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950012420600教学课题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1.区分大陆、岛屿、大洲三个概念,记住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及所在半球。
2.记忆并能在图上识别七大洲的界限
3.地图举出实例理解洋、海、海峡的概念。简单说出洋和海的区别。
4.运用海陆分布图,记住四大洋的名称、认识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并准确填注四大洋。并能说明四大洋各自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世界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培养观察、想象、动手绘图能力,填图技能和辩证唯物辩证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分布
教学难点
在地图上准确识别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挂图、地球仪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蓝色星球》宣传片,展示地球卫星影像,引入地球实际上是一颗“水球”的概念
观看视频及图片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海洋与陆地
1.教师讲解海洋与陆地的面积占比。
2.海陆分布
1)教师以地球仪为工具,引导学生分别从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观察各个半球的海陆面积占比。总结出无论东西南北哪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结论。
3.海陆基本概念
展示图片,讲解大陆、岛屿、大洲、半岛、大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二)七大洲
1.以世界地图挂图和多媒体课件为工具,讲解世界上七个大洲;总结记忆口诀。
2.分别讲解各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所属半球、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拉丁美洲”一词的来源
4.课堂活动,观察地球仪,找出赤道穿越的大洲、各个大洲所属半球、纬度最高的大洲、跨经度最大的大洲。
5.利用挂图和多媒体课件,讲解各个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以及分界线是如何产生的(自然或人为)。
(三)四大洋
1.展示四大洋的轮廓图,树立学生对大洋的初步概念
2.分别讲述四大洋的面积、范围等特征
3.课堂活动,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穿越的大洋、各个大洋主体所属的半球、纬度最高的大洋、经度范围最广的大洋
4.活动,画出世界海陆轮廓图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地球仪,总结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知识拓展,了解拉丁美洲的来源
参与课堂活动
参与课堂活动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教 学
反 思