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备课无忧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英国发动战争的理由是什么呢?
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复兴之路》
为什么与这两种植物有关,战争兴起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第1课
鸦片战争
板书课题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目标: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经过,能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能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课标要求
展厅一
虎门销烟——民族之魂
鸦片战争博物馆
新知讲解
视频导入: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
鸦片战争前
英
国
中
国
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
对外扩张。
封建经济,手工生产;
闭关锁国。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很难卖出去
)
(很畅销)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正常贸易
英国无法获利
走私鸦片
英国
中国
(贸易逆差)
棉纺织品
白银
出超
入超
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想一想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入超
卖出<买入
出超
卖出>买入
罂粟花
罂粟果
鸦
片
鸦片
鸦片简介:俗称“大烟”,是由红罂粟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红婴粟本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1799
年
箱
1820
1824
1829
1830
1835
1838
1839
4000多
7889
12576
20331
35445
40200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鸦片烟馆里的烟民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史料研读
动脑筋
鸦片输入的目的和危害:
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
(2)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
(3)政治腐败。
(4)军队战斗力削弱。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打开中国市场。
牟取暴利,扭转贸易逆差。
目的:直接:
根本: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视频播放:禁烟运动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
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
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
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
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银荒兵弱”
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主张的根本原因:
维护清朝统治。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林则徐
1839年初,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气概前往广州赴任。到广州后,他立即要求外国烟贩上缴鸦片并保证不再向中国贩卖鸦片,否则,“货尽没官,人即正法”。他还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人物扫描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英国
对华倾销鸦片
财政危机
扭转逆差
打开市场
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危害身心
出
超
入
超
林
则
徐
禁
烟
严重灾难
中国
正当贸易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民族英雄
虎
门
销
烟
(1839.6.3—6.25)
虎门销烟广场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民族尊严的象征
1、时间:1839.6
虎门销烟
2、根本目的:
3、意义: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
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
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起点。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学习他
以国家民族利益
为重,
不计个人得失和
安危的爱国精神。
情感升华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纽约·林则徐广场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同学们,今后在生活中面对毒品的诱惑,你该怎么办?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林则徐是世界禁毒斗争的先驱,虎门销烟是世界禁毒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的禁毒斗争。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展厅二
鸦片战争——民族之恨
鸦片战争博物馆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主观)
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要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中国的闭关锁国、国力衰落为英国的侵略提供了条件。
客观原因:
英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中国: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性质:
目标导学二、鸦片战争
视频播放:鸦片战争
目标导学二、鸦片战争
因为英(国)政府的鸦片烟,除去对商人得了很大利润外,英(国)政府很多税收是从鸦片里面得的。所以它(鸦片战争)背后实际上是英国政府在那里支持。
“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爆发:
1840年6月
2、鸦片战争的爆发:
目标导学二、鸦片战争
阅读教材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正文部分及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进程。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占香港
攻炮台
进吴淞
到南京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逼天津
进攻厦门
查办林则徐与英国议和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
目标导学二、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占香港岛
进吴淞,占镇江
逼近南京
第二阶段
1841年秋---1842年8月
厦门
定海
宁波失守
目标导学二、鸦片战争
识图学史
识图学史
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至少要四个月。清朝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目标导学二、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鸦片)战争领导权掌握在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手里,……在整个战争中一贯地没有坚定的方针,和战不定……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獗,在它的强烈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
──徐凤晨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研读
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想一想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英
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装备陈旧
船坚炮利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根本原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4、鸦片战争的结果:
目标导学二、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失败,激起了部分爱国人士向西方学习和探索的决心
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
魏源
《海国图志》
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基础
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与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
《四洲志》
展厅三
《南京条约》——民族之耻
鸦片战争博物馆
《南京条约》的签订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
视频播放:《南京条约》的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易错点一:
香港岛≠香港
易错点二:2100万元≠2100万两白银
通商口岸识记技巧:广厦福宁上【易错字:厦门】
危
害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
阅读教材,回答清政府除了签订《南京条约》,还与列强签订了哪些条约?这些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内容分别是什么?
条约
时间
国家
内容或影响
《虎门条约》
1843年
英国与清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望厦条约》
1844年
美国与清
《黄埔条约》
1844年
法国与清
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项特权外,扩大了侵略权益。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概念解释
战前的中国
战后的中国
社会性质
经济形态
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思想观念
阶级关系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主和农民
反封建
“天朝上国”、闭关锁国
地主和农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近代生产方式(外企等)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
反封建反侵略
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出现新阶层(无产阶级和买办商人)
鸦片战争的影响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
战
前
战
后
社会性质
社会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与农民
阶级的矛盾(即阶级矛盾)
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既有阶级矛盾又有民族矛盾)
反封建
既反封建,
又反侵略
中国近代史开始(1840—1949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知识拓展
1919
1949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之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之后也是清朝统治,为什么1840年之前就属于中国古代史,而之后就属于中国近代史呢?
知识拓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
战前:封建主权国家
战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保留了形式上的王朝政府,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别国,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
半封建
封建经济遭到瓦解破坏但仍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概念解析
知识拓展
英国
清政府
走私鸦片
扭转贸易逆差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借口
鸦片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
通商口岸
割地
赔款
协定关税
反抗:关天培、陈化成、三元里抗英
战败
《南京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市场
原料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课堂练习
1.(2020·河北省初三二模)英国保守党詹姆士·古拉哈姆曾发表演讲说:刚才和我意见不同的一位绅士谈到在广东飘扬着光荣的英国国旗。可是,这面旗子是为了保护臭名昭著的禁品走私而飘扬的。如果现在要在中国的沿海升起这样的旗子,我们一看到它都不能不感到恐怖和战栗。他意在
A.说明鸦片战争是非正义战争
B.为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助威
C.阐述战争危害是令人恐怖的
D.表示对中国政府的同情怜悯
2.(2020·全国初一)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军纪涣散
A
C
课堂练习
3.(2020·河南省初三一模)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日益半封建化
B.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C.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4.(2020·江苏省初三二模)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感叹:“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他说:“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从材料可知,他评价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A
推销产品
掠夺原料
走私鸦片
挑起战争
虎门销烟
战败求和
《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请你解说板书设计
自然经济
英国
(资本主义强国)
中国
(落后的
封建王朝)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挑起战争
走私鸦片
板书设计
曾经的灾难让我们深感耻辱,
曾经的奋斗让我们倍加振奋,
记住昨天的岁月,不是为了忧伤,而是为了奋发图强。
情感升华
①闭关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②只有对外开放,与时俱进,与世界交流、竞争才能进步……
鸦片战争的启示
情感升华
作业布置
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中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D
作业布置
2.(2021·湖北随州市·八年级期末)《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
②内河航运权
③九龙司地方一区
④香港岛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B
作业布置
D
3.(2021·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物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外国资本家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近代中国主动开放市场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作业布置
C
4.(2020·全国初一)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内在联系的是
①工业革命
②虎门销烟
③《南京条约》
④天平天国运动
⑤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鸦片战争
中考真题测试(学生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贵州安顺中考真题)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某校计划开展禁毒宣讲活动。以下能列入宣讲内容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黄海御敌
D.聂士成保卫天津
2.(2021年苏州中考真题)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八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3.(2021年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A.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
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4.(2021年无锡中考真题)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5.(2021年江西中考历史)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
(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
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道光)
银(两)
福建
保昌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000
浙江
刘韵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200000
广东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800000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6.(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7.(2021年泰安中考真题)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
B.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8.(2021年四川南充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就社会转型而言,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2021年四川遂宁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由此步入近代社会。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加强军队建设,巩固清朝统治
B.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
C.维护国家统一,保护传统经济
D.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10.(2021年浙江温州中考真题)1842年,魏源撰写《圣武记》,历述清王朝过去武功上的胜利,用意在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这一取““颓势”出现于
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黄海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2021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段材料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2.(2021年甘肃威武中考真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口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13.(2021年甘肃威武中考真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口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14.(2020年山东滨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15.(2020年四川德阳)读如表,据表中内容可知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年份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550
250
1790
230
1850
680
390
990
800
1853
400
390
650
1330
1855
360
340
290
1990
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D.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材料题
16.(2020年山东枣庄)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从秦朝开始,香港地区就一直在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19世纪40年代初,英国通过战争手段,迫使清朝政府赔款、割让香港岛。后来,九龙、“新界“也被迫离开了祖国的怀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大清帝国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及官仕诸五处口岸,专理商贾事宜、与地方官公文往来;今大皇帝准香港一岛予大英国君主及后主位者,任便立法治理;定银具二千一百万,应如何分期定清开列于左;英国可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税费。
——摘自《海关中外条约》
(1)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试概述条约的主要内容。
(2)结合所学知,分析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统编义务教有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写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
材料三:
(4)中英香港政权的交接表明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试分析香港能够回归祖国的原因。
材料四:在中英谈判时期,我们旗帜鲜明提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香港回归后,我们更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经济。在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持“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成为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上海在近代迅速发展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苏州、上海城市发展的共同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鸦片战争
必背考点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
屈辱史(列强侵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列强侵华史)
抗争史: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历史
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历史(社会各阶层探索近代化道路)
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概况)
1、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为什么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
①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和生产资料;
②当时的清政府腐败落后无能。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中期,使中国国门大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那两次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和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国门大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太平天国运动:在内忧外患中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是什么事件?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4、单元线索:
一条主线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大主题
中国近代史上的侵略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三大条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四大事件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第1课
鸦片战争
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背景
①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②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出口大于进口)地位。为了牟取暴利,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3、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
4、意义: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着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②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3.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4.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5.结果: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
1.签订: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8月
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②赔款2100万元;(赔款)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通商)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税)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割地: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2)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3)通商: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方便于列强倾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原材料;
(4)协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2.《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X
k
B
1
.
c
o
m
3.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战后,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变化的方面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社会性质
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主要革命任务
推翻封建统治。
反侵略反封建。
主要经济形式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鸦片战争
中考真题测试(教师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贵州安顺中考真题)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某校计划开展禁毒宣讲活动。以下能列入宣讲内容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黄海御敌
D.聂士成保卫天津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鸦片是毒品,“国际禁毒日”的设置是为了让大家警惕毒品的危害,故选A;左宗棠收复新疆,与禁毒无关,排除B;甲午战争中邓世昌黄海御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聂士成保卫天津,与禁毒问题无关,排除CD。
2.(2021年苏州中考真题)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八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1939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C项正确;ABD项不是其主要原因,可排除。
3.(2021年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A.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
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可知,在清政府综合国力的衰微的历史背景下,林则徐通过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让虎门禁烟有理有据,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故A正确;BCD与题干信息无关,故错误。综上故选A。
4.(2021年无锡中考真题)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答案】C
【详解】1839
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優略者的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林则徐可以归入禁毒先驱"一栏,故C符合题意;甲午英利是邓世昌,排除A:林则徐不是农民领袖,排除B
;变法志士是康有为等,排除D.故选C.
5.(2021年江西中考历史)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
(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
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道光)
银(两)
福建
保昌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000
浙江
刘韵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200000
广东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800000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元,自1842年至1845年分四年还清。故各省区捐输的银两主要用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B正确;虎门销烟是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并未有大量军费支出,故A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1864年,故C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结束,故D错误。综上故选B。
6.(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详解】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把香港岛给英国。故A符合题意;《北京条约》割让的是九龙司地区,《天津条约》没有涉及割地,排除BC;《辛丑条约》也没有涉及割地,排除D。故选A。
7.(2021年泰安中考真题)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
B.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答案】B
【详解】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对鸦片战争进行的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属于历史评价,故B符合题意;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属于史实陈述,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属于史实陈述,排除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属于史实陈述,排除D。故选B。
8.(2021年四川南充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就社会转型而言,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项B符合题意;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9.(2021年四川遂宁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由此步入近代社会。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加强军队建设,巩固清朝统治
B.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
C.维护国家统一,保护传统经济
D.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矛盾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是走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故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故D符合题意;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只是近代中国器物层面的建设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并未是近代中国面对的主要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随着西方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保护传统经济不利于中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2021年浙江温州中考真题)1842年,魏源撰写《圣武记》,历述清王朝过去武功上的胜利,用意在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这一取““颓势”出现于
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黄海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用意在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这一取颓势出现于”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从此我国从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B正确;虎门销烟事件没有发生战争,故A错误;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场有名战役,它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后虽以清政府失败告终,但都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故C、D错误。综上故选B。
11.(2021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段材料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A
【详解】根据“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概括可知,材料内容为英国进出口货物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A正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中都不含有关税协定内容。BCD错误。综上故选A。
12.(2021年甘肃威武中考真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口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因此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C项正确;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表格反映了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D项错误。
13.(2021年甘肃威武中考真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口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因此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C项正确;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表格反映了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D项错误。
14.(2020年山东滨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A正确;三元里抗英是人民自发的抗英运动,B错误;左宗棠收复新疆,C错误;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的是邓世昌,D错误。综上故选A。
15.(2020年四川德阳)读如表,据表中内容可知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年份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550
250
1790
230
1850
680
390
990
800
1853
400
390
650
1330
1855
360
340
290
1990
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D.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答案】B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1844年到1855年间,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逐渐超过广州,可见,上海被迫开放后,作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外贸地位不断提高,B项符合题意;表格只是统计了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并没有显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情况,无法得出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所以A项无法得出;表格中只是反映了1844~1855广州、上海两处通商口岸与英国进出口额情况,并不能说明中国在外贸中所处地位,而且,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入超地位,也不符合史实,所以C项无法得出;表中的数据体现出广州、上海两处与英国进出口的贸易总额呈上升趋势,另外随着近代中国被逐渐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市场,中国外贸总体应该是呈现上升趋势,所以D选项不符合史实,也无法得出。故本题选B答案。
材料题
16.(2020年山东枣庄)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从秦朝开始,香港地区就一直在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19世纪40年代初,英国通过战争手段,迫使清朝政府赔款、割让香港岛。后来,九龙、“新界“也被迫离开了祖国的怀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大清帝国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及官仕诸五处口岸,专理商贾事宜、与地方官公文往来;今大皇帝准香港一岛予大英国君主及后主位者,任便立法治理;定银具二千一百万,应如何分期定清开列于左;英国可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税费。
——摘自《海关中外条约》
(1)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试概述条约的主要内容。
(2)结合所学知,分析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统编义务教有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写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
材料三:
(4)中英香港政权的交接表明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试分析香港能够回归祖国的原因。
材料四:在中英谈判时期,我们旗帜鲜明提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香港回归后,我们更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经济。在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持“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答案】(1)《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白银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2)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邓小平。
(4)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民心渴望统一。
(5)主权不容讨论;香港现行制度不变,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
【解析】
(1)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有开辟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的内容。由材料“广州、福州、厦门、宁、上海等五处港口”,可知出自《南京条约》。结合所学,1842年《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涉及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等内容。
(2)1842年的《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
(4)关于“原因”,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两岸经济往来密切和人心渴望统一等角度归纳。
(5)由材料“在中英谈判时期,我们旗帜鲜明提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可得出香港问题是中国主权问题,不容讨论;由材料“香港回归后,我们更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经济”,可得出香港现有制度保持不变,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由材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可得出要正确处理中央与香港的关系。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成为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上海在近代迅速发展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苏州、上海城市发展的共同因素。
【答案】(1)变化:经济地位逐步下降,由全国经济中心变为上海“卫星城”。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扩大经济侵略(或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苏州手工业行会的落后管理;上海的迅速发展导致众多商品贸易不再经过苏州。
(2)优异的地理位置;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入:上海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3)西方国家的侵略。
【解析】(1)根据材料一“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和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的信息可知,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逐步下降,由全国经济中心变为上海“卫星城”;依据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和“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和“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的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扩大经济侵略,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而且苏州手工业行会的落后管理;上海的迅速发展导致众多商品贸易不再经过苏州,这些原因导致苏州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和“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的信息可知,上海的地理位置;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入,以及上海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吗,使上海近代迅速发展。
(3)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可知,苏州地位下降是因为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扩大经济侵略;上海城市发展的原因是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此可知,苏州、上海城市发展的共同因素是西方国家的侵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