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嘲笑的原因。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说出农夫被宋国人嘲笑的原因,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明白文章蕴含的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文言文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三年级的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少,读懂这篇文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1.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说出农夫被宋国人嘲笑的原因。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说出这个故事的名称呢?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猴子捞月)
2.这三个故事都是寓言故事,寓言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新的寓言。
3.师生共读课题,并逐字讲解课题意思。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醒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
(3)结合注释,交流理解句意?
①学习第一句
谁在等兔子?
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②学习第二句
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③学习第三句?
先观察图片,用文中的话说说图中的内容。走是什么意思?(跑)依次解释触株、折颈,谁能将这一句话翻译一下?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可见兔子当时跑的怎样?想象一下野兔为什么这样拼命的跑??
师小结:正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这只野兔急于逃命才慌不择路跑到了农夫的地里,因为要逃命才跑的像离弦的箭一样,才致使它一下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所以,这只野兔撞死在种田人地里的树桩上纯粹是什么?????
④学习第四句?
??当这个种田人捡到兔子回去大吃一顿以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就这样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他地里的庄稼已经——?他却仍然——?
??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用一个什么词形容呢??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⑤学习第五句
他“释其耒而守株”的结果会怎样呢?生自由答,引导读书上句子?
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追问:身是什么意思?复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5.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为宋国人嘲笑??
因为兔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去,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农夫不会再得到兔子。所以,他的行为被宋国人嘲笑。
你会怎么去劝劝这位农夫?
(1)不能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劳动争取,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
7.讲故事?
8.背诵课文
按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宋人( )。田中( )。兔走( ),折颈( )。因( )而( ),冀( )。兔( ),而( )。
小结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种田人偶尔得到一只兔子,从此他丢下农具,整天守着树桩等兔子,结果被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看成不断发生的。要勤劳务实,不能存侥幸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