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纪念白求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4 19: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询职。
B.如果你希翼进入无限的境界,那就该对有限的事物进行彻底的探索。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伫。
D.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揉,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3.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欣赏丹江水的浩渺,便想武当山的灵秀;探寻野人谷的神秘,就思五龙河的清幽。十堰风光美如画,怎能不让人见异思迁?
B.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仍有学生用一纸空文为自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画上句号。
C.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别开生面的大家。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白求恩于1938年初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
B.中华民族是经历过苦难也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此次疫情无法阻挡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
C.伟大的事业要求我们摒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
D.能否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关键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
5.选出下列句子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的一项(? ?)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才有可能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②相反,一个不爱生命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事业?
③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④因为这种爱,所以负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⑤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A.⑤①②④③ B.⑤①③④② C.⑤②①③④ D.⑤③①②④
7.①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②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第①段中将一些人与白求恩同志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②段的“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中,“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第②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最后一句话。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爱中国爱了一个世纪
王德新
“被授予‘友谊勋章’,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我很高兴,自己是中国和世界人民之间友谊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见证者!”对于自己获授“友谊勋章”,伊莎白?柯鲁克感到非常荣幸。
“我今年104岁了,我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度过,我见证了中国的许多变化,看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英勇斗争,看到中国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不仅看到,还参与了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让我感到无比荣幸!”
1915年,伊莎白出生在成都,她父母当时在成都的一所大学里任教。伊莎白童年一半在成都度过,一半在加拿大度过。1938年,硕士毕业的伊莎白回到了中国,开始在四川阿坝理县附近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子做社会调查。从那时起,对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农村的关注与调查,持续了伊莎白一生,中国大江南北都曾多次留下她的足迹。
1947年,伊莎白和丈夫大卫?柯鲁克以国际观察员的身份来到十里店,观察和采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改复查和整党运动的整个过程。最终,经过这段时间详细的考察,伊莎白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社会调查著作《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和《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这两本书真实地记录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成为当时蜚声海内外的社会人类学名著。
1948年,应中国共产党邀请,伊莎白留在南海山中央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任教。“结束十里店的调查后,我们来到石家庄外语训练班(北外的前身)教英语,并决定留在中国,这一留就留了近70年。我很高兴在中国度过了大半生,能够亲身经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就这样,伊莎白和丈夫在英语教育岗位上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开始了在中国英语教学园地60多年的开拓和耕耘,成为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人,为中国培养了数代外交人才。如今,他们的许多学生仍然活跃在中国外交和英语教学领域。伊莎白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的教育事业倾尽一生,为中国的革命和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一个青春洋溢的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伊莎白亲历了中国20世纪的风云变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她爱中国爱了一生,爱了一个世纪,若说她是中国人民最真挚的加拿大朋友,她当之无愧!
【微词典】蜚(fēi)声:扬名。耄耋(mào dié):指老年;高龄。
(1).本文讲述人物故事,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
(2).“从那时起,对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农村的关注与调查,持续了伊莎白一生,中国大江南北都曾多次留下她的足迹。”句中的加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伊莎白夫妇为中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4).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曾经有外国友人人选,假如伊莎白被提名感动中国人物,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结合本文的介绍为她撰写颁奖辞。
示例:人物,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颁奖辞: 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9.(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链接的主要内容。
【材料链接】日前,团中央发出《关于“3 ?5”期间集中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共青团在今年 “3?5”雷锋纪念日期间,以“传承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为主题,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组织广大青少年集中学习宣传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兴起活动热潮,形成示范导向。通知要求在中学集中开展以“讲故事、做好事、寻榜样”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班会)活动,对校园内外、同 学身边的雷锋式先进人物及其感人事迹进行展示宣传,并就近就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我校决定开展“雷锋与我同行”活动,现面向全体学生征集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上下句句式整齐,请你也来一展身手吧。(不超过15字)
(3).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你的理由。(不超过6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A项,询一殉。B项,翼一冀。C项,伫一仁。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君子和而不流”后的逗号应删去。B项,“色彩”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D项,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这是一个陈述句,“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望文生义,“见异思迁”指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B项,望文生义,“一纸空文”指没有效用的文书。C项,谦敬错位,“洗耳恭听”指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用在此处形容老师不合适。D项,使用恰当,“别开生面”指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D项,搭配不当,应去掉“能否”二字。
5.答案:C
解析:A、B、D三项运用的都是记叙的表达方式。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排序的能力。先通读,整体把握语段中心,然后联系上下句,弄清逻辑关系。可根据关联词语、提示语及内容上的相关程度,确定顺序。本段的话题是“责任”,⑤句是总论,揭示语段中心论点,放在最前面;①句进一步闻述论点的具体含义;③句引用歌德的话继续论证;④句以“因为"开头,进一步解释③句;②句用“相反”一词开头,从反面解说“责任”与“爱"的内在关系。
7.答案:(1).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的必要性。
(2).表达了作者对未能与白求恩同志经常见面的无限惋惜与遗憾之情。
(3).第②段先记叙了作者自己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表达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悲痛心情;后论述了学习白求恩同志精神的意义。
(4).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阐述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议论热情洋溢,语气十分流畅,收束有力,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1).本题考查把握对比手法的作用的能力。文中将一些人和白求恩同志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精神,说明学习他的必要性。
(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注意由本义到语境义的综合分析。“只”是“仅仅”的意思,“只见过一面”说明作者和白求恩同志见面的次数少,因而感到惋惜和遗憾。
(3).本题考查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第②段前四句是一层,后四句是一层,分别概述两层的内容即可。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句子明显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表达了对白求恩的赞美之情和对共产党人的期望。
8.答案:(1).倒叙。由伊莎白自述获授“友谊勋章”的结果写起,然后再按时间顺序交代她在中国几十年的经历。
(2).加粗词写出了伊莎白在中国进行调查研究走的地方之多、时间之久,表现了她为发现解决中国农村社会问题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3).完成了社会调查著作《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和《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在中国英语教学园地开拓和耕耘60多年,成为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人,为中国培养了数代外交人才。
(4).人物;伊莎白(加拿大国际友人)
颁奖辞:从青春洋溢的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您扎根中国英语教学园地辛勤耕耘60余载,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的教育事业倾尽一生,彰显出一位国际友人的无私、博爱。
解析:(2)这类题的答题模式为:加点词写出了……(表层意义),表现了……(深层意义)。
(3).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文中摘取相关句子概括作答即可。
(4)写颁奖辞,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简要概述人物的事迹;二是纵深开撤,彰显人物的精神。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结合,叙述、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9.答案:(1).日前,团中央要求各级共青团开展学雷锋宣传和实践活动。
(2).【示例一】学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
【示例二】助人为乐情长在,雷锋精神心永存
【示例三】众人拾柴火焰高,公益事业靠大家
(3).【示例】现点:不过时。理由:雷锋精神的内容包括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钉子精神(钻研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精神,这些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继承与发扬。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的中心意思,本题的话题中心是“开展学雷锋活动”,补充主体、时间即可。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拟写的宣传标语要符合本次学雷锋活动的主题,最好是对偶句,要有感染力,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阐述观点的能力。要言之成理、 语句通顺。可从解释雷锋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来说明理由。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