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
【复习要点:】
1.了解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概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苏联不同时期的领导人】连一连
1917-1924 勃列日涅夫
1924-1953 列 宁
1953-1964 戈尔巴乔夫
1964-1982 赫 鲁 晓 夫
1985-1991 斯 大 林
二.【苏联不同时期的经济特征】填一填
领 导 人 经 济 特 征
列 宁
斯 大 林
赫 鲁 晓 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三.【苏联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不同内容】猜一猜
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在工业方面把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加盟共和国,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这是( )
2.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节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的公有制。但缺少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他把重点转到政治领域。 这是( )
3.他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这是( )
4.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包括:余粮收集制、所有企业全部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义务劳动制等。这是( )
5.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分。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但是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增长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 这是( )
6.国家对一系列政策进行了调整: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存在,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等。
这是( )
7.他采取了一些列措施,整顿金融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减少农业生产,兴办公共工程,保障工人权利。这是( )
8.这些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包括在内的制度,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这是( )
四.【苏联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背景和影响】答一答
材料一:
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经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在莫斯科刺杀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苏维埃面临了怎样的困难?
2.为解决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国内战争结束后,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农民已经不堪忍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事件。
……最严重的事件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2.为解决战时共产主义带来的问题,苏维埃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苏联1925年工农业发展的示意图:
请回答: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五.【苏联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经验和教训】选一选
1.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B.它对保障苏俄在军事上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C.它的很多措施超越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D.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之一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商品经济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关于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同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B.使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巨大成就
C.后来成为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
D.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结果
5.苏联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自由竞争 C.高度集中 D.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6.下列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在苏俄(联)的建设中起过积极作用 B.都是计划经济模式
C.都是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过渡的正确途径 D.都是一种失败的经济政策
7.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使资本主义在苏联复辟 B.改变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D.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8.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9.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
A.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B.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C.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D.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0.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