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李清照词欣赏
《声声慢》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所作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叙写闺阁生活,伤春怨别,愁浅情深;后期多悲叹凄凉身世,怀念中原故土,哀愁深长。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谐和优美,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在两宋词坛独树一帜。词作被称为“易安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
传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
声
慢
【宋】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流露了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的痛苦。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
本词作于作者晚年时期,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这首词读来更为深沉感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整体解读】
这首词表达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
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丧夫之痛、离乱之苦,以寄寓家国之悲、故园之思。
请找出表现本词主旨的关键词
【词眼】
这首词直接抒情的句子有: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整体解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解析】
“寻寻觅觅”表现了由于远离故乡,漂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路渺茫和孤立无缘的失落感;“冷冷清清”描写了她在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生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对自己情感的直接抒发。作者用着七组叠字,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境况,再到整体内心感受,层次清晰的概括了在靖康之难以后,她的不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和心灵上所受到的摧残。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解析】
【整体解读】
这首词主要运用的手法是?
酒
秋风
雁
黄花
雨
梧桐
借景抒情
这首词借景抒情的意象有:
【解读】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
【解读“酒”的意象】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酒是“愁”的化身】
古人眼中
【解读】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借秋风渲染愁情】
【解读】
雁
【雁象征离愁,触发思念】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解读】
黄花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解读】
细雨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解读】
梧桐
【梧桐叶落知秋,牵愁惹恨】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小结】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不久的作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词人正处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境遇之中,内心极度凄苦,这首词所抒发的就是这种强烈的感情。这就使作者的感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因此,《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
【对比鉴赏】
1.《醉花阴》和《声声慢》两词在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两首词抒发的都是愁绪。
《醉花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愁。
《声声慢》则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
【对比鉴赏】
2.《醉花阴》和《声声慢》两词在选取意象上有什么异同?
两首词都选取了酒、黄花、风、黄昏四个意象。
《醉》词中还选取了瑞脑、重阳两个意象。
《慢》词中还选取了雁、梧桐、雨等意象。
这些意象都是能够烘托愁绪典型意象。
【对比鉴赏】
3.《醉花阴》和《声声慢》两词在意境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醉花阴》呈现的是一种青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
《声声慢》词中则营造的是晚风送寒,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意境。
【对比鉴赏】
4.《醉花阴》和《声声慢》两词在手法运用上有什么异同?
《醉花阴》表达感情用的是情景交融的写法,多白描。
《声声慢》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也有直接抒情的语句。
行
香
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注释
①转转:犹渐渐
②探:探看。
③金英:菊花。
④绿蚁: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蚁:酒的泡沫)称为“绿蚁”。
⑤凄凄惶惶:不安状。
⑥那堪:怎么能忍受。
⑦砧[zhēn]声捣:捣衣的声音,古代妇女将秋冬衣物置于砧上用棒槌捶洗,叫捣寒衣。蛩[qióng]:蟋蟀。漏:计时工具。
行
香
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秋天的天空无云清爽,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披上薄衣,饮着没过滤的酒,每一阵秋风,一场秋雨,带来习习秋凉。
黄昏时刻的院落,给人悲凉的感觉,酒醒过后往事浮现出来使愁肠更愁。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听着远处的捣衣声,蟋蟀发出的长而尖的叫声,还有漫长的漏声,感觉时光过的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