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综合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综合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14 15:1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下面表
格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各项表示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路线,正确的是( )
A.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B. 肺泡→支气管→气管→咽→喉→鼻
C. 肺泡→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D.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
2.下表展示了婴儿与成人呼吸道的特点,通过比较可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婴儿呼吸道特点 成年人呼吸道特点
无鼻毛,呼吸道短、内径窄,细支气管无软骨,会厌软骨不完善 有鼻毛,呼吸道长、内径宽,细支气管有软骨,会厌软骨完善
A. 婴儿无鼻毛会影响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B. 婴儿的呼吸道短,因此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强
C. 婴儿会厌软骨不完善会增加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
D. 婴儿适宜生活在温暖、清洁、湿润的环境中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每时每刻都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进入肺的过程: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 吸气时,肋间肌舒张,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
C. 测量胸围差应该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D. 我们吸入的氧气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4.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
A. 鼻腔前部的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B.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C. 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D. 以上三项都对
5.从2019年9月起,澳大利亚持续数月的森林大火已经对当地人的健康造成了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喉咙发痒,还加重了人们的心肺疾病,并且对患哮喘、肺气肿等慢性疾病的人影响更大。由此说明了( )
A. 呼吸道没有清洁空气的作用
B. 鼻腔的鼻毛不能阻挡空气中的尘粒
C.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D.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
6.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7.下列人员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 )
A. 工业区居民 B. 被动吸烟人群 C. 交通警察 D. 园林工人
8.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下列结构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的是( )
①鼻黏膜分泌的黏液 ②鼻毛 ③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 ④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 ⑤气管壁上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A. ①③④ B. ①③ C. ①③⑤ D. ①⑤
9.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的纤毛摆动的作用是( )
A. 过滤空气
B. 温暖冷空气
C. 将细菌、尘粒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
D. 协助吸气和吞咽
10.某工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下,尽管他的头颈部露在空气中,若不能及时将他救出,工人也会因窒息而死。造成工人呼吸困难的原因是( )
A. 口腔被塞入许多沙土 B. 鼻腔被沙土堵塞
C. 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 D. 沙土挤压使工人呼吸运动受阻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当发生沙尘暴时,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
B. 在剧毒的环境中,人们应戴防毒面具
C. 尘肺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D. 尘肺是长期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
12.下列图示中,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状态向状态转化时,图甲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b< c< a B. a< b< c C. a< c< b D. c< a< b
13.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4.如图曲线甲和曲线乙是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甲表示该人在此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约18次
B. 曲线乙表示该人处在运动状态
C. 曲线甲的呼吸深度小于曲线乙
D. 人处于曲线乙状态时,气体交换率较低
15.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为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如果肺下沉即为产前死婴,因为( )
A. 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 肺泡被血块堵塞
C. 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D. 婴儿肺的质量大
16.下列有关肺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B. 肺泡小、数目多,总面积大
C. 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体育锻炼能增加肺泡的数目
17.人在呼吸时,胸廓扩大导致吸气、缩小导致呼气。下列哪种组合表示肺处于吸气状态( )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18.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会发出的奇怪声响。下列不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 胸廓容积扩大 B. 肺收缩
C. 膈肌收缩 D.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19.测得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 B. AB段表示吸气过程
C. 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 AD段曲线所示呼吸频率为36次/分
20.根据调查,车主常用车载香水掩盖新车的味道,但目前市场上的车载香水大部分都掺有苯,大量吸入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此过程中香水进入肺内的环节是(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肺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二、非选择题
21.吸烟有害健康。为了让同学们直观的认识到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某同学利用笔筒等材料,在课本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个模拟吸烟的模型,如图一所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如图二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笔筒能模拟呼吸系统中的________。
(2)实验后,虽然有面巾纸卷对烟雾的处理,但是将装置拆开后发现,图一中结构②内仍残留着刺鼻的烟味,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________。因此,烟龄久的人可能会形成“烟肺”。
(3)如果将图一所示的结构④向上顶,此时所模拟的过程,肺内气压处于图二中曲线的________段。
(4)某人因生病,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这会直接影响到肺与_______的气体交换。
(5)冬季雾霾天气频发,呼吸系统疾病日趋严重,请从中学生的角度出发,为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
22.甲、乙两图表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甲图,肋骨间的肌肉_________,膈肌_________,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_________,气体被吸入。
(2)分析丙图,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分析丙图,字母B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在_________(部位)内被消耗。
23.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⑤合称______,是外界气体进入⑥的通道,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2)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 ]______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3)[ ]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4)今年我国大部分城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PM2.5 指数偏高。PM2.5 能穿过鼻腔进入肺部,渗进血液,危害人体健康,请问:PM2.5入肺的通道:鼻→______→喉→______→支气管→肺。
(5)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中学的同学分小组,在不同的时段对马路边的空气进行了采样,数据记录如表:
时段
车流量
组别 车流量最小
(清晨) 车流量大
(上班时间) 车流量小
(中午) 车流量最大
(下班时段)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①在该探究中,这些同学应该将______作为变量,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将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处理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越______。
(6)鉴于“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雾霾”来袭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______。(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24.图中是呼吸系统及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人的呼吸系统,包括肺和呼吸道,呼吸道由图中_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填写)组成。吃饭时不能说话,是因为_________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如果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_________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就有可能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2)图乙中可以看出人体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了_________,其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进行_________。空气中的_________透过_________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3)图丙中曲线BC段表示_________,其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_状态,此时肺内气压的值__________外界气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二氧化碳从肺泡排出体外的路线:肺泡→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2.【答案】B
【解析】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但是婴儿的呼吸道短,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弱;会厌软骨会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婴儿的会厌软骨不完善会增加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婴儿的呼吸道不够完善,适宜生活在温暖、湿润、清洁的环境中。
3.【答案】D
【解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所以空气进入肺的过程: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A错误。人体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均增大;膈肌收缩,膈顶端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入肺,B错误。测量胸围差应该测量三次,取最大值,C错误。吸气时,肺内气压降低,气体进入肺泡。肺泡中氧的浓度高于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完成肺泡里的气体交换,D正确。
4.【答案】D
【解析】鼻腔的前端生有鼻毛,能够阻挡灰尘,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清洁、湿润的作用。鼻黏膜中有毛细血管,可以起到温暖气体的作用。
5.【答案】C
【解析】澳大利亚持续数月的森林大火已经对当地人的健康造成了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喉咙发痒,还加重了人们的心肺疾病,并且对患哮喘、肺气肿等慢性疾病的人影响更大。这说明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6.【答案】D
【解析】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人会感觉吸气困难。
7.【答案】D
【解析】工业区居民、被动吸烟人群、交通警察的生活环境中有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会直接刺激呼吸系统,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园林工人与绿色植物打交道,植物能够吸收一些有毒气体,阻挡灰尘、释放氧气,所以园林工人的生活环境中空气比较清新,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
8.【答案】D
【解析】呼吸道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其中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和气管壁上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湿润。
9.【答案】C
【解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的纤毛向咽喉方向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10.【答案】D
【解析】工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下,尽管他的头颈部露在空气中,但是由于沙土挤压使工人胸廓压缩, 呼吸运动受阻, 若不能及时将他救出,工人也会因窒息而死。
11.【答案】C
【解析】发生沙尘暴时, 空气中沙尘较多, 应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在剧毒的环境中,戴防毒面具能减少有毒物质对呼吸系统的损伤。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粉尘(灰尘) ,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疾病,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但不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12.【答案】A
【解析】 图乙中,膈肌从状态向状态转化时,膈顶端下降,胸腔上下、左右、前后径增大,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完成吸气;此时,胸腔b气压最小,肺c气压次之,气管a气压最大, 由此才能保证吸气过程的完成。
13.【答案】D
【解析】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当血液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两边浓度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逐渐增多,直至平衡,故选项D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从曲线甲可以看出,此人10秒内呼吸了3次,1分钟为60秒,故此人每分钟呼吸约18次,A说法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甲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曲线乙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运动时的呼吸状况,因此曲线甲的呼吸深度小于曲线乙,B、C说法正确。曲线乙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气体交换效率较高,D说法错误。
15.【答案】C
【解析】产前死的婴儿肺内未充气体,呈实体状态,所以会下沉,而一旦吸气后,肺会膨胀,放入水中会上浮。
16.【答案】D
【解析】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小、数目多,总面积大,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些特点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体育锻炼能增加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目,而不是增加了肺泡的数目,D选项符合题意。
17.【答案】B
【解析】甲和丁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是吸气过程。乙和丙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
18.【答案】B
【解析】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端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19.【答案】B
【解析】题图是肺容积变化曲线图,据图可见14秒左右: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且大于4升,A错误;AB段肺容量变大,表示吸气过程,B正确;BC段肺容量变小,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C错误;AD段曲线表示在10秒内呼吸3次,可见该同学在一分钟内呼吸18次,即呼吸频率为18次/分,D错误。
20.【答案】A
【解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叫做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时)。香水进入肺内是通过吸气完成的。
21.【答案】(1)气管
(2)有限的
(3)de
(4)外界
(5)多植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气和吸气的过程、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气和吸气的过程、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影响。
【解答】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所以图一中的笔筒能模拟呼吸系统中的气管。
(2)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所以图一中结构②内仍残留着刺鼻的烟味,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3)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曲线d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所以如果将图一所示的结构④“膈肌”向上顶,此时所模拟的过程,肺内气压处于图二中曲线的de段。
(4)某人因生病,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这会直接影响到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5)冬季雾霾天气频发,呼吸系统疾病日趋严重,为改善空气质量,我们要多植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将垃圾分类处理等。
故答案为:
(1)气管
(2)有限的
(3)de
(4)外界
(5)多植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
22.【答案】(1)收缩 收缩 减小 (2)一层上皮细胞 (3)氧气 线粒体
【解析】(1)甲图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端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2)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3)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可知,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因此丙图中字母B代表的是氧气。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的线粒体里,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3.【答案】(1)呼吸道
(2)②;咽
(3)⑥;肺
(4)咽;气管
(5)①车流量;②大
(6)尽量少出门;外出戴口罩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图示表示: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考试的重点,可结合其结构图来记忆。以及结合热点问题考查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解答】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组成。其中①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住灰尘和细菌,鼻粘膜分泌粘液可黏住灰尘,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粘液还可使空气变得湿润;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所以,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
(2)②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器官,因此咽是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我们在吃饭时不能说笑,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猛烈咳嗽。
(3)⑥是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特点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5)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右图所示:可见,PM2.5入肺的通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据表可得出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越大。
(6)“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是PM2.5,所以避免该天气对人体的危害的主要措施就是减少PM2.5的吸入,可采取尽量少出门,外出戴口罩等方法。
故答案为:(1)呼吸道
(2)②;咽
(3)⑥;肺
(4)咽;气管
(5)①车流量;②大
(6)尽量少出门;外出戴口罩等
24.【答案】(1)1、2、3、4、6 2 咽 会厌软骨 (2)肺泡 气体交换 氧气 肺泡壁 (3)呼气 舒张 高于
【解析】(1)呼吸道由1鼻、2咽、3喉、4气管、6支气管组成,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使空气进入前面的气管;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食物进入后面的食道。若吃饭时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有可能进入气管,引发剧烈咳嗽。(2)吸入的气体,会顺着支气管到达其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吸气时氧气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3)图丙中曲线BC段(B、C两点除外)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因此表示呼气,这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缩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