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二章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
下列各物质的尺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乒乓球、原子、宇宙、太阳系
B.
乒乓球、太阳系、宇宙、原子
C.
原子、乒乓球、太阳系、宇宙
D.
原子、乒乓球、宇宙、太阳系
下列各刻度尺不能使用的是
A.
分度值为的刻度尺
B.
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
量程只有的刻度尺
D.
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宽为,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
B.
C.
D.
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中的“”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微米
B.
毫米
C.
厘米
D.
米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说明一定出现了错误
B.
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
误差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
D.
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去测量长度,可消除误差
有五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分别为、、、、,你认为下列数据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
B.
C.
D.
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在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
A.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
B.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
C.
测量值没有误差
D.
测量值将是错误的
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相同
D.
以上都不可取
下列测量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用一辆自行车和一个量程是的皮尺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
B.
用量筒和足够多的水测量形状不规则的花露水瓶的容积
C.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新华字典中一张纸的厚度
D.
用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块巧克力的体积
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范围
二、填空题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就是把油滴滴在水面上自由扩散,最终可以看做单分子排列的油膜。现在有体积为的一滴石油滴在湖面上,扩散成面积是的油膜,则石油分子直径约为??????????m。
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一名同学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三次的测量结果为、、,他的测量结果应为_________cm.
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李明老师的身高是??????????;新铅笔的长度是??????????;教室的长度是850??????????.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在练习使用量筒时,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应选用如图所示中的??????????量筒,其量程是??????????。
三、作图题
给你刻度尺、两个直角三角尺,请你设计测量1元硬币直径的方法。在图中作图,画出实际测量的图。
四、实验探究题
小江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其中的四处错误:
视线没有与尺面________。
刻度尺没有________。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左边缘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华同学在测一根铜导线的直径时,把铜导线紧密地绕在铅笔上,如图所示。
张华同学所要记录的物理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
图示铜导线在铅笔上绕的匝数是________,刻度尺测得线圈长度为,由此可知铜导线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
用这种方法测铜导线的直径,要使测得的数值更接近真实值,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测量方法体现了怎样的物理思想?
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cm。
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d的表达式是________。
测量矿泉水瓶的容积。
小明用一把刻度尺、两个三角板和足量的水,测量一个矿泉水瓶的容积此瓶子肩部以下为圆形,瓶壁厚度忽略不计,他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用两个三角板作为辅助工具,用刻度尺测出瓶的直径如图甲所示,求出其底面积为___________取。
将瓶内装适量水,水面低于瓶的肩部,用刻度尺量出此时水的高度如图乙所示,瓶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
将瓶盖拧紧,倒置过来,用刻度尺量出水面到瓶底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则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从而求出瓶的容积为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D
【解析】略
3.【答案】A
【解析】略
4.【答案】A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
A.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测量时操作不规范会造成测量结果错误,不是误差;因此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不能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故A错误;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则可以减小误差,但不可避免误差;故B正确;
C.错误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而误差则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有关,故C错误;
D.误差只能减小,不可以完全消除,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略
7.【答案】B
【解析】受潮而膨胀后的木制的刻度尺会变长,分度值会变大。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会将物体的长度测小,举个例子:物体的长度为2cm,而受热膨胀的刻度尺2cm要比物体长,用这个刻度尺来测量,示数就小于2cm,误差变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木尺不膨胀时也会有误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
解:A、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不准确,不方便。故A错误;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便于测量。故B正确;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不准确,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把它拉直后测量值会变大。故C错误;
故选:B。??
9.【答案】D
【解析】解:巧克力会在水中溶解,所以无法用水来测量巧克力的体积,可用细沙来代替水。
10.【答案】B
【解析】略
11.【答案】
解析】??,石油分子的直径。
12.【答案】减小误差;
13.【答案】?
m?
dm?
cm
【解析】解:?成年人的身高在左右,所以李明老师的身高为;新铅笔的长度是;教室的长度为.
14.【答案】?乙?
15.【答案】答: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找出它的直径,再通过两块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测量方法如下图:
用末端三角板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硬币的直径。
【解析】对于硬币直径不好直接测量,可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器材和特殊方法。
16.【答案】垂直?
放正?
对齐?
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解析】解: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面必须紧贴被测物体,放正重合,不能歪斜;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观察图可知错误为: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刻度尺没有放正;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齐被测物体的左边缘;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17.【答案】线圈的长度?
匝数?
?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体现了转换的物理思想
【解析】解:
本题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灵活设计实验的能力、强化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意识。
由题意可知,张华同学所要记录的物理量是线圈的长度和匝数。
由题图知,铜导线在铅笔上绕的匝数,刻度尺测得线圈长度为,则铜导线的直径:。
匝数越多,缠绕得越紧密,测量值越接近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该方法为累积法,间接进行测量,体现了转换的物理思想。
18.【答案】均可?
【解析】解:
由题图甲知:刻度尺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圆的左侧与对齐,右侧对应读数为,所以圆的直径为。
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直径差的二分之一,所以纸带厚度。
19.【答案】?;;?;1884。
【解析】根据图甲可知,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瓶的直径,并且瓶的直径为,半径为,底面积:;根据图乙可知,水的高度;瓶中水的体积;根据图丙可知,水面到瓶底的距离,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矿泉水瓶的容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