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9.3 声声慢(寻寻觅觅) 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9.3 声声慢(寻寻觅觅) 课件(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3 15:5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教学目标
1、了解背景及作者;
2、理解诗歌中“愁”何在?
3、体会易安体词的特点。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
文采有后主遗风
——郭沫若题词
请问,下面对联写的是谁?并说明原因。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所作词,前期多写闺怨离愁,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
《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
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李清照无儿女,欲将生平所学授予邻家女孩,赢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前
南渡后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摊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李清照
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品读别样愁情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抒情的句子: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孤苦无依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秋风

黄花

梧桐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言酒淡,实说愁浓。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
湾《次北固山下》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结论:过雁——“乡愁、离愁”的象征
家国之恨
孀居之悲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结论:常以雁抒写离愁或相思哀怨的感伤。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代表凄清、冷落、愁苦。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

雨”的意象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结论:雨,秋雨,愁情的象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天上人间
各半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半壁江山
沦陷
 恨
偏安一隅
用奸

形影相吊
孀晚
 愁
漫漫余生
难捱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
秦观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夫死家亡国破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亡国之痛、
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眼)
(意象)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境)
小结:
此词通篇是“愁”
,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始终不说破,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
小结:
《声声慢》成功地表现了李清照晚年的精神面貌,全词归结到“愁”字上,作者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通过对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了一种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
和愁苦不安的心境。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延伸训练:阅读下面两首词,根据词句及风格推测该词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作品。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结束语:当我们偶尔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她环顾上下两千年,长夜如磐,风雨如晦,相知有谁?她把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这些苦难经历像重物压在李清照艺术生命的弹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这些苦难经历像重物压在李清照艺术生命的弹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