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册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册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4 07:50:38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答案】
C
2.“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使(??

A.?东西方文化的毁灭?????????B.?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答案】
D
3.“—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答案】
A
4.“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
【答案】
A
5.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他”是(
??)
A.?汉谟拉比?????????????????????????????B.?大流士?????????????????????????????C.?凯撒大帝?????????????????????????????D.?亚历山大
【答案】
D
6.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使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海,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波斯帝国????????????????????????D.?拜占庭帝国
【答案】
B
7.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把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湖”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
A
8.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该填写(
??)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
【答案】
C
9.亚历山大东征的时间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末???????????????B.?公元前5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末???????????????D.?公元前4世纪末
【答案】
D
10.波斯帝国存在的时期与我国的哪个历史时期大致相同(
??)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C.?隋朝????????????????????????????????D.?宋朝
【答案】
A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对下列三个政权解释准确的是(
???)
古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征服两河流域
国王是国家最高主宰,地方实行行省制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末,灭波斯帝国
宣布君权神授,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
A.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朝代
B.是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C.体现文明的传承与推广
D.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C
2.罗马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财产,后来又规定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
这表明罗马法(
??)
A.?坚持公平公正的继承原则????????????????????????????????????B.?尊重遗嘱人的自由支配
C.?关注民生和人性的解放???????????????????????????????????????D.?综合考量权利主体的利益
【答案】
D
3.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因而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
)
A.?杜绝了专制局面的出现???????????????????????????????????????B.?确保了文官队伍的优良素质
C.?消除了官员的腐败现象???????????????????????????????????????D.?保证了资产阶级统治连贯性
【答案】
D
4.最早的字母文字起源于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它共有22个字母,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演化,成为古代西亚、埃及、印度、欧洲地区的字母文字的源头。这种字母文字是(???

A.?埃及字母?????????????????????????B.?腓尼基字母?????????????????????????C.?拉丁字母?????????????????????????D.?阿拉伯字母
【答案】
B
5.马丘比丘遗址的主要建筑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这里有沿着陡峭山坡层层开凿建造的房屋、从山顶向各个方向开凿的供水渠道、各种形状的庙宇、庄严的皇家墓葬,还有日晷、采石地点等。该遗址反映了(???

A.?印第安人高超的城市建筑艺术?????????????????????????????B.?阿兹特克人国家发达的城市化水平
C.?马丘比丘是安第斯地区的中心?????????????????????????????D.?印加文化继承了玛雅文化的精华
【答案】
A
6.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A.?希腊的医学发达先进???????????????????????????????????????????B.?波斯人生活丰富多彩
C.?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D.?希腊人的创造力丰富
【答案】
C
7.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下列能正确体现文明联系的是(???

①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②东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③冶铁技术起源于中亚,并扩散到西亚、北非和希腊等地。
④埃及最初的雕刻,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希腊。
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8.该城市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人口20万-30万。它有3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渠上架设多座桥梁。该城市体现的是(???

A.?阿兹特克文明?????????????????????????B.?玛雅文明?????????????????????????C.?印加文明?????????????????????????D.?摩加迪沙
【答案】
A
9.下图是古代罗马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一个蕞尔小邦发展成一个帝国又走向衰落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⑤所处的阶段是(???

????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答案】
D
10.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罗马授予越来越多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以公民权。这一做法(???

A.?使其对外扩张受到普遍欢迎
B.?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D.?利于统治基础的不断扩大
【答案】
D
11.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下诏书∶全帝国的自由男子皆成为罗马公民,全帝国的自由妇女之权皆等同罗马妇女权。这说明(???

A.?公民权的延展折射出帝国的衰落?????????????????????????B.?帝国的公民权必须靠自己努力争取
C.?帝国的扩张推动了公民权的扩展?????????????????????????D.?帝国妇女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公民权
【答案】
C
12.《十二铜表法》规定“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在行窃时当场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这些规定反映出该法(???

A.?保护贵族利益????????????B.?注重调解民事纠纷????????????C.?发表《万民法》????????????D.?具有原始落后色彩
【答案】
D
13.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了,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C.?留下重视证据的法治传统
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
【答案】
D
14.《罗马法》规定,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但同时又规定“委弃物的原物主须有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故如漂流物、遗失物、沉没物,其所有人并无委弃之意思,均不能适用先占”。由此判断罗马法(
??)
A.?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主义???????????????????????????????????????B.?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开拓进取
C.?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D.?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
【答案】
C
15.在早期罗马法中,家长权占据重要地位,家长对其家属享有生杀予夺、财产控制、婚姻同意等权利。但到了特拉雅努斯帝时(公元2世纪)禁止虐待子女,家长对家属的责罚权,重罚必须经法院判决。查士丁尼统治时,家长权已缩小在极狭小的范围内。罗马法的这一变化(??

A.?深受自然法精神的影响
B.?促使家庭人员之间日趋平等
C.?体现了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差异
D.?适应了帝国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
【答案】
A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表2
时间
法案
重要内容
BC367
《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
恢复执政官制度,每年选出两名执政官,其中一名必须由平民担任
BC326
《彼提利阿法案》
债务人以他的财产而不是以人身对债主负责,因债务被奴役者获得释免
BC287
《霍腾西阿法案》
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
由表2可以推知(
??)
A.?平民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B.?奴隶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D.?罗马的阶级矛盾有所缓解
【答案】
D
2.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只是一个负责协调和管理的上层结构。大政方针由帝国上层制定,但日
常事务的具体管理由地方负责,是体现地方权力和增强地方权威的日常管理,它强调一种可以
约束统治者的契约观念。该学者意在说明,罗马帝国(
??)
A.?统治秩序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B.?法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C.?契约精神是维系统治的关键
D.?分崩离析的危险逐步被消除
【答案】
C
3.表1是罗马元首制的发展历程:
时间
发展阶段
公元前29年
屋大维获得“元首”称号,又称“第一公民”
公元前28年
屋大维改组元老院,咸为首席元老
公元前27年
元老院正式授予他“奥古斯都”(神圣、至圣至尊之意)的尊号;元老院颁布的法令经过元首审查后,仍具有法律效力;奥古斯都一直担任首席执政官,并享有保民官的权力,可以提交法律和有权否决任何公共事务
公元前23年
奥古斯都主动辞去执政官职务,但依旧拥有罗马城和意大利的最高行政和军事管理权
这主要说明罗马帝国早期(??

A.?缺乏权力的制衡机制???????????????????????????????????????????B.?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C.?新管理秩序逐步建立???????????????????????????????????????????D.?不同地区联系的加强
【答案】
C
4.为确保公民自由,罗马通过民众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之间的权力分立和相互牵制的安排,形成权力制衡格局。其中,保民官的宪政意义非常独特:保民官既无立法权又无行政权,但拥有的否决权,不仅可以否定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也可以取消元老院决议的法律效力,为保护人民而对抗政府。据此分析,保民官的设置(?
)
A.?推动了罗马法的进步和完善
B.?缓解了罗马帝国的社会矛盾
C.?有助于罗马公民的政治平等
D.?加快了罗马宪政实施的步伐
【答案】
C
5.公元130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指示法学家犹里阿努斯把历年来的行政长官告示全部加以整理校订,并进行必要修改。后经哈德良咨请元老院决议通过,并予发布。此后,凡行政长官告示皆以此为标本,不得擅自更改或标新立异。罗马帝国的这一做法反映出(?

A.?立法活动服务于政治需要????????????????????????????????????B.?立法的民主基础得以加强
C.?少数法学家垄断了立法权????????????????????????????????????D.?行政官员的立法权被剥夺
【答案】
A
6.有学者说。论智力,也许罗马人不及希腊人;论体力,也许罗马人不及高卢人;论经济能力,也许罗马人不及迦太基人。罗马人为何成就了“伟大属于罗马”的辉煌,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
A.?宏大与缜密的罗马法律体系
B.?民主政治的发达
C.?罗马帝国军队战斗力的强悍
D.?官僚体系的庞大
【答案】
A
7.公元2世纪,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有如下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一现象的形成因素有(??

A.?共和制度发展到鼎盛???????????????????????????????????????????B.?民主政治的发展日趋完善
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D.?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
【答案】
C
8.古罗马的市政官下令: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由此可知,罗马法(??

A.?注重维护平民利益?????????B.?重视法律程序运用?????????C.?法律体系比较完整?????????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
D
9.在古罗马,元首的敕令成为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渊源,行省必须予以适用。若当事人对行省法庭审判不服,可以上诉到元首法庭,作为最高的审判级别,元首在顾问会议的协助下进行最终审判。据此可知罗马(???

A.?行省具有相当大的司法自主权?????????????????????????????B.?中央集权统治在法律上得到体现
C.?自由民法律权利得到充分保障?????????????????????????????D.?行省法律逐渐纳入帝国法律体系
【答案】
B
10.公元前3世纪左右,富有平民和贵族逐渐融合为新贵,共同把持政权,使罗马从氏族贵族专权的国家变成新的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以后的平民主要指城乡居民中的下层群众。材料主要说明古罗马
(???

A.?平民阶层已上升为统治阶级????????????????????????????????B.?帝国统治基础扩大
C.?形势发展推动平民内涵变化????????????????????????????????D.?工商经济发展繁荣
【答案】
C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在马克思看来)法作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在特定的社会阶段,法很可能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的生产关系,如此,法便成为特定生产关系这个“真实”表面的“面具”,只能歪曲的反映“事实”。
——李静《罗马法之歌——马克思与维柯的一场“对话”》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关于罗马法的观点进行探讨。
【答案】
材料二认为,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罗马法在共和国早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在帝国时期则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主要调整财产关系和经济纠纷。但在奴隶社会这个特定的社会阶段,这些“法”只能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不能反映所有人的状况,由此甚至会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罗马法即便能反映奴隶社会的剥削实情,也不过是“歪曲”地间接反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不能真正体现。(若对材料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论证充分,亦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是以私法为核心内容的,其第四表家父权、第五表继承与监护、第六表所有权及占有、第七表房屋及土地以及散见于其他表中的一些规范,都是对于反映简单商品经济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它保有原始公社的遗俗,如死者没有遗嘱,又没有继承人,则财产归属父系的最近亲属继承。又如,故意伤人肢体而未能取得和解时,伤人者也应受到同样的伤害(第八表'伤害自己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即予以证咒。
——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帝授予被征服地臣民市民资格,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外来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市民权之后,才逐渐取消了对罗马市民法主体的限制。罗马法的主体之所以如此狭隨,是与罗马早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摘编自谭建华《试论罗马法形式主义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体现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适用主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体现的精神。
【答案】
(1)特点:简朴性;原始及野蛮性;神权迷信色彩。
(2)变化:由罗马共和国公民扩大到整个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民。原因: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罗马公民平等意识的增强。
(3)精神:法治精神;契约自由精神;平等诚信精神。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集权性的城市规划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成为罗马独特的艺术形式。罗马最著名的公共建筑当然就是竞技场,这个巨大的圆形空间,可以同时容纳五万人。圆形空间可以适应同时涌入或疏散众多观众。五万人同时进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竞技场以分散在圆形各边的拱门,依据编号,使观众分流,从不同的方向进出,解决了人多拥挤的难题。
——摘编自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材料二?
詹天佑在修建滦河大桥时,多方测量滦河水流地址等情况,新选桥址……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不顾塞外飞沙走石,风吹日晒,在深谷和崖间测绘,记下各种第一手资料。他勘测三条路线,反复掂量施工成本,难度,铁路效益,最后定为关沟线。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请写出罗马“最著名的公共建筑”的名称以及建成时间。并说明罗马如何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解决人口拥挤的难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詹天佑在建造中国铁路过程中的创新之举,以及体现的科学精神。
【答案】
(1)名称:罗马大斗兽场。时间:公元80年。解决:中央集权性的城市规划与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相结合;圆形建筑设计,适应众多观众的同时涌入或疏散;拱门设计,便于观众分流。
(2)创新:用新式气压沉箱法修建滦河大桥;设计“人”字形路线,延长坡面,减小坡度;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隧道施工困难。科学精神:严谨,求实,创新。
(

1


3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2.“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使(??

A.?东西方文化的毁灭?????????B.?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4.“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
5.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他”是(
??)
A.?汉谟拉比?????????????????????????????B.?大流士?????????????????????????????C.?凯撒大帝?????????????????????????????D.?亚历山大
6.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使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海,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波斯帝国????????????????????????D.?拜占庭帝国
7.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把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湖”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8.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该填写(
??)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
9.亚历山大东征的时间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末???????????????B.?公元前5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末???????????????D.?公元前4世纪末
10.波斯帝国存在的时期与我国的哪个历史时期大致相同(
??)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C.?隋朝????????????????????????????????D.?宋朝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对下列三个政权解释准确的是(
???)
古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征服两河流域
国王是国家最高主宰,地方实行行省制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末,灭波斯帝国
宣布君权神授,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
A.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朝代
B.是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C.体现文明的传承与推广
D.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2.罗马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财产,后来又规定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
这表明罗马法(
??)
A.?坚持公平公正的继承原则????????????????????????????????????B.?尊重遗嘱人的自由支配
C.?关注民生和人性的解放???????????????????????????????????????D.?综合考量权利主体的利益
3.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因而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
)
A.?杜绝了专制局面的出现???????????????????????????????????????B.?确保了文官队伍的优良素质
C.?消除了官员的腐败现象???????????????????????????????????????D.?保证了资产阶级统治连贯性
4.最早的字母文字起源于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它共有22个字母,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演化,成为古代西亚、埃及、印度、欧洲地区的字母文字的源头。这种字母文字是(???

A.?埃及字母?????????????????????????B.?腓尼基字母?????????????????????????C.?拉丁字母?????????????????????????D.?阿拉伯字母
5.马丘比丘遗址的主要建筑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这里有沿着陡峭山坡层层开凿建造的房屋、从山顶向各个方向开凿的供水渠道、各种形状的庙宇、庄严的皇家墓葬,还有日晷、采石地点等。该遗址反映了(???

A.?印第安人高超的城市建筑艺术?????????????????????????????B.?阿兹特克人国家发达的城市化水平
C.?马丘比丘是安第斯地区的中心?????????????????????????????D.?印加文化继承了玛雅文化的精华
6.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A.?希腊的医学发达先进???????????????????????????????????????????B.?波斯人生活丰富多彩
C.?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D.?希腊人的创造力丰富
7.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下列能正确体现文明联系的是(???

①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②东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③冶铁技术起源于中亚,并扩散到西亚、北非和希腊等地。
④埃及最初的雕刻,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希腊。
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该城市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人口20万-30万。它有3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渠上架设多座桥梁。该城市体现的是(???

A.?阿兹特克文明?????????????????????????B.?玛雅文明?????????????????????????C.?印加文明?????????????????????????D.?摩加迪沙
9.下图是古代罗马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一个蕞尔小邦发展成一个帝国又走向衰落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⑤所处的阶段是(???

????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10.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罗马授予越来越多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以公民权。这一做法(???

A.?使其对外扩张受到普遍欢迎
B.?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D.?利于统治基础的不断扩大
11.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下诏书∶全帝国的自由男子皆成为罗马公民,全帝国的自由妇女之权皆等同罗马妇女权。这说明(???

A.?公民权的延展折射出帝国的衰落?????????????????????????B.?帝国的公民权必须靠自己努力争取
C.?帝国的扩张推动了公民权的扩展?????????????????????????D.?帝国妇女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公民权
12.《十二铜表法》规定“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在行窃时当场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这些规定反映出该法(???

A.?保护贵族利益????????????B.?注重调解民事纠纷????????????C.?发表《万民法》????????????D.?具有原始落后色彩
13.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了,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C.?留下重视证据的法治传统
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
14.《罗马法》规定,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但同时又规定“委弃物的原物主须有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故如漂流物、遗失物、沉没物,其所有人并无委弃之意思,均不能适用先占”。由此判断罗马法(
??)
A.?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主义???????????????????????????????????????B.?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开拓进取
C.?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D.?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
15.在早期罗马法中,家长权占据重要地位,家长对其家属享有生杀予夺、财产控制、婚姻同意等权利。但到了特拉雅努斯帝时(公元2世纪)禁止虐待子女,家长对家属的责罚权,重罚必须经法院判决。查士丁尼统治时,家长权已缩小在极狭小的范围内。罗马法的这一变化(??

A.?深受自然法精神的影响
B.?促使家庭人员之间日趋平等
C.?体现了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差异
D.?适应了帝国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表2
时间
法案
重要内容
BC367
《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
恢复执政官制度,每年选出两名执政官,其中一名必须由平民担任
BC326
《彼提利阿法案》
债务人以他的财产而不是以人身对债主负责,因债务被奴役者获得释免
BC287
《霍腾西阿法案》
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
由表2可以推知(
??)
A.?平民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B.?奴隶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D.?罗马的阶级矛盾有所缓解
2.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只是一个负责协调和管理的上层结构。大政方针由帝国上层制定,但日
常事务的具体管理由地方负责,是体现地方权力和增强地方权威的日常管理,它强调一种可以
约束统治者的契约观念。该学者意在说明,罗马帝国(
??)
A.?统治秩序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B.?法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C.?契约精神是维系统治的关键
D.?分崩离析的危险逐步被消除
3.表1是罗马元首制的发展历程:
时间
发展阶段
公元前29年
屋大维获得“元首”称号,又称“第一公民”
公元前28年
屋大维改组元老院,咸为首席元老
公元前27年
元老院正式授予他“奥古斯都”(神圣、至圣至尊之意)的尊号;元老院颁布的法令经过元首审查后,仍具有法律效力;奥古斯都一直担任首席执政官,并享有保民官的权力,可以提交法律和有权否决任何公共事务
公元前23年
奥古斯都主动辞去执政官职务,但依旧拥有罗马城和意大利的最高行政和军事管理权
这主要说明罗马帝国早期(??

A.?缺乏权力的制衡机制???????????????????????????????????????????B.?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C.?新管理秩序逐步建立???????????????????????????????????????????D.?不同地区联系的加强
4.为确保公民自由,罗马通过民众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之间的权力分立和相互牵制的安排,形成权力制衡格局。其中,保民官的宪政意义非常独特:保民官既无立法权又无行政权,但拥有的否决权,不仅可以否定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也可以取消元老院决议的法律效力,为保护人民而对抗政府。据此分析,保民官的设置(?
)
A.?推动了罗马法的进步和完善
B.?缓解了罗马帝国的社会矛盾
C.?有助于罗马公民的政治平等
D.?加快了罗马宪政实施的步伐
5.公元130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指示法学家犹里阿努斯把历年来的行政长官告示全部加以整理校订,并进行必要修改。后经哈德良咨请元老院决议通过,并予发布。此后,凡行政长官告示皆以此为标本,不得擅自更改或标新立异。罗马帝国的这一做法反映出(?

A.?立法活动服务于政治需要????????????????????????????????????B.?立法的民主基础得以加强
C.?少数法学家垄断了立法权????????????????????????????????????D.?行政官员的立法权被剥夺
6.有学者说。论智力,也许罗马人不及希腊人;论体力,也许罗马人不及高卢人;论经济能力,也许罗马人不及迦太基人。罗马人为何成就了“伟大属于罗马”的辉煌,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
A.?宏大与缜密的罗马法律体系
B.?民主政治的发达
C.?罗马帝国军队战斗力的强悍
D.?官僚体系的庞大
7.公元2世纪,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有如下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一现象的形成因素有(??

A.?共和制度发展到鼎盛???????????????????????????????????????????B.?民主政治的发展日趋完善
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D.?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
8.古罗马的市政官下令: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由此可知,罗马法(??

A.?注重维护平民利益?????????B.?重视法律程序运用?????????C.?法律体系比较完整?????????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9.在古罗马,元首的敕令成为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渊源,行省必须予以适用。若当事人对行省法庭审判不服,可以上诉到元首法庭,作为最高的审判级别,元首在顾问会议的协助下进行最终审判。据此可知罗马(???

A.?行省具有相当大的司法自主权?????????????????????????????B.?中央集权统治在法律上得到体现
C.?自由民法律权利得到充分保障?????????????????????????????D.?行省法律逐渐纳入帝国法律体系
10.公元前3世纪左右,富有平民和贵族逐渐融合为新贵,共同把持政权,使罗马从氏族贵族专权的国家变成新的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以后的平民主要指城乡居民中的下层群众。材料主要说明古罗马
(???

A.?平民阶层已上升为统治阶级????????????????????????????????B.?帝国统治基础扩大
C.?形势发展推动平民内涵变化????????????????????????????????D.?工商经济发展繁荣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在马克思看来)法作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在特定的社会阶段,法很可能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的生产关系,如此,法便成为特定生产关系这个“真实”表面的“面具”,只能歪曲的反映“事实”。
——李静《罗马法之歌——马克思与维柯的一场“对话”》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关于罗马法的观点进行探讨。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是以私法为核心内容的,其第四表家父权、第五表继承与监护、第六表所有权及占有、第七表房屋及土地以及散见于其他表中的一些规范,都是对于反映简单商品经济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它保有原始公社的遗俗,如死者没有遗嘱,又没有继承人,则财产归属父系的最近亲属继承。又如,故意伤人肢体而未能取得和解时,伤人者也应受到同样的伤害(第八表'伤害自己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即予以证咒。
——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帝授予被征服地臣民市民资格,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外来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市民权之后,才逐渐取消了对罗马市民法主体的限制。罗马法的主体之所以如此狭隨,是与罗马早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摘编自谭建华《试论罗马法形式主义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体现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适用主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体现的精神。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集权性的城市规划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成为罗马独特的艺术形式。罗马最著名的公共建筑当然就是竞技场,这个巨大的圆形空间,可以同时容纳五万人。圆形空间可以适应同时涌入或疏散众多观众。五万人同时进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竞技场以分散在圆形各边的拱门,依据编号,使观众分流,从不同的方向进出,解决了人多拥挤的难题。
——摘编自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材料二?
詹天佑在修建滦河大桥时,多方测量滦河水流地址等情况,新选桥址……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不顾塞外飞沙走石,风吹日晒,在深谷和崖间测绘,记下各种第一手资料。他勘测三条路线,反复掂量施工成本,难度,铁路效益,最后定为关沟线。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请写出罗马“最著名的公共建筑”的名称以及建成时间。并说明罗马如何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解决人口拥挤的难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詹天佑在建造中国铁路过程中的创新之举,以及体现的科学精神。
(

1


3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