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猫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蜷伏(quán) 红绫(léng) 诅咒(zǔ) 捕捉(bǔ)
B.忧郁(yù) 叮嘱(shǔ) 虐待(nüè) 屋脊(jǐ)
C.一缕(lǚ) 污涩(sè) 消耗(hào) 怅然(chàng)
D.咕噜(gū) 怂恿(cóng) 懒惰(duò) 廊前(láng)
2.在下面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都说宽容是一种______的品质,是一种______的境界,是一种精神的成熟、心灵的______。宽容其实也是一种博爱,一种忘却。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指责和伤害。
A.高贵 崇高 丰盈
B.昂贵 崇尚 丰润
C.昂贵 崇高 丰盈
D.高贵 崇尚 丰润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B.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C.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4.下面关于数词和量词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量词是表示单位的词。
B.在汉语中,除了成语或某些特殊用法外,数词一般不能直接和名词连用,中间要用量词。
C.“二”和“两”所表示的意义相同,用法也相同。
D.汉语的数词和量词常常一起使用,构成数量短语。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见一只大麻雀,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____________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
①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②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
④两条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轻跳动。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是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事业。
B.随着楼市新政的出台,长沙首套房贷全部取消利率优惠,二套房利率上浮10%。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为了更好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
7.①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②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③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④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⑤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⑥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⑦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⑧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我”的情感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3).结合课文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流浪狗
崔立
有一天,我们楼下门口处,出现了一条流浪狗。很小的一条狗,狗毛呈白色,像是出生不久的。冬日的天足够冷,我看着那条流浪狗,使劲地抖动着自己的头,以运动来取暖。间或,发出阵阵哀怨的声音。
我匆匆赶着去上班,也来不及多去关注它。我走过的时候,就在想,这狗,肯定是被遗弃了吧。定是被哪个不负责任的主人,嫌家里狗太多,便把它给赶了出去。说实话,我不讨厌狗,但也真没想过要养。养狗太麻烦,要喂它吃喝,给它洗澡,最主要的是还要给它安排住宿的地方。把一只狗安置在自己家里,我可想都不敢想!
晚上回来时,天还没黑。我看到那条流浪狗,还蹲在门口。不过,看起来它似乎比我舒服一些。我上了一天的班,还饥肠辘辘的,它比我好,躺的位置上多了一只碗,碗里竟已盛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可能是周边的好心人舍给它的。
我上了楼。胡乱地端出冰箱里的剩菜剩饭,放在微波炉里热了几分钟。一个人的日子总是那么寂寥,我又想起了那条流浪狗,觉得自己和那条狗,似乎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我吃了几口菜,看到了里面的几块大肉。我就不再吃了,端着只碗盛上肉,下了楼,倒进流浪狗的碗中。流浪狗似乎认真看了我一眼,并且还朝我摇起了尾巴。
第二天一早,我下楼时,想着那只流浪狗,还在不在楼下。推开楼下的大铁门,流浪狗果然还在,它蜷缩着身子,躲在旁边的几株小海桐之间,借以来取暖。我看着,不觉有些心酸。我跑回了屋,想起自己还有一条不大盖的小毯子,也许,这流浪狗会用得着吧。
晚上,当我再度下班回家时,流浪狗睡觉的地方,已经多了好几条被子,它躺在那些被子中间,似乎很满足。
后来的一天,我感冒了,高烧烧到四十摄氏度。我请假,到医院配了许多的药,然后就睡了一天。晚上,我昏昏沉沉地还在睡看,间或能听到窗外噼里啪啦的雨声。我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了楼下的那条流浪狗,这么大的雨,它要被淋透了吧。我是很想跑下楼去看看它,但刚直起身子,很快又躺了下去。我根本就没有力气挣扎着起来。接着,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天亮时,我醒来了,觉得神清气爽,也听不见了雨声。再摸摸额头,已经没有一点烫意,看来这感冒已经被我扛过去了。我猛然想起了那条流浪狗,快速跑到楼下,以为它一定被淋得很落魄。可是,我呆住了,流浪狗身上的毛,是干的。离它不远处,立起了一个小木屋。
这个小木屋是谁搭的呢?我还在疑惑时,隔壁的一个年轻人告诉我,是楼下的那对老夫妻搭的,他看见他们在楼下噼噼啪啪地忙了大半天。那对老夫妻,是有名的厉害,并且又吝啬。我有些不信,他们怎么可能劳神费力去搭个什么小木屋呢?
不久,又听到一个消息,几年前被老夫妻赶出门的儿子,也被迎了回来。
(有删改)
(1)本文的题目《流浪狗》能否换成《人间有大爱》呢?请简述理由。
(2)分析第1段结尾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及结构上的作用。
我看着那条流浪狗,使劲地抖动着自己的头,以运动来取暖。间或,发出阵阵哀怨的声音。
(3)文中的“我”开始见到流浪痕狗时不大关注它,到后面却越来越关注它,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4)简要分析小说中“小木屋”的作用。
9.学习了《猫》后,班上准备开展“动物杂谈——猫”的语文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各题。
(1).【课文感悟】读了郑振铎家养三只猫的故事,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对于文中的“我”和猫,你想说点什么呢?请写在下面。① 对文中的“我”,我想说: ????????????????????????????????????????
② 对文中的猫,我想说: ???????????????????????????????????????????????????
(2).【语言积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猫”的成语、歇后语和诗句,请分别写出一个。
(3).【漫画释义】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绫”读“líng”。B项,“嘱”读“zhǔ”。D项,“怂”读“sǒng”。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高贵”一般形容人的气质、品质;“昂贵”形容价值或价格,所以第一空应该填“高贵”。“崇高”是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崇尚”是动词,第二空应该填“崇高”。“丰盈”指(身体)丰满,富裕、丰富;“丰润”指(肌肤等)丰满滋润,结合语境,第三空应该填“丰盈”。故选A。
3.答案:C
解析:“我的暴怒”“我的虐待”为并列成分,应用顿号。
4.答案:C
解析:“二”和“两”所表示的意义相同,但用法有些不同,如果用在量词前,而且只有一个个位数时,大都用“两”,如果有十位以上的位数则不用“两”,如“我们班有两个女同学。”“我们班有二十个女同学。”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衔接的能力。最后“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与“喂食”有关,与第③句联系紧密,故选D。
6.答案:B
解析:A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但是”改为“而且”;C项,介词掩盖主语,应删去“使”;D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工作”。
7.答案:(1).①比喻。②以针刺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冤屈猫、棒打猫在“我”的心中引起的自责、痛悔、不安等感情。
(2).①“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②理由:“我”认为第三只猫死后,“我”永远无法弥补“我”的过失(指对猫的冤枉)。
(3).①内容上:“我”失去了前两只猫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愧疚、懊悔,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自此,我家永不养猫”。②结构上: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为了表现“我”的自责、痛悔,作者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2).本题考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要把握“我”的情感,首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提炼关键点作答。结合第④至⑦段的内容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品析重要句段的作用的能力。内容上要分析“永不养猫”的原因,结构上的作用要联系开头和全文分析。
8.答案:(1)不能,“流浪狗”既充当本文的线索,也象征那些远离父母,漂泊在外的孩子,突出“呼唤回家”这一主题;而“人间有大爱”偏离小说的主旨。
(2)内容上,这是对流浪狗的动作和声音的描写,表现了流浪狗的可怜。结构上,引出下文“我”同情它,老夫妇为它盖小屋的情节,为下文的内容做铺垫。
(3)“我”越来越关注它是因为觉得自己和那条流浪狗似乎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4)①“小木屋”的出现,是邻居们对流浪狗照顾的进一步体现,在结构上为结尾做铺垫。②“小木屋”表面上是老夫妻同情流浪狗而给它搭建的一个家,实际上是老夫妻自己把儿子赶出家门后歉疚之心的具体表现,委婉地表达出老夫妻希望儿子能够回家的愿望。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的能力。从全文内容来看,“流浪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它的遭遇表现了在外流浪之人的可怜,也正是它的可怜唤起了老夫妇对儿子的同情,他们再次接回了孩子,所以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回家”,不是人间的大爱,如果换标题,则与内容和主旨都不相符。
(2)本题考查赏析文章重要句段的作用的能力。阅读句子,先明确赏析角度——表达效果及结构上的作用,再结合句意作答。回答结构上的作用时,要通读全文,联系句段所在位置,结合具体内容作答。
(3)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从第4段“一个人的日子总是那么寂寥,我又想起了那条流浪狗,觉得自己和那条狗,似乎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一句,可提炼出答案。
(4)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写法的能力。文中出现的“小木屋”是老夫妇为流浪狗盖的,也正是因为流浪狗的凄惨境遇,使他们联想到自己被赶出家门的儿子,从而有了篇末老夫妻接回孩子的情节,这说明“小木屋”是情节突转的关键,将文章的主旨由关爱小动物上升到“呼唤回家”的高度,表现出文章更深一层的主旨。
9.答案:(1).①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仁爱,同情弱小者。
②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2).猫鼠同眠;照猫画虎。
猫哭耗子——假慈悲猫;儿教老虎——留一手。
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坐卧青毡旁,优游度寒暑。——王冕《画猫图》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飧。——陆游《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3).这幅漫画批评了只吃鱼、反对捉老鼠的猫,它们不思进取, 贪图享受,坐吃山空,忘记自己的本性和职能,不会自食其力。赞扬了不顾别人的指责义无反顾地抓老鼠的猫,它尽职尽责, 勤劳本分,自食其力,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
解析:(1).①要针对“我”妄下断语冤枉了第三只猫对“我”提意见。②要针对文中第三只猫的缺点对其进行引导。
(2).所写成语、 歇后语、诗句与猫有关或带有“猫”字的皆可。
(3).考查解读漫画的能力。先仔细观察漫画,明确漫画的构成要素,尤其要关注三只猫对抓老鼠的猫的态度,联系社会生活,体会漫画作者赞扬了什么, 批评了什么。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