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鸦片战争后英国鸦片、纺织品输入激增统计表
鸦片
1840年
20619箱
鸦片
1850年
1845年
1842年
50025箱
毛纺织品
棉纺织品
146千金磅
406千金磅
539千金磅
1636千金磅
毛纺织品
毛纺织品
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换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一、沉沦帝国下的天国梦——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中国在1842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 ,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二、“天国梦起”——拜上帝教的创立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次次落榜
希望
失望
“世界万国之人,在世人所论,虽有上下尊卑贵贱之分。但在天上神父之前,以万国男女之人,就如其子女一般。”
“故在世界之上,则以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一般,并无各国之别”“以全世界之人,皆一家也。”
——《劝世良言》
二、“天国梦起”——拜上帝教的创立
《吾侪(chái)诗》 洪秀全
吾侪罪恶实滔天,幸赖耶稣代赎全;
勿信邪魔遵圣诫,惟崇上帝力心田。
天堂荣显人宜慕,地狱幽沉我亦怜;
及早回头归正果,免将方寸俗情牵。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次次落榜
希望
失望
创立组织,传教宣传
梦想
二、“天国梦起”——拜上帝教的创立
特点:
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金田起义(1851)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①开始:
金田起义
三、筑梦天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②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说明了这个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个体的小生产者之局限
三、筑梦天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③定都天京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定都天京
三、筑梦天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③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思考1】《天朝田亩制度》是如何对土地和产品进行分配的?哪些人愿意接受《天朝田亩制度》?
【思考2】《天朝田亩制度》给人们构筑了怎样的梦想?
【思考3】这一梦想在当时的社会能否行得通?为什么?
核心:解决土地问题,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平分土地
圣库制度
绝对平均
公有制
否封地主
土地所有制
反封建
革命性
空想性
落后性
无法实施
三、筑梦天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⑤北伐、西征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三、筑梦天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天王府模型
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四、天国梦碎--太平天国运动的衰亡
“凡东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士兵如不回避,冒充仪仗者斩首不留。”
──张德坚《贼情汇纂》
⑥天京事变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杀
③责
①逼
⑤疑
⑥走
杨
韦
石
④杀
洪
……秀全僻处深宫,从不出户,人罕识其面。他自知智慧不及杨秀清,一切军务皆委之,任其裁决。秀清自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造言既毕,其为君臣如初。夫古之叛逆,末路受制于臣下,篡夺者有之,缚献者有之,袭杀者有之,未闻跪而受杖仍尊为王者。
──张德坚《贼情汇纂》
四、天国梦碎--太平天国运动的衰亡
洪仁玕
《资政新篇》
⑦挽救措施:
a.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b.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表年将领。
四、天国梦碎--太平天国运动的衰亡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适如外邦火轮车……准自专其利。兴银行。……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资政新篇》
【思考1】哪些人愿意接受《资政新篇》?
【思考2】《资政新篇》给人们构筑了怎样的梦想?这一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进步性、革命性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的社会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⑧安庆陷落:
四、天国梦碎--太平天国运动的衰亡
⑨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
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⑩天京陷落: (1864年)
五、天国梦之思--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禁止了鸦片,欠缺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却建设天国。——李大钊
计开天朝之失悮(同误,李秀成手稿用的是悮)有十:
一、悮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悮。
四、悮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悮。
五、悮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猜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悮至大。
六、悮主不信外臣,用其长兄次兄为辅,此人未有才情,不能保国而悮。
七、悮主不问政事。
八、悮封王太多,此之大悮。
九、悮国不用贤才。
十、悮立政无章。
——引自《李秀成自述》
指导思想不先进,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主观原因(内因)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客观原因(外因)
五、天国梦之思--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天国梦之思--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大片江山。这中国大片江山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太平天国革命,显示了广大农民的反封建积极性和巨大的创造力,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在政治上严词拒绝外国侵略者的一切无理要求,在军事上勇敢回击他们的武装进攻,打的他们闻风丧胆。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积极意义: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851年至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死亡人数一亿六千万。而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一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七千万以上。
——田秉锷《大国无兵》
入金陵后,太平天国曾大规模地搜书和烧书。 ……曾国藩因此而谓之“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
消极影响: 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摧残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思考:和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哪些时代特征?
(1)起义背景新—
(2)起义原因新—
(3)宣传思想新—
(4)治国方案新—
(5)担负任务新—
(6)失败原因新—
太平天国的英雄们从金田到天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现实让他们重重地碰了壁,历史在绕行了一周之后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太平天国借助宗教猛烈抨击传统。却不能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思想。时代的局限是真正的局限,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农民阶层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路。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变乱
后期防御战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