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3.地壳中的岩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3.地壳中的岩石》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03 14:2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3.地壳中的岩石》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经过上节课的探究,学生已经对地球的内部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地球的最外层是地壳,也是与我们生活最为紧密的一层。
本节课将引领学生进一步认知构成地壳的物质———岩石。
第一部分,教材联系第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岩石的三大类型之一———岩浆岩。
说明了岩浆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问题:地壳中所有的岩石都是岩浆变成的吗?
从而切入本课研究的主题。
第二部分是猜想假设。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有大致的假设方向,即从事物的特征和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假设,但仍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材给学生搭建了假设的“脚手架”———观察岩石标本,找出其主要特征。
但只是通过其纹理观察、简单的接触很难推断出其形成过程。
教师可以提供收集到该岩石的地点,以及该地点一段时期的环境变化,帮助学生进行猜想假设。
第三部分利用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材给出了沉积岩形成过程的模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实验的方向。
第四部分为事实证据。
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际情况中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所以仍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我们的假设。
该部分可以提供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
最后,根据搜集到的证据对自己的假设进行反思,从而得出结论。
教材最终的落脚点在地壳,说明不同类型的岩石是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
而岩石的形成与地球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风、流水)有一定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对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说明假设的依据。
(2)知道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3)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并形成新的认知。
(4)在科学探究中能表现出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岩浆岩标本、沉积岩标本、变质岩标本、放大镜、水槽、沙子、碎石、土壤、水、木板。
(2)活动场地:科学教室。
【教学过程】
(1)观察岩石。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地壳是地球外部的一层,由各种岩石组成。
这层坚硬外壳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这节课将一起探究。
老师准备了四块岩石标本:A
是从火山附近取得的;B、C
分别是从河床底部与河床边拾得;D
是由矿工采到的。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描述出其主要特征。
(学生观察岩石标本)
师:我分别请四个同学来描述这四块岩石。

1:A
岩石非常轻,表面有很多孔,形状不规则。

2:B
岩石上有个贝壳的图案。

3:C
岩石表面很粗糙,由大大小小的沙子和石子组成的。

4:D
岩石表面比较光滑,从侧面看可以看出一层一层的结构。
(2)猜想假设
师:这些岩石都是组成地壳的一部分,你能猜测出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C
岩石一看就是由砂石组成的。
师:散乱的砂石是如何变成这样一大块紧实的岩石的呢?
生:应该是受到了挤压,过了很多年就结合在一起了。
师:受到外界的压力。
还有吗?
生:我觉得有可能是一些生物把它们团起来的,分泌一些液体将它们粘在了一起,就像屎壳郎滚粪球一样。
师:你还会联系自然界中其他相似的情况!
生:B
岩石是在河床底部捡到的,我猜测应该是一些贝壳沉在河底,过了很多年,和砂石一起形成了岩石。
师:你结合了岩石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假设,有理有据。

1:A
岩石是在火山附近开采的,我觉得与火山喷发有关系。
会不会是岩浆形成的?

2:对,岩浆是热的,就会冒泡泡,所以这个石头上有许多气孔。

3:那就是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
师:根据开采地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进行推理,你们越来越像科学家了!

D
岩石有什么头绪吗?

1:D
岩石层次分明,感觉像是一层一层压扁的。

2:应该压了很多年。

3:我觉得不是,压了很多年就会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会有一层一层的。
师:老师将大家对岩石形成的假设进行了整理。
假设
1:A
岩石是由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形成的。
假设
2:B
岩石是由于生物体死亡后沉到水底与砂石积压形成的。
假设
3:C
岩石是由生物体粘起来的。
假设
4:D
岩石是外力挤压形成的。
(3)实验操作
师:猜想假设需要实验的验证,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完全复制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初步验证我们的假设。
师: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
我们来验证哪个猜想呢?
生:岩石
B
应该可以。
师: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1:模拟这些砂石在水里沉积下来。

2:可是我们不可能等很多年让砂石都干了硬了吧?

3:我们用什么东西压一压,模拟外力因素。
师:正好有木板。
接下来,根据自己的假设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模拟实验)
(4)事实证据。
师:模拟实验支持我们的假设吗?

1:我觉得不像
B
岩石,感觉更像
D
岩石,一层一层的。

2:我们把
B
岩石切开说不定就能看见一层一层的结构了。
师:看来只是模拟实验并不能让我们下结论。
我们看看其他的资料能不能帮助我们判断。
(教师提供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
(5)得出结论。
师:结合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其他资料,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1:A
岩石属于岩浆岩,B、C
岩石应该是沉积岩,D
岩石看起来像是变质岩。

2:我们的假设
1、2
是正确的,假设
3
不对,假设
4
对了一半。

3:岩石要经过数万年才能形成。
师:同学们能够根据资料对照自己的假设,并不断修改完善,这正是科学家的做法。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整个地壳中的岩石以岩浆岩为主;沉积岩最少,只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
5%;变质岩约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
27%。
不过在我们人类生活的地表,沉积岩的分布面积最广,因此沉积岩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教学反思】
本课直接从观察岩石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总结出每种岩石的特点,为后续的假设作铺垫。
综合岩石的特征与开采地点信息,能够帮助学生对岩石的形成过程作出假设。
如果学生仍有困难,可以给出更多的关于采集地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岩石形成的过程。
假设的提出也是模拟实验的依据,所以明确假设,甚至细化岩石形成的过程,将为模拟实验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通过资料补充信息,完善假设,更新学生对不同类型岩石形成过程的认知。
【总结点评】
本课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师没有直接用岩浆岩的形成进行导入,而是选择了四块具有代表性的岩石让学生观察其特征。
这四块岩石的主要特征与其形成过程有较明显的关系,加之教师提供采样地点的信息,更具有指向性,利于学生猜测。
教师从岩石特征、采集地点以及采集地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出发进行引导,为学生搭建了猜想假设的“脚手架”,使探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