失极大。
8.正值农忙,但是一连好几个月都
不见下雨,农民眼见就要颗粒无收。
2.常见的自然灾害(自主阅读课本56、57页总结)
干旱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洪涝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灾害。
寒潮
台风
滑坡是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是在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
滑坡
泥石流
地震
以上七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应该怎样分类?(请同学们连一连)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泥石流
滑坡
地震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小组讨论:结合图2.48和图2.49,找出每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尝试解释原因。
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原因:
干旱分布:
华北地区
降水较少。
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大;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易发生春旱。
(上台指出分布并解释原因)
原因:
洪涝分布:
(上台指出分布并解释原因)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降水多,雨季长,多暴雨
原因:
寒潮分布:
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西北、东北、华北尤为严重
寒潮来自于亚欧大陆内部,临近冬季风发源地
(上台画出寒潮路径并解释原因)
2020年12月底,中国出现“霸王级寒潮”,受此次较强冷空气影响,多地气温之低或为历史同期少见。中国有27个省气温出现“大跳水”,很多地方两天内降温幅度超过15℃。
原因:
台风分布:
主要影响东南沿海
靠近台风发源地(热带洋面)
(上台画出台风路径并解释原因)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10日凌晨1点45分前后以超强台风姿态在浙江沿海登陆。浙江中北部、上海、江苏东部和南部、安徽东南部、山东中部和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超强台风”利奇马”
青岛
济南
成因:
地震分布: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台湾省
我国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上台指出分布并解释原因)
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
台湾地震频发
原因:
滑坡、泥石流分布:
主要在中部和西南部
山区广布;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上台指出分布并解释原因)
“祸不单行”
2021年6月16日,受强降雨影响,四川阿坝马尔康市白湾乡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
地震引发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堵塞江河形成的湖泊,叫做地震堰塞湖。当堵塞体承受不了不断上涨的湖水压力时,就可能溃坝,在下游地区造成水灾。
议一议:
聚焦淄博,回顾那些年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利奇马”导致孝妇河决堤
今春淄博遭遇沙尘暴影响
淄博多地发布寒潮预警
三、防灾减灾(自主阅读课本60、61页并连线)
建立防护林,防御风沙
面对台风、寒潮等灾害,我们可以
面对沙尘暴,我们可以
面对洪水灾害,我们做了
面对悄无声息来临的地震,我们
运用遥感卫星,精确预报
储备救灾物资,做好堤坝防护
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结合,指导地区的防震建设、救灾预案、抗灾场所建设
监测预报
防护林
堤坝
物资储备
三、防灾减灾
观看图片,如果此时你在超市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到小开间的墙角。
三、防灾减灾
观看图片,如果此时你在户外遭遇泥石流,你会怎么做?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三、防灾减灾
讨论交流:
1.说一说,你周围有哪些避灾设施或场所?
2.你参加过防灾逃生演习吗?
周村一中开展5.12
防灾减灾主题教育
总结(大声朗读):
自然灾害具有双重性,带给人类灾难的同时,也具有其自身不可磨灭的优点。我们应该给予辩证的眼光看待,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学会趋利避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