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三单元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从17世纪开始,殖民侵略活动的主角包括
(??
)
①英国②法国③葡萄牙④荷兰
A.?①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2.如今很多的历史剧都不负责,比如三国时期的炮声等,请问下列哪一场景不符合历史(??
)
A.?康熙帝吃花生
B.?李白通宵吃酒作诗
C.?秦惠王用刻刀批奏大臣的上书
D.?唐太宗在寿宴上称赞南瓜粥
3.明代中后期,沿海地区的甘薯种植相当普遍,“闽广人赖以救济,其利甚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中国沿海地区适合种植??????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闽广人追求其利??????D.?明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4.1500年前后西方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也开启了殖民扩张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前期的殖民急先锋,希望瓜分整个世界,自然双方便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还是在教皇的调解下,西班牙和葡萄牙才缓和了矛盾。可以说,教皇在其中功不可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教皇此时依然拥有极大的权力
B.?欧洲已经产生了现代国际关系体系
C.?教会已经成为实质上的现代国际关系的仲裁人
D.?欧洲各国都臣属于教会的控制
5.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在欧洲逐步开展????????????????????????????????????B.?新航路开辟促成欧美建立直接商贸联系
C.?欧洲农业作物结构的改善????????????????????????????????????D.?欧洲民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
6.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起的“价格革命”是指(
??)
A.?欧洲商品运往美洲导致物价上涨?????????????????????????B.?美洲货物运到欧洲导致物价上涨
C.?美洲金银涌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D.?欧洲金银运往美洲导致物价下降
7.多数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中世纪和近代历史的分水岭,其划分的视角侧重于(
??)
A.?政治革命???????????????????????????B.?交通变革???????????????????????????C.?世界联系???????????????????????????D.?军事因素
8.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海道大通,使得殖民地的财富,尤其是美洲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欧。这一状况(
??)
A.?引发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导致了西欧物价上涨
C.?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许多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其中包括(
??)
①里斯本???
②安特卫普???
③佛罗伦萨???
④伦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一则材料:据美国学者大卫伍德沃德研究估算:1400—1472年,大约有一千幅(世界)地图在世界流传;1472—1500年大约有5万6千幅地图在流传;1500—1600年大约有几百万幅地图在流传。针对这一材料,甲同学解读为反映了印刷术取得进步;乙解读为表明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丙解读为表明地理知识日益丰富。甲、乙、丙三人对材料的不同解读表明
(???
)
A.?历史研究受到意识形态影响????????????????????????????????B.?历史资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
C.?历史事实大多具有不确定性????????????????????????????????D.?史料解读的角度具有多样性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
??)
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2.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高3倍,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①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②导致欧洲贵金属的大量增加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④世界日益连为一个紧密整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来往于中国和墨西哥之间。自1571年航线开通后,仅20年间约有3000吨白银流入中国。这一现象表明太平洋航线的开通(
???)
A.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直接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表明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出现了飞跃
D.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创造条件
4.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及东印度航路被发现时,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他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辽远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今后,此等地方的土人也许会日渐强盛,欧洲人也许会日趋衰落,使世界上各地的居民有同等的勇气与实力。”据此分析可知,殖民地的发展进步除自身努力之外,还在于(
???)
A.?列强因殖民战争实力下降????????????????????????????????????B.?欧洲近代文明的客观影响
C.?西方社会的发展渐趋衰落????????????????????????????????????D.?殖民地国家的资源较丰富
5.明末清初的鉴赏指南列举了许多值得收藏的外国商品,西方的时钟、眼镜、烟草瓶和西洋缎子等在上层社会很受欢迎。到了18世纪,来自俄国和北美洲的毛皮制品在中国也风靡一时。这种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
A.?受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市场影响?????????????????????????????B.?手工业水平被西方超越
C.?政府并不排斥民间的外贸往来?????????????????????????????D.?朝贡贸易重新焕发生机
6.美国历史上有一种“处女地假说”,它认为在白人到来之前,北美是一片尚未被人类定居的纯粹的荒野。这一假说(???
)
A.揭示了北美的客观现实处女地假说
B.肯定了印第安人对环境的保护
C.为殖民掠夺提供了理论基础
D.导致欧洲殖民者在北美的争夺
7.对下表所示世界人口变化状况分析的选项正确的是(????
)
欧洲
美国和加拿大
拉丁美洲
大洋洲
非洲
亚洲
总计(百万)
1650年
100
1
12
2
100
330
545
1750年
140
1
11
2
95
479
728
1850年
266
26
33
2
95
749
1171
1900年
401
81
63
6
120
937
1608
A.宗教改革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口增长
B.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处于持续增长状态
C.美洲作物传播是促进人口增长原因之一
D.世界上族群混合的现象成为时代的主流
8.有学者研究指出,中世纪的城市是商业中心,是市民从事制造业或者做买卖的地方,所以市民就成了不同于领主、农民的第三类人。市民在从事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由此可知(??
)
A.?启蒙思想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
B.?市民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C.?市民受到宗教改革理论的冲击
D.?新经济活动有利于人文主义产生
9.15世纪,欧洲人踏上戈雷岛(今非洲塞内加尔境内)后,一百多年里并未大兴土木,后来岛上开始密集修建集中连片的房屋,其中有妇产医院、学校、剧院和修道院等。戈雷岛的开发可能得益于(??
)
A.?新航路的开辟???????????????B.?西方的资本输出???????????????C.?黑奴贸易的兴盛???????????????D.?物质生活的变迁
10.在拉丁美洲的欧洲移民区域内,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依然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这反映了(??
)
A.?西方文化及宗教的先进性????????????????????????????????????B.?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多元共存
C.?文化与宗教信仰自然选择????????????????????????????????????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11.荷兰人德波是18世纪研究美洲问题的专家,他“相当成功地把新大陆的荒凉、孱弱和普遍低劣之形象传递给旧世界”。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
A.?美洲新大陆的真实面貌???????????????????????????????????????B.?人文主义已传播到美洲
C.?欧洲人对世界的自傲心态????????????????????????????????????D.?世界殖民体系已初步形成
12.新航路开辟之前,波兰和匈牙利贵族要求农民提供最低限度的的劳动,因为不存在增加产量的诱因。但当面向市场的生产变得有利可图时,贵族很快就做出响应,大幅增加义务劳动的时间。最终,农民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从而成为没有迁移自由的农奴。据此可知(???
)
A.?贵族转变为新兴资产阶级????????????????????????????????????B.?农奴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C.?新航路开辟诱发价格革命????????????????????????????????????D.?世界市场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13.下列有关17—18世纪英荷殖民扩张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多成立垄断性质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掠夺????????B.?以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打开各国大门
C.?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主要特征?????????????????????????????D.?以垄断商路、掠夺金银、贩卖人口为主要方式
14.对于16
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据此可知,对"价格革命"发生原因的认识(??
)
A.?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不同视角的研究有利于史学发展
C.?史学研究不必拘泥于传统观点?????????????????????????????D.?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15.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民族工业被消灭了,新的工业得以建立;“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由此可知(??
)
A.?资产阶级摧毁了各国的民族工业?????????????????????????B.?世界市场缩小了各国的差距
C.?资产阶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世界市场推动了贸易制度化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
)
A.?水利工程???????????????????????????B.?交通设施???????????????????????????C.?教育制度???????????????????????????D.?议会制度
2.“8月3日出发,到西印度群岛后,10月12日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
岛)登陆,到了岸上,探险队员在岸边升起旗子,宣布该岛归西班牙所有这次远航(??
)
A.?开辟了绕道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
B.?实现了由大西洋西行到达中国的目的
C.?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D.?推动了南瓜、玉米等农作物向世界传播
3.《共产党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用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
)
A.?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B.?增强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
C.?加强了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
D.?使世界市场得以基本形成
4.17世纪初,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应葡萄牙人,然而他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首先是荷兰与英国两国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袭击。这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B.?照奴贸易和英荷殖争霸的兴起
C.?东方没落和西方崛起???????????????????????????????????????????D.?欧洲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5.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再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最后到世界金融中心呈现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并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等几个发展阶段。下列关于各金融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北意大利金融”因新航路开辟而兴起
B.?“荷兰金融”衰落的重要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C.?“英国金融”兴起的起点是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D.?“美国金融”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
6.?
1609年荷兰人在《海洋自由论》一书中提出“人人有权贸易”,“贸易自由”首次被宣告为国际交往的一项原则。此主张的实质是(???
)
A.?巩固荷兰在地中海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B.?挑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贸易霸权
C.?组织贸易垄断公司与英国、法国抗衡
D.?继承了启蒙运动倡导的天赋人权思想
7.1493~1496年,哥伦布率西班牙船队第二次航渡美洲时,船对随行人员除了水手和军士,还有农夫、工匠等,他们携带了各种农具、生产装备,并带上了欧洲的各种农作物种子和藤条、秧苗、葡萄藤、甘蔗苗等。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A.??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推动了新大陆的经济开发
C.?丰富了欧洲的经济生活???????????????????????????????????????D.?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8.下表所示为荷兰上艾瑟尔省1602年/1675年至1795年人口变化情况统计。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荷兰(??
)
类别
年份
指数
年份
指数
总人口
1675
100
1795
217.6
非农人口
1675
100
1795
291.6
农业人口
1602
100
1795
162.6
在家庭规模农场上的农民数量
1602
100
1795
124.1
在农村的佃农数量
1602
100
1795
146.9
佃农和按日计酬的短工数量
1602
100
1795
224.0
注:1675年的人口指标与1602年的人口指标并没有太大区别
A.?经济结构相对稳定??????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C.?社会转型日益明显??????D.?家庭内部出现了分化
9.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阻隔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15世纪,威尼斯商人经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总量就在750~1000吨,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不满。由此可见
A.?新航路的开辟与土耳其无关????????????????????????????????B.?历史认知随史料的补充而丰富完善
C.?新的史料总会颠覆传统观点????????????????????????????????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10.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材料二??
“……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材料三??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乌拉圭回合……经过近8年的艰苦谈判,各国终于基本达成一致,从而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基本框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下的可兑换。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交易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开始越来越积极。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
(1)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能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你认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什么?
(4)近四五百年来,世界经济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个世界在15世纪末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系列从西班牙和葡萄牙起航的、将来把南北美洲和非洲及欧洲连起来并最终通向亚洲的远航均已起锚。新思想、新商品将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数量和速度向新世界转移。新的黎明又将欧洲推向了舞台中心,并为它披上一层金色的霞光,赐予它一个黄金时代。欧洲人不仅在探索世界,而且想统治世界。
——摘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西欧在经历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变的同时,思想和文化上也经历了一场洗礼。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有力和令人信服,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于是,欧洲的思想家雄心勃勃地展开了对人类思想的改造,他们期望用理性改变整个世界,希望用纯粹的理性分析来审视人类世界,找到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市场角度分析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人是如何“探索世界而且统治世界”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科技三个维度简述西欧经历的变化和洗礼。列举启蒙运动找到了的“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金时期,黄河夺淮入海;元明疏浚京杭运河:黄、淮、运汇集于江苏淮安清江浦镇。明清之际,清江浦“为河、漕、盐三处官、商荟萃之所”,大量官吏、兵弁驻扎,“侨民宿贾,巨室麟次”。当地“壅沙为岸”,“斥卤之田甚多”;居民“惟市井是食,语及田夫则退让不屑”。1855年,黄河决溢北流,河督裁撤。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清江浦运道难以疏浚,一度干涸。1900年,河运停办,漕粮全部由轮船招商局以大型海轮运输。清末民初,沪宁、津浦(南京浦口)和陇海等铁路干线相继建成通车后,清江浦彻底失去了旧时的繁盛景象。
——摘编自朱跃成《清江浦兴衰研究(1415—1949)》
材料二?
1666年,为避开西班牙的关税,里盖男爵经路易十四批准,在法国南部修建了连通大西洋与地中海的米迪运河,直到1897年国家才回购了运河的所有权。里盖修筑了当时的世界第一高坝以解决水位差问题,开凿了世界首条航运隧道,构思精良且富有实效的船闸更是令人赞叹。一位见过京杭运河船只盘坝的传教士说:“如果利用绞盘、靠臂力一点点提升船只的中国工人能见到我们的船闸,只需一个人就能轻而易举地操作,他们该会多么惊奇啊!”
——摘编自于冰《法国米迪运河考察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江浦渐趋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开通米迪运河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运河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
第
1
页
共
3
页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三单元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从17世纪开始,殖民侵略活动的主角包括
(??
)
①英国②法国③葡萄牙④荷兰
A.?①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2.如今很多的历史剧都不负责,比如三国时期的炮声等,请问下列哪一场景不符合历史(??
)
A.?康熙帝吃花生
B.?李白通宵吃酒作诗
C.?秦惠王用刻刀批奏大臣的上书
D.?唐太宗在寿宴上称赞南瓜粥
【答案】
D
3.明代中后期,沿海地区的甘薯种植相当普遍,“闽广人赖以救济,其利甚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中国沿海地区适合种植??????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闽广人追求其利??????D.?明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答案】
B
4.1500年前后西方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也开启了殖民扩张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前期的殖民急先锋,希望瓜分整个世界,自然双方便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还是在教皇的调解下,西班牙和葡萄牙才缓和了矛盾。可以说,教皇在其中功不可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教皇此时依然拥有极大的权力
B.?欧洲已经产生了现代国际关系体系
C.?教会已经成为实质上的现代国际关系的仲裁人
D.?欧洲各国都臣属于教会的控制
【答案】
A
5.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在欧洲逐步开展????????????????????????????????????B.?新航路开辟促成欧美建立直接商贸联系
C.?欧洲农业作物结构的改善????????????????????????????????????D.?欧洲民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
【答案】
B
6.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起的“价格革命”是指(
??)
A.?欧洲商品运往美洲导致物价上涨?????????????????????????B.?美洲货物运到欧洲导致物价上涨
C.?美洲金银涌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D.?欧洲金银运往美洲导致物价下降
【答案】
C
7.多数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中世纪和近代历史的分水岭,其划分的视角侧重于(
??)
A.?政治革命???????????????????????????B.?交通变革???????????????????????????C.?世界联系???????????????????????????D.?军事因素
【答案】
C
8.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海道大通,使得殖民地的财富,尤其是美洲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欧。这一状况(
??)
A.?引发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导致了西欧物价上涨
C.?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答案】
B
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许多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其中包括(
??)
①里斯本???
②安特卫普???
③佛罗伦萨???
④伦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C
10.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一则材料:据美国学者大卫伍德沃德研究估算:1400—1472年,大约有一千幅(世界)地图在世界流传;1472—1500年大约有5万6千幅地图在流传;1500—1600年大约有几百万幅地图在流传。针对这一材料,甲同学解读为反映了印刷术取得进步;乙解读为表明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丙解读为表明地理知识日益丰富。甲、乙、丙三人对材料的不同解读表明
(???
)
A.?历史研究受到意识形态影响????????????????????????????????B.?历史资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
C.?历史事实大多具有不确定性????????????????????????????????D.?史料解读的角度具有多样性
【答案】
D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
??)
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答案】
D
2.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高3倍,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①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②导致欧洲贵金属的大量增加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④世界日益连为一个紧密整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3.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来往于中国和墨西哥之间。自1571年航线开通后,仅20年间约有3000吨白银流入中国。这一现象表明太平洋航线的开通(
???)
A.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直接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表明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出现了飞跃
D.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创造条件
【答案】
A
4.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及东印度航路被发现时,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他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辽远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今后,此等地方的土人也许会日渐强盛,欧洲人也许会日趋衰落,使世界上各地的居民有同等的勇气与实力。”据此分析可知,殖民地的发展进步除自身努力之外,还在于(
???)
A.?列强因殖民战争实力下降????????????????????????????????????B.?欧洲近代文明的客观影响
C.?西方社会的发展渐趋衰落????????????????????????????????????D.?殖民地国家的资源较丰富
【答案】
B
5.明末清初的鉴赏指南列举了许多值得收藏的外国商品,西方的时钟、眼镜、烟草瓶和西洋缎子等在上层社会很受欢迎。到了18世纪,来自俄国和北美洲的毛皮制品在中国也风靡一时。这种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
A.?受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市场影响?????????????????????????????B.?手工业水平被西方超越
C.?政府并不排斥民间的外贸往来?????????????????????????????D.?朝贡贸易重新焕发生机
【答案】
A
6.美国历史上有一种“处女地假说”,它认为在白人到来之前,北美是一片尚未被人类定居的纯粹的荒野。这一假说(???
)
A.揭示了北美的客观现实处女地假说
B.肯定了印第安人对环境的保护
C.为殖民掠夺提供了理论基础
D.导致欧洲殖民者在北美的争夺
【答案】
C
7.对下表所示世界人口变化状况分析的选项正确的是(????
)
欧洲
美国和加拿大
拉丁美洲
大洋洲
非洲
亚洲
总计(百万)
1650年
100
1
12
2
100
330
545
1750年
140
1
11
2
95
479
728
1850年
266
26
33
2
95
749
1171
1900年
401
81
63
6
120
937
1608
A.宗教改革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口增长
B.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处于持续增长状态
C.美洲作物传播是促进人口增长原因之一
D.世界上族群混合的现象成为时代的主流
【答案】
C
8.有学者研究指出,中世纪的城市是商业中心,是市民从事制造业或者做买卖的地方,所以市民就成了不同于领主、农民的第三类人。市民在从事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由此可知(??
)
A.?启蒙思想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
B.?市民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C.?市民受到宗教改革理论的冲击
D.?新经济活动有利于人文主义产生
【答案】
D
9.15世纪,欧洲人踏上戈雷岛(今非洲塞内加尔境内)后,一百多年里并未大兴土木,后来岛上开始密集修建集中连片的房屋,其中有妇产医院、学校、剧院和修道院等。戈雷岛的开发可能得益于(??
)
A.?新航路的开辟???????????????B.?西方的资本输出???????????????C.?黑奴贸易的兴盛???????????????D.?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C
10.在拉丁美洲的欧洲移民区域内,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依然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这反映了(??
)
A.?西方文化及宗教的先进性????????????????????????????????????B.?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多元共存
C.?文化与宗教信仰自然选择????????????????????????????????????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答案】
B
11.荷兰人德波是18世纪研究美洲问题的专家,他“相当成功地把新大陆的荒凉、孱弱和普遍低劣之形象传递给旧世界”。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
A.?美洲新大陆的真实面貌???????????????????????????????????????B.?人文主义已传播到美洲
C.?欧洲人对世界的自傲心态????????????????????????????????????D.?世界殖民体系已初步形成
【答案】
C
12.新航路开辟之前,波兰和匈牙利贵族要求农民提供最低限度的的劳动,因为不存在增加产量的诱因。但当面向市场的生产变得有利可图时,贵族很快就做出响应,大幅增加义务劳动的时间。最终,农民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从而成为没有迁移自由的农奴。据此可知(???
)
A.?贵族转变为新兴资产阶级????????????????????????????????????B.?农奴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C.?新航路开辟诱发价格革命????????????????????????????????????D.?世界市场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答案】
D
13.下列有关17—18世纪英荷殖民扩张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多成立垄断性质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掠夺????????B.?以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打开各国大门
C.?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主要特征?????????????????????????????D.?以垄断商路、掠夺金银、贩卖人口为主要方式
【答案】
B
14.对于16
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据此可知,对"价格革命"发生原因的认识(??
)
A.?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不同视角的研究有利于史学发展
C.?史学研究不必拘泥于传统观点?????????????????????????????D.?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答案】
D
15.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民族工业被消灭了,新的工业得以建立;“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由此可知(??
)
A.?资产阶级摧毁了各国的民族工业?????????????????????????B.?世界市场缩小了各国的差距
C.?资产阶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世界市场推动了贸易制度化
【答案】
C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
)
A.?水利工程???????????????????????????B.?交通设施???????????????????????????C.?教育制度???????????????????????????D.?议会制度
【答案】
B
2.“8月3日出发,到西印度群岛后,10月12日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
岛)登陆,到了岸上,探险队员在岸边升起旗子,宣布该岛归西班牙所有这次远航(??
)
A.?开辟了绕道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
B.?实现了由大西洋西行到达中国的目的
C.?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D.?推动了南瓜、玉米等农作物向世界传播
【答案】
D
3.《共产党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用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
)
A.?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B.?增强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
C.?加强了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
D.?使世界市场得以基本形成
【答案】
A
4.17世纪初,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应葡萄牙人,然而他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首先是荷兰与英国两国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袭击。这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B.?照奴贸易和英荷殖争霸的兴起
C.?东方没落和西方崛起???????????????????????????????????????????D.?欧洲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答案】
D
5.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再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最后到世界金融中心呈现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并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等几个发展阶段。下列关于各金融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北意大利金融”因新航路开辟而兴起
B.?“荷兰金融”衰落的重要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C.?“英国金融”兴起的起点是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D.?“美国金融”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
【答案】
B
6.?
1609年荷兰人在《海洋自由论》一书中提出“人人有权贸易”,“贸易自由”首次被宣告为国际交往的一项原则。此主张的实质是(???
)
A.?巩固荷兰在地中海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B.?挑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贸易霸权
C.?组织贸易垄断公司与英国、法国抗衡
D.?继承了启蒙运动倡导的天赋人权思想
【答案】
B
7.1493~1496年,哥伦布率西班牙船队第二次航渡美洲时,船对随行人员除了水手和军士,还有农夫、工匠等,他们携带了各种农具、生产装备,并带上了欧洲的各种农作物种子和藤条、秧苗、葡萄藤、甘蔗苗等。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A.??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推动了新大陆的经济开发
C.?丰富了欧洲的经济生活???????????????????????????????????????D.?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答案】
B
8.下表所示为荷兰上艾瑟尔省1602年/1675年至1795年人口变化情况统计。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荷兰(??
)
类别
年份
指数
年份
指数
总人口
1675
100
1795
217.6
非农人口
1675
100
1795
291.6
农业人口
1602
100
1795
162.6
在家庭规模农场上的农民数量
1602
100
1795
124.1
在农村的佃农数量
1602
100
1795
146.9
佃农和按日计酬的短工数量
1602
100
1795
224.0
注:1675年的人口指标与1602年的人口指标并没有太大区别
A.?经济结构相对稳定??????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C.?社会转型日益明显??????D.?家庭内部出现了分化
【答案】
C
9.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阻隔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15世纪,威尼斯商人经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总量就在750~1000吨,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不满。由此可见
A.?新航路的开辟与土耳其无关????????????????????????????????B.?历史认知随史料的补充而丰富完善
C.?新的史料总会颠覆传统观点????????????????????????????????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答案】
B
10.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答案】
C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材料二??
“……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材料三??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乌拉圭回合……经过近8年的艰苦谈判,各国终于基本达成一致,从而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基本框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下的可兑换。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交易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开始越来越积极。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
(1)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能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你认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什么?
(4)近四五百年来,世界经济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答案】
(1)时间:15、16世纪。事件:新航路开辟。
(2)变化:从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向世界性、相互依赖性转变。(意思相近即可)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3)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4)资本主义经济不断扩张;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个世界在15世纪末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系列从西班牙和葡萄牙起航的、将来把南北美洲和非洲及欧洲连起来并最终通向亚洲的远航均已起锚。新思想、新商品将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数量和速度向新世界转移。新的黎明又将欧洲推向了舞台中心,并为它披上一层金色的霞光,赐予它一个黄金时代。欧洲人不仅在探索世界,而且想统治世界。
——摘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西欧在经历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变的同时,思想和文化上也经历了一场洗礼。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有力和令人信服,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于是,欧洲的思想家雄心勃勃地展开了对人类思想的改造,他们期望用理性改变整个世界,希望用纯粹的理性分析来审视人类世界,找到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市场角度分析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人是如何“探索世界而且统治世界”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科技三个维度简述西欧经历的变化和洗礼。列举启蒙运动找到了的“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答案】
(1)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粗具规模;工业革命造成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工业革命后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连接为一体;积极开展海外贸易等。
(2)变化和洗礼:英法等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列举: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金时期,黄河夺淮入海;元明疏浚京杭运河:黄、淮、运汇集于江苏淮安清江浦镇。明清之际,清江浦“为河、漕、盐三处官、商荟萃之所”,大量官吏、兵弁驻扎,“侨民宿贾,巨室麟次”。当地“壅沙为岸”,“斥卤之田甚多”;居民“惟市井是食,语及田夫则退让不屑”。1855年,黄河决溢北流,河督裁撤。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清江浦运道难以疏浚,一度干涸。1900年,河运停办,漕粮全部由轮船招商局以大型海轮运输。清末民初,沪宁、津浦(南京浦口)和陇海等铁路干线相继建成通车后,清江浦彻底失去了旧时的繁盛景象。
——摘编自朱跃成《清江浦兴衰研究(1415—1949)》
材料二?
1666年,为避开西班牙的关税,里盖男爵经路易十四批准,在法国南部修建了连通大西洋与地中海的米迪运河,直到1897年国家才回购了运河的所有权。里盖修筑了当时的世界第一高坝以解决水位差问题,开凿了世界首条航运隧道,构思精良且富有实效的船闸更是令人赞叹。一位见过京杭运河船只盘坝的传教士说:“如果利用绞盘、靠臂力一点点提升船只的中国工人能见到我们的船闸,只需一个人就能轻而易举地操作,他们该会多么惊奇啊!”
——摘编自于冰《法国米迪运河考察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江浦渐趋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开通米迪运河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运河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答案】
(1)黄河改道、运河淤塞,失去水路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地位;官衙裁撤、河运停办,政治地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长期过度依赖商业发展,当地人普遍轻视农业的思想观念,阻碍当地经济正常发展;近代民族危机加剧,社会矛盾激化,战争造成社会动荡;轮船和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传入,彻底改变交通格局。
(2)法国王权强大,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君主国;资本主义发展,私人资本实力雄厚;新航路开辟以来,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西方国家争夺殖民霸权,这一时期西葡日趋衰落;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推动运河修筑技术发展。
(3)便利交通,兼具灌溉、防洪、供水输水、旅游等综合功能,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缩短航距,有利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有利于政府对沿线地区的财赋征收与行政控制;运河文物、沿岸特色景观和沿线城乡、人民记忆等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灿烂文明的重要象征与传承载体。
(
第
1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