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9.3 声声慢(寻寻觅觅)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9.3 声声慢(寻寻觅觅)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3 15:4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李清照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假如你是电视记录片《千古李清照》的文案编辑,你将讲述关于李清照的哪些故事?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负责一集文案撰写,小组长为统筹编辑。
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婉约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期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
后期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一、作家简介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二、写作背景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https://haokan./v?vid=1096717604485290888&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朗读体验
整体感知
找找词眼:
  哪个字最能体现词人的感情?
愁——“词眼”
词眼:最能传达词人内心情感的字词。
品开篇十四叠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傅赓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此十四字之妙:妙在叠字,一也,妙在有层次,
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
直接抒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增强韵律,音乐美
※增强感情。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表达效果?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1、《声声慢》有哪些鲜明的画面?请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处,发挥想象,将其画下来与同学分享。
2、请找出其中的意象,结合以前学过的包含这些意象的古诗句,谈谈这些意象的丰富内涵。
(要求:以3-4人为一小组,一人负责选取意象并查找诗歌进行分析,其余同学共同完成画面创作。)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淡”——晚年何等凄凉惨淡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画面1:淡酒急风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苏轼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是“愁”的象征


怎敌他晚来风急。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张泌《浣溪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秋日晚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菊花,一种孤傲高洁品格的象征。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刘永济:“一个愁字不能了,故有十四个叠字,十四个叠字不能了,故有全篇。”
小组讨论:
李清照只是在抒写作为一个落难贵夫人的个人哀愁吗?
作业:
如果你是李清照的贴身丫鬟,你将如何劝
慰“说不尽许多愁”的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