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 新人教必修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一历史 新人教必修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02 17:3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用多媒体显示二战后留下的垃圾和废墟。在满目疮痍的氛围中,问“如何重建家园 ”,导入新课。采用 “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教学难点:
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导入新课:
1、凯恩斯主义:
(1)产生的背景:
(2)主张:
(3)特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
实现充分就业
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
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后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原因:
(1)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2)利用科技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1)表现:
2、黄金时期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2)特点:
(1)表现:
①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出现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②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直接原因)
生产相对过剩且停滞;失业严重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
3、70年代的“滞胀”现象
4、混合经济
应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3)原因:
分组讨论:
伟人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又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积极作用: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消极不足: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加剧了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97年金融危机、美01年经济衰退)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3、福利国家的概况:
1、目的:
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
“劫”富济贫
2、实质:
(1)过程:
成功实践:20世纪30年代
发展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 20世纪八十年代
二、建立“福利国家”
(2)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的基础
(生产力提高)
(3)社会福利资金来源
(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4)福利种类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
(5)特点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英国婴儿
















英国养老院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日本
联邦德国
英国
意大利
2.7%
18.4%
13.7%
20.6%
材料: 德国:有人要求政府给自己买结婚戒指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
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800欧元,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欧洲的福利制度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福利国家制度的?
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评价: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探究: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想一想: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学思之窗]
请同学们思考“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与“福利国家”的联系与区别?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1、第三产业的兴起
(2)兴起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作用:
① 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② 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2、“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美国知识经济的表现:
①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
②良性运行
A、化解通货膨胀 B、财政赤字消失
C、失业率降到最低 D、市场繁荣
(3)特点:
①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
②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同时出现,
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
③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4)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
上帝在上网
检测鞋质量的机器
工作人员通过因特网接收各地的订单
即兴演讲:
同学们,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你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
克隆羊多利
美国航天飞机
人造卫星
日本磁悬浮列车
美国航天飞机
克隆羊多利
教学设计特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对教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 ‘新经济’ 的出现”三个部分,用“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应用新颖的材料,发掘教学资源,立足历史,呼应现实,培养学生辨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战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为了争夺土地而引发了多次战争即中东战争。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发动了对以色列的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军队在美国的帮助下,扭转了战争初期被动局面。对此,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采用提价、减产、禁运等措施,支持埃及和叙利亚的战争,这样1973年底到1974年初,中东石油价格提高了近三倍,油价从每桶3美元猛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由此引发了石油危机。
(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使用的石油大部分要从中东进口,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付更多的钱购买石油,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物价上涨,由此也引发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石油危机
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两大标志:一是电脑代替人脑;二是互联网的开通,以数字为基础的经济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一切.
知识经济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终止。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展开,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新型工业部门,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
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