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29 19:53:20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乐清模拟)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形成低压区实现的是(  )
A.灰尘进入吸尘器内
B.导管口有气泡
C.刮大风时窗帘往外飘
D.气体进入肺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气体的流向与气压有关,气体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2)气压与气体的流速有关,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低,反之气压越高;
(3)物体温度升高后体积会膨胀。
【解答】A、吸尘器工作时,会将里面的空气排出,使里面形成一个低压区,外界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带着尘垢从吸尘器的地刷处进入,A不符合题意;
B、导管口有气泡是因为试管温度升高,试管内气体体积变大,B符合题意;
C、刮大风时,窗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室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窗帘往外飘,C不符合题意;
D、人在吸气时,肺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如图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②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③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
④喷泉最后如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喷泉前A球内为真空
上述四点说明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解答】由图可知,形成了喷泉,说明容器A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把溶液压入容器内;即 ①错误; ②正确;
喷泉停止时,说明瓶内气压和水压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故 ③ 错误;
喷泉最后如能将水灌满A球,则说明开始时瓶内没有空气,即真空状态;故 ④ 正确;
故答案为:C。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②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③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
④最后若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实验前A球内为真空
上述四点说明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据此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喷泉实验”的原理是球体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水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球体中,形成“喷泉”,故①错误,②正确;
当喷泉停止时,内外压强平衡,此时容器中的气压与容器内水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容器内的气压小于大企业,故③错误;
如果最后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实验前A球内为真空,因为大气压完全可以支持容器中的水柱的高度,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②④。
故选C。
4.人们在乘坐飞机升空时,往往会产生耳鸣、耳胀现象,主要是因为(  )
A.飞机密封太严,导致机舱内气压过大
B.随着高度的增加,机舱内气压逐渐减小
C.随高度增加,机舱内气压逐渐增加
D.高度增加,气压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变化关系分析。
【解答】人体内为标准气压,而飞机升空时,机舱内的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由于人体内气压大于人体外气压,所以会产生耳鸣、耳胀的现象,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5.(2020八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水银槽内水银高出760mm,能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B.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静止时,水银柱的压强和外面的大气压强相等,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计算出大气压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当水银柱的密度不变时,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成正比,即只有改变外界大气压强的大小,才能改变水银柱的高度差。当把实验装置移到高山上时,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水银柱的高度差会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2020八上·杭州期中)如图为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现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此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描述的不同情况对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如果管内混入了空气,那么管内空气压强+水银柱压强=大气压强,会使测量结果偏小;如果玻璃管没有竖直放置,那么管内水银柱的长度会增大,即测量结果偏大。据此可知,三个数据中处在中间的是正确的,即大气压强为75.6gcm汞柱。
故选B。
7.(2020八上·拱墅期中)小明去黄山游玩,发现在山下买的一包封闭包装的食品的包装袋在高山上鼓胀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食品包装袋内的气压增大了 B.食品包装袋内的气压减小了
C.山上的气压比山下高 D.山上的气压比山下低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是:大气的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解答】将封闭包装的食品拿到高山上,高原上空气比较稀薄,大气压强减小,而袋内的气压不变,袋内压强大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包装袋在高山上鼓胀起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2020八上·温岭期中)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大量人员涌向西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为了研究人们对高原生活的适应情况,科学家请一些人员坐进密闭的实验舱后让他们“慢慢地飞向西藏”,然后进行各项测试,这“慢慢地飞向西藏”的实际内容是(  )
A.将实验舱用飞机运往西藏 B.减小实验舱内的气压
C.将实验室升入高空 D.增大实验舱内的气压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西藏的地理位置很高,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很小,平原地区的人突然到达时,会由于缺氧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突发疾病。让实验舱缓缓飞向西藏,那么实验舱里的气压会跟随外界气压慢慢减小,从而使人慢慢适应和调节,保证身体健康,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2020八上·浙江期末)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应留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强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略有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和结论分析即可。
【解答】A.在实验进行前,玻璃管内要灌满水银。将玻璃管倒置在水银槽中后,里面的水银面下降,但是上方肯定没有空气,故A错误符合题意;
BC.当玻璃管内水银面不再下降时,玻璃管外水银面上作用的是大气压强,而玻璃管内作用的是水银柱的压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故B、C正确不合题意;
玻璃管略有倾斜时,水银柱的长度会变大,但是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保持不变,根据公式p=ρ液体gh可知,大气压强的值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0.(2020八上·镇海期中)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玻璃管倾斜,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D.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设计思路、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是通过测量水银柱的压强而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的。根据p=ρ液gh可知,当大气压强保持不变时,液面的高度差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A.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与玻璃管内径没有关系,故A错误;
B.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与水银槽内水银量没有关系,故B错误;
C.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与玻璃管是否倾斜无关,故C正确;
D.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进入一些空气,那么管内空气的压强与水银柱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因此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11.(2020八上·镇海期中)三个同学在同一教室里做托里拆利实验,读出管内水银柱长分别为75.0cm、75.5cm、76.0cm。已知其中一个同学的玻璃管没有放竖直,而且是沿管的方向测量长度的,而另一位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进了空气,只有一个同学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其中用正确方法测得的值是(  )
A.75.0 cm B.75.5 cm C.76.0 cm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分析错误的测量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而确定大气压强的准确值。
【解答】如果玻璃管没有放竖直,那么管内液柱的长度肯定比正常状态要长,因此沿管的方向测量结果会偏大;
如果玻璃管内混入空气,那么外面的大气压强=管内气压+水银柱压强,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将三个测量结果排序,居中的75.5cm应该就是正确的测量结果。
故选B。
12.(2020八上·镇海期中)张老师在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
A.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B.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C.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D.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哪个操作能够使大气压强的值发生改变,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大气压强不变,那么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都不会改变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故A、B、D不合题意;
把实验移动到高山上去做,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水银柱的高度差会减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0八上·杭州期中)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碗 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G,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d,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的公式是(  )
A.P= B.P= C.P= D.P=πd2G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出皮碗的受力面积,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大气压力,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解答】皮碗的受力面积为:;
当皮碗刚刚被拉开时,它受到的大小压力与物重相互平衡,
即大气压力F=G;
那么大气压强为:。
故选C。
14.(2020八上·新昌期中)如图为某人在旅途中对同一密封的小包装食品拍摄的两张照片,甲图摄于海拔500m、气温为18℃的环境下,乙图摄于海拔3200m、气温为10℃环境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小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B.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大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C.海拔越高,小包内气体的压强越大
D.若发现小包鼓起得更厉害,则一定可以判断所在位置的海拔更高
【答案】B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可知,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小包装袋是密封的,里面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甲的体积小,压强大;乙的体积大,压强小,故B正确,而A错误;
乙中包装袋体积大,压强小,因此海拔越高,气压的压强越小,故C错误;
小包鼓起的程度除了与气压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因此它鼓得越厉害,不一定是位置高,可能是温度高,故D错误。
故选B。
15.(2020八上·江北期中)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的粗细与测量结果有关,玻璃管越粗,测得的结果越小
B.测量结果与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无关
C.若玻璃管稍倾斜,则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只有竖直时才准确
D.如果玻璃管内混入了一些空气,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注意事项和结论等分析判断。
【解答】A.玻璃管的粗细与测量结果无关,故A错误;
B.测量结果与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无关,故B正确;
C.若玻璃管稍倾斜,则里面水银柱的长度会变大,但是水银柱的液面与外面水银槽的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C错误;
D.根据管内空气的压强+水银柱的压强=大气压强可知,如果玻璃管内混入了一些空气,会使水银柱的压强减小,高度减小,从而使测量结果偏小,故D错误。
故选B。
16.(2020·湖州)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形成低压区实现的是(  )
A.灰尘进入吸尘器内
B.导管口有气泡
C.刮大风时窗帘往外飘
D.气体进入肺部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气体的流向与气压有关,气体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2、气压与气体的流速有关,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低,反之气压越高;
3、物体温度升高后体积会膨胀。
【解答】A、吸尘器内气体流速快气压低,外部气压高,气体将灰尘等压入吸尘器内,A错误;
B、用手捂住试管后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气体从导管跑出,是因为试管内气压增大了,不是形成低压区实现的,B正确;
C、窗外刮大风时气体流速快气压小,房内气体流速慢气压大,窗帘往外飘是因为房外出现了低压,C错误;
D、吸收运动时,胸腔体积增大气压减小,空气从外部进入。通过肺内形成低压区实现,D错误。
故选B
17.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当水柱静止时,以瓶内的水面为参考面,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对内外气压大小进行分析即可;
(2)首先根据公式p水=ρ水gh分析水柱压强的变化,然后根据(1)中压强分析的关系式判断大气压的变化;
(3)根据温度对气体压强的影响分析;
(4)根据(2)中的分析结果判断。
【解答】当水柱静止不动时,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水柱的压强和大气压强之和,即p内=p水+p0,因此p内>p0,故A错误符合题意;
根据公式p水=ρ水gh可知,水柱的高度h增大了,水柱的压强p水增大。根据p内=p水+p0可知,大气压强p0降低了,故B正确不合题意;
如果瓶子的温度升高,那么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根据p内=p水+p0可知,水柱的压强会增大,就它的高度增大,最终判断出的大气压强p0会偏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水柱高度h越大,那么水柱压强p0增大,即p内和p水的压强差增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8.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在连通器内,如果为同一种液体,那么液面总保持相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如果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玻璃管与水银槽就构成一个连通器。由于里面只有水银一种液体,所以管内水银会逐渐下降,直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9.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D.如果在玻璃管顶穿一个小孔,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A.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是通过用水银柱来测量大气压强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当大气压强不变时,玻璃管和水银槽内的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如果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那么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变大,故A错误;
B.如果管内进入了空气,那么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的压强和管内空气压强之和,因此水银柱的压强会小于标准气压,那么内外的液面高度差应该小于760mm,故B正确;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那么大气压强会变小,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因此管内外的高度差也会变小,故C错误;
D.如果在玻璃管顶部穿一个小孔,那么玻璃管内和管外的大气压强相等。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玻璃管内的水银会流回水银槽,直到内外高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20.(2020八上·北仑期末)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较粗的玻璃管来做实验,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B.往水银槽中加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C.若玻璃管内顶端有部分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D.将实验装置移到高山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分析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
(3)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不再下降时,外面的大气压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外面的大气压强不变,那么玻璃管内外的水银面的高度差肯定保持不变,故A、B错误;
如果玻璃管内顶端有空气,那么空气就会产生压强,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会变小,因此内外的液面高度差将减小,故C正确;
高山上大气压强变小,因此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   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答案】相等;大于;大于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解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的压强是相等的,等于大气压强;罐内的空气被消耗、冷却后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内部的气压是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所以血液的压强大于罐内的压强;
故答案为:相等;大于;大于。
22.(2020八上·青田期末)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时,往往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    ,大气压强   ,空气比较稀薄所造成。
【答案】高;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解答】在对流层压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故答案为:高;低。
2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小明同学观察到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①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②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炸了。
(1)如果你是小明,根据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压可能与气体的   和   有关。
(2)小明进行了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如图甲,先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常温水的密闭烧瓶中,然后,从细玻璃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图乙的a处位置。
(3)紧接着,小明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压增大,请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答案】(1)质量;温度
(2)增大
(3)解:如答图所示。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①牛奶喷出的原因是内部气压变大造成的:向里面吹气时,体积一定的气体质量增大,即能说明气压的大小与气体的质量有关;②气球爆炸的原因也是内部气压变大造成的,即体积一定的气体由于温度升高导致气压增大,所以气压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
(2)当用细玻璃管向瓶中吹气时,瓶内空气的体积一定,质量变大,根据(1)中得到的规律分析瓶内气压的变化;
(3)根据封闭气体的气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解答即可。
【解答】(1)如果我是小明,根据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压可能与气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2)如图甲,先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常温水的密闭烧瓶中,然后,从细玻璃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压增大;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图乙的a处位置。
(3)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因此玻璃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更高,如下图所示:
24.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水柱可高达10m。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气,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乙。
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   。
【答案】往瓶中吹气,瓶内气压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当体积和温度不变时,气体的质量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2)液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往瓶中吹气,瓶内气压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25.(2020八上·杭州月考)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   ,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   ,说明   。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   影响。
【答案】(1)向瓶内吹适量的气
(2)下降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3)温度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图示中插在液面下的玻璃管将瓶内气体与瓶外大气隔成了两个空间,当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时,玻璃管内的液柱会上升;
2、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
3、物体在光照下会吸收热量温度发生变化。
【解答】(1)由图可知,要使玻璃管内的水柱上升,需要使瓶内的气压大气瓶外的气压。所以可以向瓶内吹适量的气;
(2)由于高度越高气压越小,题中四楼移到一楼时,高度降低大气压增大,液体会下降。说明了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3)物体在光照下会吸收光的热量而使温度发生变化,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增大。所以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温度影响。
故答案为:(1)向瓶内吹适量的气 (2)下降;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3)温度
26.(2020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实际离心式水泵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正常工作时叶轮转动的方向,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它是利用   来抽水的。水泵在启动前,须    才能正常抽水。
【答案】B;大气压;往泵壳里灌满水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在离心式水泵启动之前,首先将水泵的泵壳内灌满水,然后开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将泵壳里的水从水管中向上甩出,这时泵壳里接近真空,于是外面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泵壳,再次被叶轮甩出。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不断的将地面以下的水抽到地面,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离心式水泵安装在地面以下,因此水管肯定是向上的,叶轮的形状不能是直线型的,必须是弯曲的,才能将水甩出。且叶轮的旋转方向与水管方向一致时,水才能顺利甩出去,故选B。
(2)水泵在启动前,须往泵壳里灌满水才能正常抽水。
27.(2020八上·江北期中)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气体体积测量工具,它主要由量气管、水准管等部分构成,当某次测量时液面如图所示,如果直接读取数据就会造成气体体积   (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一定质量的气体   ,所以我们在读数前应该调整水准管使两边的液面相平。
【答案】偏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小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量气管和水准管恰好构成一个连通器,当两侧的液面相平时,量气管内的气压刚好等于标准大气压,此时测出气体的体积是准确的;
(2)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这是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内液面,此时量气管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即气压大于标准气压,那么测量结果会偏小;
(2)理由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越大体积越小,所以我们在读数前应该调整水准管使两边的液面相平。
28.手持式小型抽气、打气两用气筒的构造如图甲所示,a为筒壳,b为活塞,c和d为两个气嘴,气嘴内部有气阀门(如图乙),使用这种气筒打气或抽气时:当接气嘴   (选填“c”或“d”)时,活塞往   (选填“左”或“右”)移,起打气作用;当接气嘴   (选填“c”或“d”)时,活塞往    (选填“左”或“右”)移,起抽气作用。
【答案】d;右;c;左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c气门只能向内打开,d气门只能向外打开;
(2)气门总是向气压小的方向打开,据此对气嘴的连接和活塞的运动方向进行判断。
【解答】(1)当接气嘴d,活塞向右移动时,这时打气筒内气体受到挤压,里面压强大于外面压强,于是阀门c被压紧,阀门d被推开,从而将里面的气体排出,起打气作用;
(2)当接气嘴c,活塞向左移动时,打气筒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阀门d被压紧,阀门c被推开,外面的空气进入打气筒,起到抽气作用。
29.(2020八上·柯桥期末)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一期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小科家住30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管A的液面将   ;该“预报瓶"在外界大气压变化不大时液面高度变化不明显,为了使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改进后将此瓶放在家中某一位置,当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   天气。
【答案】上升;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晴朗干燥天气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气压会减小。海平面的气压接近一标准大气压,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2、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密度有关,所以可以从改变液体密度着手进行改进;
3、此天气预报瓶的工作原理是:外界大气压减小时A管内液面上升,外界大气压增大时A管内液面下降。
【解答】由分析可知,小科家住30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气压降低,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管A的液面将上升。
当瓶内外的气压差很小时,由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所以为了使现象更明显改变方法是: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当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所以外界大气压在增大,高气压控制时天气以晴朗干燥为主。
故答案为:上升;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晴朗干燥天气
30.(2019八上·天台期中)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的值。
(1)图中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20毫升,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总长度为8.0厘米,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厘米 。
(2)实验时,首先要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目的是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F=26.0牛。则测得大气压值是p=   。
【答案】(1)2.5
(2)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1.04╳105P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注射器的针筒为圆柱状,根据公式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
(2)如果针筒内存有空气,那么会产生向外的压强,使测得的大气压强值偏小;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强的值。
【解答】(1)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2)实验时,首先要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目的是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大气压强的值为:。
三、解答题
31.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
【答案】(1)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2)
(3)偏小
(4)甲;拉动乙注射器所需要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就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强,据此测量出的大气压强就会偏小;
(2)注射器有刻度部分为圆柱体,首先根据V=SL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然后根据计算大气压强;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
(4)根据F=pS计算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然后与注射器的量程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2)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Sh得到,
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根据压强公式得到,
大气压强的值为:。
(3)如果注射器内漏进了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强,此时活塞受到向内的大气压强、向外的拉力产生的压强和里面气体的压强,即p大气=p内+p拉,那么p拉(4)大气对甲活塞产生的压力:F甲=p0S甲=105Pa×(0.5×10-4m2)=5N<10N;
大气对乙活塞产生的压力:F乙=p0S乙=105Pa×(2×10-4m2)=20N>10N;
实验时应该选用甲注射器,因为拉动乙注射器所需要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32.(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样做的目的是   。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当暖瓶内的热水变凉时经常发现软木塞很难拔出。请你解释软木塞难拔出的原因   。
【答案】减少热量散失;当暖瓶内的热水变凉,瓶内气体的压强小于瓶外的大气压强,大气压把软木塞压在暖瓶口上,故很难拔出。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热水瓶中间为双层玻璃瓶,两层之间抽成真空,并镀银或铝,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玻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的玻璃则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
【解答】(1)真空可以避免空气的对流,防止热传递的产生,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2)由于瓶内气体在温度降低时,内部的水蒸气发生了液化,而使得瓶内气体变稀薄
故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对瓶塞产生向瓶内的压力较大,因此很难拔出。
故答案为:减少热量散失;当暖瓶内的热水变凉,瓶内气体的压强小于瓶外的大气压强,大气压把软木塞压在暖瓶口上很难拔出。
33.(2019八上·吴兴期末)小明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   (填“砝码”或“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
【答案】细沙 ③用天平测出小桶和重物的总质量10kg; ④用尺量出吸盘的直径,并计算出面积10cm2; ⑤那么大气压强的值为多少呢?(计算说明) P=F/S=G/S=mg/S=100N/0.0001m2=1*105P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②砝码的质量偏大,而细沙的质量很小,如果放入细沙,可以更加精细的调节小桶的重力,使测得的大气压强更加准确;
⑤首先根据公式F=G=mg计算出大气压力,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解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
⑤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为F=G=mg=10kg×10N/kg=100N;
大气压强为:。
34.(2018八上·柯桥月考)小柯将轻质塑料挂钩(质量不计)的吸盘压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5厘米2,同时将盛水塑料桶挂到挂钩上,如图所示。
(1)在塑料吸盘未挂塑料桶时,若吸盘是紧压在玻璃餐桌下表面的,则吸盘所受的力是   和    。
(2)若当时大气压强为1.0×105帕,则吸盘最多能挂多重的盛水塑料桶?
(3)实际操作中,当小明把重为40牛的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
【答案】(1)大气向上的压力;玻璃板对它向下的弹力
(2)解: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S=5cm2=0.0005m2;
∵P=FS:
∴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0×105 Pa×0.0005m2=50N;
对于吸盘来说,当筒重等于大气压力时,吸盘刚好不下落,故得G=F=50N
(3)吸盘内的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或吸盘的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有外部的空气进入吸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对塑料吸盘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它的受力情况,注意它的重力忽略不计;
(2)首先根据F=pS计算出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然后根据平衡原理计算盛水塑料桶的重力;
(3)吸盘内空气没有排挤干净、吸盘漏气都可能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力减小。
35.某同学为了研究植被的垂直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考察了亚热带地区的某座海拔2 000米以下的高山。在山脚a处,他看到的是常绿阔叶林,并测得此处海拔为100米,气温为22 ℃,大气压为1×105帕;往上走,他经过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当他进入落叶阔叶矮林时,刚好在山腰中央b处;继续往上走时他看到的是高山灌木丛,过了c处后,即进入山地草甸。过了一会儿到达了山顶d处,他在此处测得大气压为8×104帕。已知在海拔2 000米内,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33帕,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求:
(1)这座山的海拔;
(2)山顶处气温。
【答案】(1)解:这座山的海拔h=(1×105帕-8×104帕)/133帕×12米+100米=1 905米
(2)解:山顶气温t=22 ℃-(1 805米/1 000米)×6 ℃=11.2 ℃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已知a和d两处的气压值,可知两处的气压差,根据:在海拔2 000米内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33帕,可求出两处的高度差,两处的高度差加上a点的高度即为这座山的海拔;(2)根据: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可求出a与d处的气温差,a处的气温减去气温差即为山顶处气温.
四、实验探究题
36.(2021·江干模拟)小金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⑴实验时,首先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⑵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筒慢慢匀速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请分析推导说明并得出大气压值的表达式.
⑶小金将数据带入后发现所得大气压值偏大,又将所有的数据重新进行测量,发现测量数据都正确无误。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一下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答案】⑵ ∵活塞匀速运动
又∵
⑶误差产生的原因:受到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摩擦力的干扰;
解决方案: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2)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当活塞开始向右运动时,它受到的大气压力和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F=F大气压。然后根据公式V=Sh计算出活塞的受力面积,最后根据压强公式 计算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3)当活塞向右移动时,针筒内壁对活塞有向左的摩擦力,此时F测力计=F大气+f,因此测出的大气压力偏大。我们可以将小孔上的橡皮塞去掉,然后再匀速拉动针筒,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摩擦力,然后用前面测出的测力计的示数减去这个示数得到大气压力,最后再计算大气压强,这样误差会减小。
37.(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洋洋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⑴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⑵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⑶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F;
⑷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1)洋洋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2)瑞瑞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   、   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3)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答案】(1)P=F/S
(2)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拉脱所需的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
(3)4F/πD2;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公式可知,用测力计测出吸盘受到的压力,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吸盘的受力面积,就能计算出大气压强。
(2)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吸盘中的空气挤不干净,那么里面的空气会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没有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脱吸盘的力,而是使用估测法,肯定偏差较大,据此分析解答。
(3)首先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出吸盘的受力面积,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如果在吸盘的周围沾上水,水可以起到封闭的作用,防止外面的空气再次进入吸盘,影响测量结果。
【解答】(1)洋洋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2)瑞瑞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拉脱所需的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3) 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38.(2021八上·柯桥月考)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建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有关;
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逬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   ;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
【答案】体积(或密度);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生活发现②的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为了探究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必须控制气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温度。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水银柱的下表面都到达同一刻度时,封闭气体的体积相同,通过上面水银柱的长度就能判断气体压强的大小;
(3)根据p=ρ液gh可知,水银柱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封闭气体的压强与水银柱的压强相等,据此分析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解答】(1)建立建设:根据生活发现②可知,压缩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而越费力说明气体压强越大,因此得到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2)实验检验: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
(3)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39.(2020八上·缙云期末)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珂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和水,测出吸盘的直径 d;
②将装有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 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 m。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蘸水的目的是   ;
(2)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测得当时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
p
=   (写出最终的化简结果);
(3)实验中所测的大气压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有利于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2)4mg/πd2
(3)吸盘内还有空气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吸盘内蘸上水,水占据了空间,那么吸盘内就没有空气。当挤压吸盘时,里面的水排出,接近真空,这样测出的结果误差更小;
(2)当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它受到的大气压力与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相互平衡,即F=G,然后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出吸盘的底面积,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即可。
(3)如果吸盘内还有空气,那么会对吸盘产生向外的压力,此时F大气=F测力计+F内,因此F测力计<F大气,即测出的大气压力偏小,得到的大气压强会偏小。
【解答】(1)蘸水的目的是:有利于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2)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F=G=mg;
吸盘的底面积;
大气压强的值为:;
(3)实验中所测的大气压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吸盘内还有空气。
五、综合说理题
40.(2020·瑞安模拟)“喷水娃娃”(图1)是一种陶瓷制成的玩具,其内部中空,外部只有一个小孔,它的使用方法是:
⑴先对这种陶瓷娃娃浇一会儿热水;
⑵立即把整个娃娃浸泡在冷水中一段时间;
⑶取出娃娃,再对娃娃持续浇热水,娃娃就“喷水”了,但喷水远近逐渐变小,直至停止。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喷水娃娃”喷水的现象作出解释。
【答案】第一次浇热水,其内部空气由于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部分气体被压出直至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冷水浸泡,其内部气体由于温度降低受冷收缩而压强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水被压进娃娃体内;从冷水取出后内部压强恢复至与外界气压相同;第二次浇热水,其体内气体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压迫着体内的水向外喷出;随着娃娃内部体积变大,内部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直到内外气压平衡,停止“喷水”。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气体或液体总是回去压强高的地方被压向压强低的地方。
【解答】 第一次浇热水,其内部空气由于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部分气体被压出直至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冷水浸泡,其内部气体由于温度降低受冷收缩而压强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水被压进娃娃体内;从冷水取出后内部压强恢复至与外界气压相同;第二次浇热水,其体内气体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压迫着体内的水向外喷出;随着娃娃内部体积变大,内部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直到内外气压平衡,停止“喷水”。
1 /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乐清模拟)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形成低压区实现的是(  )
A.灰尘进入吸尘器内
B.导管口有气泡
C.刮大风时窗帘往外飘
D.气体进入肺
2.如图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②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③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
④喷泉最后如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喷泉前A球内为真空
上述四点说明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②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③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
④最后若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实验前A球内为真空
上述四点说明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4.人们在乘坐飞机升空时,往往会产生耳鸣、耳胀现象,主要是因为(  )
A.飞机密封太严,导致机舱内气压过大
B.随着高度的增加,机舱内气压逐渐减小
C.随高度增加,机舱内气压逐渐增加
D.高度增加,气压不变
5.(2020八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水银槽内水银高出760mm,能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B.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6.(2020八上·杭州期中)如图为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现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此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7.(2020八上·拱墅期中)小明去黄山游玩,发现在山下买的一包封闭包装的食品的包装袋在高山上鼓胀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食品包装袋内的气压增大了 B.食品包装袋内的气压减小了
C.山上的气压比山下高 D.山上的气压比山下低
8.(2020八上·温岭期中)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大量人员涌向西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为了研究人们对高原生活的适应情况,科学家请一些人员坐进密闭的实验舱后让他们“慢慢地飞向西藏”,然后进行各项测试,这“慢慢地飞向西藏”的实际内容是(  )
A.将实验舱用飞机运往西藏 B.减小实验舱内的气压
C.将实验室升入高空 D.增大实验舱内的气压
9.(2020八上·浙江期末)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应留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强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略有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10.(2020八上·镇海期中)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玻璃管倾斜,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D.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11.(2020八上·镇海期中)三个同学在同一教室里做托里拆利实验,读出管内水银柱长分别为75.0cm、75.5cm、76.0cm。已知其中一个同学的玻璃管没有放竖直,而且是沿管的方向测量长度的,而另一位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进了空气,只有一个同学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其中用正确方法测得的值是(  )
A.75.0 cm B.75.5 cm C.76.0 cm D.无法确定
12.(2020八上·镇海期中)张老师在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
A.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B.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C.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D.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13.(2020八上·杭州期中)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碗 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G,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d,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的公式是(  )
A.P= B.P= C.P= D.P=πd2G
14.(2020八上·新昌期中)如图为某人在旅途中对同一密封的小包装食品拍摄的两张照片,甲图摄于海拔500m、气温为18℃的环境下,乙图摄于海拔3200m、气温为10℃环境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小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B.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大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C.海拔越高,小包内气体的压强越大
D.若发现小包鼓起得更厉害,则一定可以判断所在位置的海拔更高
15.(2020八上·江北期中)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的粗细与测量结果有关,玻璃管越粗,测得的结果越小
B.测量结果与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无关
C.若玻璃管稍倾斜,则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只有竖直时才准确
D.如果玻璃管内混入了一些空气,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16.(2020·湖州)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形成低压区实现的是(  )
A.灰尘进入吸尘器内
B.导管口有气泡
C.刮大风时窗帘往外飘
D.气体进入肺部
17.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18.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19.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D.如果在玻璃管顶穿一个小孔,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20.(2020八上·北仑期末)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较粗的玻璃管来做实验,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B.往水银槽中加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C.若玻璃管内顶端有部分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D.将实验装置移到高山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   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22.(2020八上·青田期末)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时,往往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    ,大气压强   ,空气比较稀薄所造成。
2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小明同学观察到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①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②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炸了。
(1)如果你是小明,根据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压可能与气体的   和   有关。
(2)小明进行了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如图甲,先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常温水的密闭烧瓶中,然后,从细玻璃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图乙的a处位置。
(3)紧接着,小明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压增大,请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24.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水柱可高达10m。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气,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乙。
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   。
25.(2020八上·杭州月考)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   ,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   ,说明   。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   影响。
26.(2020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实际离心式水泵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正常工作时叶轮转动的方向,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它是利用   来抽水的。水泵在启动前,须    才能正常抽水。
27.(2020八上·江北期中)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气体体积测量工具,它主要由量气管、水准管等部分构成,当某次测量时液面如图所示,如果直接读取数据就会造成气体体积   (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一定质量的气体   ,所以我们在读数前应该调整水准管使两边的液面相平。
28.手持式小型抽气、打气两用气筒的构造如图甲所示,a为筒壳,b为活塞,c和d为两个气嘴,气嘴内部有气阀门(如图乙),使用这种气筒打气或抽气时:当接气嘴   (选填“c”或“d”)时,活塞往   (选填“左”或“右”)移,起打气作用;当接气嘴   (选填“c”或“d”)时,活塞往    (选填“左”或“右”)移,起抽气作用。
29.(2020八上·柯桥期末)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一期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小科家住30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管A的液面将   ;该“预报瓶"在外界大气压变化不大时液面高度变化不明显,为了使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改进后将此瓶放在家中某一位置,当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   天气。
30.(2019八上·天台期中)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的值。
(1)图中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20毫升,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总长度为8.0厘米,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厘米 。
(2)实验时,首先要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目的是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F=26.0牛。则测得大气压值是p=   。
三、解答题
31.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
32.(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样做的目的是   。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当暖瓶内的热水变凉时经常发现软木塞很难拔出。请你解释软木塞难拔出的原因   。
33.(2019八上·吴兴期末)小明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   (填“砝码”或“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
34.(2018八上·柯桥月考)小柯将轻质塑料挂钩(质量不计)的吸盘压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5厘米2,同时将盛水塑料桶挂到挂钩上,如图所示。
(1)在塑料吸盘未挂塑料桶时,若吸盘是紧压在玻璃餐桌下表面的,则吸盘所受的力是   和    。
(2)若当时大气压强为1.0×105帕,则吸盘最多能挂多重的盛水塑料桶?
(3)实际操作中,当小明把重为40牛的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
35.某同学为了研究植被的垂直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考察了亚热带地区的某座海拔2 000米以下的高山。在山脚a处,他看到的是常绿阔叶林,并测得此处海拔为100米,气温为22 ℃,大气压为1×105帕;往上走,他经过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当他进入落叶阔叶矮林时,刚好在山腰中央b处;继续往上走时他看到的是高山灌木丛,过了c处后,即进入山地草甸。过了一会儿到达了山顶d处,他在此处测得大气压为8×104帕。已知在海拔2 000米内,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33帕,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求:
(1)这座山的海拔;
(2)山顶处气温。
四、实验探究题
36.(2021·江干模拟)小金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⑴实验时,首先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⑵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筒慢慢匀速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请分析推导说明并得出大气压值的表达式.
⑶小金将数据带入后发现所得大气压值偏大,又将所有的数据重新进行测量,发现测量数据都正确无误。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一下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37.(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洋洋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⑴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⑵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⑶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F;
⑷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1)洋洋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2)瑞瑞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   、   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3)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38.(2021八上·柯桥月考)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建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有关;
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逬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   ;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
39.(2020八上·缙云期末)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珂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和水,测出吸盘的直径 d;
②将装有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 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 m。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蘸水的目的是   ;
(2)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测得当时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
p
=   (写出最终的化简结果);
(3)实验中所测的大气压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五、综合说理题
40.(2020·瑞安模拟)“喷水娃娃”(图1)是一种陶瓷制成的玩具,其内部中空,外部只有一个小孔,它的使用方法是:
⑴先对这种陶瓷娃娃浇一会儿热水;
⑵立即把整个娃娃浸泡在冷水中一段时间;
⑶取出娃娃,再对娃娃持续浇热水,娃娃就“喷水”了,但喷水远近逐渐变小,直至停止。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喷水娃娃”喷水的现象作出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气体的流向与气压有关,气体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2)气压与气体的流速有关,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低,反之气压越高;
(3)物体温度升高后体积会膨胀。
【解答】A、吸尘器工作时,会将里面的空气排出,使里面形成一个低压区,外界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带着尘垢从吸尘器的地刷处进入,A不符合题意;
B、导管口有气泡是因为试管温度升高,试管内气体体积变大,B符合题意;
C、刮大风时,窗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室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窗帘往外飘,C不符合题意;
D、人在吸气时,肺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解答】由图可知,形成了喷泉,说明容器A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把溶液压入容器内;即 ①错误; ②正确;
喷泉停止时,说明瓶内气压和水压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故 ③ 错误;
喷泉最后如能将水灌满A球,则说明开始时瓶内没有空气,即真空状态;故 ④ 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据此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喷泉实验”的原理是球体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水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球体中,形成“喷泉”,故①错误,②正确;
当喷泉停止时,内外压强平衡,此时容器中的气压与容器内水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容器内的气压小于大企业,故③错误;
如果最后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实验前A球内为真空,因为大气压完全可以支持容器中的水柱的高度,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②④。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变化关系分析。
【解答】人体内为标准气压,而飞机升空时,机舱内的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由于人体内气压大于人体外气压,所以会产生耳鸣、耳胀的现象,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静止时,水银柱的压强和外面的大气压强相等,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计算出大气压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当水银柱的密度不变时,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成正比,即只有改变外界大气压强的大小,才能改变水银柱的高度差。当把实验装置移到高山上时,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水银柱的高度差会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描述的不同情况对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如果管内混入了空气,那么管内空气压强+水银柱压强=大气压强,会使测量结果偏小;如果玻璃管没有竖直放置,那么管内水银柱的长度会增大,即测量结果偏大。据此可知,三个数据中处在中间的是正确的,即大气压强为75.6gcm汞柱。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是:大气的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解答】将封闭包装的食品拿到高山上,高原上空气比较稀薄,大气压强减小,而袋内的气压不变,袋内压强大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包装袋在高山上鼓胀起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西藏的地理位置很高,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很小,平原地区的人突然到达时,会由于缺氧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突发疾病。让实验舱缓缓飞向西藏,那么实验舱里的气压会跟随外界气压慢慢减小,从而使人慢慢适应和调节,保证身体健康,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和结论分析即可。
【解答】A.在实验进行前,玻璃管内要灌满水银。将玻璃管倒置在水银槽中后,里面的水银面下降,但是上方肯定没有空气,故A错误符合题意;
BC.当玻璃管内水银面不再下降时,玻璃管外水银面上作用的是大气压强,而玻璃管内作用的是水银柱的压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故B、C正确不合题意;
玻璃管略有倾斜时,水银柱的长度会变大,但是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保持不变,根据公式p=ρ液体gh可知,大气压强的值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设计思路、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是通过测量水银柱的压强而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的。根据p=ρ液gh可知,当大气压强保持不变时,液面的高度差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A.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与玻璃管内径没有关系,故A错误;
B.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与水银槽内水银量没有关系,故B错误;
C.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与玻璃管是否倾斜无关,故C正确;
D.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进入一些空气,那么管内空气的压强与水银柱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因此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分析错误的测量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而确定大气压强的准确值。
【解答】如果玻璃管没有放竖直,那么管内液柱的长度肯定比正常状态要长,因此沿管的方向测量结果会偏大;
如果玻璃管内混入空气,那么外面的大气压强=管内气压+水银柱压强,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将三个测量结果排序,居中的75.5cm应该就是正确的测量结果。
故选B。
12.【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哪个操作能够使大气压强的值发生改变,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大气压强不变,那么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都不会改变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故A、B、D不合题意;
把实验移动到高山上去做,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水银柱的高度差会减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出皮碗的受力面积,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大气压力,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解答】皮碗的受力面积为:;
当皮碗刚刚被拉开时,它受到的大小压力与物重相互平衡,
即大气压力F=G;
那么大气压强为:。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可知,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小包装袋是密封的,里面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甲的体积小,压强大;乙的体积大,压强小,故B正确,而A错误;
乙中包装袋体积大,压强小,因此海拔越高,气压的压强越小,故C错误;
小包鼓起的程度除了与气压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因此它鼓得越厉害,不一定是位置高,可能是温度高,故D错误。
故选B。
15.【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注意事项和结论等分析判断。
【解答】A.玻璃管的粗细与测量结果无关,故A错误;
B.测量结果与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无关,故B正确;
C.若玻璃管稍倾斜,则里面水银柱的长度会变大,但是水银柱的液面与外面水银槽的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C错误;
D.根据管内空气的压强+水银柱的压强=大气压强可知,如果玻璃管内混入了一些空气,会使水银柱的压强减小,高度减小,从而使测量结果偏小,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气体的流向与气压有关,气体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2、气压与气体的流速有关,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低,反之气压越高;
3、物体温度升高后体积会膨胀。
【解答】A、吸尘器内气体流速快气压低,外部气压高,气体将灰尘等压入吸尘器内,A错误;
B、用手捂住试管后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气体从导管跑出,是因为试管内气压增大了,不是形成低压区实现的,B正确;
C、窗外刮大风时气体流速快气压小,房内气体流速慢气压大,窗帘往外飘是因为房外出现了低压,C错误;
D、吸收运动时,胸腔体积增大气压减小,空气从外部进入。通过肺内形成低压区实现,D错误。
故选B
17.【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当水柱静止时,以瓶内的水面为参考面,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对内外气压大小进行分析即可;
(2)首先根据公式p水=ρ水gh分析水柱压强的变化,然后根据(1)中压强分析的关系式判断大气压的变化;
(3)根据温度对气体压强的影响分析;
(4)根据(2)中的分析结果判断。
【解答】当水柱静止不动时,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水柱的压强和大气压强之和,即p内=p水+p0,因此p内>p0,故A错误符合题意;
根据公式p水=ρ水gh可知,水柱的高度h增大了,水柱的压强p水增大。根据p内=p水+p0可知,大气压强p0降低了,故B正确不合题意;
如果瓶子的温度升高,那么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根据p内=p水+p0可知,水柱的压强会增大,就它的高度增大,最终判断出的大气压强p0会偏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水柱高度h越大,那么水柱压强p0增大,即p内和p水的压强差增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8.【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在连通器内,如果为同一种液体,那么液面总保持相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如果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玻璃管与水银槽就构成一个连通器。由于里面只有水银一种液体,所以管内水银会逐渐下降,直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9.【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A.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是通过用水银柱来测量大气压强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当大气压强不变时,玻璃管和水银槽内的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如果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那么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变大,故A错误;
B.如果管内进入了空气,那么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的压强和管内空气压强之和,因此水银柱的压强会小于标准气压,那么内外的液面高度差应该小于760mm,故B正确;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那么大气压强会变小,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因此管内外的高度差也会变小,故C错误;
D.如果在玻璃管顶部穿一个小孔,那么玻璃管内和管外的大气压强相等。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玻璃管内的水银会流回水银槽,直到内外高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20.【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分析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
(3)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不再下降时,外面的大气压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外面的大气压强不变,那么玻璃管内外的水银面的高度差肯定保持不变,故A、B错误;
如果玻璃管内顶端有空气,那么空气就会产生压强,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会变小,因此内外的液面高度差将减小,故C正确;
高山上大气压强变小,因此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21.【答案】相等;大于;大于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解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的压强是相等的,等于大气压强;罐内的空气被消耗、冷却后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内部的气压是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所以血液的压强大于罐内的压强;
故答案为:相等;大于;大于。
22.【答案】高;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解答】在对流层压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故答案为:高;低。
23.【答案】(1)质量;温度
(2)增大
(3)解:如答图所示。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①牛奶喷出的原因是内部气压变大造成的:向里面吹气时,体积一定的气体质量增大,即能说明气压的大小与气体的质量有关;②气球爆炸的原因也是内部气压变大造成的,即体积一定的气体由于温度升高导致气压增大,所以气压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
(2)当用细玻璃管向瓶中吹气时,瓶内空气的体积一定,质量变大,根据(1)中得到的规律分析瓶内气压的变化;
(3)根据封闭气体的气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解答即可。
【解答】(1)如果我是小明,根据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压可能与气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2)如图甲,先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常温水的密闭烧瓶中,然后,从细玻璃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压增大;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图乙的a处位置。
(3)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因此玻璃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更高,如下图所示:
24.【答案】往瓶中吹气,瓶内气压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当体积和温度不变时,气体的质量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2)液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往瓶中吹气,瓶内气压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25.【答案】(1)向瓶内吹适量的气
(2)下降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3)温度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图示中插在液面下的玻璃管将瓶内气体与瓶外大气隔成了两个空间,当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时,玻璃管内的液柱会上升;
2、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
3、物体在光照下会吸收热量温度发生变化。
【解答】(1)由图可知,要使玻璃管内的水柱上升,需要使瓶内的气压大气瓶外的气压。所以可以向瓶内吹适量的气;
(2)由于高度越高气压越小,题中四楼移到一楼时,高度降低大气压增大,液体会下降。说明了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3)物体在光照下会吸收光的热量而使温度发生变化,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增大。所以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温度影响。
故答案为:(1)向瓶内吹适量的气 (2)下降;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3)温度
26.【答案】B;大气压;往泵壳里灌满水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在离心式水泵启动之前,首先将水泵的泵壳内灌满水,然后开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将泵壳里的水从水管中向上甩出,这时泵壳里接近真空,于是外面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泵壳,再次被叶轮甩出。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不断的将地面以下的水抽到地面,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离心式水泵安装在地面以下,因此水管肯定是向上的,叶轮的形状不能是直线型的,必须是弯曲的,才能将水甩出。且叶轮的旋转方向与水管方向一致时,水才能顺利甩出去,故选B。
(2)水泵在启动前,须往泵壳里灌满水才能正常抽水。
27.【答案】偏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小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量气管和水准管恰好构成一个连通器,当两侧的液面相平时,量气管内的气压刚好等于标准大气压,此时测出气体的体积是准确的;
(2)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这是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内液面,此时量气管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即气压大于标准气压,那么测量结果会偏小;
(2)理由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越大体积越小,所以我们在读数前应该调整水准管使两边的液面相平。
28.【答案】d;右;c;左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c气门只能向内打开,d气门只能向外打开;
(2)气门总是向气压小的方向打开,据此对气嘴的连接和活塞的运动方向进行判断。
【解答】(1)当接气嘴d,活塞向右移动时,这时打气筒内气体受到挤压,里面压强大于外面压强,于是阀门c被压紧,阀门d被推开,从而将里面的气体排出,起打气作用;
(2)当接气嘴c,活塞向左移动时,打气筒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阀门d被压紧,阀门c被推开,外面的空气进入打气筒,起到抽气作用。
29.【答案】上升;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晴朗干燥天气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气压会减小。海平面的气压接近一标准大气压,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2、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密度有关,所以可以从改变液体密度着手进行改进;
3、此天气预报瓶的工作原理是:外界大气压减小时A管内液面上升,外界大气压增大时A管内液面下降。
【解答】由分析可知,小科家住30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气压降低,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管A的液面将上升。
当瓶内外的气压差很小时,由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所以为了使现象更明显改变方法是: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当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所以外界大气压在增大,高气压控制时天气以晴朗干燥为主。
故答案为:上升;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晴朗干燥天气
30.【答案】(1)2.5
(2)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1.04╳105P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注射器的针筒为圆柱状,根据公式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
(2)如果针筒内存有空气,那么会产生向外的压强,使测得的大气压强值偏小;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强的值。
【解答】(1)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2)实验时,首先要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目的是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大气压强的值为:。
31.【答案】(1)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2)
(3)偏小
(4)甲;拉动乙注射器所需要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就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强,据此测量出的大气压强就会偏小;
(2)注射器有刻度部分为圆柱体,首先根据V=SL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然后根据计算大气压强;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
(4)根据F=pS计算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然后与注射器的量程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2)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Sh得到,
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根据压强公式得到,
大气压强的值为:。
(3)如果注射器内漏进了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强,此时活塞受到向内的大气压强、向外的拉力产生的压强和里面气体的压强,即p大气=p内+p拉,那么p拉(4)大气对甲活塞产生的压力:F甲=p0S甲=105Pa×(0.5×10-4m2)=5N<10N;
大气对乙活塞产生的压力:F乙=p0S乙=105Pa×(2×10-4m2)=20N>10N;
实验时应该选用甲注射器,因为拉动乙注射器所需要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32.【答案】减少热量散失;当暖瓶内的热水变凉,瓶内气体的压强小于瓶外的大气压强,大气压把软木塞压在暖瓶口上,故很难拔出。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热水瓶中间为双层玻璃瓶,两层之间抽成真空,并镀银或铝,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玻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的玻璃则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
【解答】(1)真空可以避免空气的对流,防止热传递的产生,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2)由于瓶内气体在温度降低时,内部的水蒸气发生了液化,而使得瓶内气体变稀薄
故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对瓶塞产生向瓶内的压力较大,因此很难拔出。
故答案为:减少热量散失;当暖瓶内的热水变凉,瓶内气体的压强小于瓶外的大气压强,大气压把软木塞压在暖瓶口上很难拔出。
33.【答案】细沙 ③用天平测出小桶和重物的总质量10kg; ④用尺量出吸盘的直径,并计算出面积10cm2; ⑤那么大气压强的值为多少呢?(计算说明) P=F/S=G/S=mg/S=100N/0.0001m2=1*105P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②砝码的质量偏大,而细沙的质量很小,如果放入细沙,可以更加精细的调节小桶的重力,使测得的大气压强更加准确;
⑤首先根据公式F=G=mg计算出大气压力,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解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
⑤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为F=G=mg=10kg×10N/kg=100N;
大气压强为:。
34.【答案】(1)大气向上的压力;玻璃板对它向下的弹力
(2)解: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S=5cm2=0.0005m2;
∵P=FS:
∴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0×105 Pa×0.0005m2=50N;
对于吸盘来说,当筒重等于大气压力时,吸盘刚好不下落,故得G=F=50N
(3)吸盘内的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或吸盘的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有外部的空气进入吸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对塑料吸盘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它的受力情况,注意它的重力忽略不计;
(2)首先根据F=pS计算出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然后根据平衡原理计算盛水塑料桶的重力;
(3)吸盘内空气没有排挤干净、吸盘漏气都可能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力减小。
35.【答案】(1)解:这座山的海拔h=(1×105帕-8×104帕)/133帕×12米+100米=1 905米
(2)解:山顶气温t=22 ℃-(1 805米/1 000米)×6 ℃=11.2 ℃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已知a和d两处的气压值,可知两处的气压差,根据:在海拔2 000米内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33帕,可求出两处的高度差,两处的高度差加上a点的高度即为这座山的海拔;(2)根据: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可求出a与d处的气温差,a处的气温减去气温差即为山顶处气温.
36.【答案】⑵ ∵活塞匀速运动
又∵
⑶误差产生的原因:受到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摩擦力的干扰;
解决方案: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2)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当活塞开始向右运动时,它受到的大气压力和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F=F大气压。然后根据公式V=Sh计算出活塞的受力面积,最后根据压强公式 计算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3)当活塞向右移动时,针筒内壁对活塞有向左的摩擦力,此时F测力计=F大气+f,因此测出的大气压力偏大。我们可以将小孔上的橡皮塞去掉,然后再匀速拉动针筒,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摩擦力,然后用前面测出的测力计的示数减去这个示数得到大气压力,最后再计算大气压强,这样误差会减小。
37.【答案】(1)P=F/S
(2)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拉脱所需的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
(3)4F/πD2;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公式可知,用测力计测出吸盘受到的压力,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吸盘的受力面积,就能计算出大气压强。
(2)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吸盘中的空气挤不干净,那么里面的空气会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没有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脱吸盘的力,而是使用估测法,肯定偏差较大,据此分析解答。
(3)首先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出吸盘的受力面积,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如果在吸盘的周围沾上水,水可以起到封闭的作用,防止外面的空气再次进入吸盘,影响测量结果。
【解答】(1)洋洋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2)瑞瑞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拉脱所需的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3) 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38.【答案】体积(或密度);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生活发现②的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为了探究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必须控制气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温度。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水银柱的下表面都到达同一刻度时,封闭气体的体积相同,通过上面水银柱的长度就能判断气体压强的大小;
(3)根据p=ρ液gh可知,水银柱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封闭气体的压强与水银柱的压强相等,据此分析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解答】(1)建立建设:根据生活发现②可知,压缩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而越费力说明气体压强越大,因此得到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2)实验检验: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
(3)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39.【答案】(1)有利于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2)4mg/πd2
(3)吸盘内还有空气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吸盘内蘸上水,水占据了空间,那么吸盘内就没有空气。当挤压吸盘时,里面的水排出,接近真空,这样测出的结果误差更小;
(2)当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它受到的大气压力与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相互平衡,即F=G,然后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出吸盘的底面积,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即可。
(3)如果吸盘内还有空气,那么会对吸盘产生向外的压力,此时F大气=F测力计+F内,因此F测力计<F大气,即测出的大气压力偏小,得到的大气压强会偏小。
【解答】(1)蘸水的目的是:有利于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2)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F=G=mg;
吸盘的底面积;
大气压强的值为:;
(3)实验中所测的大气压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吸盘内还有空气。
40.【答案】第一次浇热水,其内部空气由于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部分气体被压出直至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冷水浸泡,其内部气体由于温度降低受冷收缩而压强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水被压进娃娃体内;从冷水取出后内部压强恢复至与外界气压相同;第二次浇热水,其体内气体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压迫着体内的水向外喷出;随着娃娃内部体积变大,内部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直到内外气压平衡,停止“喷水”。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气体或液体总是回去压强高的地方被压向压强低的地方。
【解答】 第一次浇热水,其内部空气由于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部分气体被压出直至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冷水浸泡,其内部气体由于温度降低受冷收缩而压强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水被压进娃娃体内;从冷水取出后内部压强恢复至与外界气压相同;第二次浇热水,其体内气体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压迫着体内的水向外喷出;随着娃娃内部体积变大,内部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直到内外气压平衡,停止“喷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