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册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册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4 07:59:12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九单元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反映了(???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A.?中苏关系开始解冻??????????????????????????????????????????????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
B
2.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展核武器主要是为了
(???

A.??
增强国防实力?????????????????B.?对付美苏等国?????????????????C.?稳定世界秩序?????????????????D.?改变世界格局
【答案】
A
3.“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其最主要表现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B.?造成了一大批冤假错案
C.?公检法无法正常工作???????????????????????????????????????????D.?各级各部门遭到夺权风暴的袭击
【答案】
A
4.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47.3%
—16.3%
104%
A.?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C.?经济建设的急于求成,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D.?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C
5.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答案】
D
6.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D.?山东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C
7.从1962年到1966年,我国同西方国家谈判成交签约的大小成套设备项目二十余项,合同金额约3亿美元,其中到1966年底前建成五至六项,较之前有显著增加。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

A.?西方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变化
C.?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已被打破????????????????????????????????D.?中国外交发生了根本转变
【答案】
B
8.下表是“一五”时期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除单独标出外,单位均为万吨)
这反映出当时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经济发展目标提前实现???????????????????????????????????????D.?发展工业兼顾民生
【答案】
D
9.“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的工地中流行的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该史料可以说明
(???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B.?新兴力量的崛起——东方巨龙的腾飞
C.?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答案】
C
10.口号是一种文化符号,传达出不同的历史内涵。解读下表新中国成立以来流行口号的变化,其体现了我国
A.?主流思想深受国际环境影响????????????????????????????????B.?不同历史时期工作重心历经多次变化
C.?改革开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D.?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
【答案】
D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8月底
9月中旬
12月底
人民公社(个)
8730
16989
26578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
3778
8122
12325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
30.4
65.3
99.1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
4328
4781
4637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
C
2.历史上曾经先后有40多个国家,3
000多个国内单位派人去河北徐水县“取经学习”。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曾派记者前去看个究竟。他听了记者的汇报后说:“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苏联是土豆烧牛肉。”赫鲁晓夫评价的是中国(???

A.?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运动?????????????????C.?农业集体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D
3.1962年1月至2月,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著名的七千人大会”,指出了几年来工作的缺点情错误,总结了16条基本经验。同时又强调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不能动。这次会议(???

A.??
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B.?根源于中苏之间关系的恶化
C.?有利于“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
【答案】
D
4.1962年3月,毛泽东针对公安工作指出:“刑法需要制定,民法也需要制定,没有法律不行”。1964年7月形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该草案共3编、24章、262条,包括总则、财产的所有、财产的流转。这反映出(??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B.?“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C.?依法治国方针正式形成???????????????????????????????????????D.?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答案】
D
5.2000年,受表彰的全国劳模中,“企业一线职工1085人,占36.78%;农民560人,占19%”。2015年与2010年的表彰情况相比,“企业一线职工占企业人选的比例由55%提高到57%,农民工占农民的比例从6%提高到25%”。这些数字的变化凸显了(??

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B.?农业基础地位的增强
C.?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答案】
C
6.1953年,外贸部提出“凡对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商品,保证国内供应是需要的,……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来以供应出口;凡对国计民生关系较小的商品,应积极组织出口;有些商品更可适当节减国内市场需要,以满足出口需要。”
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的孤立封锁???????????????????????????????????????????B.?积极支援社会主义国家
C.?加快农业合作化进程???????????????????????????????????????????D.?为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答案】
D
7.1979年10月,邓小平指出:“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们的劳动、斗争和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这表明,当时中央(??

A.?调整恢复了党的文艺政策????????????????????????????????????B.?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艺
C.?鼓励文艺事业对外开放???????????????????????????????????????D.?要求文艺为经济建设服务
【答案】
A
8.历史学家金冲及认为:“在当年物质非常缺乏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些粮票、布票、油票,一切都听任自由市场去处理,恐怕许多人连最起码的穿着和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个时候采取这个措施是一个不得已而又很成功、有利于人民的措施。”该观点(???

A.?否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B.?认为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有优势
C.?表明旧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
D.?肯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
【答案】
D
9.1972年,中共中央批准恢复华侨旅行社总社,成立华侨问讯处,处理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来信来访、查找亲人等事宜,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来到中国参观和探亲。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左”倾错误思想逐渐消除????????????????????????????????B.?海外华侨支持对外开放
C.?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改善???????????????????????????????????????D.?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答案】
C
10.1949—1957年,随着战后经济恢复以及“一五计划”顺利推进,我国城市化率由10.6%升至15.4%;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出现了“中国式”的逆城市化现象;1978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这一切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
A.?深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影响????????????????????????????????B.?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
C.?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城市体系????????????????????????????????D.?走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
【答案】
A
11.1971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由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国发起的一份提案。该提案表决如下: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苏联、英国、法国等76票赞成,美国、日本等35票反对,西班牙等17票弃权。史称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该决议能通过,主要原因有(??

①第三世界国家的有力支持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
③美国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④基辛格秘密访华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12.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
B.?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值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答案】
C
13.195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80万元增为546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2
000种。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科学院的每位导师所带研究生从5个增加到10个。这反映了当时(???
)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
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中国科学院已成为科研的领导机构
【答案】
C
14.1964
年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工人、干部、资金、设备等大量涌向中西部地区,仅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在西南、西北部新建、扩建和续建的大中型项目达300余项,内迁工厂400
多个。中央财政也重点投向内地,仅1965—1967年,国家对四川省的投资就占到全国的14.5%。这一历史现象(???

A.??
旨在建立相对完善的工业制造体系????????????????????B.?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正在有序进行
C.?巩固了国防安全调整了工业的布局??????????????????????D.?符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设特点
【答案】
C
15.据下列中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答案】
C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1962-1963年,全国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小商小贩的发展比较稳定。到1964年底,全国小商小贩又恢复到247万人,其中个体商贩50多万人。这表明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
C.?完全纠正了“左”倾错误
D.?为调整经济放宽相关政策
【答案】
D
2.1949年,美国制定《出口管制法》,对中国实施“贸易管制……禁止向中国输送包括军火、钢铁、车船在内的战略物资。1996年,美国操纵签署《瓦森纳协定》,主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实行技术出口的禁令。这主要反映了美国(
??)
A.?固守对华外交孤立政策
B.?利用技术优势推行单边主义
C.?打压中国图谋由来已久
D.?极力阻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
C
3.20世纪60年代,河南红旗渠工程开工后,林具全具50万人口中,先后参加工程建设的达到30万。整个修渠工程队不计报酬,形成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由此可知,红旗渠精神的伟大内涵包括(??

A.?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B.?依靠群众,互助友爱
C.?自力更生,协调攻关
D.?立足自身,敢于创新
【答案】
A
4.1958年,曾任公社书记的李丙炎说:“那时吹牛皮,我觉得是政治需要,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看不起我们,我们就得自己给自己壮胆,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于是就放心地放起高产‘卫星'来。”据此可知,李丙炎认为当时“大放卫星”(
??)
A.?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C.?有其特殊的历史现实背景????????????????????????????????????D.?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
C
5.某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据此可知(??

A.?当时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B.?改革开放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
【答案】
A
6.长沙的国家粮食市场于1958年2月关闭,1962年8月逐步恢复,1963年7月暂停开放,1964年1月再度开放,“文化大革命”后又相继关闭。成都的国家粮食市场在1957年关闭后,也曾于1962年、1963年和1965年一度开放,“文化大革命”间彻底关闭。据此可知(
??)
A.?农业经济在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B.?政府在计划与市场关系方面的曲折探索
C.?国家在固定的时间开放粮食市场?????????????????????????D.?市场在计划经济时代促进了农业的进步
【答案】
B
7.1974年,我国铁路运输严重堵塞,当年全国货运量只完成计划的92%,比1973年少运货物4321万吨。但是到1975年4月底,堵塞情况严重的几个铁路局就已经全部疏通,全国20个铁路局中有19个超额完成计划。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
??)
A.?二五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B.?过度依赖苏联援助
C.?政治局势影响经济建设
D.?浮夸风气有增无减
【答案】
C
8.1957-1960年中国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该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刺激
B.?国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
C.?对当时国情缺乏理性认识
D.?长期学习苏联模式的影响
【答案】
C
9.1962年3月7日,中央财经小组组长陈云发表讲话。他提出:今年的年度计划要做相当大的调整,要准备对重工业、基本建设的指标“伤筋动骨”,要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此计划旨在(??

A.?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B.?确立农业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C.?继续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摆脱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
【答案】
C
10.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明确规定美国官员不许和中国官员握手的历史,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得到了改变。这反映了(??

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美国外交政策彻底改变
C.?中美关系受国际形势影响
D.?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答案】
C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材料二: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以上材料均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
(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竞争;美国国内的呼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
(2)影响:提高国际地位;遏制苏联;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文化发展。
2.材料一
有学者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作为节点,对党的历史进行分期,整理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分期示意图”如下: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党史分期应突出党的发展历程,即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具体的历史条件和任务制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执行情况。同时,应重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即中国共产党发挥的社会历史作用与突出贡献。
(1)在材料一①②③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任选材料一“示意图”中的两个时期,说明这样分期的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认识。
【答案】
(1)内容:①遵义会议②1956年9月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期的理由(示例):
第一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这个时期为党成立并从幼稚走向成熟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还没有能够成为党的领导核心,但已开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进行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运动,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等),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及其制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不断前进。
第二时期:1935年1月遵义会议到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
这个时期为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得到全党公认,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从党的领导状况看,党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已经成熟,不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领导全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不断发展,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将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个时期:自1956年9月中共八大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这个时期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有过成功,也有过曲折。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党与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通过几个五年计划,取得一系列建设成就,如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功探索及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第四个时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
这个时期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领导全国人民开始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功探索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及政策。全党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50、70年代我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答案】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50、70年代的外交成就:建国初与苏联等十七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70年代西方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新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1


3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九单元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反映了(???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A.?中苏关系开始解冻??????????????????????????????????????????????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展核武器主要是为了
(???

A.??
增强国防实力?????????????????B.?对付美苏等国?????????????????C.?稳定世界秩序?????????????????D.?改变世界格局
3.“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其最主要表现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B.?造成了一大批冤假错案
C.?公检法无法正常工作???????????????????????????????????????????D.?各级各部门遭到夺权风暴的袭击
4.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47.3%
—16.3%
104%
A.?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C.?经济建设的急于求成,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D.?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5.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6.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D.?山东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
7.从1962年到1966年,我国同西方国家谈判成交签约的大小成套设备项目二十余项,合同金额约3亿美元,其中到1966年底前建成五至六项,较之前有显著增加。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

A.?西方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变化
C.?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已被打破????????????????????????????????D.?中国外交发生了根本转变
8.下表是“一五”时期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除单独标出外,单位均为万吨)
这反映出当时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经济发展目标提前实现???????????????????????????????????????D.?发展工业兼顾民生
9.“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的工地中流行的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该史料可以说明
(???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B.?新兴力量的崛起——东方巨龙的腾飞
C.?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10.口号是一种文化符号,传达出不同的历史内涵。解读下表新中国成立以来流行口号的变化,其体现了我国
A.?主流思想深受国际环境影响????????????????????????????????B.?不同历史时期工作重心历经多次变化
C.?改革开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D.?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8月底
9月中旬
12月底
人民公社(个)
8730
16989
26578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
3778
8122
12325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
30.4
65.3
99.1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
4328
4781
4637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历史上曾经先后有40多个国家,3
000多个国内单位派人去河北徐水县“取经学习”。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曾派记者前去看个究竟。他听了记者的汇报后说:“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苏联是土豆烧牛肉。”赫鲁晓夫评价的是中国(???

A.?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运动?????????????????C.?农业集体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62年1月至2月,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著名的七千人大会”,指出了几年来工作的缺点情错误,总结了16条基本经验。同时又强调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不能动。这次会议(???

A.??
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B.?根源于中苏之间关系的恶化
C.?有利于“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
4.1962年3月,毛泽东针对公安工作指出:“刑法需要制定,民法也需要制定,没有法律不行”。1964年7月形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该草案共3编、24章、262条,包括总则、财产的所有、财产的流转。这反映出(??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B.?“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C.?依法治国方针正式形成???????????????????????????????????????D.?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5.2000年,受表彰的全国劳模中,“企业一线职工1085人,占36.78%;农民560人,占19%”。2015年与2010年的表彰情况相比,“企业一线职工占企业人选的比例由55%提高到57%,农民工占农民的比例从6%提高到25%”。这些数字的变化凸显了(??

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B.?农业基础地位的增强
C.?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6.1953年,外贸部提出“凡对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商品,保证国内供应是需要的,……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来以供应出口;凡对国计民生关系较小的商品,应积极组织出口;有些商品更可适当节减国内市场需要,以满足出口需要。”
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的孤立封锁???????????????????????????????????????????B.?积极支援社会主义国家
C.?加快农业合作化进程???????????????????????????????????????????D.?为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7.1979年10月,邓小平指出:“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们的劳动、斗争和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这表明,当时中央(??

A.?调整恢复了党的文艺政策????????????????????????????????????B.?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艺
C.?鼓励文艺事业对外开放???????????????????????????????????????D.?要求文艺为经济建设服务
8.历史学家金冲及认为:“在当年物质非常缺乏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些粮票、布票、油票,一切都听任自由市场去处理,恐怕许多人连最起码的穿着和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个时候采取这个措施是一个不得已而又很成功、有利于人民的措施。”该观点(???

A.?否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B.?认为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有优势
C.?表明旧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
D.?肯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
9.1972年,中共中央批准恢复华侨旅行社总社,成立华侨问讯处,处理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来信来访、查找亲人等事宜,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来到中国参观和探亲。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左”倾错误思想逐渐消除????????????????????????????????B.?海外华侨支持对外开放
C.?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改善???????????????????????????????????????D.?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0.1949—1957年,随着战后经济恢复以及“一五计划”顺利推进,我国城市化率由10.6%升至15.4%;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出现了“中国式”的逆城市化现象;1978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这一切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
A.?深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影响????????????????????????????????B.?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
C.?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城市体系????????????????????????????????D.?走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
11.1971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由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国发起的一份提案。该提案表决如下: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苏联、英国、法国等76票赞成,美国、日本等35票反对,西班牙等17票弃权。史称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该决议能通过,主要原因有(??

①第三世界国家的有力支持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
③美国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④基辛格秘密访华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
B.?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值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13.195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80万元增为546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2
000种。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科学院的每位导师所带研究生从5个增加到10个。这反映了当时(???
)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
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中国科学院已成为科研的领导机构
14.1964
年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工人、干部、资金、设备等大量涌向中西部地区,仅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在西南、西北部新建、扩建和续建的大中型项目达300余项,内迁工厂400
多个。中央财政也重点投向内地,仅1965—1967年,国家对四川省的投资就占到全国的14.5%。这一历史现象(???

A.??
旨在建立相对完善的工业制造体系????????????????????B.?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正在有序进行
C.?巩固了国防安全调整了工业的布局??????????????????????D.?符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设特点
15.据下列中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1962-1963年,全国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小商小贩的发展比较稳定。到1964年底,全国小商小贩又恢复到247万人,其中个体商贩50多万人。这表明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
C.?完全纠正了“左”倾错误
D.?为调整经济放宽相关政策
2.1949年,美国制定《出口管制法》,对中国实施“贸易管制……禁止向中国输送包括军火、钢铁、车船在内的战略物资。1996年,美国操纵签署《瓦森纳协定》,主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实行技术出口的禁令。这主要反映了美国(
??)
A.?固守对华外交孤立政策
B.?利用技术优势推行单边主义
C.?打压中国图谋由来已久
D.?极力阻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20世纪60年代,河南红旗渠工程开工后,林具全具50万人口中,先后参加工程建设的达到30万。整个修渠工程队不计报酬,形成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由此可知,红旗渠精神的伟大内涵包括(??

A.?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B.?依靠群众,互助友爱
C.?自力更生,协调攻关
D.?立足自身,敢于创新
4.1958年,曾任公社书记的李丙炎说:“那时吹牛皮,我觉得是政治需要,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看不起我们,我们就得自己给自己壮胆,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于是就放心地放起高产‘卫星'来。”据此可知,李丙炎认为当时“大放卫星”(
??)
A.?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C.?有其特殊的历史现实背景????????????????????????????????????D.?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5.某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据此可知(??

A.?当时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B.?改革开放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
6.长沙的国家粮食市场于1958年2月关闭,1962年8月逐步恢复,1963年7月暂停开放,1964年1月再度开放,“文化大革命”后又相继关闭。成都的国家粮食市场在1957年关闭后,也曾于1962年、1963年和1965年一度开放,“文化大革命”间彻底关闭。据此可知(
??)
A.?农业经济在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B.?政府在计划与市场关系方面的曲折探索
C.?国家在固定的时间开放粮食市场?????????????????????????D.?市场在计划经济时代促进了农业的进步
7.1974年,我国铁路运输严重堵塞,当年全国货运量只完成计划的92%,比1973年少运货物4321万吨。但是到1975年4月底,堵塞情况严重的几个铁路局就已经全部疏通,全国20个铁路局中有19个超额完成计划。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
??)
A.?二五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B.?过度依赖苏联援助
C.?政治局势影响经济建设
D.?浮夸风气有增无减
8.1957-1960年中国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该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刺激
B.?国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
C.?对当时国情缺乏理性认识
D.?长期学习苏联模式的影响
9.1962年3月7日,中央财经小组组长陈云发表讲话。他提出:今年的年度计划要做相当大的调整,要准备对重工业、基本建设的指标“伤筋动骨”,要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此计划旨在(??

A.?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B.?确立农业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C.?继续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摆脱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
10.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明确规定美国官员不许和中国官员握手的历史,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得到了改变。这反映了(??

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美国外交政策彻底改变
C.?中美关系受国际形势影响
D.?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材料二: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以上材料均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材料一
有学者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作为节点,对党的历史进行分期,整理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分期示意图”如下: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党史分期应突出党的发展历程,即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具体的历史条件和任务制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执行情况。同时,应重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即中国共产党发挥的社会历史作用与突出贡献。
(1)在材料一①②③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任选材料一“示意图”中的两个时期,说明这样分期的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认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50、70年代我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

1


3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