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草原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4 10: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候课指导:
1、 课本打开(第2页),
双色笔(脱帽竖放)练习本准备好;
2、调整到最佳状态,精神抖擞准备开始上课;
3、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手搭桥;
4、默看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一 触 摸 自 然 课文 体裁 作者 一课一得 思想感情
《草原》 散文 老舍 情景交融 赞美草原风光
讴歌蒙汉情深
《丁香结》 散文 宗璞(pú) 借物喻理
乐观豁达去面对生活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古诗 孟浩然 苏轼 辛弃疾 借景抒情
羁旅之思
对西湖奇景的喜爱和赞美
热爱大自然,企盼丰年
《花之歌》 散文诗 纪伯伦 借物抒情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 草 原
描写草原的词语: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碧波万顷 绿草如茵
青草连天 一望无垠 水草鲜美
词语积累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作家,有“人民艺术家”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
毯 玻 裳 虹 蹄 腐 稍
绿毯 玻璃 衣裳 彩虹 马蹄 腐朽 稍微
毛毯 玻罩 霓虹灯 铁蹄 腐败 稍等
微 璃
微笑 琉璃
微风 玻璃
蒙古包
měng
蒙古族
měng
蒙骗
mēng
欺骗。
启蒙
méng
没有知识,愚昧。
蒙上一层纸
méng
覆盖。
学认字
词语解释
1.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2.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3.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4.翠色欲流:形容翠绿的颜色很浓,就像水要流动一样。
5.一碧千里:形容草原十分宽广。
自学指导一:读一读
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注意每个字的发音,边读边思考,本文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描述了哪几幅画面?
3分钟后对照答案,比比谁总结的最准确、谁的自学效果最棒!
草原风光图1段
喜迎远客图
2-3段
主客联欢图4-5段




三 部分
草 原
事情的发展顺序
草原景美
蒙汉情深
主客相见
盛情款待
联欢话别
草原美景
喜迎远客
五个小标题
襟( )带舞

一、补充词语。
( )碧千里
久立( )望
高歌( )曲
翠色( )流
群马( )驰





课堂演练
候课指导:
1、 课本打开(第2页),
双色笔(脱帽竖放)练习本准备好;
2、调整到最佳状态,精神抖擞准备开始上课;
3、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手搭桥;
4、默看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一 触 摸 自 然 课文 体裁 作者 一课一得 思想感情
《草原》 散文 老舍 情景交融 赞美草原风光
讴歌蒙汉情深
《丁香结》 散文 宗璞(pú) 借物喻理
乐观豁达去面对生活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古诗 孟浩然 苏轼 辛弃疾 借景抒情
羁旅之思
对西湖奇景的喜爱和赞美
热爱大自然,企盼丰年
《花之歌》 散文诗 纪伯伦 借物抒情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 草 原
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完成思考题,根据要求在文中进行标注,边读边思考,5分钟后,比一比谁的答案最准确、最完整!
1.(草原风光图)在这一部分用横线画出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波浪线画出作者的感受。
2.第2自然段写出了草原人民怎样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1.(草原风光图)在这一部分用横线画出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波浪线画出作者的感受。
草原风光图
(课后第二题)
思考题1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大草原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的。
辽阔清朗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绿毯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草原
大花
羊群

色彩迷人
比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是用水墨和淡的颜料在宣纸上涂抹。
渲染
指用线条画出事物的轮廓。
勾勒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
生机勃勃
第1自然段除了草原风光还写了作者自身的感受,找出相应的句子,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拟人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初到草原的感受。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自然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讨论: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课后第二题)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情景交融,景中含情,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浓烈,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 ,空气是 ,天空是 ,使我总想 ,表示我 。在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 是绿的, 也是绿的。
作业:背诵指导
更可爱
那么清鲜
那么明朗
高歌一曲
满心的愉快
一碧千里
平地
小丘
天空
地面
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 ,走在哪里都像给 绣上了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
上了小丘
又下来
无边的绿毯
白色的大花
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小丘
羊群
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
惊叹
舒服
久立四望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静立不动
无限乐趣
骏马大牛

2.第2自然段写出了草原人民怎样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思考题2: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
··
··
···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
···
···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
··
··
··
热情好客
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老舍先生一个“飞”字为我们描绘了诗情画意的画面,更让我们感受到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
3.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思考题3: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表达了作者对草原一景一物的不舍以及对蒙汉之间深情厚谊的赞美。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
草原
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
辽阔清朗
生机勃勃
感受 愉快、惊叹、舒服
蒙汉情深
色彩迷人
主客联欢
美景
结构梳理
《草原》是著名作家 先生首次来到草原,访问 时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 ,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 。
老舍
陈巴尔虎旗
美丽风光
民族情谊
主题概括
1.群马疾驰 ( )
2.疾恶如仇 ( )
一、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疾: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猛烈。
3.疾风知劲草( )
4.疾苦 ( )




课堂演练
既 又 既 又
二、仿写句子。
生命既漫长又短暂,既充满艰辛又充满快乐。
轮船行驶在大海上,辽阔的大海,浪花翻腾,一望无边。你看,天是那样低,水是那样蓝,蓝蓝的海水就荡漾在心里,心跳缓缓的,悠悠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心中就像这无边的大海一样,宽了,静了。
小练笔
选择一处或是一个能引起你情感波动(喜悦、怀念、伤感、激动……)的景色或景物,试着写一段话。
小节回归:
1.知识回归:
情景交融
2.目标回归:
3.一清三习:
1.当堂训练未完成的,课间组长指导写一篇,抄一篇;
2.睡前回顾反思消化本节所学知识内容,课下及时背诵课文;
3.及时预习 丁香花 生字词。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3.初步体会在写景中融入感情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