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时练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乾县期末)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C.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在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从物理的角度来区别: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校园内植树,校外传来的噪声可以被树木阻挡,从而减弱噪声,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而喇叭是声源,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传播过程中减弱,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2.(2021·北海模拟)“东方红3号”是我国首艘,同样也是世界第4艘获得静音科考级证书的科考船,这说明,我国在静音考察船领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B.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
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A不符合题意;
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B符合题意;
C.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声波,C不符合题意;
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必然会产生声音。
3.(2021·邵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
A.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B.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
【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减弱噪声主要有三种途径,从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声源处减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直接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C。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4.(2021·湘西)张吉怀高铁(即张家界—吉首—怀化高速铁路)即将开通,工人师傅在铁路经过有住户的地方加装了隔音墙。隔音墙的作用是( )
A.声源处减弱噪音 B.传播途中减弱噪音
C.人耳处减弱噪音 D.以上都正确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减弱噪音通常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隔音墙的作用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5.(2021·昆明)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减小大气污染 B.减小噪声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分别是在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声源处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深刻理解题意,从中挖掘措施中所包含的知识。
6.(2021·天津)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答案】A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禁止鸣笛是禁止声源振动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是防止噪声产生,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7.(2020八上·大埔期末)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噪声产生环节处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着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即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B符合题意;
C.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8.(2020八上·凤凰期末)空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空心玻璃棉是一种新型的吸声材料,广泛应用在建筑中,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中有效的减弱了噪声。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9.(2020八上·南宁期末)疫情期间,小明在家学习,为减少噪声干扰将门窗关闭 以下控制噪声的方法与小明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墙
C.张贴禁止鸣笛标志牌 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A不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
C.张贴禁鸣笛的标志牌,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不合题意;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0.(2021八下·长春开学考)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
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属于阻断噪声的传播,故B正确。
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1.(2020八上·长沙期末)万家丽路自北向南贯穿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在给大家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噪声困扰。为此,政府部门在道路两旁加装了高高的隔音板以减弱噪音,下列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在道路醒目位置安装噪声监测仪
B.城市禁止鸣笛
C.校园周边密集种植各种树木
D.工厂工人戴上耳罩
【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政府部门在道路两旁加装了高高的隔音板以减弱噪音是通过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A.在道路醒目位置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起到监测噪声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城市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不符合题意;
C.校园周边密集种植各种树木,是通过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C符合题意;
D.工厂工人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2.(2020八上·凌云期末)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如图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学校周围植树
B.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C. 闹市区安装噪声监控装置
D. 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B符合题意;
C.安装噪声监控装置只能检测出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二、填空题
13.(2020八上·富平期末)物理学中规定噪声是物体做 振动产生的,关闭门窗是在 减弱噪声,同时也减弱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无规则;传播过程;响度;大于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物理学中规定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关闭门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同时也减小了声音的响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一样,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故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分析】从物理学的角度考虑,把波形有规律的称为乐音,波形没有规律的称为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都成为噪声;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都会影响声音的响度;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14.(2020八上·凤凰期末)探测器探测到的两种声音振动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确定 是噪声, 是乐音。
【答案】甲;乙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噪声用物理学角度来说是杂乱无章的振动,月因在物理学的角度上是规则的振动。甲图是噪声,乙图是乐音。
故答案为:甲;乙
【分析】噪声在物理学角度上来说是杂乱无章的振动,但噪声在环保角度上只要影响人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15.(2020八上·邳州期中)某商场门前路旁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77.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 ,该装置 (选填“有”或“没有”)吸收和减弱噪声的作用。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 减弱噪声。
【答案】分贝(dB);没有;在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77.0的单位是分贝(dB),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它没有吸收和减弱噪声的作用。关闭门窗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物体的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都会影响声音的响度;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6.(2020八上·揭西月考)正在睡午觉的小超被姥姥在家门口放的广场舞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姥姥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姥姥知道小超睡醒后要学习,于是把音量调小了,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
【答案】噪声;人耳处;声源处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是振动起来有规律的、好听的声音, 噪音是无规律又杂乱无章的声音。从环境角度上看,凡是让人在生活、工作等过程中感觉到心情舒畅,内心愉快等声音都可以称之为乐音,反之,让人感到厌恶、烦躁等消极感的声音则为噪音,广场舞音乐让小超感到不开心,所以是噪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干扰。姥姥把音量调小了,即减小了声源的响度,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7.(2020八上·乾安期中)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
【答案】传播过程;声源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噪声的声源和人耳之间,采取的措施,即从传播过程的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噪声的产生即声源处减少噪声。
【分析】阻断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8.(2020八上·上思期中)“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是在 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是在 减弱噪声的。
【答案】人耳处;声源处;人耳处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掩耳盗铃”和用棉花塞住耳孔是为了然声音不进入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无声手枪”是减弱声音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9.(2020八上·奉贤期中)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常会产生“震耳欲聋”的声音,周边居民认为此声音为 选填(“噪音”或“乐音”),因此在高架道路的两侧设有较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控制 。
【答案】噪音;噪声的传播途径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城市高架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常会产生“震耳欲聋”的声音,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此声音为噪声。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从环境的角度看,凡是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一是从声源处,二是从传播过程中,三是从人耳处。
20.(2020八上·灌云期中)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答案】传播过程;人耳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三、实验探究题
21.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请回答: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由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 处减弱,在 过程中减弱;在 处减弱.
(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提出二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措施 .
【答案】(1)无规则
(2)声源;传播;人耳
(3)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1)噪声是一种引起人烦躁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由于噪声是一种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2)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还有最简单的就是带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3)校外如果有噪声源,找到它,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22.(2019八上·广州月考)
(1)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a和图b进行对比,图 响度较大。
(2)如甲图,是某道路噪声监测器,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乙图是马路上常见的标志,此标志是从 减少噪声污染。
【答案】(1)d;a
(2)响度;增大
(3)声源处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结合声音的波形图可知,d图中的波形没有规律,声音杂乱无章是噪声的波形图;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ab两图中,a的振幅较大,b的振幅小,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A的响度大。(2)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其原理是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若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其噪声变强,所以噪声监测器的数字将会变大。(3)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1)从物理学的角度考虑,把波形有规律的称为乐音,波形没有规律的称为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都成为噪声;
(2)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都会影响声音的响度。
(3)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23.(2020八上·北京期中)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钟表放到一个盒子里,用衣服盖住钟表,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更换不同材料,仿照步骤2,再做四次,将数据记录,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材料 袜子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 1.2 2.1 2.8 3.7 5.2
请你回答问题:
(1)在小华设计的实验中,他依据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来判断物体的隔音性能,这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根据表中所示数据可以初步判断,上表所示的五种材料中 的隔音效果最好。
(3)在控制噪声的方法中,“隔音”是采用了 (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的方法减弱噪音。
【答案】(1)转换法
(2)袜子
(3)阻断噪声传播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依据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来判断物体的隔音性能,将隔音性能好坏转换为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的远近,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2)听不见声音的距离越小,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袜子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最小,所以袜子的隔音效果越好。(3)隔音既不是在生源处减弱噪声,也不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而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隔音。所以“隔音”是采用了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减弱噪音。
【分析】(1)转换法是把一种不明显、不容易测量的量转化为一种容易测量的量;
(2)距离越短,说明物体的隔音效果越好,结合数据分析求解即可;
(3)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 / 1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时练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乾县期末)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C.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在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2021·北海模拟)“东方红3号”是我国首艘,同样也是世界第4艘获得静音科考级证书的科考船,这说明,我国在静音考察船领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B.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
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3.(2021·邵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
A.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B.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
4.(2021·湘西)张吉怀高铁(即张家界—吉首—怀化高速铁路)即将开通,工人师傅在铁路经过有住户的地方加装了隔音墙。隔音墙的作用是( )
A.声源处减弱噪音 B.传播途中减弱噪音
C.人耳处减弱噪音 D.以上都正确
5.(2021·昆明)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减小大气污染 B.减小噪声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6.(2021·天津)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7.(2020八上·大埔期末)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噪声产生环节处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着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8.(2020八上·凤凰期末)空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无法判断
9.(2020八上·南宁期末)疫情期间,小明在家学习,为减少噪声干扰将门窗关闭 以下控制噪声的方法与小明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墙
C.张贴禁止鸣笛标志牌 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10.(2021八下·长春开学考)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
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11.(2020八上·长沙期末)万家丽路自北向南贯穿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在给大家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噪声困扰。为此,政府部门在道路两旁加装了高高的隔音板以减弱噪音,下列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在道路醒目位置安装噪声监测仪
B.城市禁止鸣笛
C.校园周边密集种植各种树木
D.工厂工人戴上耳罩
12.(2020八上·凌云期末)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如图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学校周围植树
B.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C. 闹市区安装噪声监控装置
D. 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二、填空题
13.(2020八上·富平期末)物理学中规定噪声是物体做 振动产生的,关闭门窗是在 减弱噪声,同时也减弱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4.(2020八上·凤凰期末)探测器探测到的两种声音振动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确定 是噪声, 是乐音。
15.(2020八上·邳州期中)某商场门前路旁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77.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 ,该装置 (选填“有”或“没有”)吸收和减弱噪声的作用。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 减弱噪声。
16.(2020八上·揭西月考)正在睡午觉的小超被姥姥在家门口放的广场舞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姥姥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姥姥知道小超睡醒后要学习,于是把音量调小了,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
17.(2020八上·乾安期中)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
18.(2020八上·上思期中)“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是在 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是在 减弱噪声的。
19.(2020八上·奉贤期中)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常会产生“震耳欲聋”的声音,周边居民认为此声音为 选填(“噪音”或“乐音”),因此在高架道路的两侧设有较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控制 。
20.(2020八上·灌云期中)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
21.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请回答: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由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 处减弱,在 过程中减弱;在 处减弱.
(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提出二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措施 .
22.(2019八上·广州月考)
(1)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a和图b进行对比,图 响度较大。
(2)如甲图,是某道路噪声监测器,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乙图是马路上常见的标志,此标志是从 减少噪声污染。
23.(2020八上·北京期中)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钟表放到一个盒子里,用衣服盖住钟表,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更换不同材料,仿照步骤2,再做四次,将数据记录,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材料 袜子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 1.2 2.1 2.8 3.7 5.2
请你回答问题:
(1)在小华设计的实验中,他依据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来判断物体的隔音性能,这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根据表中所示数据可以初步判断,上表所示的五种材料中 的隔音效果最好。
(3)在控制噪声的方法中,“隔音”是采用了 (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的方法减弱噪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从物理的角度来区别: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校园内植树,校外传来的噪声可以被树木阻挡,从而减弱噪声,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而喇叭是声源,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传播过程中减弱,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A不符合题意;
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B符合题意;
C.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声波,C不符合题意;
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必然会产生声音。
3.【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减弱噪声主要有三种途径,从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声源处减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直接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C。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4.【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减弱噪音通常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隔音墙的作用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5.【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分别是在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声源处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深刻理解题意,从中挖掘措施中所包含的知识。
6.【答案】A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禁止鸣笛是禁止声源振动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是防止噪声产生,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7.【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即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B符合题意;
C.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8.【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空心玻璃棉是一种新型的吸声材料,广泛应用在建筑中,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中有效的减弱了噪声。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9.【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A不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
C.张贴禁鸣笛的标志牌,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不合题意;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0.【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属于阻断噪声的传播,故B正确。
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1.【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政府部门在道路两旁加装了高高的隔音板以减弱噪音是通过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A.在道路醒目位置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起到监测噪声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城市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不符合题意;
C.校园周边密集种植各种树木,是通过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C符合题意;
D.工厂工人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2.【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B符合题意;
C.安装噪声监控装置只能检测出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3.【答案】无规则;传播过程;响度;大于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物理学中规定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关闭门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同时也减小了声音的响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一样,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故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分析】从物理学的角度考虑,把波形有规律的称为乐音,波形没有规律的称为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都成为噪声;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都会影响声音的响度;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14.【答案】甲;乙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噪声用物理学角度来说是杂乱无章的振动,月因在物理学的角度上是规则的振动。甲图是噪声,乙图是乐音。
故答案为:甲;乙
【分析】噪声在物理学角度上来说是杂乱无章的振动,但噪声在环保角度上只要影响人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15.【答案】分贝(dB);没有;在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77.0的单位是分贝(dB),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它没有吸收和减弱噪声的作用。关闭门窗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物体的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都会影响声音的响度;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6.【答案】噪声;人耳处;声源处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是振动起来有规律的、好听的声音, 噪音是无规律又杂乱无章的声音。从环境角度上看,凡是让人在生活、工作等过程中感觉到心情舒畅,内心愉快等声音都可以称之为乐音,反之,让人感到厌恶、烦躁等消极感的声音则为噪音,广场舞音乐让小超感到不开心,所以是噪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干扰。姥姥把音量调小了,即减小了声源的响度,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7.【答案】传播过程;声源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噪声的声源和人耳之间,采取的措施,即从传播过程的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噪声的产生即声源处减少噪声。
【分析】阻断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8.【答案】人耳处;声源处;人耳处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掩耳盗铃”和用棉花塞住耳孔是为了然声音不进入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无声手枪”是减弱声音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9.【答案】噪音;噪声的传播途径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城市高架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常会产生“震耳欲聋”的声音,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此声音为噪声。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从环境的角度看,凡是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一是从声源处,二是从传播过程中,三是从人耳处。
20.【答案】传播过程;人耳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21.【答案】(1)无规则
(2)声源;传播;人耳
(3)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1)噪声是一种引起人烦躁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由于噪声是一种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2)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还有最简单的就是带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3)校外如果有噪声源,找到它,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22.【答案】(1)d;a
(2)响度;增大
(3)声源处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结合声音的波形图可知,d图中的波形没有规律,声音杂乱无章是噪声的波形图;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ab两图中,a的振幅较大,b的振幅小,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A的响度大。(2)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其原理是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若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其噪声变强,所以噪声监测器的数字将会变大。(3)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1)从物理学的角度考虑,把波形有规律的称为乐音,波形没有规律的称为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都成为噪声;
(2)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都会影响声音的响度。
(3)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23.【答案】(1)转换法
(2)袜子
(3)阻断噪声传播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依据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来判断物体的隔音性能,将隔音性能好坏转换为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的远近,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2)听不见声音的距离越小,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袜子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最小,所以袜子的隔音效果越好。(3)隔音既不是在生源处减弱噪声,也不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而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隔音。所以“隔音”是采用了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减弱噪音。
【分析】(1)转换法是把一种不明显、不容易测量的量转化为一种容易测量的量;
(2)距离越短,说明物体的隔音效果越好,结合数据分析求解即可;
(3)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